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鸟扑倒神尊记-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成为一棵树,我想为我爱的人撑起一片天空。
听说余生久不遇,后来余生难再得。我与你走完了你的余生,我也将走过没有你的余生。
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我想泡一壶茶,在饭后茶余,与你执子一盘也好。
……陈小鹿
谢谢大家支持!再次鞠躬。
其实心里还是很有压力,明天上架会加更一万,然后基本上每天都会两更,真心希望大家能够支持下去,支持正版!
第73章 :金杯牙筷中()
后来为了保住沈家所谓的书香世家的荣耀,只能够依靠联姻,那些沈家的女子,自小便是遍读诗书,学习礼仪,都是名振一方的才女,却仅仅只是为了博一个吴江才女之名,然后嫁入世家大族,成为高门大族的贤妻良母。
有时候沈自晋会想,这就是读圣贤书的意义吗?那些女子,贤良淑德,无论是善解人意,优雅良媛的堂姐沈宜修,还是良善可爱,天真烂漫的表妹顾孺人,统统都只是因为家族联姻的需要嫁入高门。
堂姐沈宜修,夙具至性,四五龄即过目成诵,幼时自己与堂兄弟顽劣,争枣栗,辄鸟兽触姊,堂姐弗恚,以好言解之,先大人相顾,诧为不凡,从而令家中父母颇为钟爱。
可是生为女子,堂姐不能就学,幼无师承的沈宜修,勤奋好学,向家中的女性长辈问字求学,自己勤加钻研,常能得一知十,遍诵书史,那样才华横溢,蕙质兰心的女子,虽能写出“哭兮不复闻,回肠空自裂”之句的女子终究只能嫁与叶绍袁为妻,时年十六。虽然二人琼枝玉树,交相映带。但是即使这样就能够得到幸福了吗?幸福总是会受到无数的阻碍,还有无数来自黑暗力量的侵扰
可是其婆婆却憎恶其吟诗颂词,风花雪月,每日里总是红袖添香,花前月下。唯恐打扰其夫科举制式,依照皇榜中状元。她虽钟爱诗词,内心深处残存着对诗词歌赋的热爱,可是三从四德,闺训女德的教诲,还有来自于其他地方的压力,所有的一切,多有的来自封建传统里传教的思想使她遵从婆婆的教训。矜严事之,每下气吞声柔声,犹恐逆姑心。迨夫儿女林立,姑少有不怿,姊长跪请罪,如此终身。
沈宜修为叶家共生下了八男三女,生平钟情儿女,皆自训诂,在其悉心教导、言传身教下,后皆有成就。三女皆貌艳能诗。
只是天妒奇才,时世骤变。崇祯五年的秋天,对于叶家来说,应该是一个不祥的季节,厄运连续降临。
那些过去的旧时光里所有的阴霾不期而至。
年仅十七岁的叶小鸾在与昆山张立平在行百年好合大礼之前五天,突然不起而卒。大姐叶纨纨哭妹过度,不过两月便也随妹而去。二姐叶小纨伤痛之之余作鸳鸯梦杂剧以寄意。在悲痛中,将姊妹三人写入戏中,情真感人。曾经繁茂的绿叶,在萧瑟的秋风中纷纷飘落。
这一连串事件的发生,让堂姐沈宜修毫无心理准备,促不及防,生命的天平开始倾斜。她始终无法接受,如此才情绝代的子女会先自己而去,难道真是验证了天妒奇才一说?
三年后,在对儿女深深的怀念中,这位江南才女,撒手人寰。当时婢女哭于室,僮仆哭于庭,市贩哭于市,村妪、农父哭于野,几于舂不相、巷不歌矣。
而表妹顾孺人佳语寻甸太守周款江,虽然也时刻郎才女貌,可是终究,满腹才华堕入凡尘烟火,更不用提这九代以来,从沈家出嫁的女子了。怜卿卿才华,葬于人间烟火,却总是怜惜沈家男儿读书的难得。
这些女子本是奇女子,可却是为了沈家的荣耀,放却了那些自己喜爱的东西,只能够嫁给旁人,这,读书,究竟是何意?
