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鸟扑倒神尊记-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啊。”
二愣子的父亲曾经在军中效力,英勇杀敌,死后却家里陷入困境,他娶不上媳妇。
“大哥,我听说军中军饷丰厚,却怎么对烈者家眷没有照料好?”刘憬悟皱着眉头说道。
第298章 :人间七喜·十()
如果刘憬悟没有记错的话,父皇每年都会从国库里拨出许多的银两来支援军中,却怎么军中烈士家属却无人照料。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他叹了一口气。二愣子的眼睛里浮现出一丝伤感来,他的父亲原本是一个能够举起巨鼎的男人,但是还是在军队中不幸死去。他原本应该撑不起这个名字,可是母亲不管别人怎么说,都没有改变自己的名字,刘鼎,自然是希望自己也能够像父亲一样。力举九鼎,征战沙场。
“哪里有我们老百姓的份?”
“大哥,若是你有足够银钱,安顿好老母,你可愿意效力军中?”
刘憬悟抱着对待士人的礼节说道。
二愣子十分感动。“我大名刘鼎,今日大兄弟愿祝我一臂之力,他日效力军中,必肝脑涂地。”
刘憬悟当下从包裹里拿出了十两银子交给他。
“多谢大哥带我等兄妹来此,他日再会愿刘鼎大哥早日成一名勇将。”
刘鼎没有想到竟然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更何况这个小兄弟虽然并不是贵气,但是还是帮助自己这么多,一时之间内心百感交集,他拿着银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卫柒温和的探出头来。
“我哥哥给大哥您银钱不是无理由的馈赠,也不是无偿的,他生平最爱报效国家之人,当今圣上也是仁慈至极,所以希望大哥安顿好伯母然后从军,有一番作为,有缘自会再相见,到时候好希望大哥能够成为一名将军。”
“将军?大哥我只想着能够为国捐躯,只是一介粗人。”二愣子有点不好意思。
刘憬悟嘿嘿笑道。“大哥,俗话说得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不对?更何况我看大哥一夜奔腾依旧是精神充沛,我觉得大哥非常有风范,对不对阿柒?”
卫柒探出头来。
“我哥哥说的非常对,大哥您一定要保重。”
问了一个渔人,他们在晨光熹微里终于找到了自己要来的村子,下了车,刘憬悟抱着小姑娘下来了,刘鼎把银子放好,下车,然后竟然三跪九叩,砰砰砰叩了三个响头。
“小兄弟和妹子,你们今天对我刘鼎的帮助,我刘鼎这辈子是不会忘记的,我会一直记得,谢谢您们的恩情了,我刘鼎一言九鼎,一定会报效国家,死而后已。”
刘憬悟很欣慰的和卫柒说道:“若是这世间的男子都如同大哥一样,我们大秦朝的强盛恐怕能够千秋万世。”
“哥哥,你也应该知道,若是所有的官员都是大哥那里的官员那样的知府,都能有十万白银,大秦覆没,恐怕指日可待。”
卫柒却看到了更深刻层次的东西,刘憬悟立刻就反应过来了,仔细一想也是这个道理,这里的东西,怎么来说,一个烈士的家属得不到抚恤,又有几个热血男儿愿意放下家里的父母妻儿为国家冲锋陷阵呢?
“阿柒考虑的甚是,是我没有考虑清楚,我想的太简单了,在许多时候实际上并不是百姓的原因,是上一层官员的原因,是我没有考虑好,回头我一定会想方设法解决此事。”
见到刘憬悟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处,卫柒觉得刘憬悟还是很好的,她记得前世的时候,这个刘鼎这个名字响彻大江南北,因为为人英勇善战,后来掀起造反的大旗,若是今日能在此时被收服,安顿好家里,自然不会造反,恐怕还会让刘憬悟多一个可用之人,她仔细的思索之后,问道。“不知道哥哥可曾想过这人姓刘,名叫刘鼎,与皇室有何联系?”
阿柒忽然开口,刘憬悟这也想起来,因为皇室姓刘,等闲人等不能姓刘的,除非是在五代之前就姓刘的,这刘鼎,自己已经二十岁了,他的父亲在军中颇有威名善战,能够举起大鼎,好像听父皇讲过。
不过,怎么记不住了呢?
