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带我去战斗-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周鹿砦后的敌兵已经失去了还手之力,然而,营寨内部林立的箭楼和碉楼,却依然横亘在眼前,上面的守敌也都挽起了弓箭,只等着猎鹰军进入『射』程。
“外围都被清理了,里面的人还不出击,缩头乌龟当得可真是彻底。”
姚木兰嘲弄的评价了一句,然而她不得不承认,正是这样的缩头乌龟,才最难缠。
若是敌将刚刚意气用事杀出来,她早就率领猎鹰军将所有敌兵一网打尽了。
面对坚如磐石的箭楼和碉楼,姚木兰在几经思索之后,发现只剩下一个办法。
“王诚,运炮弩上前!”姚木兰似乎很是心疼地皱紧了眉头下令道。
“诺!”
王诚拱手受命后,立刻调转马头回身传达军令。
“吱吱,呀呀——”
不一会儿,三十二辆装有类似于弩机的机括以及粗大胶质弓弦,似乎随时要散架的木车被驴马拖了上来。
在炮弩就位之后,姚木兰眸光一闪,大声喊到:“试『射』一次!”
立刻就有一根顶端削尖,径宽两尺的木头被装进了木车机括中。
“嘿呀,嘿哟!”
七八名士兵齐心协力,勉强将成人手腕粗的弓弦扯了开来。
“发箭!”
见一切停当,一名精神抖擞的军士下令。
士兵们立刻松开弓弦,机括上的木头“呜”地一声飞了出去,直取最前端一座高达三丈的碉楼。弩车也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咯吱咯吱声。
“砰!”
木头在碉楼楼身上撞了个结结实实,激起一阵尘埃。
猎鹰军将士群情振奋,心中同时道出一声喝彩。
尘埃散尽,只见碉楼,纹丝不动。
姚木兰面『色』平静如镜,再次下令:“换一根更大的木头。”
“将军且慢,这样会把弩车用废掉的。”
王诚面『露』难『色』,连礼都忘了行,急速上前进谏。
“舍不得弩车,就得拿将士们的『性』命去填了,车是死的,人是活的。”
姚木兰挥手示意王诚退下,坚定不移的下令。
她的话,感动了无数将士。
很快一棵比成人大腿还粗的木头,被填入了机括中,将之塞得满满当当。
“呼呼——”
粗长的树木在被发『射』出去时,带起一阵疾风,吹得地上的黄尘都卷了起来。
巨木尾部刚刚离开,弩车就发出了不堪重负的裂响,一道手指宽的裂缝出现在了机括上。
“咚!”
一声巨响传来,树木结结实实地杵在了碉楼的基座上。
猎鹰军众人屏息凝视,满怀期待的望着碉楼。
第77章 后生可畏()
全力一击之后; 只见碉楼仍稳稳当当地立在那里,赵军得意的俯瞰着众人,仿佛在嘲笑猎鹰军的无用功。
瞬息之后; 赵军忽然变了脸『色』,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碉楼从基座处开裂,裂缝在猎鹰军众将士欣喜的目光中不断扩大。
姚木兰挥手; 神情冷肃道:“继续!”
一根又一根圆木从巨型弩车中『射』出,三十二辆炮弩车; 报废了近一半; 赵军看似坚不可摧的营寨,在猎鹰军的强攻下轰然坍塌。
这一刻; 赵军惊慌失措; 猎鹰军士气高涨,姚木兰举起长剑,在火红的夕阳余晖下,大声喊道:“杀!”
漫天红霞; 照亮了血气弥漫的战场; 猎鹰军挥舞着盾牌和长矛,在□□手的掩护下; 『潮』水一般朝赵军攻去。
远处烟尘滚滚,猎鹰军直入赵军腹地浴血作战悍不畏死; 倒塌的火炬点燃了木石搭成的高台,熊熊烈火随风而已。
前方战场中; 乐乘指挥着军队与蒙骜斗智斗勇,因右营损失惨重军心涣散,赵军已隐约『露』出败象。
正当乐乘思量派右军断后,率领中军和左军撤退之时,秦军忽然高喊:“赵军老巢起火了,赵军后方已破!”
他原以为对方是疑兵之计,下令道:“众将士听令,不可被敌军动摇心神,中疑兵之计!”
