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在攻略朕-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宋婕妤缓缓抬头,看到元清帝,似吓了一跳,连忙行礼:“见过陛下。”而后幽幽解释道,“妾见这海棠开的盛,一时心有所感,随意念了几句”
快,快倾倒在小爷的美貌和才情之下吧!
元清帝莫名想要叹气,摆摆手:“平安,送宋婕妤回宫,病好之前安心休养。”
说完带着梁忠径直离去。
宋婕妤:v?!
电视里不是这么演的!!
梁平安微微叹了口气,得,果然跟他一样是个穿越的。
看在穿越同胞的面子上,他上前提醒:“宋婕妤请吧,今日是十五,即便您念了昭慈皇太后的诗,陛下也不会跟您走的。”
第67章 六十七、幸福()
这是购买比例不足50%显示的系统防盗章;24小时后恢复正常至此会议第一项圆满完成,大家对彼此有了新认知;尤其是对皇后;长乐公主和安王问了很多关于皇后穿越前的事,元清帝通过心声知道的更多;不过鉴于时间问题,详细事情留后再谈;暂时有个基本了解就好。
烧掉安王书写的纸张,开始进行会议第二项,长乐公主画的画还有吃蛋糕残留的工具;被她的系统回收,不会留下半丝痕迹。
第二项进行的非常顺利;长乐公主和安王对这一项无条件服从;反正本来就是皇帝最大;皇后也不敢有异议;她既然已经投诚;自然是主公第一。
第三项主要针对皇后;与长乐公主和安王无关;鉴于保密原则以及两人过于单纯的性格,不必参与太多;再加上天色已晚,元清帝便让两人各自回去了;留下皇后仔细商议。
这边元清帝听皇后介绍着现代的情况;那边周宗夔与梁平安却狠狠吃了一惊。
宫中十二监唯司礼监与御马监权力最高地位最重;梁忠便是司礼监掌印总管,某种程度上也是整个十二监的总领。
司礼监是离皇帝最近的一批宦官,除了掌宫廷礼仪和贴身服侍皇帝外,还负责看管皇宫所有书籍公文,包括奏折,神宗时期,甚至被允许替皇帝抄写奏折上内阁的批文,不过此举最后在官员们的强烈反对下取缔,英宗上位后更是对官宦权力进行了严厉的削减,尤其针对御马监。
御马监原本除了负责御厩兵符以及草场的管理和替皇帝打理皇庄皇店外,还负责龙骧卫与虎镶卫的军队调度,保护皇帝的安全等,昔年战争时还曾随太/祖扈从出征并掌兵符火牌,后作为天使替皇帝巡视外省,甚至作为监军去往战场。
不过随着天下太平,大魏一代一代发展下来,后面这些权利逐步削减,尤其在大魏武官衰败后,皇帝再也不需要担心且用宦官来牵制抗衡,到了英宗,他刻薄冷酷,对宦官尤甚,如今御马监只负责前面几项,除非特殊情况,再没有调度军队的权力。
自江湖势力被剿灭以来,这是第一次宫中出现刺客,十七卫亲军包括锦衣卫立刻行动起来,封锁皇宫,巡视殿宇,夏蝉被龙骧卫擒住,带往司礼监看管。
夏蝉被这一系列阵仗吓破了胆,现代安逸社会生活的她,尤其作为还没毕业的学生,何曾经历过这种事,回过神来就冲上去拍着门喊冤,等周宗夔和梁平安到司礼监,嗓子都喊哑了。
“我没有刺杀皇帝,我没有!是皇帝自己刺的自己!放我出去!”
慌乱下早忘了奴婢的自称,一口一个皇帝,连陛下都不称呼了,任谁听着果然是刺客反贼没错。
梁平安听着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得,不用说,果然是被穿了。
之前夏蝉溺水,他亲手试探到她死而复生的事,就怀疑她是不是被穿了。不过宫人生病会被移到宫中后苑,等病好后才能回来,哪怕是皇帝身边的大宫女也不能例外,或者说越是离皇帝近的,越要隔离开。
他又忙于服侍老板,没时间也没机会去见夏蝉,不知道她是不是穿越的,没想到这一忽略,就忽略出了个大问题。
如果说刚刚在路上他还怀疑夏蝉或许不是穿越是重生,所以才搞刺杀,为了报仇什么的,但现在见了人听了喊话,绝对是穿越无疑了,不过敢刺杀皇帝的穿越女他还是头一次听说,这是活得不耐烦了?或者想用这种办法重新穿回去?