他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的小姑娘,倒是有些糊涂了。
“哥哥却是不知道啊,我曾经听外祖母说过,当年在军中有一个人是太祖的堂弟,因为犯下大错,年纪轻轻就被处以极刑,太祖因为被斩首的堂弟而伤心不已,但是军法无情,太祖必须要严肃军纪,可是也时这一天,一个曾经被他堂弟刘天贤碰过的婢女忽然被查出来怀孕了。太祖的恻隐之心犯了,他留下这个孩子,把他送往北方,后来这个孩子年纪轻轻的时候病弱死去,留下了一个儿子,此人十二岁入军,称得上是力大无穷,然后在军中十几年经常举起大鼎,冲锋陷阵,无人不怕,只是到了后来匆匆成亲后就出征,没有回来,留下了孤儿寡母,这样想来,这个刘鼎应该就是太祖的侄孙的儿子,若是和我们来说,我们也应该叫句大哥。毕竟都是刘家血脉,虽然太祖已经剥夺了他堂弟的爵位。”
刘憬悟点点头,以为如是。
心想着,若是以后用人,也可从这些已经流入民间的皇族血脉中着手。
村长在此等待许久,终于见到村口有一个马车开了过来,只是看起来很朴素,车上下来两个娃娃,还有一个高大威猛的汉子,见到那汉子满眼热泪的磕了三个响头然后驱赶马车离开,心里更加敬佩。只觉得今天来的那个人告诉自己的这两人实在是不凡。
卫柒穿着布衣,依旧是圆润可爱,像一个福娃娃。村长看见了卫柒和刘憬悟两个娃娃走过来了,连忙高兴地跑过来,虽然知道这两个小娃娃大概是身份尊贵,但是却不能表现出来。
虽然刘憬悟才十二岁,但是却十分懂礼。并不倨傲。“村长,吾自远方来,志在求学,不愿享福,只想学有所成。”
村长很认同这个孩子,不卑不亢,不骄不躁。
“你用心求学就是极好的,庶务不用担心,这里住了一个很有名望的先生,若是你们可以打动他,也是极好的。”
村长捋了捋长湖子。
第299章 :人间七酸·始()
“您说的,可是詹先山大儒。”刘憬悟再次施了一礼。
“诶,这个人很奇怪哟。”
卫柒心里嘀咕了。那边端坐着一个一本正经的正在钓鱼的小老头子,看起来特别好玩的样子,但是却还是有些奇怪的,很少有渔夫身边的篓子里没有一条鱼,还能够这么用心。
也正是这时候,忽然间卫柒的眼里,那个正在钓鱼的老头子把钓鱼的线拉了上来,那鱼钩是直的,想来大清早上没有钓到一条鱼,但还是在那里钓鱼。
隐隐约约有几分仙人之姿,看来这个老头子肯定也是一个隐士高人。
卫柒于是就和刘憬悟说道。“想必兄长你是整天念叨詹先山大儒念叨的有些傻了吧,谁不知道詹先山大儒不屑于功名利禄,早就居在深山,每天就是种种地养养草,也不会出来和别人交流的,要知道如今天下士子都觉得老仙人开了陶渊明之风?”
刘憬悟很少和卫柒谈论过此人,但是也不是没有说过,如今看到卫柒对自己微微笑说话,立刻就意识到了大概是有什么事情是在这时候的,他于是也不像是往日那样笑嘻嘻的。而是很严肃的,“我们这些士子都知道士为知己者死,为国家鞠躬尽瘁,就像是刚才那个车夫刘鼎一样,他也知道国难当头,匹夫有责。”
刘憬悟是认认真真说的。
“哦?那兄长认为此人如何,詹先生固然有倾国大才,但是隐于山中,也不过如此了吧。”
卫柒故意提高了声音,装作有些不屑的说道。
刘憬悟正色道。“阿妹此言差矣,詹先生为何会隐居深山,因为他有一颗初心,永恒不灭,他志在天下,只是为了自己的心不变化,才会在山野之中俯首庙堂之事,詹先生自然是有才华的大能,不是我等能够臆测的。”
卫柒仰起头来也是一笑,“若是詹先生真的在这乡野之中,他是要收弟子么?”
刘憬悟听到卫柒说到这里,很是高兴,刘憬悟觉得这件事情的确也是一个比较严肃的问题,若是詹先生根本就不愿意收自己为徒,自己该怎么办?自己一介太子,自然是想被他收为徒弟,前世的时候,想到自己也是机缘巧合之下,被一位很有名的先生引荐才能成为詹先生的挂名弟子,詹先生交流的并不多,但是自己却学到了很多,后来詹先生病死,自己也没有去看,心里有些怨恨,现在想来,或许詹先生是真的有难言之隐,自己也不应该那么绝情,要知道自己后来派人去请先生进京,但是先生执意不愿意出山,因此星夜兼程,一个味儿来讨好自己的一个属下非要跑过去的,他们守在先生的山门前,先生在山上被困了十几天,最终病死,自己知道后心里虽然有些不好受,终究还是觉得出去了心头大患,现在想来,真是自己的不对,没有为君王的仁慈心,果然阿柒始终都是自己最贴心的那个人。
他于是拱手作揖说道:“无论詹先生愿不愿意,我也想要努力一把,毕竟我这一生,我最想要的,就是能够学到许多许多的知识,我想要看到许多的东西,我也想要认识一些博闻强识的人。”
卫柒认真的的正色道:“如果兄长很希望和詹先生在一起学习,那么我觉得兄长可以去和村长打听一下这位詹先生家住何方,尽心侍奉,试图打动他,有师徒之情谊。”
这时候村长见到刘憬悟转过身来,有些惊讶的看了一眼坐在旁边如同老僧入定的詹先生,于是问道:“公子,来到这里是为了求学?还是为了找到詹老先生?”
