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汉子的乱世求生路-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青离见时间差不多了,来到外祖的身边,提醒可以进入下个环节了。曾老先生也有心想要锻炼一下外孙,就让他自己去组织接下来的活动。
慕青离也不怵,面不改『色』的来到亭子中间,拍了拍手。
“各位稍安勿躁,成品毕竟是少数,青离在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各位可以自己感受一下。这是宣纸分为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各自的功能会有所不同,大家各自面前都有三张裁好的宣纸,亲自感受一下他们的不同。”说完就示意王二他们将笔墨纸砚发到桌子上。
见可以自己感受这种新型的书写方式,大家都摩拳擦掌。以往只能在竹简上书写,即使注意书写的工整也没什么卵用,但是在这个上面书写就不同了,大家拿起笔反而迟迟不敢下笔,深怕写不好浪费了纸张。
最后还是慕青离亲自动手在一边书写,才有客人陆陆续续的动笔,熟悉纸张属『性』的苏垂文他们就在人群里给大家解读,不同熟度的宣纸都有哪些使用方式。
一群平时斯斯文文的读书人,此时却激动的有些忘形,他们第一次发现在白『色』宣纸上书写对字体是有要求的,美与丑一目了然。当然毕竟都是读书人,平时在竹简上书写的字也都不少,所以丑也丑不到哪去,只是习惯一个新的书写方式还需时日去适应。
这次宴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在宴会的末尾,来的客人每人都至少抱了一刀宣纸离开了。每人都宝贝似的抱在怀里,旁边的小厮想要帮忙都不行。只有那年纪大了,又贪心拿的多的才让小厮帮忙抱着。
当然这些可是要钱的,吴万一昨日在家演算了半天,得出结论是每刀宣纸可以售价20两,写出同等数量字体的帛书至少要200两,所以宣纸的价格定在20两既能让众人接受,又有利于传播。
王二他们十辆骡车也才运来1000刀的宣纸,这次宴会就解决了一辆骡车的量还不只,今日过后只怕上门求取的人还会更多。
果然,到了第二日,参加宴会的那群人陆陆续续派家丁将银两奉上后,都额外的加了一句:我家主子说还要再追加10刀宣纸。还有消息灵通的就自己直接上门求取,这天不到傍晚,已经散发出去七百多刀宣纸了。
曾老爷子自己没个数,只知道今天出去了不少,来到库房一看只剩下不到一百五十刀了,赶紧吩咐老管家藏起来零头,他担心明日这些都保不住了。
果然老人家的第六感还是挺敏锐的,第二日一早,打开门就见到景仁帝旁边最的脸的太监吴公公的那张老脸。
“曾大人,许久不见,您老身体可还好?”
“托皇上的福,老夫身子骨还算硬朗。这大早上的吴公公不在皇上身边待着,跑到老夫的茅庐是”
“是这么回事,昨日早朝的时候,太学的姜大人写了封奏折,用的是叫叫什么”
“宣纸。”
“哎!对!宣纸,好家伙,平日里那得是好几个人抬着呢!那日姜大人就带了轻飘飘的一张宣纸就去了,皇上觉得这个宣纸好啊!这不听说曾大人这里还有戏存货不是?”
“没了,就那么点儿,那日姓姜的那老小子可没少拿。”曾老先生明知躲不过去了,却还是不想轻松的就这么放出去。
“曾大人呐,您也别为难小的,这要是带不回去,皇上他得剥了我的皮呀!您就可怜可怜杂家这条小命吧!”这个吴公公也是个人精,他分寸拿捏的恰到好处,知道景仁帝与这个曾经的吏部尚书关系不一般,也不敢造次。
“行了,别装了,在装下去就不像了。”显然曾老先生也是门清。
“老钟,带着吴公公去库房吧!统共就剩那么多了,都拉走吧!眼不见心不烦!对了,老钟数仔细点儿,别少了银子。”
“放心放心!皇上特意交代了,少了谁的银子也不能少了曾大人的呀!”见曾老先生松口了,吴公公赶紧拉着老管家去库房,指挥着小太监赶紧般宣纸,一刀都没留下,临走的时候留下了两千两的银票。
所有的宣纸都脱手之后,到了最兴奋的数钱时刻了,吴万一这时候最开心,他小算盘大的噼里啪啦的,不一会儿就算出来了。
“曾先生,一共是1000刀的宣纸,除了开始拿出去的一刀,以及您这儿的二十九刀,共计收到货款是一万九千四百两。”
“哇~~~这么多。”鹊尾山来的一个小伙子叫瘦猴,是这群里年龄最小的一位了,在一边忍不住叫了起来,被王二一巴掌拍到后面去了。
别说是没什么见识的小镇青年了,就是见惯大场面的慕青离等人也有些不敢相信,这么短短的三天时间就收到了近两万两银子。在这个五两银子就能让普通百姓过个富足的一年的时代,两万两可以让镇守幽州的两万大军粮草充足至少一年的时间。
慕青离这时候还残存的理智告诉他,别激动,这些钱不是你的,紧紧的握住拳头。王二在一边看的分明,临行前谭先生曾与他们说过,首批宣纸得的银钱是要捐赠给镇守边关的战士们的。对于这个王二他们是赞同的,皇帝耍无赖,但是保家卫国的士兵没罪,不应该冒死保家卫国还要饿着肚子。
“慕少爷,在来之前谭先生告诉我等慕侯爷的情况了。”王二在一边突然出声了,将大家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谭先生说了,慕侯爷以及谢将军正在驻守边关,但是却缺少粮草,首批宣纸获得的收益全部捐赠给驻守幽州的将士们。”
“你,你说这些收益全给幽州的将士。”慕青离担心是自己听错了,这些日子他每日都在想办法筹措银钱,但是收效甚微,一想前方将士的窘境就心急如焚。
“是的,都捐给前方的战士。他们冒死保家卫国,不能还让吃不饱肚子。”王二再次确认谭先生的决定。
“可是,你,你们不是还要采购吗?这是全村人的心血,回去了怎么交代。”慕青离就是再缺钱也不能让人家血本无归啊!
