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庶女的日常 >

第124章

庶女的日常-第124章

小说: 庶女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曼春突然想起,寿辰之前,几位姑太太常来安平侯府,唯独唐妍不见踪影——算上刚回京城的那一次,这是她第二次登唐家的门。

    寿宴一直热闹到了晚上,再不散席就要宵禁了,客人们才渐渐散去。

    曼春早就累得不行了,却不能借故躲开,等送走了客人,还要去给太夫人请安,到了庆僖堂得知太夫人已经歇下了,这才散了。

    王氏被林夫人叫了去安排第二天的宴席,没有与她们姐妹一同回去。

    曼春简单洗漱了,往床上一躺,就昏睡过去没了知觉。

    等再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了。

    昨天宴请了亲朋好友和官场同僚,今天就只是自家人热闹了。

    宴席摆在了清凉园里的双松馆,双松馆斜对着绿湖北岸的石牌楼,湖上还有画舫,石牌楼前搭了戏台,另请了京城最好的戏班,要唱一整天。

    曼春只觉得困倦无比,什么画舫,什么戏班,这会儿只要能有个舒服的床让她躺会儿,给她什么都不换。

    今儿照旧请了几位姑太太来,二姑太太唐芳、三姑太太唐蔷、四姑太太唐瑛,各自都带了儿女过来,唯独大姑太太唐妍不见踪影,众人似乎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情形,无人对此发出异议。

    昨儿是寿辰的正日子,今儿侯爷上朝去了,另几位也去了衙门点卯,留下的都是老幼妇孺。

    唐芳的长子王世箴在国子监里不好请假,便只带了长女王世英和两个小儿子王世垒和王世慧来,一个十二,一个才七岁,这两个小子年纪与唐蔷家的儿子年纪相仿,不用大人催促便玩到了一起。

    四姑太太唐瑛嫁给东国公世子钟甫,新婚不到半年,丈夫就被朝廷派去了西南驻守,这一去便是五六年,把唐瑛抛在了京城侍奉公婆,如今唐瑛膝下只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她亲生的钟濬,另一个是钟甫爱妾所出的钟凌,钟凌今年八岁,比钟濬还年长三岁。

    林夫人最心疼的就是这个女儿。

    钟凌伸着胳膊拦着钟濬,兄弟两个站在湖边看鱼,他虽年长,但因着从小体弱多病,身子骨还不如五岁的弟弟壮实,这会儿兄弟俩并排站在一起,看上去倒像是双胞胎一般。

    这湖中的鱼已经养了许多年,说通人性也不为过,只要有人靠近湖边,便尽皆围拢过来,扑腾着鱼鳍,小嘴儿一张一张的讨食。

    钟濬看得欢喜,抬头奶声奶气的对林夫人道,“外祖母,这鱼儿好乖。”

    林夫人瞧着外孙虎头虎脑的样子,心都要化了,便上前抱起钟濬,“濬哥儿喜欢?一会儿让她们捞几条上来,拿鱼缸盛了,濬哥儿带回去玩,好不好?”

    钟濬乖乖地应了声好,便又挣扎着下了地,拉着哥哥去喂鱼了。

    乳母和养娘们紧紧地跟在后面。

    唐瑛道,“两个孩子都挺懂事,先生也说他们读书上进呢。”

    林夫人问,“你公公是个什么意思?”

    “濬哥儿先前一直是家里的武师领着启蒙,前些日子公公考校了濬哥儿,说以后濬哥儿的武艺兵法就由他传授,还给濬哥儿挑了匹好马。”

    “凌哥儿呢?”

    唐瑛答道,“公公说了,凌哥儿一生下来身子骨就不好,以后能读不行的话也给他寻个前程。”

    林夫人冷笑,“到底是护短。”又道,“罢了,他只要能当好咱们濬哥儿的助力,送他个前程也没什么。”

    唐瑛似乎难以启齿,沉默了好一会儿,“母亲,那边又得了个儿子。”

    林夫人大惊,她飞快地往周围看了两眼,挥退了左右,低声问,“那东西……你没给他吃?”

