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佛祖通载 >

第34章

佛祖通载-第34章

小说: 佛祖通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曰何以不記。安曰。生死之身有若循環。環無起盡焉用記為。況識心流注無有間斷。見漚起者乃妄想耳。從初識至動相滅時。亦只如此。
  何年月而可記乎。則天嘆美久之。時安春秋百餘。而天下之人稱為老安國師(丙申)改萬歲登封。又改通天萬歲(丁酉)改神功(戊戌)改拢龝选S凶谟诜苛辍A樘印Rπ缦啵ㄈ┪逶挛斐健Q義三藏自西域還。獲梵本經論四百餘部。及金剛座真容舍利三百餘粒則天降蹕上枺T迎勞。安置佛授記寺。未幾詔入大遍空寺。同實叉難提等譯經證義。明年十月新華嚴經成。實叉難提等奉表奏上。則天親製序引。御太極殿宣示百官。其護法弘通無出天后之德矣。法師姓張。齊州范陽人。家世珪璋。十五有西行志。三十七歲方遂雅懷。是年乃旋也(己亥)天后重眉八字○慶山佛現。敕建寺宇○李白生(庚子)改久視○十月復夏正(三十一)詔斂天下僧錢。日一文聚作大像於白馬阪。宰相狄仁傑上疏諫曰。為政之本必先人事。陛下矜念群生迷謬弱喪無歸。欲令像法兼行睹相生善。然今之伽耍七^宮室。窮奢極壯刻繪盡功。寶技殫於綴嚴。瑰材極於輪奐。工不役鬼。
  物不天來。既皆出於民。將何以堪之。且生之有時。用之無度。編戶所奉常若不充。痛切肌膚不辭捶楚。游僧一說矯陳禍福。剪髮解衣仍漸其少。亦有離間骨肉事均路人。身自迹拗^無彼我。皆託佛法掛铡奕恕@锬皠佑薪浄弧jX闠尤多精舍。化誘諄切倍於官徵。法事供需嚴逾制敕。膏腴物業水磑庄園。富有其多不知厭斁。逃丁辟罪駢集法門。且一夫不耕猶受其弊。浮食者眾又劫人財。臣每念之實切悲痛。昔梁武簡文捨施無算。及三維浪沸五嶺煙騰。列剎盈衢莫救危亡之禍。
  緇衣蔽路。豈有勤主之功。況北風塵屢擾征役稍繁。遽興此務力所未堪。伏惟功德無量。何必興建大像以勞費為名乎。雖斂僧錢百未及一。尊容既廣不可露居。
  覆以百層尚憂未遍。臣今兼採眾議。咸以為如來設教以慈悲為主。普濟群品是其用心。豈以勞人而存虛飾哉。疏奏。則天不迹撛弧7◣熤Ф菰弧I抽T之於世也。猶虛舟之寄大壑耳。其來不以事退亦乘閑。  四海之內竟自無宅。邦亂則振錫孤游。道洽則忻然共萃。蓋謂吾徒於天下固無事人也。至末法敗道之徒苟安衣食者。於狄梁公之論。殆不可得而諱焉。嗚呼是豈真沙門者所為哉。疏謂如來設教以普濟群品為心。詎以勞人而存虛飾。此不獨匡則天之失。抑有以輔吾佛之正教也。與夫後世泛然排佛老以苟名者雲泥矣(辛丑)改大足。又改長安則天將建大像。御史張廷珪復上疏諫曰。夫佛者以覺知為義。因心而成。不可以諸相見也。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此真如之果。不可以外求也。陛下信心歸依發弘誓願。壯其塔廟廣其尊容。已遍於天下久矣。蓋有為住相布施。非最上第一希有之法。何以知之。經云。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其福甚多。不如有人於此經中受持四句偈等為人演說其福勝彼。如佛所說。則陛下傾四海之財。竭萬夫之力。窮山之木以為塔寺。極冶之金以為尊像。勞則多矣。費則甚矣。其所獲福乃不若禪房之匹夫。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蓋有為之法不足高也。況此營建事因土木。或開發盤礡峻築基階。或塞穴洞通轉採斫。碾壓虫螘動盈巨儯XM佛標坐夏之義。憫蠢動而不忍害其生乎。
