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笔记-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秉着低调做人的风格,秦时是不准备召开这场庆功会的。
但是秉着高调做事的态度,秦时只好举办了这场庆功会。
因为就在昨天,华夏著名的影评人朱志龙在华夏最具权威的电影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文章的内容抨击了《夏洛特烦恼》:无意中听朋友说,最近一部电影《夏洛特烦恼》很火,就在网上搜了一下,看到百渡百科的电影简介说“男主角在曾经暗恋的校花婚礼上借酒闹事”,顿时三观尽毁!一点观影的**都没有。
不过秉着一个影评人的职业操守,我还是自掏腰包走进影院看了这部的影片。
看完这部剧以后,我很诧异,貌似有些人的爱好还真奇怪,居然喜欢这种纠缠不清的低俗故事。
不知道是社会畸形了?还是我落伍了?
凡事都要全面的衡量才对,戏剧本身将社会现实扩大化很正常,但过于低俗就不对了。老百姓天天受到低俗文化的影响,以后慢慢就会变得低俗。马冬梅这种“具有男人气质”的女人在中国数不胜数,但在剧中反而被塑造成了一个值得同情的坚强女性,这无异于使这种畸形审美蔓延。剧里很多用词过于粗鄙,令我十分作呕。剧里还有男老师捅乳*头这种不雅动作,看完之后我真想扇导演,这种地痞流氓的作风还要发生在老师身上么?你这么描绘有什么企图?另外还有里面要用人妖当陪衬,看完这部剧我真是为华夏电影感到悲哀。
朱志龙这一篇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也是引发了网上关于《夏洛特烦恼》究竟是否低俗的激烈争论。
对于那些争论,秦时并不在乎。
他在乎的是朱志龙。
他是《夏洛特烦恼》的导演,也是它的父亲兼母亲。
当父母的,看到自己的孩子被人骂了,被人欺负了,那就操家伙干他丫的。
第一百三十四章 喜剧的定义()
银河大厦是江家的产业,如果不是那次坠楼事件的话,早就是成了江南市地标级的建筑了,跟时代大厦有的一比。
坠楼事件说的是风水问题,而恰恰做生意的人选写字楼看的就是风水,所以如果不是盛世娱乐入驻的话,这幢大厦也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自己的第一次给交出去。
这一次的庆功会就定在银河大厦的十楼,最近才装修好的一个大型会场。
庆功会是由秦时自己主持的,以《夏洛特烦恼》的导演身份,剧组的主创们也是纷纷到场,济济一堂。
“秦导,《如今夏洛特烦恼》全国票房已经突破八亿,可是听说当初你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连演员们的工资都发不出来,请问这是真的吗”
一个记者获得了提问权,站起来问道。
“我很庆幸,没有辜负他们的期待,如果没有他们在电影里面精彩的演绎,我想也就不会有如今这个庆功会了。”
秦时手上拿着话筒,朗声说道,说完还特意把目光投向了沈如道以及几位主演的身上,瞬间全场的焦点都是聚焦到了这几人身上。
三四线,七八线演员,籍籍无名。
本来,这些词就是沈如道他们的代名词,可是一部《夏洛特烦恼》却是让他们几乎可以说是一炮而红,从此拜托了七八线小演员的行列,在华夏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星途大亮。
平心而论的说,这些人打心底里是感谢秦时的,因为是秦时给了他们这个机会,让他们在这个大圈子里终于有了闪光点,不再默默无闻。
而此时秦时故意将话题扯到他们身上,自然也是希望让媒体们将目光更多的放在自己这些在电影里有着精彩表现的演员们,增加曝光度。
所谓明星,没了所谓的曝光度,也就不再能称之为星了。
“秦导,那你是默认你当初没钱发工资了吗?”
那个记者进一步追问道。
“是。”
秦时没有遮遮掩掩的,爽快的回答道,丝毫不拖泥带水。
“当时网上都在说这一部电影是苏又夏投资的,难道是苏又夏给的钱太少了吗?”
记者们向来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一个比一个刁钻。
当时秦时吃软饭的消息传的满天飞,几乎所有人都觉得秦时只是一个傍上了苏又夏这条大长腿的小白脸而已。
不过对于网上议论纷纷的流言,秦时也没有正式去回应过,此时这个记者当着大家的面提了出来,也相当于提出了在场大家都好奇的问题。
“不知道是谁散播出去的谣言,我也不去想回应这种没有意思的谣言。”
“我只想说,我是一个男人。”
秦时霸气的回答道。
“秦导,没人说你是女人。”
也不知道台下是谁喊了一声,瞬间便是使得整个会场暴发出一阵哄笑声,稀里哗啦。
“秦导,现在网上有不少人说你这部电影情节低俗,是一部毁三观的作品,我也进过电影院,看完之后的确觉得里面有些剧情内容过于恶俗,请问你有什么想回应的吗?”
