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横扫三国的铁血军团 >

第98章

横扫三国的铁血军团-第98章

小说: 横扫三国的铁血军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47万人莫敌() 
众人都是一番面面相觑,鲍鸿问道:“你找骠骑将军作甚?”

    太史慈道:“俺早就听闻了骠骑将军的大名了,一直未尝一见,今次听说骠骑将军的军队到了青州,俺特来投效,想成为骠骑将军的帐下先锋,杀贼立功!”

    鲍鸿听后呵呵笑道:“壮士武艺高强,有万夫莫敌之勇,若我家将军得知有这样一位猛将前来投靠,必然会欣喜若狂。只可惜,我家将军如今不在这里,还要过几天才能抵达。既然壮士有心为将军效力,不如暂且跟在我们身边,杀贼立功,等将军率领大军抵达后,我再向将军引荐壮士。”

    太史慈寻思了片刻,便道:“那好吧,那俺就悉听尊便。”

    说着,太史慈便向外望了一眼,看到在万众簇拥下的张牛角,拱手对鲍鸿道:“俺来的匆忙,也没有准备什么,唯有献上黄巾贼首的头颅,做为拜谒骠骑将军的见面礼。请将军打开城门,我去去就回。”

    鲍鸿听后,顿时吃了一惊,看到城外数以万计的黄巾军,密密麻麻的犹如一群蝼蚁,而太史慈就只有一个人,即便是武力再怎么强,也绝对不可能取下张牛角的首级。

    他笑道:“太史兄弟有这番心就足够了,只是城外黄巾军实在太多……”

    不等鲍鸿把话说完,太史慈就打断了鲍鸿,插话道:“在我看来,不过是一群蝼蚁而已,我出城之后,请将军紧闭城门,不取下张牛角的人头,我绝不回来!”

    鲍鸿见太史慈信誓旦旦的,也想看看太史慈到底有多大的能耐,扭头对华雄道:“华兄弟,麻烦你送太史慈出城,另外带领五百骑兵,随行护卫!”

    “不用,我一人足矣!”太史慈声音一落,便立刻下了城楼。

    华雄见太史慈如此狂妄,只是发出了一声冷笑,望着太史慈的背影,便对鲍鸿道:“这是他自己在找死,怨不得我,你只管命令士兵打开城门即可,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有什么能耐骗婚;娇妻很撩人最新章节!”

    鲍鸿也是如此心理,便冲下面喊道:“打开城门!”

    卢植道:“此人勇猛无匹,是个将才,若是让他这样去了,无异于是在送死。我看,还是派些兵马与他同去吧!”

    华雄道:“刚才我本来想与他同去的,但你也听见了,是他自己说不让我去的,那我要是去了,岂不是会让他讨厌?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他到底是不是一个将才,一会儿便知。”

    卢植轻叹了一声气,望着城外多如牛毛的黄巾军,眉头紧皱,心中十分担心太史慈。

    他回头对身边的一个弓箭手小声说道:“你的箭术是我军中最好的,一会儿你只管掩护着太史慈,我也算是尽了一点绵薄之力吧!”

    那个弓箭手重重的点了点头,开弓搭箭,严阵以待。

    城门洞然打开,太史慈骑着自己的座骑,持着一杆大戟,大喝一声,飞马而出。

    城门口的黄巾军一拥而上,太史慈以一敌百,大戟一挥,杀死一片,在黄巾军中横冲直撞,竟然无人能敌。

    城楼上,鲍鸿指挥着官军正在与攀爬城墙的黄巾军进行激战,卢植身边的弓箭手时刻注意着城下的黄巾军,但见有人想放冷箭射太史慈,他张弓便是一箭,先把黄巾军中的弓箭手射死。

    太史慈犹如一头猛虎,直接扑进了黄巾军里,那些黄巾军的将士们竟然没有一个能够抵挡住他的,只要是前来抵挡的,全部死在了他的大戟之下。

    他的眼睛时刻注意着张牛角所在的位置,自己仅凭一己之力,从城门边一直杀出了很远,在黄巾军的人海之中,犹如一叶扁舟,随时都有可能被掀翻。

    但这一叶扁舟,却偏偏在人海中兴风作浪,扬帆遨游,畅通无阻。

    张牛角骑在一匹白马上,身边环绕着数百骑兵,看到太史慈势不可挡,眉头不禁紧紧皱起,这个人的存在,对他是一种极大的威胁,他也看出来了,太史慈意在取自己的首级。

    他抬起手,对身边的人打了一个手势,身边的人立刻会意,一百精骑朝着太史慈便冲了过去,他要将这个威胁个扼杀在摇篮里!

    但太史慈的勇猛远远超乎张牛角的想象,一百精骑浩浩荡荡而去了,即便是将太史慈团团围住,太史慈也丝毫没有一点怯意,反而越杀越勇,挥动着手中的大戟,任意收割着黄巾兵的头颅。

    张牛角见自己的亲兵无法抵挡住太史慈的兵锋,气急败坏,下令身后所有的骑兵全部冲了上去。

    城楼上,卢植见状,心知不妙,太史慈就算再勇猛,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薄弱的,根本无法与数以万计的黄巾军相抗衡。

    卢植扭过脸,对鲍鸿说道:“鲍将军,太史慈有万夫不当之勇,乃万中无一的猛将,难道你就忍心看到这样的一个猛将死在外面吗?”

