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七零赚钱小能手 >

第102章

七零赚钱小能手-第102章

小说: 七零赚钱小能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村民都走,村支书把陈子文和陈明会计留下来。

    “这公平的方法,你们说,怎么分?”

    陈明会计:“抓阄呗,若是抓不到好的,只能怨他们自己手气,不能怨我们。”

    村支书:“是个办法,总觉得不妥。”

    陈子文:“把地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如,一级地,二级地,三级底,最后根据统计人数平分。”

    陈明会计:“有点懂,又有点不懂。”

    陈子文:“打个比方,一级地有100亩,二级地有五十亩。要求承包的人有五户,咱们就按照他们想要承包的亩数,按照相应的比例,把一级地给对方多少,二级地给对方多少,以此类推,总之,全部按照等比例算,每家每户所有的级别的地,按比例算下来,都争取一样。”

    “这下听明白。还是子文聪明。”

    村支书:“现在才听明白,笨,还好意思说你是会计,是认字的。明天开始,就辛苦你们俩登记承包人数。”

    “不辛苦,不辛苦。”陈明会计开口,忽又插话,“支书叔,不对呀。”

    “怎么不对?”

    “我和子文是会计,还有你,咱都是村委会的人,平时虽然不下地干活,但咱为村里忙活,这是算工分的,若是把地都承包出去,交完公粮,他们没事了,我们喝西北风呀,总不能白忙活吧。”

    陈子文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她没说,她想等明年征收公粮的时候,再和村支书说明这个问题,既然陈明会计提前提出来,也挺好,起码不用她开口。

    村子书:“这个你不提,我还差点忘记。到时候征收公粮的时候,多征收一部分,直接和村委会的员工分。”

    陈明会计微笑:“那行。”

    第二天一早,村委会大院站满人,倒也不乱,全都自觉的排好队。只不过有的村民来的太过早了些,凌晨三点就有村民过来排队。

    “我想包十亩。”

    “我想包二十亩。”

    “我想包十五亩。”

    刚开始他们有人说想包多少亩,陈子文他们便记下来,登记到五十多户人家以后,陈子文一边记,一边对身边的陈明会计开口。

    “陈明叔叔,他们都要这么多,能种的过来吗?”

    “先记下来吧,不管怎样,他们也会想办法把地种完,时间早晚的问题,总不会让地荒着吧。”

    陈子文一想也对,包的地数多,交的公粮就多,肯定不能让地空着,不过是早干完或者晚干完几天而已。

    又记五十多户,陈子文的眉头越皱越深。

    “陈明叔叔,这有很严重的问题。”

第92章() 
“每家每户都要这么多地;咱村能种的地可没这么多!”

    陈明会计这才傻眼。

    “确实,这一家一户都要十几亩;咱村哪有这么多地;这可怎么办?”

    “咱还是继续登记吧,到时候看看村里有多少人申请种地;又有多少人没申请;或者申请的少,咱们再想办法。”

    “行;现在也只能这么干了。”

    一直忙到中午一点半,所有的统计才结束;中途文老寡妇惦记陈子文挨饿,直接把饭送到村委会大院;顺便也帮陈明会计送一份。

    下午;村支书来到办公室:“统计结果咋样?”

    陈明会计:“头疼,每家每户都要承包十几亩;咱村的地根本不够分;除了子文家没申请;其余都申请;就是有几户像支书叔家一样;申请的少罢了。”

    村支书:“意料之中,毕竟都是在地里刨食的,哪里像子文家那样都有手艺。这可怎么办?”

    “要不就按人头分吧。”陈子文开口。

    陈明会计:“按人头分是公平;起码保证谁家都能分到地;可也有承包的少的;不想种那么多地的。”

    陈子文:“这种毕竟是少数,就让他们私底下自行解决,谁和他们家关系好,他就转让给谁,这和咱没关系,只要交粮的时候,把咱要的粮食交出来就行。”

    村支书:“陈子文说的这个办法行。明天咱就找几个人,和咱们一起去丈量田地,把田地分级,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好。等割倒麦子,咱就分田。”

    陈子文:“在割麦子之前分田,不能割倒以后分。”

    “为什么?不割麦子,怎么分田!”

