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的日常-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辎摆摆手,苦笑一声,“你起来吧,以后……你母亲无暇照管你妹妹,你妹妹身子又不好,你这做姐姐的多照看照看她。”
唐曼宁疑惑的看看曼春,突然明白了过来,张口结舌,“刚才、刚才你们说的是妹妹?”她看看妹妹,再看看门外,简直说不出话。
……
唐曼宁一脸的失魂落魄,回到自己的院子,她心烦地把人都打发了出去,一头扎进被子里就再也不想动了。
她的乳母葛嬷嬷听着屋里隐隐传出了哽咽声,在门外急得直打转,“我的姑娘,你这是怎么了?但凡什么事儿,有太太和老爷给你做主呢!”
唐曼宁拍着被子喊,“谁也别来烦我!让我清静会儿!”
葛嬷嬷还要再劝,听见身后有人叫她,回头一看,见是大姑娘身边贴身伺候的石榴,跟石榴对了个眼色,两人悄悄儿地去了一旁。
石榴道,“今儿老爷太太不高兴呢,姑娘在院子里不耐烦打伞,淋了点儿雨,我们几个好悬没被太太打发了。”
葛嬷嬷满脸不信,“别人要是说这话,我信,可咱们太太多疼你,说句僭越的,这院子里除了咱们姑娘就是你了,石榴好姑娘,快别跟你葛嬷嬷打哑谜了,姑娘这样哭,我都快急死了。”
“我还能骗嬷嬷不成?是真的,”石榴伸出两根手指比了比,努努嘴,“还不是为了她?这回咱们太太可没落着好,老爷不肯罢休呢,连少爷和咱们姑娘说话都不管用了。”
葛嬷嬷装作不解的样子,“不是说她不行了?”
葛嬷嬷人老姜辣,在后宅二十多年不是白混的,有时候她真觉得太太是给自己找罪受,家里如今就两位姑娘,年纪又相近,无论哪个倒了霉,对于另一个来说都是没有好处的事,何必呢?尤其大姑娘现在还没说亲事,越是把家里上下收拾得花团锦簇才好呢,哪有自家没事找事的?不过,这些话她也就是自己琢磨琢磨,跟谁也不会提起就是了,适才二姑娘那边儿闹起来的时候,她就没有往跟前凑,凑什么?主子家的丑事都让你看见了,还能饶了你?在场的那么多婆子丫鬟,她就不信没人敢传一个字,早晚会被人知道,你就是不想知道都不行。
“谁知道老天爷什么时候收她呢?”石榴有些心不在焉的笑了笑,想到她祖母脸上的抓痕,笑容有些僵硬,对葛嬷嬷道,“太太吩咐了姜汤,我去厨房看看,这儿就有劳嬷嬷先盯着了。”
“客气什么,你快去快回。”葛嬷嬷挥挥手,眼见着石榴出了院子,转身叫来个名叫玉珠的小丫鬟,“你石榴姐姐去厨房了,跟着她,看她要不要帮忙。”
玉珠脆声应下,小声道,“干娘,自打回来石榴姐姐就不高兴呢。”
葛嬷嬷道,“小人精,我还能看不出来她不高兴?你只管跟了去,她要是不让你跟,你看清楚了她往哪儿走,回来就是。”
玉珠应下,蹦蹦跳跳的去了。
葛嬷嬷拿了绣活儿坐在抱厦里,一边穿针引线,一边听着屋里的动静。
唐曼宁哭得累了,趴在枕上小声啜泣。
妹妹竟然不是母亲生的,虽然她知道母亲一向不喜妹妹,但……就像奶娘说的,谁家没个不受宠的孩子呢?父亲母亲吵得这样凶,想到母亲咬牙切齿的哭泣,流露出的对父亲的怨恨……从小到大,她最得意的就是自己家里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女人,父亲母亲对他们这些儿女也疼爱有加,小姐妹们哪个不羡慕她?如今母亲完全变了个样子,父亲也不是她以为的那样——唐曼宁觉得整个世界都崩塌了似的,这世上到底还有什么是真的?
