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书生撩人 >

第65章

书生撩人-第65章

小说: 书生撩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绣坊修好之后没有用多久,姑娘们学会之后,都回家绣去了;绣坊就空了下来。沈蓁蓁也安心待在家里;不必过去了。

    淮绣的产量也稳定了下来,也越来越精致。也有姑娘开始尝试绣大幅的屏风。沈宴也越来越忙;前一次来江宁的时候;还带来了如意和黄梵写来的信。

    如意知道小姐有身孕;高兴得不得了。信中字字句句都能看得出欢喜。又说了菱儿的事;说已经请了女西席教导菱儿认字。

    黄梵信中就稳重得多;也表达了祝贺。又说起正事来,说饮一杯无如今生意很好。

    “不知道黄梵是在哪认识了一个酒商;店里如今有了招牌酒,生意很好。”说着沈宴又掏了几张银票出来;递给沈蓁蓁;“黄梵说这是给妹妹你的分红。”

    沈蓁蓁接了过来,一百两的面额,一共六张。

    沈蓁蓁笑了笑,这银子她却是必须收下的。她当时只是想给黄梵开拓一条路,如今黄梵能独挡一面了,她收下这银子,就是对黄梵最大的鼓励。

    沈宴道:“我觉得黄梵这孩子还是有经商头脑的,如今你那酒楼生意比以前好太多了。”

    沈蓁蓁笑道:“当时我刚接手酒楼的时候,就想着带着梵儿去见见那些供货的商家,让他学学。没成想,梵儿像是天生就会一样,说起话来老练沉稳得很。”

    “我看那孩子很重情重义,又有个精明的头脑,以后会有什么成就也未可知。”

    沈宴每一次匆匆来,又匆匆走。淮绣如今有了规模,放在沈家玉坊里卖显然不合适,沈宴便在很多大城里开了绣楼。生意很是火爆,原先沈蓁蓁的二哥是凉州负责玉器制作的,如今也像沈宴一样,四处奔波,开拓刺绣这一片新疆土。也抽空来过一次江宁看沈蓁蓁。

    沈宴下一次来的时候,已经是三月初了,沈蓁蓁怀孕已经八月有余了。这一次,沈宴除了带了一个稳婆来,还带来了一袋所有人都从未见过的东西。

    因为沈蓁蓁如今行动已经很不便了,梁珩尽量都留在县衙里。就算有事下乡去,也不出半日就一定回来。

    沈宴来的时候,梁珩在前衙里。听说大舅哥来了,梁珩连忙回了家。

    梁珩回来的时候,沈宴正坐在院子里喝着茶。

    “大哥。”

    沈宴转过头,就见梁珩从外面快步走进来。

    “蓁儿呢?”梁珩见沈蓁蓁不在院中,就问道。

    “李稳婆正在给妹妹看胎位呢。”沈宴道。

    梁珩知道沈宴会带稳婆过来的事,也不惊讶,这会儿也不好进房去,便跟沈宴一起坐了下来。

    里面还没有消息,两人勉强说了两句,都沉默了下来。

    那宝荣堂的大夫也说过,沈蓁蓁是头胎,孕期又有些过于胖了,平时更应注意,利于以后生产。虽然大夫说得隐晦,但是梁珩还是从里面听出了担忧。自古女人生孩子就是过一遭鬼门关,梁珩禁不住担心。

    半晌后,一个中年模样的女人扶着沈蓁蓁从房里出来了。

    “梁郎。”

    梁珩站起身,两步迎了上去,扶住了沈蓁蓁。

    稳婆给梁珩见了礼,又说沈蓁蓁胎位很正,没什么问题。

    梁珩和沈宴两人听了,都稍松了口气。

    沈宴拉过梁珩,神神秘秘地拉着他到了一旁,地上放了一袋装得鼓鼓囊囊的麻袋。

    “大哥,这是?”

    “打开看看。”

    梁珩蹲下身,将麻袋扶正,将口上的绳解开了,就见里面装了一些黄色的颗粒,看着像是黄玉,又不大像。

    梁珩抓起一把,出乎意料的轻,绝不是玉。

    “这是什么?”

    沈宴神秘地笑了笑,道:“这次去进货,我遇上一个番商,他跟我说这是粮食,非常多产,且容易种植,也不大挑地。”

    梁珩不禁一挑眉,这是粮食?怎么从来没有见过?

    沈宴道:“我想着如今妹婿你是一县县令嘛,若是这东西真是多产的粮食,种好了,这就是天大的政绩啊。我就买下来了。”

    多产又好种的粮食,若是这是真的,这就不是政绩不政绩的事了,这种子能救不知多少百姓的命。要知道江淮自古都是富庶之地啊,江宁的百姓都能被贪官逼得要活不下去,别的地方的百姓,不知生活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

    梁珩的眼睛倏地就亮了。

    “试一试嘛。若是那番商说的是真的呢?就算是假的,也损失不了什么。”

    沈宴见梁珩半晌没说话,还以为梁珩犹豫,便劝道。

    梁珩不是犹豫,他是想到这黄灿灿的小种子可能会活生灵无数,就震惊得说不出话来。这一旦种出来,造福的可就是大齐的子孙万代。

    梁珩稳了稳心神,那番商说的话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呢。但就算有怀疑,就算千万中只有一的希望,这种子也值得一种。

    “可是这怎么种呢?”梁珩捏起一粒,反复看了看,问道。

    “那番商说把这个丢在土里,它自己就能长了。”

    “就这么简单?”梁珩不由惊讶。

    沈宴挠了挠头,道:“上次我在苏州的时候,见那边的百姓会将草木烧成灰做肥料,不如我们也试试?”

