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九零后在六零 >

第7章

九零后在六零-第7章

小说: 九零后在六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户来分的话,也行,就是这城里来的几个知青没成家没立业的,将来也不知道有啥章程,把这几个人也算上也不知道对他们公不公平。

    干脆李爱国就自己做决定了,按人头凑钱。这样既公平合理,又可以避免那些家口少的人凑不出来份子钱。

    开完会,大家伙也就散了。

    这直到进了门,吃完饭,找着机会了,肉肉这才头偷偷『摸』『摸』额找李爱国去了。

    “爸,你什么时候去买拖拉机啊?”肉肉笑眯眯的问道,“要是赶上学校放假,把我也捎上呗。我长这么大还没去过城里呢。”

    说完这话就低下了头,做出一副羞涩紧张的样子,实际上拿眼睛偷偷瞄着李爱国呢。

    人小鬼大,李爱国先是在心里笑骂了一声,接着又装模作样的『揉』了『揉』肩膀,状似不经意间道:“哎呦,这几天把我忙的,这肩膀怎么就这么疼呢!”

    “我来我来,”肉肉闻弦歌而知雅意,赶紧就上了炕帮着李爱国仔细的捏着肩膀,“我干这活最拿手啦。”毕竟是要出力气的活,肉肉别的没有,一身子的怪力还是大大的有。

    把李爱国伺候舒服了,他这才松了口,“挨家挨户把钱收好得过上个三五天的,等凑齐了钱,再去镇上公社开好介绍信,下个星期六,差不多就行了。”意思就是肉肉可以跟着去。

    肉肉顿时更起劲儿了,然后不经意间又悄悄的加了一句,“爸,就咱俩去啊?”

    “你叔也去。”

    “奥。”

    肉肉点了点头,这个叔应该指的就是大队书记李爱党了。

    哎,亲戚太多也不好,就比如说每次肉肉一出家门,农闲的时候村里的老婆孩子就坐了村十字路口上说闲话,这时候肉肉少不得就得叔叔婶婶的叫上一圈。光叫人至少就得花上个两分钟,这要是放了现代,独生子女盛行的时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儿。

    不过习惯了也就好了,感觉这一大家子的还挺亲切的。

    今个儿东家要跟葱,明个儿西家要颗蒜的,就跟那一家人似得,有时候也不分什么你的我的了。

    尤其是肉肉还发现了一个值得说道的事儿,那就是,这里家家户户大门上都是没有锁的。

    一开始发现的时候还把肉肉震撼了一把,毕竟她以前可是在那个就连窗户都得安上层铁网、恨不得把家里武装的里三层外三层的时代生活过好久的,诈一见到这样的场景还真有些回不过神来。

    后来肉肉玩笑似得跟胡老太说了那么一嘴,胡老太还觉得他们那个时代神奇呢,家家户户就跟住了监狱里似的。

    被胡来太这么一说,肉肉还真仔细思考了一番,觉得这比喻还挺形象的。

    可不是嘛,这时候那监狱就跟农村地区那些窗棂子似的,一根根的都是些铁柱儿,可不就是跟后世的防盗门、防盗窗类似嘛。

    就像是李爱国骑车出去从来都是随便找个地儿一搁似得,这个时代的人还真没有啥防盗意识。

    一来嘛,建国后民风淳朴,家家户户都牟足了劲儿的想过好日子,还真没有那心眼子不正的人;二来嘛,就是这自行车还真是个稀罕物件,这要是被偷了,还真是一查一个准儿。

    人那自行车都是有证儿的,再说了,你偷了那自行车,除非藏了自己家里烂了,也绝对是找不到地儿卖的。

    这没有买卖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也就没有买卖,这都是相通的。干啥还做这费力不讨好的事儿。

    万一被捉住,那一大家子都是要被瞧不起、戳脊梁骨的!

    尽职尽责的帮李爱国松乏了松乏肩膀,肉肉这才心满意足的回到了胡老太的屋。

    自从李洪礼也上小学之后,这兄弟俩就搬出了胡老太的屋,道东屋一块住去了,现在李洪玉上城里上学去了,李洪礼倒是自己独占了东屋。而肉肉,则是在上小学的时候搬出了老爸老妈的屋子,跟胡老太一块儿住了。

    今天是星期天,是不用上学的,所以肉肉今天才有时间又是下河『摸』鱼又是看热闹的。

    星期一中午,当老师宣布下午是劳动课的时候,肉肉心里暗骂了一句,又来了。

    这也是肉肉不愿意上小学的原因之一,倒不是她不愿意干活,就是这学校三天里至少得有两天是帮着学校里干活的,有那闲工夫,她还真是不如帮着家里干活呢,反正学校里的知识她都会,没准儿啊,这老师的文化水平还不如她呢。

