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清穿之老答应 >

第95章

清穿之老答应-第95章

小说: 清穿之老答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由就对畅春园更期待了。

    康熙确实很期待,因为那个长久的梦,很多事对他来说已经没有惊喜了,可他在梦里是离不开紫禁城的,所以畅春园却是一次都没去过。

    他心道:梦里终不得一见,最后还毁于西人联军之手的畅春园,这一次他再不会让它重蹈覆辙!

灯火() 
在左右八个侍卫的合力推动下;神武门轰然打开;门外;由上三旗简拔而出的上千名副军跪下三呼万岁后即簇拥着车队依序而出。

    既然万岁爷都说了她可以看;一出神武门;琳琅也就毫不客气的撩了车帘;很有兴致的看起来。

    因为走的是大街;所以出了御道后,她只看到各式各样的饭馆酒肆和店铺,虽然最高的建筑也就四层高;但绝对的一水的古香古色,还有大大小小的牌楼,有些纯属装饰用;有些则是街道间的标识

    至于什么理发算命卖凉茶之类的小摊小贩;圣驾出巡时是会清街的,所以这时一个都看不到。

    不过就是这样;马车上的四个女眷;连琳琅带三个宫女哪怕都过了几条街了;也还是看得目不暇接的。

    在紫禁城里宅了两年多;眼前除了宫女就是太监;护军和御前侍卫的活动范围都得避开东西十二宫,琳琅这会看着街上男人们留的两撇胡三撇胡都觉得很稀奇。

    要知道以前除了迪拜那边的阿拉伯帅哥;她从来都觉得男人一留胡子那就是自毁颜值。

    她不由嘀咕道:“这下好了,审美都给憋弯了。”据说gay圈特别喜欢胡子男;觉得够man嘛。

    嘀咕完;她又被一个留着半尺长须的老人吸引了注意力。留这么长的胡子,又浓密得嘴都给遮住了,吃饭时得怎么整?

    这么一想,她感觉自己的审美嗒的一声又直回去了。

    下午两点一刻,车队终于浩浩荡荡的停在了畅春园的正门外。

    下车行礼,再各自方便休整一会,好一番折腾后,从万岁爷往下,所有人总算都上了适于观景的轻便辇子,琳琅也抱着福宝坐上了自己的小辇。

    起辇前,两个长相清秀的大太监过来跪下磕头,说是畅春园总管派来给瑜嫔娘娘带路的。

    原来是这回进园子的导游。

    琳琅点点头,示意红苕给了他们两个荷包。

    边往里走,两个大太监就口齿灵便的介绍沿途的景观。

    畅春园有五个大门,正门位于南墙东侧,又叫大宫门,其余四门分别是大东门、小东门、大西门和西北门。

    园内则分中、东、西三路,中路说来是最要紧的,代替乾清门作为康熙听政之所的九经三事殿就在大宫门的后面。然后是二宫门,再是春晖堂(也就是康熙的寝宫),寿萱春永殿(暂作佛堂和图书馆),最后是皇太后住着的后罩殿。

    说是最后,其实中路往后还有瑞景轩、延爽楼、鸢飞鱼跃亭等好几个‘景点’,不过头一天进园子,自然是迎奉皇太后去后罩殿里休息最要紧。

    这一路走来,把琳琅看得心旷神怡,哪怕是最‘正经’的中路也是处处绿色靡靡,红英烂漫。

    那长着青苔的虎皮园墙,林间水上的青瓦亭台,还有大大小小的山石丘峦构成了一幅幅的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美景。

