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天生反派 >

第62章

天生反派-第62章

小说: 天生反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面身披鹤氅的年轻人,没有如他想象得那样露出羞愤难当的表情,而只是用一种澄静的眼神注视着他,这种目光让给陈友谅有些不舒服。

    乔衡说:“事实如何,你我心知肚明。”

    不等陈友谅就说什么,乔衡又道:“你只当自己是天地间的头顶聪明人,却不知自己也不过如此。当年你一投入徐寿辉麾下,殷野王就断定‘徐兄弟受此人蛊惑,必有后患’。那徐寿辉愚昧无知不听劝阻自找死路,你还真当无人知晓你做下的勾当?”

    被宋青书这般落面子还是第一次,陈友谅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他道:“殷野王说什么,你又是从何得知?你若是想借此动摇我,那还是免了吧!”

    远方传来一阵打斗声。陈友谅心道,他有帮手!宋青书如今声名狼藉,到底哪来的帮手?!

    张无忌手握成拳,一拳打在正与他对峙的那人身上,那人挨了这一拳,嘭的一声摔在树干上晕了过去。张无忌突然高高跃起,躲过突然扫向他下盘的一只腿,伸手向另一人的脖颈后方劈过去,这人同样倒了下去。

    一个士兵打扮的中年男子,突然从一棵树上跃下,一把剑直直的刺向张无忌的百会穴,出招凌厉狠辣,一看就知此人不是普通的士兵,也不知这人是陈友谅从何方招揽来的人手。张无忌头也不回。剑刃越是接近张无忌的身体,就越有一种剑身深陷泥潭的感觉,进退两难。那人皱着眉连刺了几剑,竟无一命中,他突然灵光一闪,脑海中嗡的一响,乾坤大挪移?!

    他看着张无忌,高声惊骇道:“你是……张无忌!”

    以陈友谅的耳力,自不会漏过这句高呼,无法掩饰的面露惊愕。

    刚听到打斗声赶过来支援的又一个人,看到张无忌的脸,啊的一声惊叫,手中的兵器掉到了地面上,“教主?!”当即腿一软,不顾地上的雨水跪倒在地,这人居然恰好是明教中人。

    张无忌有些无奈地说:“是我。”

    “宋少侠好大的本事,居然能让堂堂明教教主当你的门下走狗!”

    陈友谅的面上却是一派泰然,似乎全然不惧他们深夜来访所为何事,说来说去不过是为了徐寿辉之死,不过他们就是知道此事是自己做下的又如何?一句话,他们如今根本不能杀自己!他手握抗元义军,自己就是大义所在!

    乔衡不为所动的看着他。

    陈友谅:“我知道你是想要我给你个交代。”

    他呵了一声,“这有什么好说的。你们这些名门大派的弟子,自幼便衣食无缺,生来就有名师秘籍,我等只是小人物,高攀不起,也不想攀。然而如今好不容易创下一番基业,你们这些名门大派还来掺和一脚,就休怪小人物翻脸了。宋少侠所知甚多,又赶上了这么一个出身,你说我不拿你当筏子还能再去找谁?你也别怪我,要怪就怪你出身武当吧!”

    乔衡不以为忤,甚至难得起了兴致,想要何人辩一番,他认真细数道:“汉王这份颠倒黑白的功力委实不凡。不过你这一骂却是连自己也骂进去了,汉王出身少林,又改投丐帮,少林、丐帮哪个不算是名门正派。最后又投身明教,归入明教徐寿辉麾下,明教算不算又一个大派?”

    陈友谅:“是又怎样?你们在心里尽管嘲弄我心狠手辣,但我却是为万民计,日后自有大把人敬我仰我!”

    “你又错了。”乔衡,“我且问你,当初韩山童奋起抗元,抓了他儿子韩林儿,欲要借此要挟他的人是你还是我?丐帮史帮主为人豪爽、清正廉洁、救人无数,杀了史帮主并安排傀儡冒充他,借此手握丐帮大权的人是你还是我?当初若不是为了逃命,你肯加入红巾军?为红巾军奠下厚实根基的人,是徐寿辉还是你?最后杀了他取而代之,窃取了他成果的那人是你还是我?

    “你不是在为万民计,你做这一切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私心!你绝非是一个值得被人敬仰的人,于万民而言你只是一个祸害而已。”

    陈友谅脸色铁青,任谁被这样掀老底都不会有什么好脸色。他曾经怎么不知道这宋青书如此能说会道,让他想要直接撕烂他的嘴。但思及张无忌就在外面,如果自己真做了什么,他虽然看在义军的份上不会杀了自己,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不说别的,仅是废了自己一身武功,就够自己受的了。

    陈友谅冷笑了一声。

    “君不闻‘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这句话?”他接着道,“宋少侠深夜前来不会就是为了臭骂我一顿吧?宋少侠到底有何要事,不妨说清楚。不过你若是为了杀我而来,我劝宋少侠还是早点回去吧!”