    梁珩见沈宴也不大确定的模样,不由心里没底起来。江宁的百姓如今都在春忙了,或许这种子也是现在种?

    梁珩不敢冒险,决定先种个小半袋看看。

    梁珩请了江宁附近镇比较有经验的老农准备请教,又请了几个百姓来帮忙翻地。

    听说是梁县令请他们帮忙,谁都没有推辞,立马带上农具拉上耕牛就来了。

    几人由衙役领到了官府的土地边,就见年轻的梁县令和另一个年轻男人正站着等他们。

    几个中年模样的男人给梁珩见了礼后,就给牛套上犁,翻地去了。

    梁珩将那黄灿灿的种子拿给两个老农看,问他们觉得这个东西怎么种才好。

    两老农活了六十多年了,谁也没见过这东西,不由面面相觑,见都没见过,更别提知道怎么种了。

    梁珩见两人摇头,不由有些失望。这种子谁也不知道怎么种,种在土里不知道能不能长出苗来,万一是像稻谷那样,种在田里的呢。

    “就这么先种一些吧,不然回头再种些在田里。”

    沈宴听了梁珩的顾虑,便道。

    梁珩一想也是,土里田里都种了,总有一边能试出结果吧。

    虽然谁也不认识这东西,但是老农还是以多年种其他粮食的经验,将这粮食三五粒丢在一个坑里,洒上了一层草木灰,盖上了土。

    这看着没多少的半袋种子,足足种了四亩地才种完。

    种好之后,几个百姓怎么都不肯要梁珩给的工钱,各自回去了。

    百姓离去后,梁珩却愣愣地立在地边,看着平整的黑土地,盼望这片种满未知种子的土地上,能长出希望的苗来。

    梁珩回去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黑了,沈蓁蓁要按时吃饭,已经先吃过饭了,梁珩和沈宴在厨房里将就吃了点。

    次日,梁珩又请人在一块田里,种了那种子,因为是试种,不能一下都种了,就只种了一块田。

    接下来的日子,梁珩除了要在衙门办公,每天出城去官地里看看那种子长苗了没,也成了梁珩每天例行的事。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不管是地里还是田里,都悄无动静,梁珩不由大为失望。

    而沈蓁蓁,很快就要生了。

    因为不知道怀孕的日子,也就不知道生孩子的时间,只能大概算出可能在四月左右。

    梁珩更不敢随意下乡去了,就算有什么事,梁珩也只能请张安和跑一趟了。

    这天梁珩正坐在衙门里写着公文,这春耕完了,也需将春耕的情况一一写了,上报上去。梁珩觉得王彦写的情况不是很准确,有些像是随意交代差事,就让王彦修改了两次。

    王彦没怎么跟梁珩下过乡去,乡下具体什么情况,他怎么知道啊,这梁珩不是在存心为难他吗?遂梁珩让他拿回去修改,王彦也拿回去了,到了时间又将原件交了梁珩。

    梁珩心里有数了,也不再和王彦多说,自己就提笔写了起来。

    梁珩正写着呢,就见孙志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地进了大堂来。

    “大人!”

    梁珩见一向稳重的孙志如此失态,不禁微微皱眉,“怎么了?”

    孙志喘了两口粗气,缓过来,道:“苗长出来了!”

    “什么苗长出来了?苗?!你是说官田里的苗?”梁珩激动得霍地站起身。

    孙志连连点头。然后就见素来稳重的梁县令一甩衣摆,没等他反应过来,就疾步往衙门外去了。

    虽然衙役们都不知道梁大人到底在那地里种了什么宝贝,但见梁大人每日必去地里查看,也明白那东西肯定对梁大人很重要。但是梁珩一连去了很多天,每次满怀希望而去,又无一例外失望而归。坚持了大半个月,地里什么都没长出来。梁大人便渐渐不再去了。

    但是附近的百姓看着梁县令不再去了,都帮着他盯着,今早上也例行到官地旁边瞅了瞅,本以为不会有什么变化,没想到地里竟一夜之间绿了起来。一看地里长出苗来了,那百姓火速就来了衙门,告诉了正好从外面回来的孙志。孙志一听,知道这苗对梁大人很重要,不敢耽误,连忙冲进去报告给梁珩。