又或者是老板一时兴起想临幸她,结果她接受不了奋起反抗了?
这倒是有点可能,毕竟穿越女嘛,酷爱在古代讲平等讲人权显示自己的清纯独特好不做作,宋婕妤不就喜欢拉着身边的宫女灌输好姐妹说,虽然来跟他禀报的妹子语气有点怪怪的。
一个宋婕妤不够,又来一个夏蝉,这个世界是要被穿成筛子吗?
相比梁平安的疯狂吐槽,周宗夔倒还好,他本是一款武侠游戏中的npc,是其中一个叫长清的门派中的一员,长清并非全然打打杀杀的门派,门中多为文人骚客,文武双全,他因当时官场腐败不得不辞官归隐,后被好友邀请,进入长清,作为客卿长老,闲暇时为门中幼童开蒙,并且领着游戏中门派日常任务的一环。
忘了是哪一日,他忽然有了灵智,知道了原来自己只是一个游戏世界中的npc,然后过了半年,他某日再醒来,便到了这个世界,成了代还是皇子的英宗受过,差点中毒死亡的伴读。
所以他与现代人并没有近距离接触过,只是通过玩家频道,知道一些现代词汇,了解只言片语。
他发现昭慈皇后/》
还好,还好,没事,吓死我了
元清帝还是头一次看到皇后这样慌张的样子,头发散乱,额头上还带着汗,显然一路奔跑而来,脸色都是白的。
压抑在心口的郁火稍稍散了些,朝她招手:“莫怕,朕并无大碍。”
皇后深呼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静下来,快步上前握住元清帝的手:“发生了何事?陛下怎会遇刺?”
好好的怎么会有人行刺?难道是前朝余孽?不至于啊,大魏都传了多少代了,或者是什么吕四娘,为父报仇?英宗酷烈是英宗的事,跟宝宝有什么关系?!
就是,就是,宝宝好可怜,流了这么多血,一会儿回去到田里摘个南瓜炖汤帮宝宝补一补。
元清帝心情微霁,不管怎么说,不是所有的穿越者都如“高晏”夏蝉那般,皇后或许有自己的心思,但对他的关心却做不了假。
“是夏蝉,原因还需再查。”
“竟是她?”皇后颇为惊讶,她对皇帝的四个大宫女算熟,夏蝉看着十分守规矩,不像会行刺的人,没想到竟然有这样的胆量,只能感慨一句人不可貌相。
太医帮元清帝包好了伤,随着小太监下去煎药,皇后亲自服侍他穿上衣服,碍于伤口,衣襟并没有全部掩上。
这时长乐公主来了,提着裙子一路小跑进屋,头上两个丫髻散了一个,好不狼狈,一看到元清帝,眼泪刷得就下来了。
“皇兄!”
元清帝忙朝她伸出手:“丽质莫怕,皇兄无事。”
“皇兄吓死长乐了”长乐公主泪眼朦胧,握住元清帝的手一脸后怕。
呜呜呜呜我好怕
元清帝将她揽到怀里拍了拍:“莫怕莫怕。”
顿时有些后悔用这样的办法。
见元清帝确实没有大碍,又被安慰,长乐公主抽噎着让自己镇静,而后手一翻,摊开在元清帝面前,一颗雪白浑圆的药丸出现在手心,急急道:“这是治伤的药,很有效的,皇兄快服下。”
这是玉露丹,只要有一口气在都能治好。
元清帝微怔。
长乐公主却以为他不相信,焦急道:“是真的,皇兄信我,我自己也吃过的!”
