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书生撩人 >

第92章

书生撩人-第92章

小说: 书生撩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畅见他吃了,这才笑眼弯弯地道:“娘说我不可以吃太多糖葫芦,那我就吃两颗好了。”

    说着边吃边拉住他的一根手指。

    杜如晦看着白白嫩嫩的和畅,只感觉自己心都要化了,心里不由想到,以后自己能有这么一个儿子就好了。

    几天下来,杜如晦在单纯无邪机灵可爱的和畅陪伴下,真的觉得自己心态放松了很多了。就像梁大人说的,他不过二十,来科再战吧。

    这天,杜如晦还是如前几天一样,牵着和畅上街玩耍。

    和畅有些走累了,杜如晦便将和畅背在背上,感觉到和畅慢慢地在他背上睡着了,杜如晦便打算回去。

    可没走多远,迎面就碰上了几个急匆匆的年轻人,这几人他认识,都是一科考试的同年。

    见到杜如晦,几人惊讶过后,喜色便浮了上来。

    “杜兄,你竟然还在京中?”一人喊道。

    这话就是知道他落榜了,一般外地的考生,落榜之后就回家了,所以在这里看到他,会惊讶也不奇怪。

    杜如晦因为背着和畅,不好见礼,便告了罪,口头问了好。

    “说来惭愧,在下落榜了。这阵子借住在一位故人家中,过阵子就要回去了。”杜如晦并不想说出梁珩来,以免给梁珩造成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几人闻言,皆是满脸的喜色。

    “杜兄,你还没走真是太好了。”

    杜如晦不由疑惑,说起来,这几人跟他也没什么交情,不过是见过几次面,互相知道名讳罢了,怎么见他会一脸的喜色。

    正在杜如晦疑惑间,一人道:“杜兄,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找个茶楼细说。”

    杜如晦偏头看了看背上熟睡的和畅,又见几人好像确有要事的样子,只好点头同意了下来。

    没想到,这一去,就听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真相!

第143章() 
杜如晦抱着睡熟的和畅走出茶楼的时候;正直中午;阳光晃得他睁不开眼。

    今科有不少权贵子弟;收买了主考官王季儒;提前得知了考题!杜如晦回想着同年说的那些话;一直回不过神来。

    正在这时;怀里和畅砸了砸嘴;说了句梦话,惊醒了他。

    杜如晦连忙将和畅送回了梁家,这才又出来;去了和那几个同年相约的地点。

    那里,已经聚着好几个人了,有几个杜如晦并不认识。

    几人匆匆互相引见了一番。

    这些同年皆是今科落榜了的;面上神情皆是愤怒;还因为恪守着君子三礼,而强将怒骂忍了下去。

    “若不是那张保中在庆宴上喝多了酒;将这事抖了出来;只怕这无数的考生;就要蒙受这天大的冤屈了!”

    “这王季儒可是先皇开朝元老;如今也还挂着宰相之名;可谓是德高望重,此消息可准确?”

    “这是可是那张保中亲口说出来的;酒后吐真言,这话当场可不少人听到;怎么可能会是有假?那张家人在那张保中说了没两句话;就将他强行拖下去了。若是没这回事,他们为何不能坦坦荡荡地向天下学子解释?”

    “那些个不学无术的,将你我挤下来,他们花银子就能考上,试问我们寒窗十余年又有何用?!”

    此言一出,举座皆沉默了一瞬。

    后忽有一人砸杯而起,“这科举为何而存在,就是为了让你我这等寒门学子能有同样的机会跃出农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不相信皇上会坐视不理,我不相信我们大齐的官制,已经腐烂至此!诸位兄台,我出了这间茶肆,就要上宫门前告御状去!”说完他冷着脸,就要往门口冲去,被旁边人拉住了。

    “赵兄!赵兄!这事要从长计议,你先别急!”

    “。。。。。。”

    好说歹说,这人总算又气哼哼地坐下了。

    这事波及到的学子不可谓不广,所有落榜的考生,这样一来,都有可能是因为前面的人,才被挤了下去,所以他们商量的,便是一方面收集证据,一方面去联系所有还在京的落榜考生。这事非要人多,才可能引起朝廷的重视,换句话说,才可能够上达天听。

    杜如晦当晚回去,梁珩不出意外又来了他住的院子,两人年纪相差不多,也算志同道合,杜如晦也是博学多知,两人惺惺相惜。

    当晚两人在一起下棋,梁珩明显感觉到杜如晦似乎有什么事,经常走神。

    “如晦,有什么事吗?”梁珩问道。

    杜如晦犹豫了一会儿,这事现在也还没有证据,那些主持的同年不知道要怎么处理这件事,梁珩现在的处境他也知道,这事还是先不告诉梁珩。

    杜如晦摇摇头,梁珩也没有追问。

    接下来的几天,杜如晦每天带着和畅出去玩半天,剩下半天才到相约好的茶肆去,听事情进展。

    也许唯一的证据就是所有考生的答卷了,可这卷子已经作为宗卷封起来了,他们不可能弄得到。

    最后聚在一起的考生,一共二十余人。

    商量来商量去都没有什么好办法,众人一致决定,采用一开始那个赵兄提出来的方法,告御状!

