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在重生暴君后院的路人甲-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少在楚王比前齐王和晋王都要对自己所编著的医书要重视得多,听说不但放置在太医署内,还在官学和地方私塾内多有宣传,让人誊抄,甚至传到了晋国。
而小徒儿的儿子还小,还离不开做父亲的关照。
于是风先生将一些内情告诉楚王,让他有心理准备。
皇上看到风先生欲言又止的样子,亲自为他倒了杯茶,问道:“风先生是否还有什么不方便之事,尽管道来,朕派人去办。”
风先生既然决定说,也不含糊,立刻问道:“最近皇上有没有感觉到身体还有其他不妥之处?”
皇上原本想摇头,似乎想到了什么,于是他咬了咬牙,实话实说道:“有,自大公主和二公主出生后,后宫之中再也没有孩子出生了。”
风先生想了想,说道:“皇上还年轻,按理说小小风寒,更何况只是落水而已。皇上这是中了一种隐藏得非常深的汤药。它最大作用是让人突然爆发疾病,并很快死去,外表看起来像是暴毙。只是好象皇上最近吃了什么解毒的药物,然后生病高烧将余毒排泄出来。这次生病其实是一件好事,让余毒提前爆发出来。皇上的身体彻底的好了。在下猜测是不是静妃的茶叶所起的作用?”
这并不是老爷子给自家徒儿脸上贴金,那是因为乖巧孝顺的徒儿时不时孝敬了不少茶叶。他曾经试验过,此茶叶真的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皇上顿时心惊,没想到还有这番内情,若是风先生不提,他还一直会瞒在鼓里,无从知晓。
只是如今查找真凶是就不容易了,因为他一直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中毒的。
皇上令王内侍亲自送风先生至梅园。
第二天在朝会上,果不其然,有人弹劾静美人以媚侍主,陷皇上以身犯险。
也有人再次提出将二皇子交给贤良的皇后娘娘抚养,让太子代为教导为宜。
皇上当即驳回。
第 152 章()
自从母子两人在梅园安定下来;三皇子渐渐习惯了新居所、新奴仆之后;常常在院子里欢快的玩耍;在冷宫养成的怯懦不爱动的性子改掉很多;笑容也多了起来。
皇上和皇后先后赏赐下来不少物品;例如:笔墨纸砚、布料等日常急需的。
任静洁将所有物品从头到尾都认真检查过后;亲自为儿子取布料做了各种中衣、鞋袜;虽然服侍的奴婢中有绣娘在。
从前她无所谓,但是有了儿子以后,她多少要注意防备他人使坏;多加小心些并不是坏事。
半个月以来,任静洁非常忙碌。
任静洁认真安排三皇子的启蒙读书写字的课程,兼皇室礼节规矩;免得若是出门遇到比她地位高得多的后宫女人借机嘲讽讥笑和惩罚她和儿子。
“主子;风先生来了!”
夏荷敲门打断了任静洁教导三皇子写字,她走进厢房内面带欣喜的说道。
作为从潜邸开始服侍的丫鬟;她当然知道风先生在主子、乃至皇上面前都有地位;他的到来对于在后宫处境艰难的主子来说是一件好事;多少能让皇上多注意到主子。
任静洁非常高兴伸出双手作势要抱儿子;说道:“儿子走;去见见娘亲的师傅。”
三皇子小心的放下手中真正的毛笔;非常珍惜的轻轻搁置好墨条和砚台,将竹简收拾完毕,这才习惯性的双手环绕着娘亲的颈部;说道:“娘亲;师傅?”
难道是给娘亲启蒙的师傅?
三皇子从小是任静洁手把手养大的,所以要比平常人家的母子还要亲热几分,更何况是在亲情冷漠的皇宫内。
平时起居更衣喂饭,任静洁每每亲自去做,从不假人与手。
当两人走出厢房,站在回廊上第一眼就看见了那个站在大树下负手而立的白须青袍老者,他正背对着他们看着点点红的梅枝。
任静洁加快脚步面带笑容远远叫道:“师傅!”
老者听到背后的动静转头看去,年轻娇俏的女人手中即使手中抱个孩子,还是犹如十年前初次见面一样,简朴婀娜,全身毫无多余配饰,却依然动人。
这位老者正是风先生。
风先生略微埋怨说道:“孩子都这么大了,也不和师傅写信抱个喜讯。若不是你五师兄来楚国,为师都不知道消息。”
任静洁傻兮兮的笑而不答。
她总不能说,她刚生完孩子,出了月子就被直接打入冷宫,根本没时间写信吧?
她还不想令师傅担心。
她一边招呼师傅在院子中奴婢们铺设好的食几和软垫坐下,一边惊讶的说道:“五师兄来楚国了?”