刘憬悟摇了摇头,“并不仅仅是为了求学,还是为了能够在这里读书,此地风光晴好,我觉得此地很适合养生休息,能够学成归去。”
村长很是赞许道。“公子实在是有心了,老朽愿意为公子引荐,此地的确有十里桃花,也有詹先生在,只是你看一看这里有多少人,有哪一个人”
刘憬悟于是走了出去,看了田野上忙碌的人,又看了许多在走来走去的人,还有正在钓鱼的渔夫。
“不知道哪位是詹先生?詹先生可是隐居在此?”
“正是再次。公子远道来此,找老朽何事?”有仙风道骨的老头子从池塘旁边站起来,走出来。卫柒好奇的抬起头来,只见这个老翁鹤发童颜,清瘦却有风骨。
他其实早就知道了,但是还是装作初次见面的惶恐,“先生,憬悟愿拜于先生门下,习读诸子百家。”
“你回去吧,我不会收你为徒的。”詹先山虽然觉得这两个小娃并非是池中之物,看起来很有气质,但是还是没有理会他们的好意,不想管他们,因为不想出世,故而摇了摇头。
“为何?憬悟愿三跪九叩,执弟子之礼。”
刘憬悟愈发谦恭,原来的傲气都掩藏起来。毕竟詹先生乃是名满天下的大儒,昔日诸葛先生被太祖三顾茅庐,今日刘憬悟也未尝不可。
“老朽乃是隐世之人,不愿意插手庙堂之事。”
詹先生摇了摇头,他不想说话,甩了甩袖子,就要收拾自己的钓鱼的东西和鱼篓回家。不想理会这帮小孩子,他收拾的时候刘憬悟很尴尬。
“先生乃当世高儒,殊不知有句古语云,大隐隐于世,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陶渊明亦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既然先生心里有隐世之念,那是否能够出世?更何况入世出世,一念之间。”
见到太子哥哥吃亏,卫柒心里觉得不舒服了,这怪老头子再怎么才华横溢,好歹我太子哥哥也是少年天才,又是当朝太子,于是言言。
“更何况先生端坐此地,无钩钓鱼,不正是效仿姜太公愿者上钩么?”
众人大惊,詹先山更是大惊失色。如此三尺小儿竟然可以说出这番话来,实在令人啧啧称奇。
第300章 :人间七酸·一()
刘憬悟见到阿柒都为自己讲话,当即心情大振,更加温和有礼,说话也是很是恭敬,出口成章,“先生,憬悟年幼,也知道姜太公钓鱼,诸葛亮躬耕,待明主。先生不世之材,若存于鱼目之中,则此世无光。”
卫柒心里想太子哥哥还是一点就透的。这老头子,心里存着出世之心,很容易俘获他的。主要是要靠太子哥哥用心。卫柒暗暗给自己的太子哥哥打气。
“小姑娘认为老朽是效仿姜太公?而小公子认为诸葛待明主?”
詹先山摸了摸长胡子,手上的动作倒是停下来了。
“是老朽无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老朽同意给你们一个机会。不知道二位可愿意和老朽回家,可能把握住?”
见到詹先生总算松了口,二人对视一眼,露出狡黠的笑意。
“何为尊师重道?”
“礼记?学记中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刘憬悟回答道。
詹先生看了一眼站在一旁低眉顺眼的小丫头。
“你叫什么名字?”
“卫柒。”
“你说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詹先山看起来很严肃的样子。
卫柒想了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为师之道尊贵、庄严,老师是伦理道德、知识、价值观念的传授者,教人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是道德的表率。维护师道尊严,不仅要求学生的言行举止体现出对老师的尊敬和礼貌,更要从内心里敬重老师,勤奋学习,做到明真理而躬身力行。”
“你小小年纪读了很多书?”詹先生在上,面色淡漠。
“想来因为家中人并不管束,卫柒的确读了许多书。”
卫柒并不骄傲也并不害怕,依旧是平平淡淡的。
其实詹先生心里对于小姑娘懂得这么多还是很看中的,于是就问:“汝小小年纪,能读懂这样深奥的书吗?”
小姑娘依旧是低眉顺眼的回答:“本来不太懂,经师父讲授之后已能明白了。”
詹先生有些好奇道:“汝师父姓甚名谁?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