  又役鬼不可。惟人是營。通計工匠率多貧寠。朝歐莫役勞筋苦骨。簞食飄飲晨炊星飯。铮仕录舱罱患XM佛標徒行之義愍畜產而不忍苦其力乎。又營築之役僧尼是稅。雖展轉乞丐窮乏尤多。州縣徵輸星火逼迫。或钟嬅宜;蛑噘u以充。
  怨聲載路和氣不洽。豈佛標喜捨之義愍愚蒙而不忍奪其產乎。且邊朔未寧軍裝日急。天下虛竭海內勞弊。伏惟陛下慎之重之。思菩薩之行。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則其福德若枺髂媳彼木S上下虛空不可思量矣。何必勤於住相彫蒼生之業崇不急之務哉。臣以時政言之。則宜先邊境畜府庫養人力。以佛教論之。則宜救危苦滅諸相崇無為。伏惟察臣之言行佛之行。務以理為尚。無以人廢言。疏奏則天大悅。御長生殿召見廷珪。賜以金帛(三十二)是歲詔賢首法師法藏。於枺挤鹗谟浰轮v新華嚴經。至華藏世界感大地震動。逾時乃息。即日召對長生殿。問帝網十重玄門海印三昧參合六相總別同異成壞之義。藏敷宣有緒玄旨通貫。則天驟聞茫然驚異。伸請再三。藏就指殿隅金師子為曉譬之。能所謂一毛頭師子。百儯^師子。則天豁然領解。由是集其語。目為金師子章。初雲華寺儼尊者。傳杜順華嚴宗旨。藏執侍儼盡傳其教。及儼去世藏以巾幘說法。於是京城耆德連名抗表乞度為僧。凡藏落髮受具皆則天特旨。又嘗為則天以十圓鏡置八隅上下。皆使相向中安佛像然燭照之。則鏡鏡現像互相攝入。及觀之者交羅齊現。以表剎海十界普容無盡之旨。藏洠鍥鰢鴰煶斡^宗其教。天下學者宗之。目為一念圓融具德宗。謂之賢首教(壬寅)○初試武舉(三十三)是年則天鑄像之費將具。迹岳顛鲜柚G曰。臣聞。佛法慈愍菩薩護持。唯志利益群生非假修崇土木。伏聞。造像稅非戶口錢出僧尼。非假州縣祗承不能濟辦。且天下編戶貧弱者眾。或傭力客作以濟餱糧。或賣田貼舍以供王役。
  今造像錢數已有一十七萬緡。若以散施廣濟貧窮。人與一千尚濟一十七萬戶。拯铮住J谝壑凇m樦T佛慈悲之心。廣人主停毒之意。則人神胥悅功德無量。則天不迹J嵌癯伞B拾倭哦Y祀(三十四乙巳)中宗改神龍(高宗第七子。母曰則天皇后。迹胰蕚苤G。正月張柬之桓彥範等五王。以兵誅姦臣而迎帝即位。遷則天于上陽宮。冬崩。二月復國號曰唐○老君為玄元皇帝。景隆四年韋后安樂公主。於餅中進毒上崩。壽五十五。奉相王旦即位)
  (三十五)正月流房融于高州。夏四月融。於廣州遇梵僧般刺密諦齎楞嚴梵夾至。
  刺史請就制止道場宣譯。融筆授。及譯經十卷畢。般刺復攜梵本歸于天竺(三十六)是月中宗降御札。召曹溪六祖惠能入京。其辭曰。朕請安秀二師宮中供養。萬機之暇每究一乘。二師並推讓云。南方有能禪師。密授忍大師衣法。可就彼問。今遣內侍薛簡馳詔迎請。願師慈念速赴上京。師以表辭疾願終林麓。薛簡曰。京城禪德皆云。欲得會道當須坐禪集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未審師所說法如何。師曰。道由心悟。豈在坐耶。經云。若見如來若坐若臥。
  是行邪道。何則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若無生滅。是如來清淨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究竟無證。豈況坐耶。簡曰。弟子回朝主上必問。願師慈悲指示心要令得見性明道。祖曰。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義。明明無盡亦是有盡。簡曰。明喻智慧。暗況煩惱。學道人儻不以智慧照破煩惱。生死懀纬鲭x。師曰。若以智慧照煩惱者。此是二乘小兒羊車等機。上智大根悉不如是。簡曰。何謂大乘見解。