    外面仍旧电闪雷鸣着,风呼啸着,乔衡一路顶风冒雨而来。他好不容易下了武当,怎能陈友谅让他走就走了,他不但没离开,而且走到了陈友谅面前,或许他根本就是把陈友谅那句话当成了清风过耳,忽略了个彻彻底底。

    他的身上还带着几许带着冷意的雨水气息,他看上去一副手无寸铁的样子,可是他自己知道,他的腰间还缠着一把染过血的锋锐软剑。

    但他到了现在都没有把它拔/出来。

    因为他的手有些麻木,身体也太冷了,如陈年朽木一般僵硬。

    屋内燃着火盆,乔衡感受着这丝丝暖意,身上的寒意有如寒冰逢春,抽丝剥茧般一点点融化。

    陈友谅:“我敞开天窗说亮话!曾经的你杀不了我,现在的你也杀不了我,将来的你更杀不了我!我手握兵权,麾下义军无数,百万黎民百姓指望着我替他们杀鞑子,帮他们活出个人样来。汝阳王在江州外虎视眈眈,朱元璋鞭长莫及,江州地界的义军我大权独握,我若一倒,不敢说大半个元朝都会因此遭受牵连,但至少整个江西行省必然重归鞑子统治,百万黎民重归暗无天日的日子!”

    “宋青书,我说的这点你认还是不认!”

    乔衡:“虽然不想说,但我不得不承认……你说得对。”

    陈友谅稳稳地坐着,他说,“你若有胆量,你就过来杀我吧!我就坐在这里,绝不出手,可你敢杀吗?”

    乔衡看着他,就像是想要看出他究竟是在说真的还是假的。他的脸上没有被轻视过后的倍感侮辱,与他一开始的表情没什么不同。

    陈友谅也大大方方的回视着他。

    乔衡的手搭在了腰间。看起来就像是不堪承受屋外出来的寒风,让人忍不住合了下/身上穿着的鹤氅。

    远方一记落雷,照得整片天地一片刺目的明亮。

    不,那不仅仅是闪电,其中夹杂着一道孤鸿掠水般的剑影,那道刺目的光芒是剑身反射/出来的光芒,骤如闪电,那道银茫刚亮起就又悄然消失。

    嘭的一声轻响,像是有什么倒了下来。

    再之后,一道震得房梁都好似在发颤的雷声过后,天地间终于恢复了平静。

    陈友谅的脸上仍挂着似讥似嘲的笑意,但人已经斜着倒在了榻上,他的心脏位置一点一点的向外渗出鲜血。或许在他人生最后的刹那间,都在疑惑为什么宋青书真敢动手了,又或许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死亡。

    乔衡手中握着一把剑,剑身倒映着陈友良眼中的讥嘲,这份讥嘲竟成了给他自己最好的交代。

    他看着倒下来的陈友谅,面上一片空白。

    他抬起另一只手挡住自己的眼睛,明知房间里只有他自己,他却下意识的不愿让他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情绪。

    陈友谅其实说得没有错,他是不敢的,至少曾经的他是不敢的。

    他的人生似乎一直在重复挣扎、认命、妥协,再挣扎、再认命、再次妥协的轨迹。忍耐压抑自己的本性,已在不知何时成了他的习惯。

    他永远不会承认那些不得不背负上的罪责,然而,纵使他再厌恶别人的指责与征讨,他却永远鼓不起勇气反击回去,因为他知道,对方才是真正无辜的。这些受害者以及与此相牵连的人深受身体原主所害,前来报仇不是再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他的身份,决定了他自一开始就站在不占理的一方。

    陈友谅其实说的没错,他一倒台,整个江西行省都会陷入大乱之中。元军受到鼓舞,必然会乘胜追击,周围几个行省都会受其牵连。战争从来都是鲜血与尸骸共同铸就的,陈友谅是百万黎民的希望,如今的他就是大义所在。他不过是来讨/伐一个欺辱他的小人,却依然不占理。

    他的大脑在争执。有那么一方说,想杀就杀了他吧,他只会把你的忍让当做软弱,你有能力杀掉他的。而又有另一方说,他若死在你手里,你说不定就成了千古罪人了,到那时,你与你曾经鄙夷厌弃过的人还有什么不同?

    可随着他刚刚那一剑挥出,仿佛有什么禁锢在他心中的枷锁碎掉了。

    明明,他也是无辜的啊。

    但是又有谁是真的认为他也是无辜的?

    真正的加害者不知所踪,无辜的被害者们互相折磨,多么滑稽!