“慕少爷放心,来之前谭先生以及文茵姑娘私下里已经给了我们银两了,足够采买了。”那个叫瘦猴的孩子,到底忍不住还是出来刷了把存在感。
“好,好啊!幽州的士兵们终于能吃饱饭了。王二是吧!代我向谭先生说句谢谢!”曾老先生自己也没想到最终是这么个局面,他的初衷最多的就是从中赚取差价,好让前方士兵日子能好过点,没想到这个谭先生这么慷慨。
“呜呜~~~我爹这下能吃饱肚子了吧!他饭量那么大,估计很久都没吃饱饭了。”谢淼焱这个倒霉孩子直接就哭了。
第40章 筹集 粮草()
筹集粮草
短短的三天时间里筹集了近两万两的银子; 大大缓解了慕青离和谢淼焱的压力。这两家的精锐都去镇守幽州; 只留下女流以及孩子; 这件事情又涉及到皇家颜面,不好让女眷知道; 只能两个少年自己扛着。慕青离还好; 毕竟经历的多; 谢淼焱可以说是遇到了出生以来最大的难题了。
曾老先生自己也要出银子; 但是被王二他们劝住了; 怎么说都是文学泰斗; 宣纸的一炮而红还是托了老先生的福; 总得给点报酬不是。出门前谭先生可是叮嘱过了; 这时候千万别小家子气,他们可是记得真真的,再说两万两银子都舍出去了,还在乎零头。
接下来,由谢淼焱带着王二他们陆陆续续进城采买,鹊尾山别的不缺,衣物布料; 油盐酱醋什么的最缺了,他们此次采购的大头就是这些了。谢淼焱从小在京城长大,对大街小巷最熟悉不过; 偶尔会加上吴万一; 这家伙讲价的能力比大婶小媳『妇』们也是不差的; 带上他可以少花不少冤枉钱。
一行二十几个汉子; 每人都是大包小包的买了不少东西,有自家孩子的玩具、母亲娘子的珠花等等不一而足,可是过了一把采买瘾。谁说男人买东西不上瘾的,这几天这二十几个男人可是把偌大的京城转了个遍,最后还是约定回家的日子到了才罢手,就这样一群大男人还意犹未尽呢!