    鲍鸿眉头一皱,看到太史慈被团团围住,前进的速度慢了下来,一个人立在人海当中,像是沧海一粟。他当机立断,对华雄说道:“太史慈仅凭一己之力,能够杀到那里,已然是一个奇迹了,他前来投效主公,主公若知道有这样的一员猛将在,必然不会让他有任何闪失的,我们都是主公的心腹,应该替主公着想才对。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华雄虽然有些嫉妒,但公私分明,他听完鲍鸿的话后,二话不说,立刻下了城楼,在城门口召集了所有乌桓突骑,让人打开城门,带着乌桓突骑便冲出了城门。

    数百精骑在华雄的率领下,如同一群猛虎,一出城门,便直接扑向了黄巾军重生之童养媳。

    加上城楼上官军的弓箭手不断的放出箭矢,和城下的骑兵遥相呼应,黄巾军抵挡不住,不断向后退却。

    太史慈虽然被围,但越战越勇,得知背后有援兵来助,勇气倍增,舞动着大戟,杀死一个又一个黄巾兵。

    不一会儿功夫,华雄等人便来到了太史慈的身旁,冲散了黄巾兵,太史慈突然从马背上跳了下来,直接蹿入了人群当中,瞬间消失不见。

    远在高处观战的张牛角见了,心中也是一阵诧异,立刻派遣褚燕等将领带兵前去和华雄厮杀,以便挽回局面。

    褚燕得令后,大喝一声,拍马便走,带着一波骑兵便去迎战华雄,可是他还没有奔到华雄身边,便听见背后传来一声惨叫,回头看去,张牛角的身上插着一根大戟,透体而过,鲜血染红了那根大戟,而持戟之人正是太史慈。

    太史慈顺手拔出张牛角身上佩剑,纵身跃起,一剑削了过去,张牛角立刻身首异处,一颗血淋淋的人头滚落到地上。

    “渠帅!”褚燕大叫道。

    太史慈拔出插在张牛角身上的大戟,顺势将张牛角的尸体推下马匹,趁机跃上马背,反而夺取了张牛角的马匹,骑在上面,威风凛凛,大戟朝地上一挥,插起一颗人头来,高高举过头顶,猛吸一口气,大吼道:“贼首已死,尔等还不投降,便是此番下场!”

    声音如雷,响彻天地,太史慈周围的人听了更是震耳欲聋。

    无数双眼睛都齐刷刷的望着太史慈,脸上多少都露出了一丝惶恐和不安,万万没想到,太史慈仅凭一己之力,竟然能在万军之中取人首级。

    城楼上,看到这样一幕的卢植、鲍鸿、龚景等人,都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立刻下令,全军出城作战。

    “杀啊!”

    城门大开,源源不断的官军在卢植、鲍鸿、龚景等人的率领下,朝着城外涌去,杀的黄巾军胆战心惊。

    黄巾军一时间群龙无首,褚燕又领导不住,大军顿时崩溃,褚燕见状,拨马便逃,哪知一骑骤然奔至,正是华雄。

    只见他一脸铁青,大声喝道:“哪里逃!”

    声音刚落,冷森森的大刀随之呼啸而来,刀锋快速的划过褚燕的脖颈,在巨大的力量之下,褚燕被一刀斩杀,头颅飞出很远,掉落到地上,被乱军践踏的成为了齑粉。

    张牛角、褚燕先后被人斩杀,黄巾军顿时乱成一片,虽然人数众多,但却是一群乌合之众,在官军的奋力绞杀之下,黄巾军毫无还手之力,四处逃散。

    这时,威武雄壮的汉军突然从四面八方杀了出来,正西方向一面大旗迎风飘展,大旗上书写着“骠骑将军岳”五个字样,在数百精骑的簇拥之下,岳彦翩翩而来,所遇黄巾,尽皆屠杀。

    数万黄巾军刚想逃走,却不想又遇到一群更凶猛的汉军,四面八方旌旗飘展,喊声震天,不知道来了多少人,一时间都心惊胆战,毫无战心,在官军的合力攻击之下,黄巾军不堪一击,多数人都弃械投降,跪地求饶。

    岳彦率领大军到来,战斗只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宣告结束了,汉军最终大获全胜。

    此战,汉军斩首黄巾军万级,俘虏两万多人,其余黄巾军也都尽皆战死,逃走的少之又少。

    北海城下,一片血红,尸体遍地。

    天空中布满了血红的晚霞,仿佛与这大地融为了一体…… 

148凯旋而归() 
夕阳西下,晚霞满天,北海城周围是一片尸山血海,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血腥味,令人几欲作呕。

