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貌美如花-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盛宁王朝经济方面的打击还是不小。“小珊儿,快过来,让我先看看。”老太太说着朝着陆珊招了招手。陆珊微微一笑,马上蹭到老太太脚边坐下了:“让老祖宗担心了,我在江南挺好的,事情办得很顺利,也没遇到什么危险。”至于吃得好睡得好之类的空话,陆珊就不打算说了。“哪里好了?”老太太拉着陆珊的手仔细端详,“明明瘦了也黑了。”“瘦了多好,穿衣裳好看,黑了是在河边晒的,在屋里捂几天就回来了。”陆珊在江南都是男装打扮,她天天在外面跑,又不能带个帷帽,不变黑是不可能的。陆珊话音刚落,陆瑾就打消了她的这个念头:“你别想在屋里歇着,陛下说了,让你和秦国长公主、嘉兴郡主讲武堂待着去。”陆珊愣了一瞬反应过来,秦国长公主就是元琳,元琪升了级,她肯定也得跟着。嘉兴郡主的话,那就是顾茂由郡王升亲王了,她当然也是县主变郡主,元琪对堂姐看起来是毫无芥蒂的。
第152章 回避()
顾茂一家并不是元琪登基后唯一全家升职的; 三皇子顾芝、四皇子顾若、八皇子顾英也都由郡王升到了亲王,五皇子顾芹和九皇子顾芫保持郡王身份不变。由于年纪关系没来得及封王的十皇子顾茗、十二皇子顾芃等人,元琪也都统一批发了郡王的封号,只有七皇子顾苏,原有的郑郡王被撸了不说,还被打入天牢以待后审。因是皇太孙继位,后宫的嫔妃们一次『性』升了两级,分别成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妃。比起叔叔伯伯们的论功行赏,元琪对姑姑们明显更大方; 全部封了大长公主,一个也没落下。此外,元琳封了秦国长公主; 圆圆还是兰陵郡王不变,而这些也都是在朝臣意料之中的。元琪真正出人意料的地方在于; 他追封了孝睿皇太子为睿宗皇帝,在朝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就有大臣说了; 皇帝此举不合规矩,盛宁王朝开国至今,从来没有追封皇帝的先例。元琪闻言笑得十分从容,他说顾兰若不能追封为帝,那他封虞妙歌为皇太后; 岂不是显得名不正言不顺。元琪此言一出,众人无言以对,皇太后还是废太子妃的时候就去了易州的红河郡看守皇陵; 此后再没回过遥京,以至于很多人忽略了她的存在。可如今元琪荣登九五,皇太后回京也就只是时间问题,皇太后的已故夫君不是皇帝,说起来的确不像回事,这话也就没人再提了。历来天子守孝都是以日代月,守够二十七日即可,元琪自然也不例外。之所以定下这样的规矩,不仅仅涉及到皇帝能不能吃苦这件事,而是皇帝不可能三年不理政事,真是那样的话,天下早就大『乱』了。皇帝尚且只守孝二十七日,再让老百姓三年不得嫁娶也就不现实了,人不人道暂且不说,关键是三年内不能添丁,这也是很可怕的,所以历来的国孝都是百日不得嫁娶,不能再长了。一回京就被元琪安排去了讲武堂,陆珊其实没有意见,他要让她乖乖在家待嫁,她才是真的受不了。可二十七日孝期早过了,百日国孝也快出了,元琪愣是没有见她一面的意思,这让陆珊有点接受无能。元琪一向是个勤勉的人,孝期里就处理上了国务,出了孝更不用说,就差没扎根在御书房了。宫里的女『性』长辈不少,可都是元琪祖母辈的人,还都没养过他,跟他也不怎么熟,除了太皇太后派人传过两次话,让皇帝勤政也要保重龙体,其他人实在不好说什么。