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景帝纪事之盛世繁华 >

第7章

景帝纪事之盛世繁华-第7章

小说: 景帝纪事之盛世繁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他的父亲在府里大概每月能住四五日,一年住上一两个月就了不起了,不过所有的一切必须是最好的,否则某个人恐怕就要颁下谕旨来找人麻烦。

    卫敏文曾经收到过这样的谕旨,当时就被气得手都发抖了。

    他是永宁侯世子,是永宁侯的儿子,不是这永宁侯府的大管家,也不是永宁侯的贴身奴仆,为什么会收到这种内容的谕旨?

    而且,在这张谕旨上,某人竟然会细致地罗列了他的父亲生活中需要用到的种种物事,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种种注意事项,让卫敏文当场就无言以对。

    父亲照顾年幼的儿子,那是天经地义,他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年幼的儿子,必须去照顾正值壮年的父亲的道理。而且,谕旨这种东西,不是应该用来关注民生国政才对吗,为什么要来关心他们府里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不过,他的父亲是用常理无法推论的,坐北朝南的那位似乎更加不可理喻。卫敏文有理也没法论,有苦也没处说,只能提前开始了照顾父亲的职责。

    反正,总有一天这些东西都是他应该做的,现如今不过是提前了而已。心平气和的时候,他可以非常理『性』地这么说服自己。

    不过,这种理『性』通常会随着让他头痛的事情增多而慢慢消失,一旦让他头痛的事情,超过了他能承受的极限,他的脑中就只剩下怨念,再无其他东西了。

    卫敏文忙完了这件因收到家书而多出来的事情,继续回到理事厅,去烦恼他的年前节礼大事。

    有很多人家已经送来了节礼,他要做的就是确定回礼礼单,有些人家则是他们先送过去,目前收到的就是回礼礼单,清点以后准备入库。

    除此之外,大管家又拿来了厚厚一叠请帖让他看。

    正月间,走亲访友是重头戏,卫敏文根据这些请帖,随手排了个时间表出来,准备到时候按部就班一家家拜过去。

    至于他的父亲,他实在指望不上,过年时,父亲有时间去几家最亲近的人家就不错了,其他人家显然都是他的活。

    他翻着翻着,翻到某一份请帖的时候,却停顿了下来,愣了很久,他才回过神来,因为那份请帖上,最后赫然落笔两个字——绿珠。

    “这份请帖什么时候收到的?是谁送来的?”被卫敏文举在手里的这份请帖,封面没有与其他请帖那样,带着新年气息的大红『色』,而是呈淡紫『色』,是由一种比较名贵的名为紫金云笺的纸所制成。

    这种纸南地比较流行,北地却较罕见。

    大管家虽然不记得每一份请帖的来历,但是对这份特殊的请帖,他还是有印象的。

    “这是昨日下午,由赵石赵大人打发人送过来的。”

    “赵石?”卫敏文摩挲着请帖表面的梅花暗纹,沉默了起来。

    赵石原先是永宁侯属官,后来入了近卫营,有父亲护着,一路立功升职,南征前,升任近卫营副统领。父亲不在京中的时候,近卫营的所有事务就由他来掌管。

    按理来说,他与卫家不可谓不亲近,所以卫敏文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会替那人来送信?

    “赵大人还留了话,让世子看了以后,派人去给他送个回音。世子是去,还是不去?”大管家见他神情严峻,小心翼翼地询问了一声。

    卫敏文扫了他一眼,终于明白他对这份请帖能记得这么牢的原因了。

    不过去还是不去,确实是个问题,因为这份请帖,是一个早就被认定为死人的人发出来的,而那个人也是他的母亲。

    他有很多话想要问她,现在有了机会,却迟疑了。

    鉴于某个坐北朝南的人,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越不可理喻,正常人都不应该去挑战他的容忍力。而他的母亲,显然是一个随时都会让某人失态的存在,见还是不见,或者说该如何在不惊动人的情况下见上一面,就成了一个非常值得思索的问题。

    还有,他实在想不明白,某人不在京里的时日那么长,母亲若想来见他,随时都有机会,为什么会在某人即将返京的时候,突然冒了出来。

    “去。”当然,所有的考虑,都敌不过数年的疑『惑』以及长久的思念,最后,卫敏文断然回答。

第九章 迷离往事() 
绿珠在宫人的带领下,穿过层层守卫,向后宫深处行去。

    她已经多年不曾来过这里,恍然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她还是个只有十多岁的少女,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此时旧地重游,记忆中那些早已模糊的景象,倏忽间又回到了眼前。

