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科举人生 >

第43章

科举人生-第43章

小说: 科举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了自己的衣衫还是留到童生试之后吧,现在要紧的是目前的两场考试,他哪还有时间分心来做衣裳。

    按耐住爱美的心;叶长青就和王大成、李铁球三人开始准备报考相关事宜了。

    等真正报名的时候,叶长青才知道这武举报名考试之复杂程度,文童想考文秀才同他的前两世一样只需要五人联保;再由禀生担保即可;然而武童生的考试做保却更为麻烦,需要由本县的武举人、武官、武秀才、教习为其做保;开明具结才能应考。

    叶长青开始还不明白这武举的做保程序为何会如此复杂;直到问了叶老爷才明白;原来朝廷这样规定也是有他的道理的;毕竟习武之人不像文人手无缚鸡之力;武人脾气大;又有功夫在身,就怕其中有的人有案底,这古代的身份路引系统又没有现代的电子身份证制度严格智能;很可能就会有一些江洋大盗或是亡命之徒改换身份过来报名。

    见叶长青似有顿悟的样子;叶老爷又道:“这还不算复杂的,如果是军中的官兵想要参加考试,还得由本营的参将、守备印结才能报考。”

    “原来朝廷对武官的戒备之心可以说是到了防微杜渐的地步了。”叶长青不由感叹道。

    叶老爷却是觉得奇怪,他的这个儿子不懂得社会险恶、环境复杂,但却蛮了解文人那弯弯绕绕的那一套,只是自从他好了之后,他这一年观察下来,只觉得他是一个天性纯善之人,如果走文举的路子可能会更适合他,只是生在他们叶家走武举的话,他还是真有点担心他的生命安全。

    想起英勇牺牲的嫡长子,叶老爷不无担心的再次叮嘱道:

    “所以,咱们习武之人身边环境凶险不比文人动动笔杆子就好,你以后还需得多注意,凡事都留个心眼知道吗?”

    叶长青应了一声,就出了门来到云矿的屋子里,打算和他商谈着一起弄文童考试的五人互结事宜。

    才入春天气仍然有点寒冷,云矿屋门前种了几株腊梅,这时候却开的正香,屋门敞开着,他正伏案看书,见到叶长青来了,还是抬起头给了一个询问的眼神。

    只是当听叶长青说考文童县试时,原本没什么表情的他惊的手上的书本都掉了下来。

    “你是说你也要考文秀才?不是武秀才?”云矿的脸上明显写着不可置信,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嗯。”叶长青只是淡淡道。

    “表姨母、表姨父知道吗?”

    “他们还不知道,我就打算自己一个人偷偷下场试试,免得让他们操心。”

    听到这里云矿才似乎是突然顺了气似的,整个人也轻松了下来,叶长青说的好听是怕父母操心,其实是怕他们知道后根本不让他去考吧,他这个才在丙班那样的差班就读一年的学生就要考文举,那他们甲班所有埋头苦读的学子岂不是都可以蠢死了。

    原来这就是一场闹剧,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正做着那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呢。既然他喜欢做梦,他何不成全他,到时候他和他两厢一对比,他就知道自己有多么好笑了,青州城里还没出现过他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呢,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好,你我二人,我再找三个同窗刚好五人互结。”云矿愉快的说道。

    叶长青眯眼看着面前表情变幻的云矿,也是在心里叹了口气,他原以为他的心性已经变了,对他也不再是那么敌视了,却原来还是跟以前一样一点没变,只是手段变高了而已。

    这样看来他根本也不用出口叮嘱他不要提前告诉叶父、叶母了,因为他可能正兴致勃勃的期待着他考砸了来成全他的聪明才智呢。

    只是他的心思归心思,但终究还是出口愿意帮他了,叶长青道了谢就提步离开了。

    在一个学堂有一年的时间了,云矿在甲班也是表现的各方面都很优秀,也是夫子的重点培养对象,只是他还是不明白,他对他的敌意从何而来?这个地方他以后还是少来为好。

    两项报名工作都搞完后,叶长青就停止了课业,闭门不出的开始练习了,静等着考试的来临了。

    然而在家休假的叶老爷却开始纳闷了,这个儿子是怎么回事?马上要考武秀才了,他却还是抱着书本静静的看着,难道那武秀才的那一场文试真的有那么难,他到现在都没有记住了?

    就连叶夫人也看不下去了,这个儿子平时就是安静的跟个小姑娘似的,嗓门比她还小,说出来的话比她还斯文只是那也就算了毕竟傻了那么多年,只是这考试的时候还如此安静,这就确实令她不解了。

    “长青,文试真有那么难?”