    如此美景当前,琳琅情不自禁地在心里文青了一把:这就叫烟花三月在人间吧。

    而且她深吸一口气,即便进了后罩殿,空气也清新异常,就这含氧量估计是紫禁城里的三倍。

    等请完安离开后罩殿,琳琅终于头一回去了自己的漱玉馆。

    漱玉馆,是个六角形的前后各带一个小花园的大院子——正间旁边的小花园还是个用五彩琉璃瓦搭顶棚的温室花园。

    虽然早就看过堪舆图了,可等真亲眼看到了,满是江南风味,细致到睡的是八步床,屋檐下连小燕子的窝都有的这个新住处,还是让她好生惊喜了一把。

    和这里一比,说真的,咸福宫那样的宫殿就显得太方正和无趣了。她在宫里还没住满三年就这么觉得,也难怪从万岁爷开始,以后的清帝都那么喜欢修园子住园子了。

    住宫里那是讲排场,怎么比得上住园子这么享受了。

    边走边大致看了一遍后,琳琅本来还想把自己最心水的温室花园再逛一遍的。

    五彩琉璃瓦的透光性虽然不行,可单论哪个好看,阳光透过琉璃瓦片照下来后那五彩缤纷的漂亮样子,足足能超白玻璃顶棚十条街。

    她心里想得倒美,可在正间旁的花厅里一坐下来,就累得不想起来了。接着,肚子也觉得饿了。

    红苕和茴香赶紧一个掐肩一个捶脚。甜杏倒了花茶,加了蜂蜜,配着石楠拿出来的猪肉馅一口酥吃正好。

    琳琅边吃边就看着钟嬷嬷喂福宝吃了半碗奶水米糊。

    从上个月起,钟嬷嬷就建议说,最好不要再让小阿哥由奶娘抱着喂奶了,挤出来吃只怕更好。

    听后琳琅觉得有理,一直抱着喂的话,福宝难免会对奶娘产生一些依赖感的,也就立刻点了头。

    等她吃完了点心,把肚子填得半饱,张小桂已经找到地方打来了热水。紫苏白果立刻带着小宫女们用洒了花露的热水里里外外的擦拭了八步床,好开始铺被褥,并装满围廊上的大小床柜。

    这时的路况不好,所以每逢皇帝出巡的大场面,就要净水泼街,黄土垫道,否则路上的坑洼之处能把坐辇坐车的贵人们给颠死。

    一路撩着车帘看过来,虽然在畅春园外擦了手脸,又换了衣服重梳了头,琳琅还是感觉自己一身是灰,不知道康熙会不会过来,赶紧洗了澡洗了头。

    她坐着擦头发的时候,桂嬷嬷进来说起了吃饭的事:“主子,咱们的膳房已经安置好了,地方离这里不远,不过要想开灶做饭只怕得明儿了。”

    “那就叫膳吧。”头一天在园子里吃也好,也见识见识这边的手艺。琳琅心想,要是好吃,以后她也三天两头的光顾一下这边的膳房好了。

    得了桂嬷嬷的传话,张小桂立马就带着郭小宝出了漱玉馆。

    人的名树的影,能叫万岁爷把住处放在春晖堂的旁边,瑜嫔娘娘的大名早就在畅春园里叫响了。

    于是,两人一进园子里才设下的园庭膳房,立刻就被一个机灵的小太监领着去加了塞。

    也寻过来叫膳的敬嫔的大宫女紫檀见状就也想加个塞、

    她也不求和瑜嫔的人一样,只张张嘴就能加塞,一边和守着灶上的一个大太监直说好话,一边就悄悄塞了个十两的荷包。

    大太监麻利的接了荷包,却是没立刻给敬嫔做菜,紫檀见了心急,就问怎么还不开始做,却被大太监顶了一句:“没见这几个灶都正在给太后做饭吗?”

    把紫檀气得直吸气:那你还收我的荷包!