就在哄笑声渐渐停歇的时候,一个原本坐在角落里的记者在没有人示意他站起来的前提下大声问道。
而在他这句话说完之后,会场现场也是出现了短暂的骚乱,不少记者都是面面相觑,因为这个记者同行问的这个问题实在是有些不给秦时面子。
“你这个问题问的真好,我给你101分,多给你一分是想让你骄傲。”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秦时竟然是眯着眼笑道,丝毫看不出来有生气的样子。
“我听说有个影评人写了篇文章,讲的是《夏洛特烦恼》剧情恶俗的事情,把电影批评的体无完肤。”
“我记得我在电影首映礼上就说过,这是一部喜剧。”
“那个自称是资深影评人的朱先生,我想他可能还不知道喜剧是一样什么样的东西。”
秦时手上拿着话筒,像是对着那个记者,又像是对着整个会场的人说道。
“什么是喜剧,喜剧就是要让发笑,人发笑,其实是在表达一种优越感。当我们在看到一个人或一件事后感到了差势,就会发笑。简单说来就是要有人倒霉!”
秦时站在台上娓娓道来,讲述着他关于喜剧的见解,在场不少人都是被他对于喜剧的独特理解而引起了兴趣,饶有兴致的听了起来。
“每一部经典的喜剧作品都在充分展现着这一点,卓别林的滑稽,憨豆的糗事,被jerry各种蹂躏的t猫,坐在轮椅上不愿起来的范伟,简直不胜枚举。
相同的道理,幽默的核心为什么是自嘲?
因为自嘲便是以一种低姿态来激发你的优越感,以便博你一笑。
‘每一个引得观众发笑的人物,其实都有一个悲情的内核’,《夏洛特烦恼》里面的故事人物其实都是一个悲情内核,他们让观众哈哈大笑,他们习惯于自嘲,为了这自嘲,也就有了很多朱先生所谓的恶俗情节。
可是反观现在春晚上那些索然无味的小品相声,皆是一副高贵的姿态在表演,还企图在笑点里夹杂人生哲理来传授给观众,真是逼着人换台。”
会场里面鸦雀无声,除了秦时声音在回荡之外,没有其他杂音。
很多人在听了秦时的话后,都是陷入了沉思当中,他们回忆自己以前看过的喜剧,然后想到《夏洛特烦恼》里面的剧情,细细那么一想,发现秦时竟然说的在理。
“正式回答到此结束,下面全是失眠废话。”
紧接着,秦时突然蹦出来这么一句话,倒是让众人一头雾水,不知道秦时在搞什么名堂。
“你在人流如织的大街上看到有一男的在求婚,单膝跪地手捧玫瑰。你就算是个乐天派,也只会觉得温馨浪漫而已,不会哈哈大笑。
而这时,女方突然接起玫瑰一把耍在男的脸上,拂手扬长而去。你看着他错愕的脸上挂满残枝败蕊,顿时捧腹大笑。没想到笑声被他听到,他恼羞成怒向你冲来,你顿时慌了神。可他却在冲到你面前时摔了一跤,你刚凝固的笑声又一次爆发了出来。
看到这里应该再不难发现,笑点的产生的确是基于悲剧的开始。
可惜的是,那些优秀的喜剧人,纷纷因为太习惯于轻贱自己而有了些心病,却并没有得到世人的理解。
是的,我其实更想说的是那个无厘头的周星星。
他是我的偶像,我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够拍出跟周先生一样精彩的喜剧。”
一番话说完,如果用笔写下来的话会有不少字,说完后也没有博得满堂喝彩,当然,这并不是说秦时讲的不够精彩,只是他说的话让大家都陷入了对于喜剧的深思,忘记了鼓掌这回事。
听完秦时的话,大家蓦然发现,原来自己之前喜欢看的喜剧,不过是演员们的自嘲罢了。
所谓的喜剧,似乎的确如秦时所说,有着一个悲情的内核,自己在笑,竟然是因为“幸灾乐祸”。
看着会场里寂静的样子,秦时觉得气氛还不够热烈。
他提前召开这个庆功会是来搞事的,朱志龙那篇文章把他的电影黑的这么惨,他今天可不是握着橄榄枝来而是操家伙什来的。
“我想那个朱先生肯定是一头猪,因为他连喜剧都不知道是什么就来瞎评论,就连猪都知道自己笨就一个劲的吃而不说话,由此可见,他的觉悟还不如一头猪。”
第一百三十五章 言论自由权()
(回杭州了,坐了一天的车,这个年,也差不多就这么过完了,接下来到开学之前还有十天空闲的时间,就好好码字了,下个月应该要上架了,为了全勤,会好好码字的。现在过年越来越没味道,回家也只是为了看看老人,今天车子离开的时候,看到家里就奶奶一个人,爷爷是厨师,隔壁村里办酒席请他去了,看到奶奶一个人带着妹妹,心里挺难过的,新年的愿望,就是希望家人身体好一些,我也会努力,去拼搏出自己的未来,愿我们安好,祝福大家。)
娱乐圈是个看脸的地方,帅哥美女刷的是脸,成就男神女神之名也全靠那一张脸。
有人靠演技红,有人靠背景火,也有人一张脸吃遍了整整一个圈。
由此可见,脸这东西在娱乐圈有多么的重要,而一个“脸”字,其实又藏了不少的意义。
在场的记者们都是混迹娱乐圈的常客,从事这份工作多年以后,记者们也觉得自己就是娱乐圈这个大家庭的一部分。
所以自然而然的,记者们对于那一张脸也在乎的不行。
“秦导,你这话会不会未免说的太过分了?”