下一刻,乐乘副将颤声道:“将军,我们的后方真的起火了。”
一句话,惊得乐乘心神一震,他回眸望去顿时睚眦欲裂,但见远处烟尘滚滚火光冲天,不是军营又是何处。
军营中存放着赵军粮草和武器军备,守备森严如铁桶,秦军若非大批人马突袭,如何能火烧营地。
乐乘嗓子一甜,俯身呕出一口鲜血。
吐过之后,他死死盯着秦军胡须银白精神矍铄的蒙骜,忍着万千不甘下了弃营撤军的命令。
此令一下,赵军左奔右突,纵然乐乘下令让右营断后,仍然有许多人一心逃窜罔顾军令。
秦军士气如虹,一个个精神抖擞,高喊着“天佑大秦,天降奇兵!雄兵十万,域外扬威!”,不知疲倦的向赵军发动攻击。
乐乘更加认定了秦国使诈,悄悄派出了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前来支援,于是加快了撤退的节奏。
自长平之战后,赵军元气大伤,此次赵军联合其他四个诸侯国一起攻秦,抽调了近十万人。
赵国难以承受全军覆没的损失,乐乘血泪盈眶,怀着壮士断腕的决心,不计代价的率领残余部众逃亡。
秦军与赵国缠斗多日,军需供给不足,已然到了强弩之末时。
赵军撤退后,蒙骜长松一口气,派了数千人追击了一段距离之后,鸣鼓收兵打扫战场,处理战俘和缴获的粮草武器装备。
他纵横多年,深谙穷寇莫追之理,同时也知若是让赵军离开的太轻松,待他们回过神来,定然会意识到其中有诈卷土重来。
秦国根本派不出另一支近十万人的军队,蒙骜比谁都清楚。
但那支扮作赵军奇袭的军队,又是何人带来,蒙骜心头一跳,想起了猎鹰军。
先前秦王曾发来密令,姚木兰及蒙兴将带五千精锐前往赵国驰援,蒙骜派出的斥候,也曾与对方斥候交接过。
只是,一支五千人的军队,真的能神勇到如此地步么?
狂风起,火红的夕阳,沉没在血海之中,赵军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人多选择缴械投降。
战局已定,蒙骜策马扬鞭,带着几位副将还有亲卫,前往火光中的赵军大营。
猎鹰军此时正忙着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烧到粮草和武器,或者伤到己方人马。
这一场战斗,赢的实在凶险,当得知赵军狼狈败退,蒙骜将军大获全胜鸣鼓收兵时,群情激动呼声震天。
姚木兰命蒙云旗和王诚在此坐镇,她则与蒙兴一道带着亲卫,向蒙骜老将军复命。
夜幕降临,两人染血的甲胄上泛着冷光,两人神情坚毅,眸光亮如星辰。
不辱使命!
在经历了各种陷阱,与赵军拼杀无数次后,他们终于完成了驰援大军的任务!
“是父亲!”
黑暗中,蒙兴先是惊喜,紧接着大声喊道:“猎鹰军副将蒙兴见过大将军!”
姚木兰感受到蒙兴的激动与喜悦,心中亦是豪迈万千。
“猎鹰军小将姚木兰见过大将军!”
儿子中气十足的喊声,让蒙骜面上『露』出一丝笑意,他连叫了三声好,催马前行及至两方剩下十几丈距离时,这才勒住了马缰。
猎鹰军旗帜在风中狂舞,姚木兰和蒙兴到了蒙骜跟前,翻身下马,双双单膝跪地再次向其行礼。
蒙骜急忙下马,一手扶了一个,大笑道:“快快起来,今日一战能大获全胜,猎鹰军功不可没!”
姚木兰与蒙兴起身,同时回道:“末将愧不敢当!”
月光下,蒙骜须发皆白,眼光如电意气风发,浑无暮年之气。
往日姚木兰停过无数关于蒙骜的出传奇故事,今日一见,才知对方比她想象中更加神勇威武。
“父亲,蒙兴来了!”
一向沉稳刚强的蒙兴,在叫出父亲两字时,眸中竟隐隐闪着泪光。
蒙骜用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豪放一笑:“我蒙家子孙来便来了,何畏生死。”
“久仰蒙老将军大名,今日幸得一见,实乃三生有幸。”
蒙骜早就听过姚木兰之名,只是他常年在外作战,鲜少回咸阳,如今是第一次见她。
“好!若老夫没记错,你当唤我一声伯父,哈哈。”
“伯父,木兰见过伯父。”
得到仰慕已久的老将军认可,姚木兰心生欢喜。
“父亲,云旗也来了,他这一路来奋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
“天佑大秦,诸国名将白发,我大秦骁勇善战之将后继者无数,实乃一大快事!”
蒙骜听到族中孙子辈的人上了战场,心中豪气顿生。
“秦国多亏几位老将军无私奉献,才有新人层出不穷。木兰出征前,曾听人讲过许多您与武安君的英勇战绩,从中获益良多。”
“呵呵,后生可畏,上马,老夫要与立下奇功的猎鹰军众将士见上一面。”
蒙骜说罢翻身上马,姚木兰与蒙兴紧随其后,火光点点,满目寥落,唯有秦军战旗不倒!