    想着想着,乔衡竟是忍不住笑了出来,笑得他咳嗽了起来方才渐渐停止。

    乔衡遮着眼睛的手轻颤了一下,然后慢慢攥成拳把手放下。他眉头微皱,伸手抹了下唇角,毫不意外的见到手指上染上了一丝血红。

    强行摧使独孤九剑还是有些太勉强了。

    他略垂头看着斜倒在榻上的陈友谅,神色不定。

    乔衡提着剑,趁着人刚死血还没彻底凝固时,在陈友谅颈间又划了一道伤口,鲜血立即顺着伤口涌了出来,有如怒放的花朵般极尽妍态。乔衡目不转睛的看了好一会儿,才移开了视线。

    他在桌案上拿起一根/毛笔,在他的血上蘸了蘸。

    你想流芳百世,受万人敬仰,他却偏要让你身败名裂、声名狼藉。

    死亡就等于一切都结束了吗?

    不,至少对他来说,死亡从不是一切的终结。

    他在那所谓的“冥冥中自有天意”手下挣扎了这么久,一直都不曾脱身。别看他在不断摔倒爬起的过程中积累了无数经验,最终学会了翻盘,在一片荆棘中寻得了一条看似光明的出路,但他心知肚明,这不过是如同监狱里偶尔的放风一样。该改变的什么都没能改变,该逃离的仍旧逃离,一时松懈就会让自己打回原形。

    这世间的一切到底是不是早就注定好了各自的轨迹?

    如果不是的话,为什么他总是翻身无望。

    而如果是的话……

    那就赶巧了,反正陈友谅注定在不久之后落败于朱元璋之手,然后身中流箭而亡,如果朱元璋真是天生皇帝命,陈友谅早点死还是晚点死与朱元璋又有什么关系,反正他一定会平定天下,还中原大地一个朗朗乾坤。说不定陈友谅这时死了正和他胃口,他直接接收了陈友谅的部下,顺势围剿了汝阳王,江西行省虽乱得一时,但对整个历史而言,说不定会促进天下早一步安定,推动明朝提前建立呢?

    再说了,还有张无忌这个世界所钟、集大气运于一体的天之骄子在,自己还需要担心什么。

    如果一切向着最糟糕的可能性发展了……

    天之骄子、天命皇帝都还在,怎么可能会有这种可能,一定不会有这种可能。

    他伸手推了一下陈友谅,陈友谅整个人都趴在了榻间。

    烛影将乔衡映在了墙面上,只见那个灰色的影子抬起了手腕,指间执笔,手腕微动间笔走游龙。一行行字,直接被他写在了陈友谅背部的衣服上。

    噼啪一声,刚完成任务的毛笔,被乔衡掷在了地面上。

    乔衡看向门外,虽然看不见人影,但仍然能听到不断传来的打斗声。他向着房间外走去,走到门口附近时,他弯腰拾起了自己的油纸伞,然后一脚踏过了门槛。

    他驻足在屋檐下,那些风声、雨声、不知何处传来的蛙鸣、远方隐隐传来的雷声,仿佛冲破了什么阻碍,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度拂过他的耳畔。

    他看着周遭的一切,眼前的一切明明他来时已经见过,无甚新意,但此时他却不肯放过一丝一毫。

    在深夜中,原本就看得不慎分明的万事万物,似是在雨水的冲刷下褪去了本身的颜色,变作了纯粹的黑白双色,而那些白色,也如雾中观花般朦胧,逐渐融入黑暗。

    他一点点的感受着自己的双眼,再也看不清半分鲜艳颜色,唯剩下纯粹的黑暗。

    他什么都看不到了。

    又一次的,他孤身一人处于一片黑暗中。

    他迈开步子,没有步入雨中,而是顺着长廊走去。他的身影没一会儿就隐没于长廊的尽头,然而观其前进的方向居然不是打斗声传来的方位。

    他怎么会去找张无忌呢?最好永远不要再见面,他们本来就不是同一路人。

    ……

    张无忌一掌又劈晕一人,他心中敬这些人都是抗元义士,手下不肯使出全力,颇感畏手畏脚。那个明教中人左右为难,一边是前教主,一边是同袍,一时也不好插手,只好跪在一边两不相帮。

    张无忌不愿伤人,喊道:“我敬各位都是好汉,各位何必为陈友谅这奸邪小人卖命?若我一时收不住手,伤了各位英雄,未免伤了和气,我们一齐停手可好?”

    他这样说,却被人误解成了威胁:“张教主虽然武功高强,但双拳难敌四手,我等岂会怕你?汉王又怎会是奸邪之辈,莫不是张教主误信了什么人的谣言!”

    这陈友谅蛊惑人的本事果然还是一等一的。既然对方不愿收手,那他也只能陪着对方打下去了。他本想要速战速决,但形势比人强,看来是做不到了。虽然他给了宋师兄一个信号弹,让他遇事就叫自己,然而宋师兄不在身边,心中终究是有些放心不下。

    张无忌武力高深,当他动了真格时,四周围攻的人自然是毫无敌手。待他收功停下时,四下里除去他自己,居然再无一个站着的人,要么是晕了过去,要么就是在地上挣扎呻/吟。

    那个跪着的明教人哆哆嗦嗦的问:“教……教主,这是怎么了?别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