有记者皱着眉头说道,在他印象里,这个圈子里的人,是会化撕逼为礼貌的,就算心里再不爽,也不会把那一层脸给撕破,毕竟都在一个圈子里混,撕破脸对谁都不是件好事。
再怎么说,大家也都还是要靠那层脸过活的。
“有吗?”
只见秦时摆了摆手,反问道,一脸无辜的样子,看上竟是有几分可爱,人畜无害。
“朱志龙怎么说也是华夏资深的影评人,秦导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他是猪,怕是有些不礼貌吧。”
那位记者质疑道,而他这句话一说出来,也是得到了在场不少人的认可,因为他们觉得秦时在这种场合说朱志龙是猪,的确是有些不太合适。
“你说我说他猪是不礼貌,不对,我说他连猪都不如。”
秦时话一说出口,就发现自己表述出了点小小的错误,然后马上改正了回来,并且接着说道:“他说《夏洛特烦恼》是一部让人三观尽毁的电影,更扬言看完电影想要扇我,请问这又算是礼貌吗?”
“-------”
“-------”
听完秦时的话,先前那位记者也是一脸的尴尬,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毕竟那篇文章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的,在场的人几乎可以说全部都看过,朱志龙也确实是写了“看完之后我真想扇导演。”这样的话,这是不争的事实,无可辩驳。
随着那个记者保持了沉默之后,现场也是一下子有些哑然了,只是有着隐隐的火药味在散发着,一些嗅觉敏感的人能够觉察到一丝不对劲。
谁也没想到秦时会在这种场合当着这么多记者的面骂朱志龙是猪,不对,是连猪都不如,要知道,朱志龙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了,每年参与电视及网络访谈节目百多个,以及各种论坛、电影节、电视节目及其他文艺领域的座谈和咨询,担任嘉宾、策划或主持,在场很多记者都跟他打过交道,甚至有些人跟他交情还不浅,所以这才会有人帮他说话。
影评人这个职业在华夏也算一个新兴职业,除了推荐大众忽略的“冷门”佳片。从影史和艺术价值角度衡量一部电影,让市场表现不佳的好电影能获得更多的关注,让真正有价值的影片被更多的人了解之外,影评人也是电影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桥梁,观众在观影中的种种疑惑,可以在影评人的优秀影评中找到答案。
朱志龙写过几篇转发较多影响也比较大的影评,所以在影评人这个行当里才是有了点名气,而大多数的电影制作方也不敢轻易得罪一些比较有名的影评人,因为人家一篇影评的文章很有可能就会影响你这部电影的最终票房。
就算一些不好的影评文章写出来了,电影制作方也会想办法跟文章的作者协商,把这篇文章给收回去,或者说通过一系列的公关手段来消除负面影响,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求和”,避免将事态扩大,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
可是秦时倒好,直接在庆功会上就开骂了,丝毫不带情面的说朱志龙连猪都不如,压根就没准备息事宁人,这就好比是撕开了一个大口子,紧接着怕是会迎来朱志龙和秦时的激烈网络骂战。
“我们华夏是法治社会,国家宪法规定了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权,朱志龙只是在网上发表了自己观影后的看法而已,秦导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这样对他进行语言攻击,似乎很不合你的身份吧,我觉得,你应该向朱志龙先杀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