    “若是割倒麦子以后再分,肯定会有个别村民偷懒,把麦秆留很长在地里,谁家分到这样的地,岂不是要倒霉,那么一片高麦秆,下地都扎脚。割麦子之前就分地,这地里的麦子也就是他们的责任,谁先割完,谁先休息,谁就能更快的拿到自己的地,更能促进大家干活的积极性。”

    “行,就按照子文说的做。”

    第二天,陈子文和陈明武把村里人头清算完毕,以便接下来的工作开展。

    第三天,村支书找一些村里的老年人和一些壮劳力,跟着去丈量土地。老年人,在村里的辈分比较高,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壮劳力则主要用来干活,跑腿。

    他们划出一块地的等级,陈子文便根据统计出来的人头,快速的计算,一个人头能分到多少此等级的地。

    忙活一周,终于村里所有的地划分完等级,计算出每户人头能分到多少。

    这边的工作完成,村支书重新召开村会,把工作的结果,和怎样分地的具体方法告知村民。

    村民都没有任何异议。

    村里事情忙完,陈子文便闲在家里,虽然那本大词典她已经背完,但只要闲下来,还是每天都会拿出来翻一番。

    文老寡妇家里有暖气,所以她家的地瓜保存的都比较好,村支书老婆把文老寡妇家的地瓜全部买走。

    陈子文本来就不爱吃地瓜,对于文老寡妇把地瓜都卖掉的事情自然不反对。

    只是脑海中突然有某个东西一闪而过。

    转身就跑到村支书家,向村支书儿媳询问城里一些走街串巷的事情,原来在她不往城里勤跑的这一年多,城里走街串巷的人比往常多了许多。

    陈子文跑回家,对陈明武开口:“爸,你做几件衣服,主要做25—30岁这个年龄段的,码数就做大众码,就是哪个码数人穿的最多,就做哪个码。”

    陈明武不解的问:“做这个干什么?”

    “我在家里闲着没事,等你做好以后,我去串巷,村支书儿媳说,城里这一年多,好像人都有钱许多,她卖的东西越来越好卖!”

    陈明武点头:“这两年没有旱涝灾害,别说城里富裕很多,就咱村人的生活,也比前两年好很多。”

    “这个我还真没注意。”

    陈明武笑:“那是因为咱家一直做生意,啥都不缺,所以你不知道罢了。陈明正欠咱们的那四百块钱,都还了二百多。除去你爷爷给两个小孩的压岁钱,剩下的都是他自己攒的。”

    陈子文看着陈明武屋里的布匹:“爸,有没有稍微硬朗一点的,颜色却稍微浅一点的,天蓝色,或者烟灰色。”

    “前几天,南方的纺织厂说制作出这么一批货物,问我要不要,我觉得布料硬朗,穿在身上不舒服,所以便没要,怎么,你想要?”

    “搞点回来试试吧,做风衣。”

    “风衣?就是你给我的那本书上的大衣吗?”

    “对,就是那种,咱做几件试试。”

    “大衣穿在身上怎么干活,我觉得还是做短衣服干活比较方便。”

    陈子文翻个白眼:“爸,你做衣服是个能手,你这挣钱的脑子可真不灵活。现在有钱的,舍得花钱的,都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你现在做的衣服,不大多数都来自文姐姐给你接的活吗!所以,咱做的衣服,也是做给有钱人,不用下地干活的城里人。”

    陈明武嘿嘿笑着:“我的确是笨了点。”

    “没事,等以后你和白姐姐结婚,就让白姐姐给你看着点。白姐姐在这方面,肯定比你强。”

    陈明武脸色微红。

    陈子文无奈的摇摇头:真是纯情,难道这个年代的男人都这么纯情吗?

    “爸,你赶紧给南方的纺织厂打电话,定一下我要的货,给我做出点样品,我去串巷子试试。”

    “行,我这就去打电话,让他们和我后天要的货一起发过来,正好你又接了套沙发,把丝绵让他们一车发过来。”

    “行,你去吧。”

    一周后,布料和沙发料全到,陈明武给司机师傅料钱,为了表示感谢,又给司机拿两瓶辣酱。

    司机师傅笑着把辣酱收下:“给我来一箱辣酱。”

    陈明武赶紧去搬,陈子文笑着开口:“怎么要这么多,您这两瓶能吃一阵子,等您下次再来送货的时候,在给您两瓶,新鲜的,多好。”

    司机师傅笑的脸上肥肉颤抖:“前几次,我把你们的辣酱分给和我一个单位开长途的师傅,他们一吃就上瘾,点名要让我给他们带货。我也不是白带,我一瓶加两毛钱,你家一箱是二十瓶,我这一趟回去就能挣四块钱呢,反正我回去也是空车。”

    陈子文微笑:“谢谢叔叔给我家辣酱做宣传。”

    “不用谢,用你爸的话,咱们这叫双赢。”

    陈明武把辣酱直接放到司机的车上,司机把钱交给陈明武。

    陈明武点清,和对方说再见。

    等司机离开,陈明武把钱给陈子文:“咱这个月送出的四瓶辣酱,可真没白送。”

    陈子文点头:“嗯,以后挣回来的会越来越多,他的司机朋友全国跑货,会间接的给我们再带动一下辣酱的销量,今年咱得把后山能种辣椒的地方全部种满。”