  師曰。明與無明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拢t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  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簡曰。師說不生不滅。何異外道。師曰。外道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無生。我說本自不生今亦無滅。所以不同外道。汝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住妙用恒沙。簡禮辭歸闕。表上師語。帝咨美久之。尋遣使賜袈裟瓶缽等。諭天子嚮慕之意(三十七丙午)大通禪師神秀入寂。中書令張說製碑曰。譔夫總四大者成乎身矣。立萬始者主乎心矣。身是虛哉。即身見空始同妙用。心非實也。觀心若幻乃等真如。名數入焉妙本乖。言說出焉真宗耄А9嗜鐏碛幸鈧饕懒Τ种恋隆Hf劫而遙付法印。一念而頓授佛身。誰其弘之。實大通禪師其人也。禪師尊稱大通。
  諱神秀。本姓李。陳留尉氏人也。心洞九流懸解先覺身長八尺秀眉大耳。應王霸之像。合拢t之度。少為書生游問江表。老莊玄旨書易大義。三乘經論四分律儀。  說通訓詁音參吳晉。爛乎如襲孔翠。玲然如振金玉。既獨鑒潛發多聞旁施。逮知天命之年。自拔人間之世。企聞蘄州有忍禪師。禪門之法胤也。自菩提達磨天竺枺鼇怼R苑▊骰菘伞?蓚魃病h矀鞯佬拧P艂骱肴獭@^明重跡相承五光。乃不遠遐阻翻飛郑г劇L撌芘c沃心懸會。高悟與真乘同轍。浚竿R湛見本心。住寂滅境行無是處。有師而成。即然燈佛所。無依而說是空王法門。服勤六年不捨晝夜。大師歎曰。枺街ūM在秀矣。命之洗足引之並座。於是涕辭而去。退藏於密。儀鳳中始搿袢C谏洝K聳|七里地坦山雄。目之曰。此正楞伽孤峰度門蘭若。蔭松藉草吾將老焉。雲從龍風從虎。大道出賢人。睹岐陽之地就去成都。
  華陰之山學來如市。未云多也。後進得以拂三有超四禪。升堂七十。味道三千。
  不是過也。爾其開法大略。則忘念以息想。極力以攝心。其入也品均凡拢F涞揭残袩o前後。趣定之前萬緣盡椋А0l慧之後一切皆如。特奉楞伽遞為心要。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久視年中禪師春秋高矣。詔請而來。趺坐覲君肩輿上殿。屈萬乘而稽首。洒九重而宴居。傳拢勒卟槐泵妗S惺⒌抡邿o臣禮。遂稱兩京法主三帝國師。仰佛日之再中。慶優曇之一現。然處都邑婉其祕旨。每帝王分座后妃臨席。
  鴛鷺四匝龍象三繞。時熾炭待礦。故對默而心降。時燥|投味。故告約而義領。