风先生一共收了七个徒弟,包括她在内,却不全是药草方面,还有医术和其他。
虽然一个师兄师弟都没见过,但任静洁在师傅平时字里行间中听得出,师傅最为偏爱这位五师兄,称赞他天纵奇才,对医学和采药方面研究非常深,青出于蓝胜于蓝。
风先生点头,看向任静洁怀中正瞪大眼睛盯着他的小男孩,说道:“此子即三皇子?”
任静洁回答道:“这是我儿子,可爱吧,快,叫爷爷。”
三皇子乖巧听话,却有些害羞的叫道:“爷爷!”
风先生连忙摆手说道:“不敢当,给,这是为师给三皇子准备的见面礼。”
任静洁让三皇子接过风先生手中的一个上锁的小木盒子,随手打开一看,是一颗用蜡封闭的药丸,疑惑的看向师傅。
风先生笑呵呵说道:“这位为师取用你送的那个木质鹰雕,制作而成了一种药丸。此物的原料是大毒,但为师却发现其外敷内服对消炎、解毒有奇效。你每次用的时候只取十分之一,之后再次用蜡封闭,以免药效流失了;”
任静洁惊讶此间的大夫还真是厉害,利用植物中的毒素来治病。
有时一种药材是有毒的,但它却是另一种疑难杂症的救命良药;
或者有的药材是对人是宝贝,但搭配不当的同样是要人命的。
任静洁连忙让儿子道谢,风先生也算是送了一份大礼。
风先生摆手笑道:“好了,为师也该走了。有事写信给为师啊!”
他是真心疼爱眼前最小的徒儿,聪慧细心,凡是他教导的药理知识每次都是有问必答、条理清晰;
可惜,哎,可惜。
这么好的苗子就这么错过了,若是当时他再努力争取一下就好了,收到门下,细心教导几年,就可以继承他的衣钵了。
将风先生送走,任静洁亲自将这个装着药丸的小木盒子收好。
这即是师傅的好意,也是敌人可以陷害她的工具,若是不小心被人轻易的找到并偷走,到是她是一百张嘴都说不清了。
***
风先生的来去并没有引起后宫和朝堂的任何风波,对于不了解他的人来说,风先生就是一介大夫,根本不值得一提。
可是对于皇上来说,却是另一个晴天霹雳了。
“你是说有人终于用令牌上那个特殊的图案去联络了皇后,而你们怀疑是风先生?”
漆黑的夜晚再次降临,仍然是在空旷清冷的承宇宫内,暗卫为皇上带来了一个令人完全意想不到的消息。
皇上在烛光下的面容模糊,看不清其表情,尤其是垂首抿嘴更是显得严肃和慎重,让承宇宫内空气凝滞。
暗卫低头回答道:“是,风先生曾经暗中接触过给后宫厨房送菜的人,而那人曾经和皇后大宫女利用糕点食物传递消息,只是暗语是特定的,没有纸条等类似证据存留,所以具体内容是什么还在查。”
风先生此人,皇上在前世时便有所耳闻其人;
一直到今生对他有救命之恩,皇上却从来不知道原来他是晋国人,或者说,他的师门是那支千年来非常神秘队伍,整整一万人当中的传人之一。
楚王在这将近十年中,十分爱才,所以依然多次相邀风先生出山为其效命,却全部都被他用各种理由拒绝了。
皇上以为风先生是看不上小小的楚国,或者是离不开自己的师门,却没想到原来是因为早有主子,不敢另投他人。
看来,若是有令牌外,风先生的师门说不定都能听命与他。
皇上越发深想其中所蕴含的利益大小。
到底这一万人当中象风先生如此厉害的人到底有多少?
他们这些人在千年传承不断的情况下是不是始终听命于令牌的主人?
皇后私下到底联络了多少令牌上的人,会不会有暗卫遗漏掉的?
这一连串的疑问让皇上寝食难安,对皇后防备之心大起。
于是皇上说道:“再派几名暗卫牢牢监视皇后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她身边的人,不单单是大宫女。风先生那里也要注意,不过他的武功非常厉害,不要过于接近被发现了,反而打草惊蛇。”
“是”
窗外一阵寒风吹过,烛光一晃,承宇宫的中间空无一人。
***
在楚京外城一处医馆内,门口等着诊脉开药的人络绎不绝,进进出出的,好不热闹。
盖因此间大夫医术高明,药铺内的药草齐全,最重要的是价钱比其他的医馆要便宜得多。
奇怪的是,却很少有人前来故意找麻烦、进行挑衅。
这天,内间那位医术最好的中年人向书房主位上的老者行礼,恭敬的说道:“师傅,你的吩咐徒儿都照办了。”
这位老者正是刚刚离开皇宫的风先生。
风先生捻胡说道:“嗯,为师让你多关照点师妹,你做得很好。对了,令牌的主人出现了,哎,如今真是多事之秋。齐国被灭,实在是太过突然,乃至师门一点准备都没有。楚王好生果断。”
在下首的中年人是风先生口中的五师兄,他在楚京外城开了一家平民医馆和药铺。
五师兄也算是风先生的衣钵传人,所以有些事风先生提前告诉他了,包括令牌的事。
他好奇的问道:“师傅,师门中人已经好几百年都未曾入朝为官了,为朝廷办事了。我们还需要听从令牌的主人吗?毕竟令牌是死物,万一那人私欲过重、心怀不轨、祸害苍生,或者令牌容易被易主怎么办?难道我们要不停的换人?”