    唐瑛点点头,“……去年他回来,那东西的确是给他吃了,我亲手端给他的。”

    “那怎么还……”

    唐瑛突然就哭了出来,“他们瞒得我好苦!那孩子如今都两岁了,说是那贱人的儿子,其实是我婆婆送过去的婢子所生,被那贱人抱到自己屋里,要不是那婢子托人送了信来,我还被蒙在鼓里呢!”

    唐瑛恨恨道,“我恨不得他们死!”

    林夫人搂着女儿安抚了好一会儿,“你是什么身份?和那贱婢计较?那不过是个玩意儿,早晚要收拾了她,对不起你的是那狠心贼,当初来求亲的时候是什么样儿?一转眼就变了,当我们唐家、林家是好欺负的?”

    林夫人想了想,“这事你公公婆婆一定早就知道了,只是没告诉你罢了,你且装作不知,回去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好好教养两个孩子,将来你的前程都在他们身上呢。”

    唐瑛哭道,“母亲,我真是忍不了了。”

    “忍不了也要忍!”林夫人突然打了女儿一个耳光,低声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我这些年若是不忍着,早就……”

    她攥紧了女儿的手腕,使劲摁了摁,“如今南疆未稳,朝廷是不会动他的,何况濬哥儿还小,他要是没了,濬哥儿的前程也难说,且让他替濬哥儿守着位置,将来……等濬哥儿再大些……嗯?”

    唐瑛哭着点了点头。

    林夫人道,“我早几年就让人去寻访那贱人的底细,今年刚有了些眉目,你好好的,有我呢,他们给你受的委屈,我早晚都还给他们。”

    母女两个说着贴心话,冷不防听到远处一声尖利的惊叫,紧接着便听到有人大声喊道,“来人啊,救命啊!哥儿落水啦!”

    那分明是濬哥儿奶娘的声音!

    唐瑛脸色变得刷白,脚一软就瘫倒在地。

    林夫人也吓得变了脸色,不过她到底是经过事的,马上叫了人来把女儿抬起,“不会有事的,这园子里这么多人,又有会泅水的,孩子不会有事。”

    唐瑛搭着仆妇的手臂站起身,便踉踉跄跄的往声音来处跑去。

    唐松浑身湿透的跪在岸边,怀里小小的身躯俯伏朝下,一动不动,他不停地用掌心推挤孩子的背部。

    鄂云丰也是一样的浑身湿透,狼狈地站在一旁,怀里抱着另一个,训斥道,“谁让你们去水里的!你看看,出事了吧!”

    仆妇们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个炒锅,唐松把怀里的孩子平放在地上,端起锅按在孩子的腹部碾压,眼看着孩子神志不清,他的脸色也青白的可怕。

    “我的儿啊——!”

    唐瑛满脸是泪,披头散发的跑了过来,看见唐松便扑了过去,又被身后的仆妇架住了,“大哥儿正给凌哥儿施救呢,动不得呀四姑娘!”那仆妇一着急,竟叫起了唐瑛出嫁前的称呼。

    林夫人略略晚到了一步,看见地上躺着的是凌哥儿,而不是濬哥儿,顿时松了口气,怕女儿失态,忙抱住唐瑛小声道,“濬哥儿没事,是凌哥儿,凌哥儿掉水里了。”

第167章 吵架() 
小五瞧见湖边几株树结的果子红彤彤的十分喜人,就说要去摘些来,曼春知道她孩子心性,并非贪那几个果子吃,只是好玩罢了,这花园子太大,怕她走迷了路,就让素兰陪着她去。

    小五道,“这会子园子里人多,到处都是人,那边儿又不远,我去去就来,有素兰姐姐陪着姑娘,姑娘若是有什么吩咐,也省得再麻烦别人。”

    “你个丫头真是伶牙俐齿,”唐曼宁在一旁听见,一点小五的额头,笑道,“你担心你们姑娘没有使唤的人,我还怕你玩儿的乐不思蜀忘了回来呢,要是叫园子里巡查的婆子们遇上,有你吃的苦头——云珠,你陪着她去,早去早回。”

    小五去看曼春,曼春柔声斥道,“还不快去?”