    两万多头裹黄巾的人都缴械投降,十人为一队,被官军全部用绳索绑着双手,串成了一串,全部赶到一个地方,严密看护。

    “骠骑将军岳”的大纛迎着晚风飘展,官军的军官从四面八方赶来,逐渐向矗立在大纛下面的岳彦靠拢,不一会儿功夫,这面大纛下面已经是聚集了许多人。

    “末将参见将军!”众人异口同声的拱手道。

    岳彦骑在马背上,扫视了一眼众人,卢植、鲍鸿、华雄、张郃、曹操、关羽、张飞、曹仁、曹洪、沈豹、管亥、周仓、陈到、高览、朱儁、孙坚、廖化等人都在这里,都是熟悉的面孔,唯独有两个人他不认识,一个身穿官服,一个满身是血。

    身穿官服之人,岳彦不必猜测,就知道此人是青州刺史龚景,但那个满身是血的人,却身高八尺有余,剑眉星目,体格健壮,手里持着一杆大戟,腰间挂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

    岳彦注意到,那个人头正是黄巾首领张牛角。

    他径直走到这个满身是血的人面前,拱手道:“敢问壮士,腰中拴着的人头可是贼首张牛角?”

    “正是。”这满身是血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太史慈。

    卢植急忙走到岳彦身边,对岳彦道:“骠骑将军,此人名叫太史慈,东莱人,有万夫不当之勇护花狂龙最新章节。刚才将军的大军未到时,太史慈凭借一己之力,冲锋陷阵,黄巾军无人敢挡,不仅如此,他还在万军之中亲手斩杀了张牛角,此等勇猛之士,将军何不收纳为将,为国效力,以后必然会成为将军的左膀右臂。”

    岳彦听后,仔细的审视了一番太史慈,但见太史慈不过十七八岁,正是青春年华之际。他熟悉三国历史,自然知道太史慈是一员猛将了。他二话不说,当即哈哈大笑了起来,朗声道:“如此勇士,如果我不用之,那么我就是一个蠢材。太史慈,你可愿意到我帐下听用,为国效力吗?”

    太史慈本来就是要来投靠岳彦的,听到岳彦的这番话,喜笑颜开,当即拱手道:“求之不得!”

    “好好好,从今以后,我岳彦的帐下,又多了一员猛将了!”岳彦开心的道。

    一行人在这里一阵寒暄,随后便进入了北海城,把酒言欢,庆祝胜利。

    南阳、颍川、青州等地的黄巾军相继被平定,其余各地的小股黄巾军势力望风而降,至此,浩浩荡荡造反的黄巾军历时三个多月,被官军悉数平定。

    六月初十,岳彦率领大军,从青州开始返回京城,原先滞留在冀州的幕僚,仍然留在冀州为官,为以后打下基础。

    六月十五,岳彦率领大军抵达陈留,朝廷圣旨颁布,以岳彦平定黄巾军功劳最大,授封为骠骑大将军,又从武安侯变成了武侯,食邑冀州万户。

    皇甫嵩、朱儁、卢植三人因为平定黄巾军也有功劳,分别擢升为左将军、右将军、以及后将军,封为乡侯。

    除此之外,在岳彦在捷报中的举荐之下,曹操被封为谏议大夫,孙坚、太史慈、关羽、张飞、张郃、高览、陈到、曹仁、曹洪等人分别受封为校尉,原先跟随岳彦在冀州平定黄巾军的属将,再次获得殊荣,分别加官一等,鲍鸿、华雄为中郎将,杨速、沈豹、卓立为杂号将军,管亥、周仓、廖化都封为校尉。

    而远在冀州的人,也都正式获得朝廷的认可,成为各郡太守,并在岳彦的举荐之下,让沮授暂代冀州牧之职,代替岳彦管理冀州。

    这一系列的封赏中,有人欢喜,有人忧愁,远在阳翟的刘备,获悉这个消息,实在是懊悔异常,自己的两个结拜兄弟都获得了校尉头衔,而他却仍旧是一个白身,只得到了些许钱财上的封赏。

    岳彦带着大军,凯旋而归,一路上行军较为缓慢,一面安抚所过之地的百姓,一面罢免不合格的官吏,所采取的各种战后恢复的举措,都获得了民心的肯定。一路上百姓大多都是夹道欢迎。

    到了六月底,岳彦正式回到京城,在京城的东门外,聚集了很多很多的人,何太后带领着新登基的皇帝,率领三公九卿以及文武百官在城门外等候,当看到岳彦到来的时候,众人的脸上都是一阵喜悦,凝视着远道而来的英雄,喜笑颜开。

    但唯有一人却一脸铁青,面带阴郁之色。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将军何进。

    何进虽然身为当朝的大将军,掌管天下兵马,但如今凡事都取决于三公九卿组成的内阁,他不便于干涉朝政,而且想要调兵遣将,还需要上奏朝廷,内阁成员同意后,方可行动。这样一来,极大的约束了他的行动力。

    当他看到岳彦风风光光的凯旋而归时,心中的怒气便油然而生,同时也产生了极大的嫉妒和恨意。如今岳彦是骠骑大将军,虽然只是在骠骑将军中加了一个字,但这一个字的份量举足轻重,足以和他相抗衡。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岳彦就几乎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