    四顾之间,入目之处,整个宫廷似乎没有多大的改变,犹如她记忆中那般,繁花似锦中带着森严之意。

    太后居住的宫殿,位于西宫中央,须穿过重重宫宇才能到达。

    一路上,除了偶尔碰到几个负责洒扫整理的宫女内侍外,没有碰到一个后宫中的后妃。

    除了天气寒冷不便出行外,皇帝遣散后宫的举措,大概也是造成如今后宫这般萧瑟的原因之一。现如今,在这东西十二宫里,有品位的妃子两只手就数得过来,好几座宫殿空置着。

    宫人将她一路引到慈宁宫的偏殿门口。她在门口稍微等了一会儿,就有女官出来宣她入内。

    整座偏殿被布置成了佛堂的模样,供奉的是大慈大悲观音菩萨。绿珠在梵音缭绕中给太后见礼请安,很快就听到了太后的声音。

    太后命人赐坐赐茶,在她落座后,又向她道了声辛苦。

    “这是属下应该做的。”绿珠怎敢受太后这样的夸赞,赶忙站起来回话。

    “坐吧,不要拘谨。这些年你不在京里,谢萌又被皇帝扔到西边去了,哀家这里连个说得上话的人都没有。”太后的声音中,仿佛有些说不出来的落寞。

    这样的话题,绿珠可不敢轻易接,太后这话中的意思实在太多,况且皇家内务,不是外人可以『插』手的,她就小心地转了话题,谈起了刚刚到手的那场南征大捷。

    太后仔细听她述说其中的种种关键,那些东西,军报上有,不过最关键的地方,总会语焉不详,只有亲历的人,才会知之甚详。

    这段时日,皇帝行军在外,朝中的诸事由三殿三阁大学士并六部尚书决断,无法处理的急件由太后决断,非急件则直接送往了前线。这几日,皇帝临近京城,奏折就被快马加鞭,直接送到了御前。

    太后虽然没有『操』心琐事,不过大致的情况,她还是知道的。

    皇帝的理政处事能力,是值得她肯定的,没有辜负她多年来的悉心教导。可惜皇帝的心太大,想要拥有的东西太多,骨子里又颇有些喜欢恣意行事的『性』子,再加上他身边的那个人,这样的帝王对皇朝而言,也不知是福是祸。

    太后想到这里,又想到自己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怕是看不到那么远以后的事,便有些无奈。

    “等皇帝回来后,哀家会提醒他一声,他可能会召见你,你心里要有个准备。”沉默了一会儿,太后再一次开口。

    “是。”绿珠恭恭敬敬应了一声。

    皇帝召见她,肯定不是要闲话家常,太后这句话的意思,是准备要将自己手中最重要的力量转交给皇帝了。

    两人正说着话,有女官来报,说二皇子要来给皇祖母请安,绿珠想退出已经来不及,就站到了一边。

    这位由太后亲自抚养的嫡皇子,据说很得太后喜爱,有传言说,太后一直将他作为皇帝继承人在教导。

    绿珠仔细看了他两眼,二皇子小小年纪,在太后面前说话行事已经有板有眼,想来传言不虚。

    二皇子请安后,太后笑着问了他几句闲话,就打发他出去了,继续和绿珠说话。

    “哀家这几个皇孙中,就这个孩子最可怜,皇帝又常常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也实在是难为他了。”如同所有爱孙心切的祖父母一样,孙子永远是好的,只有儿子才是应该被责备的,就算尊贵如太后,也不能免俗。

    “陛下必是爱之深,才会责之切。”绿珠微笑着回话。

    世人都说储位迟迟未定,是因为皇帝不待见二皇子,偏爱三皇子造成的。

    绿珠现在可以肯定,未必是这个原因,先不说嫡庶不可废,长幼不可『乱』,光是太后对二皇子的这份喜爱之情,只要太后在世,就断断不会有别的皇子,能越过二皇子登上储位。

    “哀家知道皇帝的心思,皇帝想要一个宽厚仁慈的继承人,不过他也不想想,这是皇家……”后面的话,太后没有说下去。

    皇家这两个字,已经道尽了一切。宽厚仁慈这种东西,在皇家一般是作为胜利者的装饰品存在。

    但是皇帝需要一个宽厚仁慈的继承人,是在为他百年之后卫家以及他身边所有的重臣宠臣的家族考虑,所以她心中虽然对皇帝迟迟不立太子,略有不满,也没有在明面上表示出来。

    “殿下还年幼,太后娘娘不必急在一时。”

    “不说这个了。哀家一直忘了问你一件事,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个孩子真的是永宁侯的子嗣?”