可问题是,太皇太后说了元琪不听,该怎么忙还是怎么忙,丝毫没有停下歇歇的意思。太皇太后见状直叹气,说后宫没人就是不行,也没人能劝劝元琪,真忙坏了身体,那可怎么好。张太皇太妃也跟着叹气:“陆家姑娘太小了,便是让她提前进宫,也是皇帝照顾她。”元琪对待庶祖母十分人『性』化,孝期一过就让育有儿女的出宫享福去了。张太皇太妃去了穆亲王府,每天一群孙女绕膝尽享天伦之乐,也因为顾元娘的缘故,她对陆珊的了解更多几分。用嘉兴郡主的话来说,陆珊就是翻版的秦国长公主,比自己强悍多了,她自愧不如。自家孙女是怎么养大的,张太皇太妃心里有数,她说自己不如陆珊,那就是真的不如,可未来皇后的『性』子如此彪悍,还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要不?先给皇帝添两个伺候的人。”李太皇太妃试探着建议,“皇帝明年就二十了,三年不成亲似乎太迟了些。”不等太皇太后开口,张太皇太妃便摇头道:“这招没用的,皇帝肯定不要。”顾家的男人固执起来,谁也劝不动,顾茂便是其中一例,她都已经放弃想抱孙子的想法了。果然,太皇太后也道:“早前,先帝想给皇帝添个侧妃,愣是被他给回绝了,我派人送去的暖房宫女,据说每天拘在屋里做绣活,皇帝连人都没看过,更别说……”两位太皇太妃十分无语,过得片刻张太皇太妃道:“皇帝屋里的事儿我们管不着,可他忙起来就不顾一切还是要劝一劝的,如果琳丫头说了也没用,干脆让陆家姑娘进宫说说。”“这是不是不合规矩?”李太皇太妃有些迟疑,“不是说太后快要回宫了,她的话皇帝肯定听的。”太皇太后对张太皇太妃的提议颇有兴趣:“我召瑶丫头进宫说说话儿,她顺便带上珊丫头,有什么不合规矩的。”太皇太后对自己的变通能力十分满意,愉快地做出了决定。夜里,元琪照例在御书房忙着,有人不经禀报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元琪听到动静头也不抬,握笔的手也十分稳定,没有受到丝毫影响,除了元琳还有谁有这么大的胆子。倒是御书房里伺候的宫女太监,个个吓得瑟瑟发抖,恨不得今日不是自己当班。元琳显然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她抬手挥了挥,其他人见元琪没有开口,便纷纷顺着墙根溜了出去。“你到底要躲小珊儿到什么时候?我跟你说实话,我已经快要拦不住她了。”元琪躲着不见陆珊,倒霉的是天天要和陆珊打交道的元琳,她已经被她『逼』问地快要发疯了。元琪放下笔,神『色』淡然地看着元琳:“她就是说说而已,难不成她还能闯宫不成。”陆珊的胆子有多大武功有多高元琪当然是知道的,可皇宫大内不比其他地方,元琪相信陆珊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闯进来的,而以他对她的了解,她的耐心还可以支撑一段时间。元琳气得直跺脚,也顾不得什么规矩不规矩了:“你就使劲作,拖得越久,小珊儿只会越生气。”“生气也比担心好不是。”元琪说着轻咳两声,他不过是两害相较取其轻。“知道小珊儿会担心你还不好好养伤,你以为你这么拖着,她就不会多想了。”要不是元琪已经是皇帝了,元琳很想敲敲他的脑袋,告诉他现在的做法不过是掩耳盗铃而已。元琪苦笑着摇摇头:“我也没想到会拖这么久。”正如陆珊此前担心的那样,元琪一行人的回京之行并非坦途,但是刺杀就遇到了好几拨。