她猛地一起身,“奶娘——!”
唐松留在王氏身边服侍,好话歹话都说尽了,王氏听不进去,只一味的埋怨唐辎这些年来如何对不起她,哭了半天,见儿子不吭声,不由气怒,“你一声不吭是为的甚?怕得罪了你老子?”
“母亲还请保重身体,事情已经发生了,气怒也无用。”唐松不搭话茬,接过韦嬷嬷端来的安神汤,舀起一勺,吹凉了,送到王氏嘴边,“喝了吧,气大伤身。”
王氏恨声道,“我这些年受的苦是为了谁?”
好不容易服侍着王氏喝了安神汤睡下,又得知唐曼宁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出来,连饭也不愿意吃,唐松不禁揉了揉太阳穴。
敲开了妹妹的门,唐曼宁已然哭得脸都肿了,唐松皱着眉,责备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叫人去打水来给唐曼宁梳洗,听着妹妹的小声啜泣,他皱着眉告诉葛嬷嬷,“下次她再任性,不可再惯着她,晚上让她早睡,不许再折腾了。”
葛嬷嬷忙福身应下。
唐曼宁抽噎着,“嬷嬷,你去给我哥哥煮些好茶来。”
等葛嬷嬷出去了,唐曼宁才放开了哭,“哥,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她抹了把眼泪,“母亲她到底怎么想的?把二妹送去做尼姑,难道我们就很光彩么?父亲也真是的,竟一直瞒着我们!平时不见他搭理二妹,这会儿倒——”
“好了!”家丑不可外扬,唐松瞪了妹妹一眼,可瞧着她哭得红红的鼻头,又心疼起来,说话软了些,“子不言父过,还要我再教你?”
唐曼宁嘴一瘪,委屈道,“你凶我做什么!这话我还能跟谁说?还不就跟你说说?”
“好好,是我不好,还请妹妹宽恕则个……”
葛嬷嬷站在廊下端着茶听了半天,眼尖瞧见石榴进院子来,招呼道,“石榴回来了?”
“回来了,哎?嬷嬷站在门口作甚?”石榴瞧见托盘里那套琉璃茶具,眼睛一亮,“大少爷来了?”
葛嬷嬷笑笑,指指石榴手里的提盒,“大少爷来作督工的。”
都知道大姑娘不爱喝姜汤,葛嬷嬷让石榴把姜汤放到自己手里的茶盘上。
石榴笑道,“端茶倒水这些活儿本来就该我们这些小丫头做的,嬷嬷您老是跟我们抢饭碗。”
葛嬷嬷啐道,“我是疼你,倒落了埋怨了。”
石榴心里有些不耐烦,朝葛嬷嬷笑笑,立在门口略略抬高了声音,“姑娘,太太吩咐的姜汤已经好了。”
“……嗯,进来吧。”
石榴一手提着提盒,一手给葛嬷嬷打帘子,葛嬷嬷笑着乜了她一眼,没再说什么,抬腿进去了。
……
半个月后。
丫鬟小屏裹着厚棉袄坐在廊下药炉前,手里绣着鞋面,时不时的看看炉火,觉得冷了,就放下手里的活计靠近炉子暖一暖。
屋里冷窗冻壁的,和先前一样几乎没什么装饰,好在比原先多摆了两座炉子,暖和了许多。
原先这里伺候曼春的就只有童嬷嬷、小屏和南星三人,另外还有个粗使婆子天天早晨来扫扫院子,南星是太太派下来的,平日里内外的活计都不沾,只管着曼春的月例银子,院子里有什么事,也都是南星跟太太禀报。小屏是外头买来的,并不是家生子,因她老实,又没有靠山,难免不被欺负,她原本在针线房,后来因为弄坏了一块料子,就被打发到曼春这里做了粗使丫头,别人劝她认个干妈,她就认了童嬷嬷,做了童嬷嬷的干女儿,一个粗使丫头本就没多少月银,童嬷嬷也不收她的好处,只教她踏实干活,因她听话又勤快,前几日唐大老爷往这边院子里送了几个人,童嬷嬷和曼春提了提,就把小屏提成了二等的。