    倒不是她瞧不起老师,只是这时候的小学老师普遍都是初中文化水平。而这时候的教育水平也比不得后世,这老师教啊教的,翻来覆去的就是课本上的那点知识。她曾经偷偷看过大哥李洪玉的高中课本,毫不客气的说,她小学差不多初一都学过了的。

    想是这么想,该干活的时候还是得干活。

    这时候的老师除了公社里给开工资以外,这学校里地的收成除了公里的,他们是可以平分的,所以她们也就格外在意这学校地里的庄稼。

    这会子春天来了,雪化了,地里的小麦长起来了,可是野草也跟着长起来了。

    这麦地里啊,最常见的野草就是麦蒿啦。听这名儿就知道了,这就是专门长小麦地里的。

    在后世的时候专家还发现了这麦蒿有啥子医疗效果,可是在这会,这就是农民眼里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坏家伙,而且这东西也是没人吃的,真真儿是百无一用的害草。

    这东西跟小麦长在一块争夺小麦的养分,而且要是开了花结了种,那真是一片一片的往外冒。农民们那是年年锄,但这东西也是年年往外冒。

    等放了学,肉肉被李爱国接回家,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她亲眼看见的,别的村里的跟她差不多大的小孩子放学之后都干了些啥。

    胡老太总是觉得村里还有个女孩子跟肉肉玩怕肉肉寂寞,但是肉肉却是一直都在庆幸她生在了这个村里。

    她的那些同学放学后都在干啥呢,不是她想象中的踢毽子跳皮筋啥的,而是挎着个小提篮拾大粪呢。

    这时候的小孩子竟然都没有那调皮玩耍的。一到家里就赶紧拿上小提篮往地里跑,忙着拾大粪呢。不管是人的,鸟的还是牛的,只要是大粪,这要是拾够一定分量了那就能算公分。

    公分是啥啊,是粮食。

    这要是能多得一分公分就能多得一分的粮食,就能多吃上一口饭,孩子们的父母还不得多多督促孩子去干点力所能及的事儿啊,这捡大粪就是小孩子所能干的轻省活儿。

    所以一到放学时候,一群孩子呼啦啦的跑出去,那可不是为了能玩了,而是抢着回去拾大粪呢。

    孩子多了,能捡到的大粪可不就少了嘛。所以那一道放学时候就跟赛跑似的,就看谁跑得快,今天谁捡的大粪没准儿就多上些呢。

    明天上学的时候少不得就得得意洋洋的宣扬自己捡了多少多少的大粪,挣了多少多少的公分,然后收获小伙伴们一众羡慕的小眼神。那感觉,就跟得了奖状似的,骄傲自豪的很。

    于是没有跟他们共同话题的肉肉就被孤立了,得亏她不是这个年纪的小屁孩,要不然少不得为了别人不跟她玩哭一顿鼻子。

    在别人眼中,肉肉那就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放学了不用拾大粪、还得让大人骑着车子接,身上穿着没有补丁的新衣服,课间还有用布缝的六个瓣的毽子可以踢,可是把他们给嫉妒坏了。

    这时候那是“我穷我骄傲”,虽然这里没有受到文化运动的波及,可是这群孩子那也是看不起“有钱人”的。看来这仇富心理在哪个时代都是有的。

    肉肉才不会跟这群小屁孩计较哩,虽说一开始还有为了找话题融入集体也跑村地头上拾大粪,可是被胡老太说教一顿也就再也没有干过了。

    就如胡老太说的,一个村有一个村的光景,犯不着跟人家比。

    李家庄地里年年种的那都是小麦玉米这些能填饱肚子的庄稼,而别的村为了家家户户能填饱肚子,那种的都是高产的地瓜。连玉米都少有种的,更何况是产量不如玉米的小麦呢。

    也是她魔障了,她就是这六十年代的“富户”又怎么啦,那城里还有比她们日子过得更好的呢。再往深处想,要是她爷爷还在,那她更得成了机关大院的小公主了。

    这村里就没有个拾大粪的,她装啥穷人去拾大粪啊,真是闲的,被这群小屁孩给传染了。

    不过,这时候的孩子还真是厉害啊,小小年纪就知道挣工分补贴家用了。

    想想上一世她还在干啥?

    唔,还像是还在对着院长『奶』『奶』撒娇想买一件新衣裳?!