    梁珩一路不顾斯文地小跑,到了地方,远远地就见官地旁围了一堆百姓。

    百姓见梁县令来了,皆给梁珩行礼。

    梁珩胡乱摆摆手,眼睛盯着地里那原本他以为没希望了,如今已经冒出头的一片青青小苗。

第一百零三章()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已是人间四月。

    官地里的青青小苗;长得越发高了;长出几片弯弯细细的叶子。

    因为以前种的时候;一个坑里丢了三五颗种子;所以地里的苗长得很密。梁珩听了百姓的建议;请人将地里长得密的苗匀了;移栽了两亩地。又请人挑了肥去地里浇了。

    沈蓁蓁的肚子也越发大了起来,算算日子,就这些天就要生了。

    不仅请的两个稳婆严阵以待;就连宝荣堂经常给沈蓁蓁把脉的大夫也已准备就绪。

    这天中午,梁珩吃了饭后,又下地去看那几片宝贝苗。

    百姓们见梁珩这么重视那几片青苗;也好奇啊;梁县令这是种了什么?

    只是这种子到底是不是粮食,到底多不多产;还待时间验证;梁珩就谁也没告诉。

    梁珩像往常一样;到地里待了一会儿;有几个路过的百姓;停下来和梁珩打招呼。

    梁珩正跟乡亲说着话,就见孙志不要命一般拼命跑来;跑到近前,大呼道:“梁大人;您快回去;夫人要生了!”

    梁珩一听,拔腿就跑。早上还好生生的,一点生的动静都没有,沈蓁蓁还吃了两碗饭,没成想他这才刚出来,就要生了。

    梁珩是走路来的,孙志骑了马,可梁珩不会骑马。

    孙志追上梁珩,“大人,我带着您回去。”

    说着两人到了马前,梁珩中探花的时候游街骑过马,但是那是前面有人牵着,他自己是不会骑的。

    孙志上了马,拉住梁珩的手使劲一抽,梁珩就上了马去。

    一路快马加鞭,两人不消两刻钟就赶回了县衙。

    梁珩下马就疾奔后衙而去,还没到后院,就听到里面传来呼痛的声音。

    梁珩更着急,一下推开院门,就见一个稳婆正扶着沈蓁蓁在院中走。赵氏面色略着急地站在一旁。

    “蓁儿!”

    沈蓁蓁见梁珩回来了,轻轻叫了声。

    “梁郎。”

    梁珩听着沈蓁蓁带着哭音的声音,快步走进她,扶住了沈蓁蓁另一只手。稳婆见梁珩来了,就收了手。

    沈家送来的稳婆道:“孩子有些大,产前走一走利于生产。”

    梁珩点点头,扶着沈蓁蓁在院中慢走。

    沈蓁蓁感觉到一阵一阵的剧痛,刚刚梁珩还没回来,沈蓁蓁都能咬牙忍着。这会儿梁珩回来了,沈蓁蓁只感觉到那一阵一阵的剧痛再也忍不住,痛得直想哭。

    “疼得厉害吗?”

    梁珩见沈蓁蓁好像连呼吸都撕扯着疼一样,连呼吸都放得很轻。

    沈蓁蓁前世今生都是第一次生孩子,忍不住心生惧意,紧紧地握着梁珩的手。她实在疼得要走不动了,梁珩都能感觉到沈蓁蓁半边身子都依着他。

    勉强再走了一会,稳婆让梁珩扶着沈蓁蓁进了房间去。梁珩刚想跟进去,就被拦住了。

    稳婆道:“大人就在外面等吧,这产房男子不能进去。”

    赵氏也拉住了梁珩,道:“珩儿在外面等吧,里面有娘呢。”

    沈蓁蓁转过身,看着梁珩就站在门口。稳婆关了门,见梁珩缓缓地消失在视线里,沈蓁蓁不由感到一阵害怕。

    沈蓁蓁喏了喏嘴,他不能进产房,怕梁珩会更担心,到底将那一声梁郎咽了下去。

    梁珩焦灼地等在外面,听着里面稳婆让沈蓁蓁咬住了什么,不让她叫出声,留着气力。

    很快宝荣堂的大夫也来了,梁珩勉强招待了下,让大夫在院中坐着,自己继续焦灼地等在门外,想都没想到要给大夫上茶。

    这一生,就生到了傍晚,还是没有生下来,梁珩的心也越来越沉。

    大夫倒是见多识广,女人生孩子,生个三天三夜也属正常,没别的意外发生就好。见梁珩急得像个陀螺一样,在原地转个不停,便出声劝他坐着等,这女人生孩子急不得。

    梁珩哪能听得进去,里面是什么情况都不清楚。梁珩也不敢出声打扰。

    沈蓁蓁痛了一天,已经痛得快要麻木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沈蓁蓁也感觉到自己越来越乏力,只想好好休息一下。

    两个稳婆不知接生了多少孩子了,这胎儿太大了,县令夫人又是头胎,又过于胖了点。虽然前面该做的准备都做了,可情况依然不大妙啊。两人心皆是不由一沉。

    沈蓁蓁得补力气,赵氏出来准备去熬人参汤。

    梁珩好不容易见他娘出来,忙问道:“怎么样?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