啦啦啦,最近在写新书,有人跟蓝桥新书么,on_no哈哈~,这边卡文终于有点儿头绪,努力存点儿稿子到时候多发点儿。
第78章 加冕大礼()
见过蒙骜老将军之后; 姚木兰又见到了蒙兴兄长蒙武。
虎父无犬子,蒙武高大健壮孔武有力,随着父亲征战多年; 在战略指挥上深得蒙老将军真传。
正如蒙老将军所言,他从年轻一代小将的身上看到了秦国的希望,姚木兰则从蒙武身上,看到了秦国的脊梁。
有这样一群热血灭的将士在; 秦国何愁不能一统天下。
猎鹰军一战扬名,秦军深入赵国腹地; 赵军损兵折将无数。
与此同时; 五国联军被秦军击溃撤军的消息,也传回了赵国; 赵王惶恐不安; 急召大将庞暖领兵回朝抗击秦国。
秦国百姓欢喜鼓舞,在外征战的秦军亦是一片欢腾。
蒙骜老将军欣喜之余比之前更加谨慎,将几位爱将还有姚木兰、蒙兴等人召在一起,共同商议下一步攻防战略。
庞暖此人不可小觑; 否则也不会被推选为五国联军大元帅。
虽然五国联盟被秦军各个击破后败退; 但因未曾发生大规模战役,所以赵、韩、魏、楚、燕几国兵力损失不大。
庞暖领兵回国; 秦军将面临着赵军两面夹击的危险。
在商量对策的同时,蒙骜也根据咸阳方传来的消息; 为大家解析了吕不韦如何用计打退五国联盟。
这世上有百战百胜的将军,但没有从无败绩的将军; 很多时候,一次失败就能让骁勇善战的将军含恨沙场。
姚木兰听的十分认真,她之前十分担忧五国联军,会让秦国付出惨重伤亡代价,影响统一进程。
但从咸阳传回的消息来看,五国联军绕道蒲阪,至蕞地时与吕不韦率领的秦军相遇。
吕不韦对联军进行分析之后,决定从战斗力最弱的楚军下手,以精锐部队趁夜奇袭楚营。
楚军侦查到敌情之后,惊慌失措未战线退。
其他四国得知楚军撤退后军心动摇,先后退出联盟班师回朝,庞暖无奈只能撤出秦国。
五国联盟再次不战而退,庞暖心有不甘,率大军攻打齐国饶安,收到赵王军令之后,这才率军返回赵国。
听完战况解析之后,姚木兰替齐国点蜡,这个年代弱国何止无外交,你不攻打别人,转头就要被人打上门。
在与庞暖大军相遇之前,蒙骜又收到了一个好消息,秦军攻下了魏国朝歌,同时打下卫国都城,将卫国国君及宗室大臣迁到了野王地区。
战局大反转,秦国不但解了五国围困之围,还攻下了大片领土,举国上下斗志昂扬,形势一片大好。
但对深入赵国腹地的秦军来说,最危险的时刻刚刚到来。
蒙骜老将军悍然无畏,选择继续前进,攻打赵国龙、孤等地,抢占地盘之后休整大军,以待庞暖大军。
与大军汇合之后,蒙骜依然让姚木兰统领猎鹰军,给了她充分的自由裁决权。
尖刀要握在懂它的人手中,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用,蒙骜相信姚木兰的能力。
两军汇合之后,姚木兰带来了许多新式改良武器,蒙骜如获至宝,命军中工匠尽全力打造新武器。
无尽的战役,血与火的洗礼中,时光飞逝,猎鹰军出征一年了。
嬴政二十岁生辰,姚木兰没能赶回去,只托人带了生辰礼连同书信一起送到咸阳。
春末时,秦庄襄王生母夏太后卒,秦国政局震『荡』月余后恢复平静。
又过三月,秦王将于七月在雍城举行加冕典礼,从此正式亲政的消息传出后,天下皆惊,一时无人敢试秦国锋芒。
这个消息带给诸国的震骇太过强烈,以至于大家忽略了另一个消息,秦王派长安君成蟜领兵攻打赵国上党。
嬴政比历史上提前亲政,猎鹰军的使命尚未完成,姚木兰虽无法参加秦王的加冕典礼,却能和众将士一起送他一份大礼。
七月,流光如火,草木茂盛,旧都雍城沉寂数年之后再度热闹起来。
方圆数十里的百姓,这几日兴奋异常,无不盼望着秦王加冕大典的举行。
他们的王,年轻有为,灿若骄阳,剑指之处万民臣服百兽俱寂。
五国联军又如何?面对强横秦师,还不是不战而退争相撤兵。
百姓的想法非常朴素,秦王得上天庇佑,秦军所向披靡,秦国一统天下乃天命所归!
除正在与秦交战的赵、魏两国之外,各个诸侯国皆派遣使臣送来贺礼,参加秦王加冕典礼。
加冕典礼盛况空前,编钟鼓乐直入云霄,秦王衣冠绝秀容貌非凡,众人远远观之心生畏惧。
相邦吕不韦及秦国宗室元老协同主持加冕大礼,吕不韦亲自为秦王加冕奉剑,此举也象征着秦国权力的彻底转移。
从此之后,秦王亲政,宗室勋贵及朝中文武大臣,只有谏议之权,不可代行王令。
加冕大礼之后,秦王在雍城蕲年宫中大宴三天,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