    众人商量好了第二天趁着皇帝早朝的时候,便去宫门敲鼓告状。

    杜如晦本来也是要随众人一起去告御状的,只是么没想到他晚上睡觉忘了关窗,半夜下雨吹起了风,他一下就感染了风寒。次日照料他的小厮见他一直没起身,敲门也没听到人应声,不得已撞了门进来,这才发现了面色潮红,全身发烫的杜如晦,躺在床上,已经烧得人事不知。

    小厮吓了一大跳,连忙去请来了沈蓁蓁。

    沈蓁蓁又连忙派人去请了大夫,忙乱了一早上,杜如晦才悠悠醒来,迷迷糊糊间,他想起了告御状的事来,就要下床穿衣裳,只是全身烧得无力,竟连起身也不能了。

    杜如晦身体不大好,底子太弱,寒风一吹,就感染了风寒。

    杜如晦无法,可沈蓁蓁是女眷,这事情他不便跟她说。杜如晦焦灼地等了一天,终于等到了梁珩散卯。

    梁珩听闻杜如晦病了,就过来探望他。

    “这事情,你怎么不早告诉我?”梁珩听完杜如晦的话,一下急起来。

    杜如晦红着脸,不好将原因说出来。

    梁珩在屋里走了两圈,这科举舞弊是大事,皇上绝不会坐视不理。可今天早朝如同往常一样,并没有异常。若是有人在宫门前敲鼓告御状,皇上怎么会不知道。

    梁珩将这个告诉了杜如晦。

    杜如晦睁大了眼睛,难道那些同年并没有去?

    梁珩沉吟片刻,“我去打听打听看,你那些同年相聚的地方在哪里,我去看看。”

    梁珩作为御史,这种事情,既然知道了,怎么可能会放任。也是杜如晦担心此事太大会牵连到梁珩,所以才决定有了证据的时候,再告诉梁珩。

    梁珩先是去了杜如晦说的那间茶肆,茶肆已经关门了。

    梁珩跟京兆尹那边的人并没有什么交情,他只好上了刘家的门,找刘致靖帮忙打听今天是否有一群书生去告状了。

    刘致靖动作很快,京兆尹那边的意思是,今天是有一群书生想在宫门前闹事,已经被抓住,关起来了。

    事情到了这里,谁都能看出猫腻了。

    刘致靖听完梁珩的话,沉默了一会儿。他是这个阶层的人,他知道,这个阶层的人有多排外,无论这个阶层里面的人在怎样明争暗斗,可当有别的在他们眼里视作低等阶层的人,想要试图挑战他们的权威,或者是想要拉下他们取而代之的时候,他们就会一致排外。

    而梁珩,只有他自己。

    刘致靖犹豫了半晌,终于还是说道:“梁兄,这件事,你别管了吧。”

    梁珩惊异地看向刘致靖,他面色复杂,不敢直视他。

    “这件事,表面上看,只有王季儒一个人。这个王季儒,现在也好像只是个闲散宰相,没什么实权。但是这个人,他是先朝元老,他做过很多科主考,门生可谓是遍布天下,梁兄,你。。。”

    刘致靖没说完,可梁珩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梁珩也沉默了半晌,两人站在夜幕下,彼此都看不清对方的神色。

    “这条路,很难,可是走过了,绝对不会后悔。”梁珩突然像是没头没脑一般说了一句,刘致靖莫名,看向他。

    梁珩没有再说话,只是道了谢,便告辞了。

    刘致靖立在原地,看着梁珩没入夜色中的疾行身影。他感觉他这一刻,才真正算作了解了梁珩。

    他看着似乎只是个普通人,他也真的只是个普通人。可他又极不普通,因为他从未妥协过生而为人的原则。

    次日早朝。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臣有。。。”

    “臣有事启奏!”

    中书令丁魏正想说自己有事启奏,就不知道被谁抢了先打断了!他颇为不满,就转过头,看看到底是谁敢和他抢话!

    只见一个官小名气却大的,出了列,跪伏在地,正是梁珩。

    齐策好久没怎么关注过梁珩了,这会见他站出来,便问道:“梁爱卿有何事?”