童嬷嬷每每忙着照顾曼春的时候,就把熬药看炉子的活儿交给小屏,小屏倒也做的似模似样——虽然大老爷不是没有派人来,但童嬷嬷还真不敢把贴身伺候二姑娘的活儿交给别人来干。
曼春拄着手杖,童嬷嬷在她身旁虚扶着,见起了风,就道,“休冻着了,越加不好。”两人进了屋,又寻了一领披风与她穿起,曼春在屋里来回走了几圈,直到身上出了一层薄汗才停下,却不敢脱了披风,坐在椅子上捧着热茶喝了几口,长出了一口气。
她的病在齐太医父女的妙手下渐渐有了起色,终于能下地走走了,因为病了这场,原本还算肉乎乎的脸蛋儿又瘦又黄,童嬷嬷心疼不已,使出浑身解数打定主意要给二姑娘补回来。
第9章 期待()
“姑娘,”童嬷嬷小心地将托盘上的汤盅放下,“刚熬好的汤,趁热喝了吧。”
齐太医给开了食疗膳方,暖中补气,曼春吃了一段时间,脸上气色明显好了许多。
“外院厨房送了活鸡来,晚上喝鸡汤好不好?”
曼春这些日子汤汤水水的简直喝够了,闻言不自觉的长叹了口气,松了手里的勺子。
童氏看着只觉好笑又心疼,劝道,“听说是好东西哩,有钱也买不着的,说是用人参珍珠粉还有什么药材——我记不得了——喂出来的鸡,外头送礼送来的,”童氏啧啧叹道,“竟用这些喂鸡,真是糟蹋好东西!也不知是真的假的。”
这多半是什么人想要讨好唐家送来取悦父亲的,曼春在扬州袁家的时候也见过,养这种鸡为的是取其鸡子服用,袁家老太太每天早晨一盅蛋羹,用的就是这种鸡下的蛋,不过这种大补的东西还是要谨慎些,“齐医女不是说了让我慎用人参么?先拴起来养两天吧,回头问问能不能吃,要是能吃就叫厨下杀了**蓉丸子,骨头炖汤,不行就你们吃。”
几天前,宋大管家的老婆和女儿被安排到了曼春院子里服侍,因宋大家的原就是厨娘出身,白案红案都拿得出手,曼春就把自己的小厨房交给了她。
所谓小厨房实际上是东厢最靠南的一间屋子,洗切都在屋里,摆了两座炭炉,一个做饭,一个烧水。不管怎么样,自从宋大家的来了,不仅冷汤冷菜再也没出现过,饭菜的口味也比以前好多了。
听童嬷嬷说,这宋大家的先前是伺候老爷的生母王姨娘的,后来嫁了宋大管家生了孩子,前两年也曾想回来当差,可惜太太不喜欢她。
童嬷嬷对她的评价倒是很不错:“看着是个利索干净的,这几日都是天刚亮就来了,洗洗弄弄的,厨房里也整齐。”
曼春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院子里有规矩有秩序,“嬷嬷你这阵子辛苦些,先把规矩立起来,便是端茶倒水的也得有个端茶倒水的样子。”
自从二姑娘病好了,说话做事变得跟从前不一样了,竟像是一下子大了好几岁似的,长进多了,从前二姑娘从来不问这些,有什么想法、受了什么委屈都憋在心里,童嬷嬷一方面欣慰于二姑娘病了一场长了心眼儿了,另一方面却又觉得她这样过早的懂事,着实让人心疼。
宋大家的这人看着话不多,她女儿小五倒是个活泼性子……她正想着,就听见门口有人轻轻叫了声“小屏姐姐,这是姑娘的点心。”
“怎么是你来送?重不重?”