宁知字字啼春色,八声甘州续前腔。
沈自晋心中苦闷,饮酒自醉,乃闻仙音。闭目浅眠,靠在石碑之上。
仙音环绕,那木鱼似乎不动而响。
他凝目梦中,不知自己何从何往。
端坐于房屋四舍,只见青瓦白墙,时不时庙宇之中有人敲打木鱼,声音清脆,恰如空山玉碎,黄莺初啼。他感慨这人世之间,竟然真的有人能够打击木鱼作乐,时间有高人存在。
他腹中饥饿,然而手捧圣贤书,心中神圣,竟然也能耐得住饥饿,心中澄澈。
想起来自己原本背井离乡,都只为进京赶考,只可惜忽生大病,唯一的仆人卷款私逃,他迷迷糊糊之际,晕倒在这古庙之外,古庙里只有一个老和尚,料理他身体,他每日就靠着老和尚化缘得来的一升米过活,他睡的地方是佛像后面的茅草之上,枕的是顽石,每日听着老和尚敲击木鱼,那老和尚敲击木鱼用的是手指,却不是寻常所见的用木头击打。
他日日学习,有一日睡梦中醒来,便发现那仆人带走了金银细软,却丢下了他的圣贤书,他小心翼翼拾回来,待之如珠如宝。只能够认认真真的读书,其他的事情什么也做不了,但是书中有云,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老和尚见他读书认真,怜他此番遭遇。他叩头感谢,直言,他日金榜题名必报此大恩。老和尚只是敲击木鱼,良久说道。“公子,四大皆空。钱财乃身外之物,但求公子勿要失了本心。”
他知老和尚面慈心善,却是有大恒心之人,连忙赌咒发誓。“若我沈荣有负此言,将代代不得金榜题名。”
老和尚圆寂之时,让沈荣将其火化,得十二舍利子,使之置于井中,每日清晨日盛之时焚香祈祷。
次日,沈荣诚心焚香祈祷,得一升米,十文钱,后勤学苦读,借此养活自己,后来有了贤名,乡亲父老为他迎娶了里正的女儿,里正的女儿是贪财之人,要求成亲之日,必须要有金杯牙筷。
要知道当世百姓困顿,沈荣更是身无分文,只是沈荣无可奈何,为自己穷困粗鄙而大干悲伤,泪落不止,焚香祈祷时,依旧难掩心中悲伤,却见青烟袅袅,面前正是金杯牙筷。
沈荣惊喜异常,取了金杯牙筷,娶了里正之女。里正之女清晨出门,只见相公将那金杯牙筷放于井中。不见了。她心中暗叹可惜。
沈荣却不知此事,后来进京赶考,贤名远播,后列九卿之位,衣锦还乡之时,当初的里正之女,现在的豪门夫人,仍旧放不下此心,前往古庙,只见那里虽然破落,但是仍然香火旺盛。问之为何?
原来这古庙的井水,大有奇异之处。谁家新婚嫁娶,只要焚香祈祷,必可借来金杯牙筷,只需次日归还即可。
“若是不归还呢?”
“夫人这话,可是好生无理?若是有借无还,岂能再借?”
那妇人听此,心中仍旧不能安。正逢沈荣孙女即将出嫁,夫人便劝解道:“夫君,想当日你寒窗苦读,为了迎娶我,诚心打动上天,得到金杯牙筷,如今孙女出嫁,您何不再去诚心祈祷,也好得金杯牙筷,爷孙同名之喜。”
沈荣细想,当初老和尚叮咛嘱咐,救命之恩,如今衣锦还乡,岂有不报之理?随即更衣梳洗,前往古庙枯井。
焚香祈祷,那金杯牙筷,不知解了多少人家的燃眉之急,成了千万家的百年好合之喜,却仍旧崭新如昨,玲珑秀气。
孙女成婚当日,沈荣喜不自禁,与满堂儿孙举杯共饮,金杯牙筷,好不欢喜。
次日昏昏欲睡,直到日上三竿,沈荣才醒来,去看那金杯牙筷,却不知所踪,问及夫人,夫人笑道:“夫君虽然醉了,妾身却是不曾饮过酒,已经代替夫君还回去了。”
沈荣却是不知道,那金杯牙筷已经随着孙女嫁入别家。
第74章 :金杯牙筷下()
不过三月功夫,村中人有人成婚,前去求金杯牙筷,却不翼而飞,村中人纷纷询问,没有一家人需要准备婚礼,纷纷惊悚不已,然后各地人纷纷惊诧,于是乎前来请教沈荣大人,沈荣不知所解,欲前往一探,众人收拾好东西跟随着沈大人一起前去,然后四处看,只见空空如也,焚香祷告,再也没有金杯牙筷之美食。这时候京中出现了震动,当朝圣人大怒,君子一令下长安,传沈荣进京。
滔天大罪倾天而下,雷霆之怒,沈荣得君王不喜,被抄家逮捕,要选找到这应由,当然应该想到时遭到谋害牵连,但是也没有别的办法,后来得知原来涉嫌一桩谋反案。只是沈荣此人清廉守礼,并不曾有违法律。但是即使是这样又能如何?
家中人大惊失色,四处求人救沈荣。可是抄家已经散尽银钱,沈荣夫人只好前去孙女家,求孙女拿出金杯牙筷,金杯牙筷一出来,四海震动,最终卖了出去。卖给了王孙贵族之家,用来花钱疏通关系。
可怜沈荣年过七十,在狱中饱受欺凌,出狱之时,听狱卒谈笑。
“你可不知道那沈家可真是富贵滔天。”
“此言何处?不是抄家灭族,哪里还有滔天富贵?”