    看着突然齐齐出现在他面前的叶父、叶母,叶长青连忙灵活的就收起了手中的文秀才的试题集,神态自若的笑道:

    “只是再看看,确保万无一失罢了。”

    看着儿子信心十足的样子,二老才放下心来,又是连声叮嘱他万不可遗落了武学功夫才打道回府。

    然而第二日就是二月十日了,正是文童县试的时间,天才蒙蒙亮,依稀还能见到几个零落的星星,叶家二老也是跟着起了个大早送云矿去赶考,看着云矿上了马车,只是令他们惊奇的是叶长青也跟着上了马车。

    “长青,你上去干嘛?”叶夫人不解的问道。

    “我送送表哥,我怕他考试紧张。”叶长青坐在马车上手上还提着考篮,然而看着门前的叶家二老,却是面不红心不跳的说道。

    “这有什么好送的,你去了也没用啊!”叶夫人大大咧咧的道。

    “表姨母我有点紧张。”云矿却在这时候积极发声道。

    叶母正欲再说什么,叶父却及时阻止了她,这两个孩子的关系一直不好,如今他们能如此亲近也是好事,将来他们一文一武对于叶家来说也是多了一份助力,此时又何必坏了他们的情谊。

    “那长青就跟着去吧,云矿你考试也一定会顺利的。”叶老爷鼓励道。

    帘子被放下,马车终于开始前行,只是坐在叶长青对面的云矿似是终于忍不住了似的,对他挑了挑眼才开始拿起书本来看。

    叶长青一直没有在马车上看书的习惯,此时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心里确实掀不起半点波浪,对他的眼神就更没有兴趣了。

    可能是因为现在肚子有货不怕考验,还有就是现在身上的压力也没有那么大了,毕竟对于他来说文举只是锦上添花的事,并不是非考不可的。

    他这边悠闲的闭上眼睛凝声静气,等到马车的速度渐缓,不一会儿停了下来,才缓缓睁开眼睛,起身下车,却发现走在他前面的云矿,提帘子的手有点轻微的发抖。

    这还没到考场就紧张成这样,还不知道他刚才淡定自若看书的模样,到底看了几个字进去,叶长青嗤笑一声,就轻松的越过他跳下了马车,潇洒落地就跟着人群到达了大堂,然后排起了长队等候官兵检查。

    这个世界的童生试和他第一世的差不多连考五场,每日一场,但是只有五场考试成绩都通过才能算是考试通过。

    进了考场,叶长青看着桌子上的考卷,迅速浏览了一遍就思索着如何答题了,然而这一世他不是想着如何答的完美,尽可能的提高名次,有了上一世在翰林院待了一辈子的经验,外加考试前的突击练习,他已经不是担心考不考的上的问题了,反而开始担心考的太好了,让青州城的人都傻了眼,把他当疯子看待那就不好了。

    而且他现在的身份地位也不需要那些歌颂的盛名,那些盛名对于他一个十二岁的少年来说毕竟不会是好事,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以一步一步的慢慢来走。

    然而此时的叶长青对着试卷也是很难下笔了,也许只有真正经历了才知道这答不好比答的好更要水平吧,他还得仔细计算了这试卷总的评分情况和规则,他才知道究竟该如何作答。

    叶长青很是费了些脑细胞才把卷子答满意了,公堂的云板声就响了起来,考试时间结束,叶长青才伸开双手活动了下筋骨交了卷子出了考场。

    云矿倒是出来的很早,已经在马场上等他了,第一场的试题不难,叶长青觉得云矿肯定是考的不错了,不然不会出来的那么积极,果然上了马车,就看见云矿那快要绷不住的笑意,看着叶长青两眼放光,仿佛在说,你快来问我吧,快来问我考的怎么样了吧。

    然而叶长青却偏不如他的意,只是再跳上马车的时候瞟了他一眼,之后就像来时那样闭着眼睛靠在了车璧上。

    好在现在的云矿已经比一年前有沉稳多了,就连这考试紧张情绪自己也能调整了,他收住了笑就继续看书起来了,反正他也不急,还有几天而已,他总不是要让他羡慕的。

    第一场两人都考的很顺利,特别是叶老爷和叶夫人听见云矿考的不错时,都是高兴的放下了心来,就连打着陪考的名义去考试的叶长青都得到了一顿表扬。

    叶长青笑笑没有说话,第二天就理所当然的又跟着云矿去参加第二场、第三场,以及后面的几场考试了。

    考完这几场试之后的五天就是武举的考试了,因为两场考试几乎是连考,所以考试成绩也要一起出来,是以叶长青这五天里又开始跟周师傅练习武功了,毕竟他这是第一次参加武举,虽然周师傅说他的功夫已经可以应对县试了,但是他还是做不到像文试那样平静自若。

    他每日在周师傅的指导下练习步箭、硬弓、武刀、戳石,只要不紧张一步一步的慢慢来,他都没有什么问题。

    想起他的两个好兄弟,王大成虽然木讷但较为诚恳,是用心在习武的,射箭也都很准,李铁球呢为人灵活一点,但是心性不足,就拿射箭的准头来说比他二人还是差了点的。

    马上就考试了,也不知道最近这一段时日他们练习的怎么样了?可有精进?