虽说元琪身边高手不少,他自身的武功也不算低,可架不住对方人多,还来了一拨又一拨,个个都是不怕死的,元琪还是不小心受了些伤。要说伤势本身,元琪伤得并不算重,安心静养几日即可,可他哪有时间休养,一路上都是换马不换人地拼命赶路,就连睡觉的时间也少得可怜。从江南出发的时候,元琪的病就没痊愈,路上又受了伤,可谓雪上加霜,偏偏他还没法调养,一路疾行只嫌时间不够,就把伤情和病情都强行压了下去。好容易赶到遥京,宝元皇帝其实已经崩了,是顾茂顶住压力秘不发丧,才等到了元琪回来。之后就是国丧,好人都能累出病来,更不要说元琪了,可他这个时候哪能倒下,只能让太医开了猛『药』,先把眼前的关口顶过去再说。宝元皇帝的头七刚过,元琪就撑不住病倒了,好在那时候生病的不止他一个,并未太过引人瞩目。尽管元琪的身体从小就不是很好,可他到底年轻,要是能抛开俗务仔细调养,好起来也快得很。然而宝元皇帝留下的帝国千疮百孔,元琪就是病了也病得不踏实,每天照样撑着病体处理各『色』政务,来不得半天松懈。如此一来,元琪的病情不要说好转了,没有继续恶化就已经是太医院努力的结果了。见元琪病得『乱』七八糟还要处心积虑瞒着陆珊,元琳又是心疼又是好气,可惜她劝了好几回,元琪就是死活不改口,说什么也不肯见陆珊。其实元琪也是骑虎难下,他之前也没想到自己的病会拖到这个时候,要是见了陆珊,他简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还是不见比较好。“你没想到,你没想到的事情多着呢。”元琳也没想到,最先看不下去的人竟然是太皇太后,“皇祖母今日可是跟我说了,过两日要召小珊儿进宫说话。”“什么?!”元琪愣住了,还被自己呛住了,捂着胸口一阵咳嗽。元琳急忙帮他拍着后背顺气:“你别急好不好,又不是什么大事,见了小珊儿好好说清楚不就完了。”元琪缓过神来,他拍开元琳的手,长出口气往椅背上一靠:“该来的还是来了。”元琳并不担心元琪和陆珊见面的情形,她觉得只有陆珊收拾得住元琪,才能让他不要那么拼命。半晌,元琳问起另一件事:“你派人去红河郡接母后,她回话了吗?”自从顾兰去世,虞妙歌就有些不问世事了,这回元琪派人去接,元琳很怕她不肯回来。“回了,说是已经上路了,下个月底就能到。”说起虞妙歌,元琪突然多了个担忧,“姐姐,你说母后会喜欢小珊儿吗?”“她不是一直很喜欢吗?”元琳记得陆珊小时候,虞妙歌就是非常疼爱她的。谁知元琪却不这么想:“以前是以前,那会儿小珊儿才多大点,现在是准儿媳『妇』了,母后会不会嫌她不够规矩。”因为虞妙歌本身,实在是太过规范的大家闺秀了,陆珊和她截然相反。
第153章 赐婚()
太皇太后是个颇有行动力的女人; 昨儿刚和两位太皇太妃商量好了,今日就派人到了安远侯府传话,说是想外孙女了,让陆瑶明日进宫陪她说话,顺便把陆珊也给捎带上。陆瑶对此没有多想,外祖母见她很正常,陆珊是她未来的孙媳『妇』,见一见也没什么。陆珊却不这么想,她前几日刚威胁了元琳; 说要是元琪再不见她,她就准备夜探皇宫了。谁知没几日,太皇太后就要见她了; 真让她进了宫,元琪哪里躲得开; 除非他特意出宫去。但是元琪现在有多忙陆珊心里还是有数的,她觉得他做不出来如此无聊又浪费时间的事。陆珊离家前; 顾萝给陆玲介绍了两户人家,陆玲拿不定主意,还来征询陆珊的意见,之后陆珊急急匆匆就走了,回京后又直接去了讲武堂; 都没来得及问陆玲最终到底选了谁。这日去老太太那里请安,还是陆珍无意间提起,陆珊才知道陆玲最终选了卿赫。