“那可就有所讲究,其中故事,种种复杂。”
“那沈荣人人常言其两袖清风,可是为何家里拿得出金杯牙筷,王孙贵族之家倾囊而出,才解救了沈荣。”
“哈哈,不过如此嘛。不过如此。”
沈荣听闻此言,如同晴天霹雳,当即泪落如珠,霎时间明白了一切。
掌掴了夫人,“老夫一生清名,都败在了你这贱人手里。”
夫人惶恐不安,不知何故。“夫君何出此言?”
“你可知金杯牙筷之言,是我与师父的誓言,今日打破这誓言,我沈氏家族基业毁于一旦,以后代代恐无高才,沈氏女子才高他人也命比纸薄,我沈荣悔不当初,无颜苟活于世。”言罢。冲出家门,入古庙,投枯井。
那夫人心中大愧,遂填埋枯井,立无字石碑,带领着家中幼子回了吴江,世代耕读。
那古庙枯井随着岁月变迁终究成了坟茔石碑,只是方圆百米寸草不生。
黄粱一梦终得醒,始知因果有报时。
他从无穷无尽的梦里醒了过来,睁眼看见这世界,蔚蓝色的天空,万里无云,葱翠的树木,鸟鸣声不绝于耳,山涧小溪叮当作响,雨后山林之间一股幽香,那木鱼安安静静的待在这里,一如千百年来巍然不动。
“我们下一局可好?”沈自晋摆出棋子,以地为棋盘坐了一局。沈自晋捻了黑子先落下,棋子随风而动自动的移动,很是玄妙。
一局无解,竟是相思局。雨打屋檐敲石栏,离别言未尽已是山岳两茫茫。朦胧间谁的呢喃在耳畔轻响?细说着年少相知君莫忘。宣纸墨色晕散去诗词不成行,嘴角流下一滴血,心头血红取一珠滴在南国上。
一步一棋一子,织成星罗中黑白色的网。沈自晋招招步步熟虑一目千万里。走险峰破珍珑只愿与你对弈,当年落花时节重逢画堂前,执子相对十局映在当湖边。
水天墨色为谁调出浓淡深浅,春秋几度斑驳了画面。
那一年,北海龙宫,二人下棋。他执白子落下道:“人生如棋,难守平常。”
那一年,竹荫若梦,他杯光酒醉微醺时轻轻摇着扇,低眉间吟着一首声声慢。“人生如棋,落子不悔。”幽梦无边,下子之声时闻。
朝朝暮暮我与你相伴相思局,落子成默契。当年落花时节重逢画堂前,执子相对十局映在当湖边。水天墨色为谁调出浓淡深浅,他浅浅一笑。
还记得当年他肆意的模样,“小一叹啊,你可知道下棋,要静心啊。”
“小一叹啊,你可知道下棋,最难解的便是这相思局。”
那人眼带笑意,眉间美如画,恰如天青色等烟雨,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在泼墨山水画里,那人的身影从墨色深处被隐去,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棋终,叶落。
相思,成局。
他流下两行清泪,倒了两杯清酒,以金杯牙筷,木鱼,作了一首曲子。一开口,便是泪落满面,山间清风不敢动,林间鸟雀不敢鸣,字字啼春色,八声甘州续前腔,泪落如珠子,青草无人离,
“侬已归天梯,未亡人哭啼。天色未晚时,山间枕清溪。
乌雀鸣其枝,南北叶栖息。我问当年事,君知归来戚?
花月任为痴,坟茔独孤寂。江南守望日,江北复凄凄。
谁知此中意,挥手休再提。千山鸟飞疾,万径人无迹。
且思当年誓,尤使泪沾衣。把酒近碑石,念桃花十里。
梁间燕飞西,墓前草疏稀。金杯归东昔,牙筷置空席。”
沈自晋恍然之间,三跪九叩,焚香祈祷,寻北枝树栽种在坟茔左右两侧,亲手挖掘出两个洞口,一置金杯,一置牙筷,示意金杯牙筷得归原处。
至之此后,再无金杯牙筷,井中升米的贤名。
沈自晋自蜀州离开,归于吴江。
原来这只是一场故梦,旧忆就像一扇窗,推开了就再难合上。在那场故梦里不知道是谁踩过枯枝轻响,萤火绘着画屏香。也不知道是谁拢一袖芬芳,红叶的信笺情意绵长,那些年华都已经付作过往种种,再也不会回来了,他曾经想起来,他们偎依着彼此说好要面对风浪。
那一年又是一地枯黄,枫叶红了满面秋霜。
呵呵,在这场故梦里,人生如戏唱,还有谁又会登场。
又一年七月半晚风凉,斜阳渐矮只影长。
这场故梦里,孤桨声远荡,不如去他乡,遗忘。
金杯牙筷,不过是故人之约,如今奉还,前尘旧事都当做一场念想。这石碑不过是当年师父受了那天庭雷劫之后,自己回来寻不到人,立下的罢了。
我不是沈自晋,我是杜一叹,我是北海的龙太子杜一叹,这只是一场我飞升上仙的故梦罢了。这只是一场错爱的情劫。或许不是情劫,只是我的痴念。
杜一叹啊,听说你出生的时候是因为上神叹了一口气。恐怕这一叹,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