    那大太监毕竟才收了她的钱,就解释了一句:“你还不知道吧,到了戌时,万岁爷要带着宗室和近臣们在九经三事殿里筵宴。

    别说你的主子,就连惠妃和宜妃进了园子,要叫膳也得排着等那边完事。”

    紫檀一听这话,立刻心平气和,觉得十两银子花得很值了。

    张小桂和郭小宝跟着小太监去了园庭膳房最里面的大厨房。

    这大厨房是由马太监管着的。

    听说是瑜嫔娘娘的漱玉馆叫膳,马太监一边把才炖好的莲藕猪蹄大骨汤给两人一人舀了一碗,让两人填肚子,一边就叫他的四个徒弟立刻去做几锅上好的大锅菜,供漱玉馆的奴才们吃喝,自己却是使出浑身解数给瑜嫔做了五菜一汤。

    他用的都是园子里自产的鲜货,麋鹿竹鸡青笋鲍菇,紫禁城里是吃不到的,就指望瑜嫔吃得高兴后,能记住园庭膳房里还有马太监这么个人。

    琳琅确实是吃得很高兴,尤其是那道八宝竹鸡她很喜欢吃。

    包着荷叶上笼蒸的竹鸡吃着又嫩又香,鸡肚子里塞满的板栗芸豆和白蘑菇则是酸甜口的,又带着股咸得正好的肉香。

    吃完饭她随口一问张小桂,也就记住了园庭膳房的马太监。

    又听张小桂说起,九经三事殿到晚上七点才开宴,想一想觉得康熙今晚是没空过来了,她就换了睡衣用了水,去隔壁看了看福宝,然后上床睡觉了。

    这天晚上,康熙的心情格外的好,他终于弥补了梦中的遗憾,带着群臣游历了属于他的畅春园。于是即便不能喝酒和歌舞,只是以茶代酒,赋诗唱对,九经三事殿里的筵宴也直到亥时四刻(晚上十点钟)才宣告结束。

    回了春晖堂,觉得难得的尽兴,他就笑着吩咐梁九功:“你去和李煦说一声,以后畅春园这边都不设宫禁了。”

    “喳。”梁九功先跪下应声,然后跪着凑趣道:“万岁爷,要不要叫人进来伺候您洗脚。”

    康熙往东边瞥了一眼,心想春晖堂和漱玉馆离得这么近,朕大半夜的叫人,灯火一起,玉儿怕是又要打翻醋坛子了,就道:“算了,明天还要上朝了。”

    说完打了个呵欠,站起身来,双臂大开的让宫女上前给他更衣。

    梁九功仔细的伺候着万岁爷睡下了,等出了寝间,去了位于春晖堂后面的他的小屋子里休息时,却是一边吸鼻烟,一边就在心里嘿嘿嘿的偷笑起来。

    再这么来上几回,万岁爷只怕是要后悔把瑜主子安得这么近了。

龙床() 
主位们只需三日一请安;也就是尽孝了;这是当初孝庄立下的规矩;如今皇太后也照着沿用。

    于是进园子的第二天;琳琅准时七点钟就去了后罩殿给皇太后请安。然后出乎意料的见到了良常在;还有勒贵人。

    两人自然是惠妃和宜妃捎带进园子的。

    来得太晚;分到的蕊珠院里又缺这缺那的;惠妃昨天直到后半夜才睡下了,今儿却又要起个大早。

    梳妆时她知道自己的脸色肯定很不好,都不怎么想看镜子;一出门却又遇上就住在旁边的愉夏堂的宜妃。

    同样都是画浓妆来遮掩脸上的疲色,可谁叫宜妃比惠妃小上七八岁了,于是一个的脸皮还能生生的挂住了一脸的浓粉厚胭;另一个就属于越描越黑型。

    这么一对比;宜妃心里乐了,惠妃却是气得直咬牙。

    ‘好姐妹’相遇;自然得说说笑笑的一路同行;惠妃也就憋气憋了一路;到这时;见万氏惊讶的朝良常在看了两眼;心里才觉得舒服些了。

    “卫氏”,惠妃笑着一招手;“快去给瑜嫔倒茶啊。”

    坐在一旁绣蹲上的良常在立刻起身执壶,恭敬的去给琳琅倒了茶;还柔声道:“瑜嫔娘娘;请喝茶。”