    小五吐了吐舌头,“我多摘些来给姑娘们都尝尝,那果子酸酸甜甜的,好看呢。”说着便拽着云珠跑了。

    今儿没有外客,都是自家人,又是在园子里,地方宽敞得很,唐曼宁和唐曼春在这里叽叽咕咕,声音并不大,又有戏台上的唱腔和众人的喝彩声,还有女眷们私下的议论声,唐曼锦竖起耳朵听了半天也没听清楚这两人在叽咕什么,她心里跟猫抓似的,到底不是能沉住气的性子,“大姐姐跟二姐姐说的什么呢?神神秘秘的也不叫我们听见。”

    唐曼宁不愿理她,也不想因为这点小事被她说嘴,就给曼春使了个眼色。

    曼春笑了笑,“能有什么事呢?我们在说这几个小戏的扮相好。”她扭头往戏台上看了看,“呀,快看!”

    台上正演着《连环记》里的一出折子戏,这会儿正演到吕布和貂蝉被董卓撞破,只见那演吕布的将手中的方天画戟挽了个枪花,两臂向前一伸,扮董卓的花脸啊了一声,手扶方天画戟的戟杆,身子直挺挺的向后一倒——

    台下传来一片喝彩声。

    “天呢……”唐曼宁皱着眉有些不忍。

    唐曼锦似乎是终于抓到了唐曼宁的短处,哧笑道,“她们就是干这个的,若是不想疼,趁早舍了这个行当,回家种地去,姐姐也真是大惊小怪,难不成在在泉州没看过戏?我听说那些蛮子的戏糙得很,念白也都是土话,想来泉州那样的小地方是看不到这样的好戏呢。”

    被她这一番抢白,唐曼宁往太夫人和几位太太那边看了一眼,“曾祖母大喜的日子你要吵架?”

    唐曼锦回以眼色,并不信唐曼宁真敢把长辈们招来。

    唐曼瑗伸手要取桌子上的葡萄,曼春帮她把盛葡萄的碟子推了推,打断道,“下一出是什么戏?我记得刚才有人点了一出《摩合罗》?”

    可惜唐曼锦并不领情,“二姐姐没见我和大姐姐说话呢?”转过来对唐曼宁挑衅道,“大姐姐莫不是因为我说了实话就不高兴了?”

    曼春心里原本不想和唐曼锦计较,可她这般无礼,自己再忍气吞声,就真要叫人看扁了,自然也不会再跟她客气,“你以为姐妹们愿意和你计较?我知道,你打小就没见识过外头,只晓得看这砖瓦围起来的一片天,不知外头的大千世界,自然眼界窄些!那乡野小调自然也是不入耳的——”

    这不是骂她是井底之蛙吗?唐曼锦也不是傻子,小脸儿绷得紧紧的,气的声都变了,“谁爱听那蛮子的乡野小调!”

    唐曼宁淡淡道,“乡野小调你也没听过哩——块住口吧,不知道也就不知道了,出来露丑丢人就是你的不对了,幸亏今儿园子里没有外人,不然家里的名声都要让你丢尽了。”

    唐曼锦大怒,声音也抬高了,“不知道是谁丢了家里的脸!”

    唐曼宁睨了她一眼,转脸看向台上,“收起你那嘴脸来,道行浅就不要出来现眼,没得叫人恶心。”

    唐曼锦被唐曼宁不客气的说到脸上,立时就变了脸色,把手里的瓜子往桌上一扔,“你骂谁呢?”