    绿珠早就知道,太后召见她,必然会问这个问题,她也做好了准备,事到临头还是有些结舌。

    “是。那是一个意外。属下无能,辜负了太后娘娘的期待,请娘娘责罚。”很多事情解释是无法解释的,而且有时候解释太多,更是让人起疑心,所以绿珠对这件事采取的应对方法就是直接认错。

    “算了,这些年你为哀家做了许多事,至今孑然一生,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太后摆了摆手,示意她不会再追究下去。其实事到如今,也没有追究的必要。就算没有那个孩子,皇帝要为永宁侯脱罪,也有的是办法,她只是没有想到,真的会有这么一个孩子而已,“哀家累了,你告退吧 。”

    “是,属下告退。”绿珠又行了个礼,才慢慢退到殿门口,走了出去。

    外面冬日的暖阳,正懒洋洋地照『射』着大地,但是她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沿着来时的路,重新走了一遍,到了宫门口,绿珠上了送她来的马车,吩咐车夫去赵石的府邸。

    赵石的府邸坐落在京城南区,离近卫营的驻地很近,车夫走了足足半个多时辰才到达。

    赵家的门人早就得了关照,一见她,就把她迎了进去。

    “怎么样?”主客寒暄落座后,绿珠没有客气,直接说起了来意。

    “世子答应了见面,不过需要挑一个隐蔽处方可,等他确定了地方,会让人过来送信。”赵石对于她的直接也不以为意,原原本本将他收到的回话告诉了她。

    他们曾经一起受训一起生活,彼此间有很深的了解。只是赵石后来由暗转明,又随着永宁侯在外几年,绿珠则一直负责幽州那边的事,后来又隐在黑暗中许多年,赵石没有想到,他们有生之年能在京城重逢。

    “有这必要?”绿珠虽然对皇帝知道她回京后,可能会有的醋意,有了足够多的估计,还是觉得没必要偷偷『摸』『摸』成这个样子。

    她那日让赵石代她送封信过去,主要目的是想探探儿子的口风而已,毕竟她这么利用了儿子,真的没那么厚的脸皮,直接找上门去相见。

    “相信我,绝对有这必要。”永宁侯在府里多待一日陪陪儿子,都能让皇帝醋意横飞,一个有可能会成为永宁侯府女主人的女子的存在,会让皇帝忌惮到何种地步,赵石闭着眼睛也能估计出来。

    为了大家的日子都安生一点,这场母子会面须瞒得严严实实才好。若皇帝那边瞒不住,至少侯爷那边要瞒住,否则的话,恐怕会有大/麻烦要发生。

    她就这么见不得人?那她过几日还要被皇帝召见呢?

    绿珠不明白赵石在担忧些什么,赵石同样不知道,皇帝可能会召见她这件事,两个人叙了些别后离情,绿珠留下了联络的方法才告辞。

    最后见面的地方,是在城郊某个向人租来的庄子里,母子两人坐下后,隔着桌子对望,相对无言。

    未见面时,卫敏文有很多问题想问她,真到了见面的那一刻,他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孩子,这些年你过得还好吗?”再能干的女人,在面对儿子的那一刻,也只是女人而已,绿珠才说了一句话,眼圈就慢慢红了。

    “很好,卫家上下都待我很好。”卫敏文认真回答,不过语气有些冷。

    虽然他的父亲无法用常理推论,但是毫无疑问,卫家上下都把他当真正的卫家子弟相待,疼他都是疼到了骨子里,关于这一点,卫敏文从来就没有否认过。

    “这就好,这就好,这样娘就放心了。”绿珠语声哽咽,眼角开始有泪光闪烁。

    见她这副样子,卫敏文就算有再多的怨言,一时间也无法对她恶言相向,他犹豫了片刻,才掏出怀中的素帕,递了过去。

    绿珠接过来,一边擦一边抽泣,过了一会儿,她就感觉得到,刚才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下来,儿子一开始的那些敌意,在慢慢消散。

    “我真的是他的儿子?”见她终于平静了下来,卫敏文问出了他最想问的那个问题。

    他口中的那个他,自然是指永宁侯。

    这个疑问压在了卫敏文的心头许多年。有时候那人试图亲近他,无果,神情黯然的时候,他强迫自己去相信这一点,但是很多时候,那些疑问却在他的心头盘旋,以至于父子两人相处时,总会莫名有些别扭存在。

    “是的。”

    “有证据吗?”这件事有无数的疑点存在,再加上眼前的人对他撒过无数谎,卫敏文有理由怀疑她没有对他说实话。

    “孩子,你可以怀疑我的话,但是你活着本身不就是证据?如果你真的是‘幽王余孽’,皇帝怎么会允许你活下去?皇帝有无数的方法给永宁侯脱罪,但是他却用了最笨的那种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你是永宁侯真正的儿子?如果皇帝在知道了真相以后,依然毫不顾忌地让你以‘幽王余孽’的身份死去,有一天永宁侯发现了真相,哪怕是万一,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