    琳琅接了茶盏,却是没喝,一面把茶杯放回案几上,一面就心想:勒贵人是宜妃的亲妹妹,宜妃带来她避暑那叫合情合理,可惠妃带良常在来

    出了后罩殿,她这个正主还没发声,茴香就气道:“惠妃娘娘可真会给人添堵。”

    要说不觉得败兴那是假的,不过百忍成金刚,琳琅如今的心脏已经比以前强大多了,而且就像那句话说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里有康熙在,哪里也就有‘后宫’。

    即使没有良常在,也会有王常在,李常在

    所以,她应该做的事不是去怪惠妃带来了良常在,而是开开心心的和万岁爷在这畅春园里创造更美好的时光,让他无心去看去想别人。

    正好,一回漱玉馆,她就听石楠喜盈盈的说,御前才来人传了话:万岁爷下朝后就会过来,想了想,也就叫来了周泉,吩咐他用荤油炒一道金包银的炒饭。炒饭里还要多用蘑菇丁黄瓜丁和青豌豆,再配一个酸酸甜甜的素炒番茄酱。

    “你记着,这素炒番茄酱里也得用些荤油,可吃上去还得是素的。”

    周泉从这句话里听出了端倪——这荤来素去的交代,瑜主子自己又不需要戒口,铁定想进给万岁爷!

    周泉心里揣着火炭似的回了膳房,见师傅王太监正在院子里躺着晒太阳,赶紧就过去把瑜主子说的菜式和王太监又说了一边。

    有句俗话说,好吃不过蛋炒饭。这金包银说来简单,其实是道很考厨子手艺的菜,何况瑜主子还要进给皇上吃!

    这一听王太监心里也揣火炭了,躺椅也不睡了,立刻就蹦起来往灶房里跑。

    进了灶房,师傅俩带着一群小太监,七手八脚的就开始准备。

    小太监们有的切蘑菇丁和黄瓜丁,黄瓜只要水头最好的中间那段,蘑菇也只要伞柄中央的最糯最肥厚的那一块。有的捡青豌豆,豆子颗颗都得浑圆饱满,个头还得差不多大。

    至于素炒番茄酱,周泉和王太监边想点子边挨个试了一遍,最终决定用一半的鹿油加一半的落花生油来炒。

    漱玉馆里,琳琅先迎了驾,然后和康熙一起去了琉璃花园,两人带着福宝在里面玩了一个时辰,也就该吃午饭了。

    回了正间,他们面对面的坐在靠窗的湘妃竹榻上,中间的膳桌上一边放着御膳房做的精致的素斋,一边就放着个香喷喷的盛着炒饭的白瓷盘,盘子边上还浇了一圈红彤彤的番茄酱。

    还别说,康熙一闻那酸酸的味道,嘴里就有些口齿生津,他笑着用筷子点了点番茄酱,道:“拿这个配着金包银吃,朕也还是头一次见。”

    琳琅笑着道:“很好吃的。”说完就用勺子舀了一大勺再涂上一些番茄酱,一脸美滋滋的吃了。

    “你这是在馋朕了。”康熙笑着伸手把白瓷盘端到自己身前,也学着玉儿的样子吃了一大勺。

    琳琅赶紧给他舀了半碗汤。然后才从红苕手里接了碗筷,吃起桌上的素菜来。她昨晚吃得很有油水,现在正好吃素清清油。

    一大盘炒饭康熙只吃了半盘,配饭的番茄酱却是全吃完了,吃完后还评了一句:“吃着很开胃。”

    喜欢吃就好。琳琅高兴得笑眯了眼。又心想总吃素果然败胃口,可他还要一直吃到明年去可怜的万岁爷!不行,她得再想想番茄还能怎么做着吃。

    等康熙走了,她埋头苦想了好一阵,才把以往吃过的神马番茄炒鸡蛋,番茄豆腐,番茄萝卜丝煎饼,番茄酱配薯条一股脑全告诉了周泉。

    发现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