    莫名羞愧啊。。。

第11章 肉肉进城() 
大哥李洪玉在城里上高中,两个星期回来一次,从城里坐公交车道镇上也就三十分钟左右。

    每次大哥一回来,胡老太少不得就得尽其所能的给他弄点好吃的。这不,大哥要回来的星期六早上,胡老太就『操』持起来了。

    这春天啊,农村里有一样很新鲜菜『色』………小豆腐。

    什么是小豆腐啊,就是那豆糊掺和着野菜一煮,这就成了。

    胡老太昨天晚上就把豆子给泡好了。这豆子是自留地里种的,家家户户都有,除了榨豆油之外,还可以做豆腐豆浆什么的,也是这农村自留地里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

    把那泡好的豆子搁小磨上掺着水磨成豆浆糊糊,这第一个步骤就算是完成了。

    这野菜嘛,地里的荠菜就是顶顶好的。把荠菜洗干净往开水里一抄,再捞出来剁碎了,这就行了。

    然后再把豆子糊糊和野菜往锅里一到,烧火,开了锅撒上点盐就成了,倒也没啥大的技术含量。

    虽说是为了犒劳大孙子,可是那家里的人也得吃不是。所以一般农村里做一次小豆腐少不得就得是一大锅,好多吃上几顿。而且小豆腐这东西,豆糊糊是越煮越香,那菜是越煮越烂,多做点也好多煮上几顿。

    要是家里有那排骨、大骨头、鸡骨头啥的,往锅里一扔,那小豆腐的豆香气就会被完全的激发出来,可真是香死个人啦。吃过一回,你就忘不了啦。

    反正肉肉就忘不了这个香味,她就很喜欢吃。在后世她倒是在城里见到过卖小豆腐糊糊的,可是她见到那豆子起的泡沫,就跟掺和了几斤洗衣粉似得,就没敢买过。

    在这里第一次吃过这东西之后,她就爱上了。不过那时候她吃的是秋天里蔓菁叶子的小豆腐,和这个荠菜叶子的还不太一样。而且还可以用别的野菜,像是婆婆丁、萝卜缨子、苔菜什么的都挺好的。总而言之,都也是让人忘不了的健康食物。

    这东西不但好吃,而且还养生,对那些肠胃不好的人还真是个好东西。听说他们这地方有时候看望病人没有啥好东西,就是带上一碗自家做的小豆腐呢。这东西软软的好消化,对肠胃也没有那么大的负担,对病人来说可是比小米粥还要好的东西。

    当然了,胡老太的这一锅小豆腐没有加骨头啥的,就是单纯的一锅荠菜的小豆腐。毕竟这骨头也是个稀罕东西,不年不节的,在他们这地方还真是不好得到。

    忙活了一天,晚上的时候就吃上香喷喷的小豆腐了。

    他们这儿吃豆腐的时候还会用切碎的辣椒、大葱和香菜加上点酱油办个调味,往小豆腐里加上点,绝配。

    肉肉想着,要是用味极鲜调也许会更好。但是这可没有什么味极鲜,有的只是用黄豆酿的酱油。这东西倒是好得,用黄豆换就行了。所以说,这自留地里少不得黄豆嘛。

    星期六中午放学,傍晚时候李洪玉就回来了。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着小豆腐,饭桌上,李爱国也少不得得问问李洪玉的功课问题和生活情况。毕竟这孩子两个星期才回来一会,离家也远,大人就得多关心关心。

    李洪玉也没觉得不耐烦,把在学校里那些趣事儿都拿出来说说,逗大家伙乐上一乐。

    “别管你那些同学都干什么,你可不准跟着他们胡闹,”听到这高中的学生有的不上学跟着红卫兵搞运动去了,李爱国少不得提醒上几句,“家里让你上高中就是为了让你好好学习,将来也好有个好出息。你也不是小孩子啦,该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我知道,”李洪玉点头,表情有些严肃,保证道,“我是不会跟他们瞎胡闹的。”

    “那就好,”李爱国点头,“家里的日子你也看到了,我们是不愁吃穿,可是这人啊,就得有点上进心,往高处走,要不然就跟那。。。”说到这,往肉肉那里瞅了瞅。

    “咸鱼。”

    “对,跟那咸鱼还有啥区别。”李爱国点头,语重心长道:“你要是学习成绩好,我就拉下我这张老脸,再凭着咱家的成分,推荐你上大学。这要真上了大学,国家分配工作,成了城里人,你也就算是咱家有出息的人啦。”

    “这话我听的耳朵都起茧子啦,”李洪礼心里翻了个白眼,小声道,“大哥心里有数呢。”

    “臭小子,就你不老实。”李爱国骂道,“将来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就等着下地干活吧。等着你的儿子孙子啥的也在地里刨食儿,看你后不后悔!”

    “知道了。”李洪礼有气无力的应了声,说了多少遍了,还说,烦不烦啊。

    “洪礼,听你爸的,你爸说的没错。”胡老太也出声了。

    她读书少,懂得道理也不多,可那死了的老头子叫家里的孩子多读书她是牢牢记住了的。

    就为这话,那日子过得再苦她也供应家里的小叔子和孩子读书。虽说没有啥大出息,小叔子也跟着民党跑了,可就拿这参军的事儿来说,那爱国就是镇上头一个选上的。虽说有他老子的原因,可是在她看来啊,还是因为爱国是个识字的。

    这多读念书,总是比少念点书要好的。

    李洪礼捏捏的点头,不说话了。他要是再说,搞不好连他妈和他哥也要说教了。

    他读书不好,就连初中那也是勉强考上的,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