    他这边练习的还较为满意,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平时从不看他练功的云矿,自从考完试后每日无事就站在一旁,倚在柱子上看他练习,时而欣赏、时而叹气,那模样还挺专注的。

    这人是想干嘛?

傻子10() 
本朝的武举同文举一样;都只有成为了武童生即所谓的武秀才才有参加下一级武举人的考试的资格;再之后同样也有会试和殿试。

    而武童生的考试也是要先后通过县试、府试、院试才能称之为武秀才。

    本次县试一共考三场;从二月二十日至二月二十三日共考三天。

    第一场考射箭;射箭又分为马射和步箭;马射是指骑马发三箭;如果三箭全不中则取消考试资格;只要中了一箭就能参加下一场的步箭,而步箭可以连射五箭,只有中两箭以上者才能继续考。

    第二场考拉弓、舞刀和举大石;弓分三个档次,只用拉开一次即可,舞刀和举石要一次完成。

    以上两次即所谓的外场次;只有外场考试合格后才能进行内场的文试。

    第三场则是文试也是内场;文试在太宗之前是要做“武经论”的,到了先帝时期就降低为默写“武经三书一章或数段”和“作论孟论一首”了;到了现在文帝时期又进一步降低只用默写百余字武经。

    武经即包含了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等七书。

    在叶长青看来默写简直就是不用动脑子的题目;已是最简单的了;然而对于大多数学武之人这种大老粗来说;全书那么多字能记熟就不错了;还要默写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就拿王大成来说每日凿壁取光的日日学习也只是堪堪记熟;至于李铁球则更是连最后那一本李卫公问对还没翻开看,好在根据这这几年的考试规律,考题大多还是从孙子、吴子上取的;是以大多数武举考生也没有在文试上多花功夫;只把孙子、吴子背了个滚瓜烂熟,是以他们才有更多的时间用在习武练箭上。

    到了二月二十日这一天,因为要考试的缘故,叶长青总感觉心里悬着什么事似的,整个晚上都睡的很浅,天还没亮就早早醒了,推开门却发现叶老爷和叶夫人竟然已经双双像个雕塑似的站在门前的老树下,浓密的树枝遮住了他们身影。

    看见叶长青出来,两人才露出了浅笑迈动了步子向他走来。

    “傻小子,怎么起那么早?”叶老爷问道。

    “有点睡不着,只是爹、娘你们怎么这么早就站在这里了。”叶长青疑惑道。

    “傻小子当然是等你了。”叶夫人也跟着大声笑道。

    “难道你们也要去?”

    “当然了,当年你哥考试的时候也是我们送去的,所以那次他就考了案首,现在你第一次参加考试我们肯定也要去看着了。”叶夫人又理所当然的道。

    这就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吧,即使两鬓已经斑白却仍然愿意为子女风宵立树下,当年他们也是像现在这样的等过长子的身影吧,他们也曾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却没想到最寄以厚望的嫡长子却以这样的方式回报了他们。

    也不知道他们在这里站了多久,肯定是早早的就来了吧,又怕太早影响到他休息,才一直站在门外等着,想起这些日子叶父、叶母对他的悉心关怀和教导,他的心里居然有点难过,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虽然叶家三人都是武将,但是为了保存实力,叶老爷还是早早的安排了马车,不让叶长青骑马去。

    天色还没有全亮,街道上还静悄悄的,偶尔几个赶路的人也是匆匆忙忙的,路途宽阔,叶长青三人坐在马车上,叶老爷忍不住又把当年他考武县试的经历讲了一遍。

    “武试不像文试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模棱两可的判断,你只要沉着冷静发挥你平时的实力,射中就是中了,考官也不能奈你何。”

    叶长青点点头,所以武试的优劣好坏是很好判断的,主要还是看各位考生的实力和心里承受能力了。

    武试的外场是官府专门设置的场地,马车到了场地叶长青首先掀开帘子跳了下来,场地外围已经围一圈人,只不过一会儿成队的人群又向这边赶来,几乎把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