    “行,咱今年早种一部分,试试能不能把辣椒的结果期变长。”

    *

    接下来几天,陈明武优先把快到期的衣服做完,不急的就缓下来,主要给陈子文做她要的那批风衣。

    一周之后,陈明武给陈子文做二十件风衣。

    陈子文看到手里的成品,虽然因为布料的缘故,大大折扣了风衣的效果,但放在这个时候,已经是挺先进的。

    陈子文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跑串。

    跑到文老寡妇老家,从堆在墙角的树枝之中找一带叉的长树枝,用这树枝拖住挂有风衣的晾衣架,就能更好的展示风衣的全貌。

    明天恰好是周末,陈子文首先想到的便是去广场。

    哪个年代,周末广场都是人流聚聚集的地方。

    家里有三轮车,可陈子文总是学不会,骑上去头总是乱扭,除非陈明武也恰巧进城载她,否则她还是习惯步行去城里。

    和村支书儿媳一起来到广场,在远离村支书儿媳家五六米远的地方,在地上铺一干净的袋子,上面放几件风衣,又把一件风衣挂在晾衣架上,最后用树竿举起。

    “风衣,好看的风衣,美女必备,送对象必备。”

    很快,便有几个年轻的姑娘围过来,可是一问价格便放回去。

    陈子文一点也没在意,继续吆喝。

    又有一个姑娘围过来,有点不好意思的开口:“我我能试试吗?”

    陈子文拿起一件衣服递过去:“试吧,穿上肯定好看。”

    姑娘扎着俩麻花辫,大眼睛,白皮肤,个子也不矮,就是穿的有点破旧,人还有点胆小。

    旁边一女人小声对陈子文开口:“你怎么把这么好看的衣服给她试,一看对方的样子,也买不起,别弄脏你的衣服。”

    陈子文微笑不说话。

    她若是说话,就无意间得罪这位“好心”或者是多管闲事的女人。

    再说,她对她的衣服有信心,这姑娘长得美,穿上之后,衣服会衬托的她人更好看,她也更能把衣服的美展现出来,这叫免费的宣传。

    果然,对方穿上风衣以后,显得人更加的漂亮。

    陈子文:“姐姐,你穿着真好看。”

    之前想买的几位姑娘,因为价格没买,看到这位姑娘穿着如此好看,难免想象成自己穿上衣服之后的样子。

    “那个我也想试试。”之前问过价格的姑娘,伸手就准备去拿地上的另一件新衣服。

    陈子文眼快的把地上的衣服收到一旁,笑着开口:“姐姐,您稍微等一下,等这位姐姐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您用她身上那件试。那件就当试衣,谁试穿都可以,这边这些不行,都试穿了不好卖。”

    姑娘脸色微红,但也能理解,毕竟这个衣服不便宜。

    “行,我等一下。”

    试穿衣服的姑娘赶紧把衣服脱下来,声音软软的对陈子文开口:“给我拿一件吧。多少钱?”

    “八块。”

    女孩二话没说,把钱拿出来递给对方。

    女孩动作如此麻利,倒是狠狠的打了之前向陈子文低声说话女人的脸。

    做生意会遇到很多不同的人,但千万不能以貌取人,有的人喜欢露富,有的不喜欢,有的人穿的破破烂烂,可能就是隐形的富豪。

    “怎么样,我穿着好看吗?”新试衣服的女孩,穿上风衣,在原地转个圈,欢快的问向她的同伴。

    “好看,挺好看的。”

    “嗯,特别好看,就是贵点。”

    “买吧,只要你穿上这衣服,肯定能把咱厂那什么厂花比下去。”

    最后这句话,直接让对方下定决心。

    “小姑娘,给我拿件新的。”

    陈子文麻利的从背包内拿出一件新衣服,笑着双手递过去:“姐姐穿着真漂亮。”

    姑娘显然对这句话很满意,把钱递陈子文:“小姑娘嘴巴真甜。我一个月的工资呀。”

    “姐姐,挣钱就是花的,您穿着漂亮的衣服,每天美美的,心情好,工作的时候也有干劲。”

    陈子文很想说一句:您厂的帅小伙肯定会被姐姐的美征服。但还是忍住,她还小,不能像在家调侃陈明武一样,在外面说这样的话。

    “给我来一件。”一个男声响起,直接递过钱。

    陈子文忙接过钱,把衣服递到对方手里。

    陈子文见那人年轻,穿着讲究,应该是给处的对象,或给在家的新媳妇买的。

    “叔叔,您拿好。”

    陈子文知道这衣服肯定能卖出去,没想到竟然这么顺利,果然,不论在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