风先生微笑的说道:“五徒儿,你不懂,为什么上千年来我们要依然保持这种传承?这是为令牌的主人,也是为了我们自己,你以后就会知道了。至于令牌由于遗失或者其他原因易主,我们这些传承者只会承认会使用令牌的人。”
只是令牌的主人到底是谁,风先生并没有告诉五徒弟。
第 153 章()
人是最善忘的;时间可以让人淡忘一切。
当然;一名合格的商人也是疯狂逐利的。
只要他人给予的利益足够;什么仇恨都如同浮云;可以瞬间消散。
齐国仅仅被灭才过去短短三年的时间;如今的海岸港口从当初被毁得残垣废墟;再度恢复到人声鼎沸的模样。
丝毫看不出这里曾经发生过惨绝人寰的战乱和尸横遍野。
小商小贩手推着木板小车上琳琅满目的小商品;码头扛货的彪形大汉拼命吆喝声,学子书生游玩,当家小妇人挎篮子买菜等等;繁华热闹的景象为整条湛蓝色的海岸线描绘出一副美丽的画卷。
只有当地人才看出一个和以前的齐国最大的不同之处,即街道上的行人、商铺的客人中,女人渐渐变少;尤其是结伴相互嬉笑打闹的少年少女们。
往日齐国特有的开放自由的空气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楚国严格的礼仪规范;
还有停靠在海上的九桅张十二帆、平时商战两用的大型船只,旁边标注着禁止对外开放;仅仅只有楚国官方才能使用;并且港口实行登记管制进出。
规矩甚至比原楚齐边境还要严格许多;这令许多人不满。
曾经有人带头大闹过几回;甚至引发骚乱;令码头海运陷入一阵瘫痪。
当港口关卡巡逻士兵多次说服无效并起冲突;眨眼间几颗血淋淋的人头挂在停靠在港口的大型船帆上,再加上抓了带头闹事的几个人,顿时升级的矛盾平息下来。
等地上大片血迹被士兵迅速的冲刷干净;港口再度恢复了热闹;仿佛刚刚的一切都是幻觉,好似没有任何特别的事情发生。
在距离港口不远处有十几家大大小小的造船厂,有属于皇室的,但是最多的是属于齐国各大世家贵族,即大富商的。
只是当齐国皇室被屠戮一空,好几家富商消失,齐国贵族损失惨重。
有的人举家迁往强大的晋国,投靠当地的商会以寻求庇护;
有的人不想远离故土、舍不得大海上的资源,于是他们尝试与楚国的驻军兼官员联络感情,试图继续开商铺跑海运。
自从魏将军返回楚京并且封侯后,皇上下旨空降、也是在抵挡晋军中立下功勋的楚国良将………冯将军,他是如今在港口最大的执行官员,负责率军镇守此地,并且还有密旨密令在身需要完成。
他和此前的魏将军状况极为相似。
冯将军心中有数,并且看出了皇上的用意:若是他在海州任期此行顺利,并立下大功后,也有封侯封地的机会。
因为皇上在培养更多的行军打仗的武官,显然他的征伐之路并没有停止。
这个发现让冯将军心中大喜,楚国几百年来文官始终压制武官不能翻身,而武官平日也根本无法通过功勋来晋升。如今皇上为武官开辟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康庄大道,他们这些士兵和将军们当然是全身热血沸腾,恨不能立刻冲锋陷阵。
而管理日常事物的地方文官是知州蒋镇,他不得不给冯将军几分薄面。
从拿下属于原齐国的港口那一天起,楚王当即宣旨下诏将此地封为海州,并入楚国领土范围,并禁止晋国驻军入内。
***
今晚,在海州最大的酒楼“飘香阁”被人包下,没有帖子的人一律不准入内;有些不差钱、常常前来光顾的人向进入其中时,却被门口的守卫一一拦下。
一个中年人自认为还没进去就被赶了出来,在朋友面前丢了脸面,于是大声喊道:“你们知道本公子是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