    瓜子崩得到处都是,曼春掸掸裙子,冷着脸,“别胡闹了,曾祖母的寿辰你是要闹给谁看?”

    曼春一句话没说完,就被唐曼锦一个眼刀飞了过去,“二姐姐恁的话多,吃你的罢!”

    她有心再说几句痛快的,却听唐曼瑗小声道,“三姐姐,快坐下吧,曾祖母那边的马嬷嬷过来了。”

    几个人不约而同的往上首看去,见果然太夫人身边服侍的马嬷嬷往她们这边过来了。

    唐曼锦白了妹妹一眼,“要你多事?”

    唐曼瑗被她气得说不出话来。

    马嬷嬷过来了,她看了看几位姑娘的脸色,瘦削的面容没有丝毫笑意,身上的蓝绸褙子又平整又合身,蓝得发亮,“姑娘们用得可好?”

    这位马嬷嬷据说从年轻时候就一直在太夫人身边服侍,去年她因为儿子没了,病了一场,便出了府,前几日进来给太夫人磕头拜寿,太夫人又想起她的好来,又点名叫她进来伺候了。

    唐曼宁请马嬷嬷坐下,又叫人搬了凳子来,马嬷嬷客气推辞了,“不敢,不敢久留,还要回去服侍呢,姑娘们要点什么戏,只管使了人去告诉我,老太太早就说了,让姑娘们不要拘束,今儿要热闹一天,想听什么戏,只管去点。”

    唐曼宁道,“曾祖母疼我们,不知下一出是什么戏?有没有点《麻姑献寿》的?”

    “下一出是《打金枝》,四姑太太点的《麻姑献寿》。”

    “《满床笏》呢?”

    “这是老太太点的。”

    唐曼宁看了看点戏的单子,“《蟠桃会》和《八仙贺寿》呢?”

    唐曼瑗插了句嘴,“曾祖母不喜欢猴儿戏。”

    唐曼宁见马嬷嬷没说什么,便道,“那就《八仙贺寿》吧。”

    马嬷嬷在《八仙贺寿》一栏上掐了个指甲印儿,道,“姑娘们还想看什么,使人来说一声就成,老太太大好的日子,都高兴了才好。”

    唐曼锦冷笑一声。

    马嬷嬷看了她一眼,神色不变,又瞧了瞧姐妹几人的桌子,便告退了。

    下一出戏尚未开始,席间的太太姑娘们各自说话的说话,净手的净手,突然,从对岸传来一阵阵喧嚷,听动静似乎是有人掉进了水里。

    双松馆里,太夫人神色微凝,“快叫个人去看看,是谁掉水里了?”

    马上就有丫鬟婆子跑了出去。

    唐曼颖忽然道,“大哥哥和丰表哥去哪里了?刚才还在……”

    众人这才留意到对面画舫上唐松和鄂云丰已经不见了踪影,今天留在府里吃酒祝寿的男孩子里就数他俩年纪最长,都是大小伙子了,其次是二姑太太家的二郎王世垒,那几个年纪小的都是跟在各自母亲身边,唯有他们三人是坐的画舫。

    唐曼宁站了起来,吩咐身边的丫鬟,“快去看看!”

    曼春也叫素兰跟了去。

    素兰她们刚走没一会儿,小五和云珠就一前一后的回来了。

    云珠问小五,“你钻去了哪儿?我到处找也没找着你。”

    曼春问小五,“你是从哪边过来的?画舫那边出了什么事?”

    小五使劲喘了两口气,待平复了气息,道,“我闻着那桂花香气好闻,就顺道去了西边的桂花林里采了一帕子,姑娘闻闻看,香不香?”她从袖袋里掏出个系紧了的圆鼓鼓的帕子,里头全是一簇簇的桂花,香气顿时散溢开来。

    云珠见在座的神色不对,便悄悄扯了扯小五,小五就不说话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