“我就是给我娘打小工的——她身上有油烟味儿,怕冲着姑娘,就叫我拿过来了。”
“我这儿看着药罐子呢,也离不得——童嬷嬷,姑娘的点心好了。”
童嬷嬷去把小五领了进来,小五水红色的夹衣外头罩了绿坎肩,梳了丱发,两边带了一滴油的耳坠,粉嘟嘟的桃子脸,大大的眼睛未语先笑,让人眼前一亮,只觉得这姑娘讨喜得很。
这样一看,小屏竟成了三个丫鬟里最不起眼的一个,南星那样的漂亮丫鬟就不提了,小屏虽然比小五还大一岁,个子却没小五长得高,相貌有些稚气,又是圆脸盘,看上去好像比小五还小些。
小五手脚伶俐地从食盒里端出松糕、水明角儿、酥杏仁、咸蛋卷,两甜两咸四个小碟子,还有一盏桂花蜜水。
曼春捏一粒杏仁儿嚼了,咸咸酥酥的满口香。
小五忐忑地看着曼春,自从她们娘俩来了二姑娘这儿,这还是头一回做点心,也不知合不合二姑娘的口味。
曼春每样都尝了两口,问小五,“你娘的手艺还真不错,你跟着学了没?”
小五悄悄松了口气,笑着点点头,“不瞒姑娘,我娘做的时候也教我来着。”
“哦?”曼春来了兴趣,“那你会做什么?”
小五笑的眼睛弯弯,大着胆子答道,“不过是给我娘打打下手,现如今也只学了筛酒、制酱、调馅料,若是家常菜,也能凑合两个,可不敢在姑娘面前献丑。”
曼春又问她,“不做饭的时候,你都做些什么?”
“帮我娘收拾收拾厨房,没活儿的时候就做做针线,”小五面上有些羞窘,“有时候吃了晌午饭困了,就趴着眯一会儿,等我娘喊我干活儿。”
曼春和童嬷嬷都笑了,“过了午谁不歇会儿养养精神?这不算什么。只是进院子就得守规矩,你有不懂的就问童嬷嬷,或者看小屏怎么办的。这儿人不多,该干的活儿也就那些,有时候童嬷嬷忙不过来,你能帮的话就给童嬷嬷帮帮忙。”
小五赶紧道,“嬷嬷是前辈,我们都敬着呢,只要嬷嬷不嫌我笨手笨脚的就行。”
童嬷嬷笑道,“这么伶俐的丫头还要嫌弃,该让人骂了。”
等小五退下了,童嬷嬷说,“这丫头可真是嘴巧。”
曼春笑道,“咱们这儿正缺个嘴巧的,以后不怕跟人吵架了。她爹管着前院,咱们有点什么事要出门,或者要买个针头线脑的,有个熟人总归方便些——这几样点心真不错,嬷嬷你尝尝。”
自从父亲禁止太太再插手她院子里的事,太太闹了一通,见闹不过,就真的不再过问她院子里的事,内厨房那里就越发难说话了,听小屏说,从前每天的例菜若是吃着不合口,不过是多给厨房些赏钱就能另外再点菜,现如今就是捧着钱去也没人敢收。童嬷嬷心疼她,竟大着胆子从外院厨房弄来了饭食,随后老爷就打发了宋家母女来服侍,许她在院子里设小厨房,定下平日采买归外院,还调了两个粗使婆子进来专管洒扫。
但在她屋里当差的南星却越发喜欢往外跑了,常常一出去就半天不见人影。
曼春只记得南星仿佛原是太太房里的丫鬟,自从服侍她的丁香嫁了人,太太就派了南星来,未尝没有监视她的意思,也因这南星不爱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