当然; 陆珍说话的语气并不怎么好听,她说陆玲运气不好,要是晚些日子定亲,夫家的门第也能高上不少,不像现在这样,嫁到商户人家不说,嫁的还是庶长子。陆玲不以为意,只是淡淡笑了笑,说各人有各人的运道,不关旁人的事。陆珍的话不能说完全无理,陆珊是未来的皇后,她的姐姐妹妹在议婚时被人高看一头也正常,可陆玲选择卿赫是在和顾鸿比较之后做出的决定,她在意的和陆珍就不是一样的东西。陆玲轻描淡写把话带过了,万穗儿却是轻轻柔柔地说:“卿家公子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玲姐儿的未来明明是大有可期,珍姐儿看问题太简单了。”宝元皇帝驾崩,今年的乡试按理不取消也是要推迟的,但是元琪说了,国家正值多事之秋正是用人之际,乡试不能取消也不能推迟,更不能影响到明年的会试。于是安远侯府的陆春陆琮,卿家的卿赫都按时参加了考试,还都考上了。三个人中,陆春考得最好,直接考到了解元,让人直叹虎父无犬子,陆琮和卿赫的成绩中规中矩,但也都上榜了。在万穗儿看来,陆玲这个婚事选的很不错,卿家的门楣的确不高,可家底殷实,改换门庭也是大有机会,比起高高在上的睿亲王府,还真不好说差了多少。毕竟嫁给卿赫陆玲算是低嫁,夫家对她肯定尊重有加,睿亲王府则不然,世孙不好相处就是不好相处,哪怕陆珊当了皇后,也改变不了这个现实,过日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陆珍只看到陆玲选择了卿家,却不知道她还放弃了睿亲王府,这使得万穗儿对她的眼光有些怀疑,五表哥五表嫂平日里都是怎么教孩子的,眼皮子也太浅了些。陆珊倒是觉得陆玲颇有魄力,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顾鸿太目中无人了,他连元琪都可以不放在眼里,就更别说其他人了,反正他一不出仕二不谋反,谁也拿他没辙。陆玲真要嫁给顾鸿,多半就是给他当管家的命,要说过得多凄惨可能不至于,可要想过得多好,几乎也是不可能的,张大姑娘毫不犹豫选择了和离,对后来人的警示作用太明显了。对于顾鸿很有可能娶不上媳『妇』这件事,陆珊并不怎么同情,因为是他自己作的,并不值得同情。反观卿赫,陆昊说资质好,顾萝说人材好,陆琉更是小小年纪就立志想嫁,当夫君绝对比顾鸿适合多了。再说低嫁这个事,陆珊也不觉得陆玲吃亏,原来不亏,现在更不亏。卿研卿赫父子都是读书路上能出来的,可卿家刚转型,人脉上肯定是欠缺的,与陆家的关系至关重要。卿研和陆昊的关系不用说,那是过命的交情,卿赫再是陆珊的堂姐夫,怀才不遇这种事绝不会发生在卿家父子身上,就凭这一点,陆珊觉得陆玲将来就是少不了凤冠霞帔的,真不比当王妃差。见万穗儿毫不客气反驳了自己的话,陆珍心里很不高兴,可万穗儿是长辈,她又不好多说什么,只得悻悻地闭了嘴,暗地里却在想着,自己以后的夫家一定要比陆玲强出许多才行。说起乡试,老太太心情特别好,直夸黄夫人会养孩子,还说陆春年纪也不小了,若是明年会试有幸过了,就可以双喜临门了。很明显,在陆春和万穗儿的婚事上,老太太和黄夫人已经达成了共识,就差走明路了。陆珊知道万穗儿脸皮薄,并不拿陆春打趣她,反而说起了陆琮:“六叔考得好,我哥可就惨了,我爹每次教育他都拿六叔当榜样。”“琮哥儿也不错,他年纪小又是晚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