    文武百官也凝神听了起来,这梁珩竟然敢抢在宰相前面说话,当真是要看看他说的是什么机国政要。

    没想到梁珩却像说故事一般,说起了一个借住在他家的考生。

    大多数官员想着这梁珩不会无故说起这个来,便也耐着性子听着,前面几个宰相却不乐意了,这还有这么多要事等着上奏呢,你梁珩说的那是什么破事,回头说完了正事就参你梁珩一本。

    就在前面宰相想出言打断梁珩,却听梁珩话锋一转,说起了该考生落榜后,想不开跳河自尽。

    这要是死什么平常人,谁也不敢拿到朝堂上说,可举人就不一样了,齐策对人才还是很重视的,每年科举都极为重视,这人没死还好,死了又在齐策面前说了,这小事说不得也变大了。

    还好梁珩后又说这考生没事,众官员悄悄松了口气。

    没成想梁珩下面说的话,就将他们所有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梁珩语调不变,一一将他知道的事情都说了出来。金銮殿内,已经静得连掉根针都能听到了。

    齐策良久没开腔,下面的百官也皆垂着头,盯着自己脚下。

    终于,齐策开腔了。

    “此事容后再议。”

    死寂的金銮殿瞬间又活了过来,众臣上奏的上奏,附议的附议,谁都没有再多看一眼尚且跪倒在地的梁珩。

    刘致靖站在离梁珩十步远的地方,看着梁珩良久才站起身来,缓缓地归了位。他背脊依然挺得笔直,面上也如常。

    可刘致靖这一刻,却很想把殿上所有人的伪装撕下,让他们的丑恶直面皇天。

第144章() 
早朝后;等着前面的大员们走了;梁珩才跟着往外走。

    刘致靖在梁珩后面;见他出去了;虽然心急;但是还得按品级;等着前面的官员都走了;才急匆匆地跟在后面出了殿。却不见了梁珩的身影。

    宫里肯定丢不了人,刘致靖找了一圈没见着梁珩,便直奔御史台去了。

    而梁珩;这会儿却在御书房外等着。

    齐策派了个内侍叫他过来,而梁珩到了之后,里面却全无动静;那内侍将他带到这来后;就走了。

    梁珩不知道齐策叫他过来做什么,但是圣心不可测;梁珩规矩地立在御书房门前;等候里面的传召。

    可是这一等;就等了一个时辰。

    直到一个时辰后;齐策才让人将他叫了进去。

    梁珩低头走进殿内。

    齐策坐在御案后;案上高耸的奏折几乎将他遮去一半。看着面前跪在地上目不斜视的梁珩,齐策朝旁边的内侍摆了摆手;那内侍便连忙过来将他案上的奏折搬至一旁的案几上。

    “梁爱卿,起来吧。”

    这会儿的齐策似乎随意得多。

    梁珩谢过恩;站起身来;等着齐策说话。

    齐策看着他这个模样,既欣慰又头疼。像梁珩这种官,再多大齐都不嫌多,但是作为君王来讲,这种臣子,最不好说话。

    齐策琢磨了下措辞,这才清清嗓子,“梁爱卿呐。”

    梁珩抬头看向齐策,只看到齐策那一身明黄色的绣着金色暗纹的龙袍,他不敢直视君王,又低头看向地面。

    “你今天在早朝上说的事,可有证据?”齐策问道。

    梁珩道:“回皇上,臣今天说的事,除了那十余个考生现在还被关在府衙大牢,其他的,臣都没有证据。”

    齐策点点头,“那想必是吴奉他们那边弄错了,回头朕让吴奉将人放出来,好生送回家去。”

    梁珩沉默不言。

    齐策也没有再说话,却一直看着梁珩,似乎在等着梁珩开口。可梁珩一直垂眼看着地面。

    梁珩今天并没有弹劾谁,他也没有说考场舞弊,这事情他本来就没有证据,他只是将杜如晦告诉他的事,上呈了天听。

    齐策也是很为难,这要是别人,做下科考受贿这种事,就算只有嫌疑,别无二话,肯定严查不怠。

    可是王季儒,齐策内心不大相信王季儒会这样,他是先皇最信任的臣子,当年齐策年幼上位的时候,王季儒手握辅政大权,最后齐策羽翼渐丰的时候,王季儒适时将大权都让了出来,虽然品阶依在,却是实实在在的散官。自此也让齐策一直对他怀有一丝愧疚,会试倒有几科都是请王儒主考的。

    “梁爱卿,这没影的事,科举这么大的事,王老他也不缺这几个银两,他要是没钱了,他跟朕要,朕自会给他,他犯不着这么做。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梁珩摇头道:“回皇上,这其中有没有误会,得您派人去查了才知道。”

    齐策在心里叹了口气,查不差都两难,不查寒了天下读书人的人,查又怕真的查出什么来。想到这里,齐策一愣,他内心竟然会担心查出事情来?

    齐策思前想后,想了良久。王季儒家他去过,那真是宅院深深,一进套着一进,雕梁画栋,雕栏玉砌,处处精致到了极点。就这样的财力,王季儒还会贪图这些小钱?齐策不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