  一雨普霑於眾緣。萬唬Ц鞔奠侗痉帧7欠虬沧o畏應變無方者。孰能至爾乎拢慈粘绯鞔e。當陽初會之所置寺曰度門。尉氏先人之宅置寺曰報恩。軾閭名鄉表德非擬。局厭諠輦長懷虛壑。累乞還山既聽中駐。久矣衰憊無他患苦。魄散神全形遺力謝。神龍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夜中顧命趺坐泊如化域。禪師武德八年受具于天宮寺。至是年丙午復終于此寺。蓋僧臘八十矣。生於隋末百有餘歲。未嘗自言。故人莫審其數也。三界火心四部冰背。榱崩梁壞雷動雨泣。凡諸寶身生是金口。故其喪也如執親焉。詔使弔哀王侯歸賵。三月二日冊諡大通。展飾終之義禮也。時厥五日。假安闕塞緩及葬之期懷也。宸瘢R訣至午橋。王公悲送至伊水。
  羽儀陳設至山龕。仲秋既望還詔乃下。帝諾先許冥遂夙心。大常卿鼓吹導引城門郎監護喪葬。是日天子出龍門泫金櫬。登高駐蹕目盡迴輿。自伊及江扶道哀侯。
  旛花百輦香雲千里。維十月哉生魄。明即舊居後岡安神起塔。國錢嚴飾賜逾百萬。
  巨鍾蓋先帝所鑄。群經乃後皇所錫。金榜御睿〝鮾仍臁K伦鹬剡h稱標絕。初禪師形解枺逑嘁娔锨G。白霧積晦於禪山。素蓮寄生於坐樹。則雙林變色泗水逆流。至人摺惛小0偃兆淇抟病T邶埲A寺設大會八千人度二十七人。二祥練縞也。成就西明道場數如前會。萬回菩薩乞施後宮。寶衣盈箱珍價敵國。親舉寵貴侑供巡香。其廣福博因存洠绱恕H赵掠膺~榮落相推。於戲法子永戀宗極。  痛慈舟之遽失。恨涌塔之遲開。石城之歎也不孤。彛街煽勺鳌8‘比夫子貢之論夫子也。生於天地。不知天地之高厚。飲於河海。不知河海之廣深。強名其跡以慰其心。銘曰。額珠內耄А7酥改АP溺R外塵。匪磨莫照。海藏安靜。風識牽樂。不入度門。孰探法要。倬哉禪伯。獨立天下。功收密詣。解卻名假。詣無所得。解亦都捨。月影空如。現於悟者。無量善眾。為父為師。露清熱惱。光射昏疑。冀將住世。萬壽無期。奈何過隙。一朝去之。嗟我門人。憂心斷續。進憶瞻仰。退思付囑。盡不離定。空非滅覺。念茲在茲。敢告無學。時岐王範及徵君盧鴻一。皆勒碑製碣。舊唐史有傳稱。沙門被王者禮敬。古未之有(丁未)改景隆(三十八)神僧萬回入宮。賜號法雲公。館于集賢院。給二美人奉事。未幾忽求閿鄉河水。左右偅誓艿谩S衷弧5谘ㄌ们暗乜傻靡病<鹊弥;仫嬎呎咳欢拧Yn號國公。圖形集賢院。初回幼能三千里致兄書。朝往暮歸。因號萬回。
  高宗聞其名詔入宮。度為沙門。則天在位。廷之禁中賜逡隆A顚m人給侍。莊惠太子始生。則天抱之示回。回曰。此西域樹精。養之宜兄弟。及安樂公主怙韋后將帜妗;赜鲋麎m唾曰。血腥不可近。未幾安樂果誅。玄宗在蕃嘗私郑Щ亍;剞云浔吃弧N迨晏教熳印nW跒橄嗤趺繉⒊觥;乇馗媸腥嗽弧L熳觼怼I夙暥嗤踔痢F渖癞愵惾绱恕J炯庞陂L安醴泉里。壽七十四矣論曰。法雲公嘗有偈曰。明暗兩忘開佛眼。不繫一法出蓮叢。真空不壞臁切浴
  妙用嘗存無作功。拢潜緛沓煞鸬馈<殴夥钦兆詧A通。熟味厥旨。蓋大乘了悟之言也。而法雲特以小乘神異顯化。至於佛菩薩出世宏正法眼。必涵光混世未始泄露密機。直至臨終方有付囑。然則法雲章章顯異。抑拢t之權與(三十九)是年七月庚辰下詔曰。釋典玄宗理均跡異。拯人化俗教別功齊。自今每緣法事聚集僧尼道士女冠等宜齊行並集。初太宗以老子為皇宗。升於釋氏之上。
  至則天朝。復在釋氏之下。今此已往遂為永式。令齊班並集云(四十)國師惠安卒。眨渫皆弧N釟獗M將尸置林中恣野火焚之。偶神僧萬回至。
  與安握手言論。其徒側聆俱莫之省。至八日合戶偃身而寂。春秋一百二十八。其徒奉命舁尸林中。果野火至闍維之。得舍利八十粒。五粒最巨而紫紅色光焰奪目。
  詔留禁中云(四十一)是歲再詔于闐國三藏實叉難提至。帝降蹕迎勞。備兩街法儀。旌幢鼓吹迓之。載以青象安置耍ЦK隆ky提風神宏曠儀韻秀整。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