谢淼焱这个十三四岁的小青年差点没挂掉,他是第一次见着大男人买东西这么疯狂的,又是大热天的他愣是给晒黑了好几个『色』度,好在是结束了。
王二他们来的时候十辆骡车上装满了宣纸,回去的时候依旧是满满当当的,上面换成了种子、油盐酱醋、各种衣物布料玩具等等。把十辆骡车塞的满满当当的,就差没地方做人了。
这个低调的商队,来京的时候悄悄地来,走的时候也是悄悄地走。现在还不明朗,但是后世读书人对这支从鹊尾山出来的商队给与了极高的评价,他们用自己的脚步将物美价廉的宣纸传播到了华夏大地,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在谢淼焱忙着带王二他们扫街时,慕青离忙着筹集粮草,现在是夏日,幽州关外的胡人正是草肥马壮的时候,他们不会选这个时候犯境,但是冬日一到就不一定了。他必须赶在冬日来临之前,筹集好足够的粮草运往边境,同时还要避开景仁帝的耳目。
慕青离前世的记忆已经出现偏差,很难作为判断的依据,得到前世记忆这么长时间,很多事情已经与前世的记忆不一样了。这对慕青离来说是件好事,这意味着他有改变前世家族悲剧的机会。
整个镇北侯府被禁卫军团团围住,除了去外公家否则到哪里都会有人跟着,这让慕青离很被动,同时在京城要在景仁帝的眼皮子底下,将两万两银子变成粮草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慕青离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冒险。
慕青离去茅庐的次数太多,只要他去茅庐就是监管最松的时候,而他要的就是这个空档。在外公的掩护下,慕青离快马来到了距离京郊近百里的庄子上,庄子里大都是老弱病残的士兵,他们跟着历任镇北侯南征北战身有残疾后,被慕家荣养在庄子上。慕家军能够战无不胜不是没有道理,慕青离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小庄子的宁静。
在世人眼中这个庄子是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一般不予外人接触,很是低调。这件事情镇北侯府也是做得很低调,前世慕青离也是在慕家出事后才知道这个庄子的存在,他最终能够被救,这个庄子功不可没。
从外表看起来这个庄子很普通,但是慕青离一进入就察觉出了不同。看似随意走动的村名实际上很警惕,见慕青离是生面孔,都格外的关注,渐渐的将慕青离围起来。
“村长在哪里?”慕青离淡定的对着为首的一位年轻人道。
“你是何人?怎么出现在这里?”青年人没理慕青离的话,警惕的看着他,又因为他的年纪尚幼又有点『摸』不清底细。
“我是慕青离。”
“慕青离?你,你是慕少爷?”一听姓慕,青年人的脸『色』一变。
“没错,这个认识吗?”慕青离拿出当初留给萧文茵的玉佩。
青年人显然是认识玉佩的,大吃一惊,忙要见礼。慕青离止住了他的动作。
“我有要紧的事情,带我去见村长,要快!”慕青离离开茅庐的时间不能太久,不然曾老先生就会有危险。
“慕少爷,这边请。”为首的青年二话不说就带着慕青离往庄子里走,一边有眼『色』的人就借过慕青离手中的缰绳。
刚走没多久就见着村长已经迎面走来,显然是已经得到了消息,见着慕青离没有确认身份就已经认定他肯定是慕家人,与慕老侯爷长的实在是太像。
“慕少爷,怎么有空到这里?是出了什么事吗?”
“慕村长,晚辈打扰了,实在是情况紧急,借一步说话。”慕青离让村长将围观的众人打发走,两人在屋内详谈了一番。
大概一炷香的时间,慕青离就起身告别村长,骑马往回赶。
之前拦住慕青离的那个青年人,也就是村长的小儿子,见慕青离走后就缠着自家老爹问东问西。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想上阵杀敌,难得见到侯府的人可不就兴奋了。
“志武,通知一下各位族老,还有将你大哥、二哥叫回来,先别练了,有重要的事情。”慕村长也是上过战场的,断过一条腿,因为治疗不及时,现在只能坡着脚走路。
“爹,我先背你回去,再去找族老他们。”慕志武不忍心自家老爹受苦,也不等他拒绝,背起他就往家跑。
这个庄子上上了年纪的大部分都去过战场,只有像穆志武他们这样的年轻人没有去过,说来还得感谢定国公,要不是他从中作梗,让景仁帝猜忌镇北侯,穆志武他们也早就去战场历练了。
到底是军旅出身,整个庄子的行动力就是不一般,不一会儿就都聚集在村长家的堂屋了。族老们的年纪比村长要大的多,年纪最大的已经近七十岁了,由自家孙子背过来的。穆志武的大哥二哥,慕志斌、慕志材领着一帮训练中的年轻人也到了。
“各位族老,时间紧急,就先长话短说了,刚刚侯府大少爷慕青离来过。”村长也不卖关子开门见山的说。
“镇北侯的人来了,人呢?你怎么没叫我!”其中一位族老急了,手中的拐杖敲的咚咚的,怪村长没通知他。
“叔,不是我不通知,是来不及了。镇北侯现在被禁卫军团团围住,慕少爷还是乘机跑出来的,必须马上回去。”在这群族老面前,村长也担心自己被拐杖敲着,那在后辈面前可就丢大脸了,赶紧说清楚。
“怎么回事?慕小子,你赶紧说清楚。”年纪最大的那个族老出声了,场面这才安静下来。
“原来,去年秋天那会儿,侯爷领兵去幽州镇守的时候,只带了一年的粮草,现在前方缺衣少粮了。景仁帝因为丢了百万两税银现在小气的很了,压根不提补给的事。这不大少爷筹集了两万两银子,想让我们去帮忙筹集粮草然后送往前线去。”
“怎么这样?前方军士的粮草也要克扣,哪有这样的道理!”
“就是啊!将士在前方卖命,还不给吃个饱肚子。”
“就是,就是”
年轻一辈没上过战场的不知道险恶,只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