真的很有效的,我刚刚在路上专门兑换的。
都说让你看了皇帝伤势再换了,这点小伤,别说补血丹,补血散都足够了,用什么玉露丹,暴殄天物!暴殄天物!我的积分,我的积分,呜呜
元清帝忽的笑了,这一笑,刹那蓬荜生辉,晃花了皇后和长乐公主的眼,他拿过药丸:“朕信你。”语毕便放入了口中。
雪白的丹药入口即化,化作一道温热的气息游遍他的全身,整个人仿佛浸泡在温泉之中一样舒服,很快,他清晰的感觉到伤口的痛意在消失,扯开包扎瞧去,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不消片刻消失无踪,连疤痕都没有留下,仿佛之前的伤都是幻觉,然而旁边的血渍提醒着他,并不是。
长乐公主似乎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效果,瞪大了眼,皇后同样一脸震惊,倏地看向长乐公主。
“嘘——”
元清帝食指点唇,示意不要声张,脸上还留着笑意。
他拉上衣襟,揉揉长乐公主的发顶,给皇后消化震惊的时间:“谢谢长乐,长乐能告诉皇兄,这丹药是怎么来的吗?”
长乐公主毫不犹豫道:“是换来的,跟零零壹从商城里换来的。”
别说——算了那叫零零壹的根本来不及阻止,最终自暴自弃蔫了下来。
“零零壹?”
“它说它叫公主成长计划零零壹,不过这个名字太长了,我叫它零零壹,皇兄别担心,零零壹不是坏人,它帮了我很多,刚刚那个丹药就是它帮忙兑换的,对不起,皇兄,我一直瞒着你”
第68章 六十八、傻了()
这是购买比例不足50%显示的系统防盗章;24小时后恢复正常自古而来;皇帝尝鲜也好;喜好也罢;与宠臣来一段佳话或是蓄养男宠多不胜数,汉朝刘家几乎历代都有此事,且闹得举国皆知,大魏之上的周朝亦留下不少记载。
但大魏不是昔日被异族统领的大燕;礼教兴盛;逆伦之事却是受人唾弃,万万接受不得的。
昔年神宗再胡闹也不会闹到魏家自己人身上;一个夺臣妻的名头到现在人们提起都在心中不齿。
当然做下逆伦之事的皇家也不是没有;南北朝北齐高家便是;子奸父妻;弟污兄妻,甚至共妻奸/淫,但结果如何,短短不过二十八载;便被攻灭,国破后,太后胡氏拉着儿媳穆皇后踏进了青楼楚馆。
大燕时昔日溃败的五胡残部打着曾经已消亡的匈奴的名义卷土重来;灭掉隋朝建立了大燕;但缺少礼教约束;做下各种礼乐崩坏之事;短短百年便被周取代。
周朝虽遵从汉制;然而周哀帝昏聩,抢夺儿妻,导致父子反目,朝纲混乱,最终被魏取代。
前人的教训立在那里,元清帝震惊过后,便出了一身冷汗。
不不不,大魏绝对不能断送在他手中,眼瞧着他刚刚朝一代明君迈出了第一步,绝不能半途而废,否则他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不行,必须帮皇叔掐掉这种危险的思想!
元清帝并没有意识到他第一反应不是厌恶反感,而是下意识设想成真,计算后果。
他迅速调整情绪,在肃王抬眸之前将自己脸上的震惊压下去,努力绷住不让自己被看出不对。
他不知道,他什么都不知道,他什么都没有听到,都是幻听,都是幻觉,都是——
靠靠靠,皇叔到底为什么会喜欢他?!他们是叔侄啊,他到底在想什么?!!打仗打昏头了吗?!!
大约被梁平安几人影响,不自觉就用上了他们的口头禅。
难道因为幼时他救了他一命?
说起来皇叔小时候是挺可怜的,生母不受宠又去的早,他本身也不得祖父喜爱,祖父儿孙众多,林林总总有五十多个,他早就被遗忘在了后宫边缘。
父皇上位后忙着收拾祖父留下的烂摊子,之后又忙着跟母亲吵架和好再吵架再和好,根本无暇过多关照皇叔,若非他四岁时一时兴起探寻后宫,闯进了皇叔居住的偏殿,遇到了被宫人怠慢重病的皇叔,见他可怜,帮他叫了太医,很有可能皇叔会夭亡在那次风寒中。
可救命之恩也不一定非要以身相许啊!再说那个时候他才四岁,皇叔也不过十岁。
难道因为之后他带着他一道玩耍,天长日久将感激错当成了感情?
是了,肯定是,他救了皇叔,又带着他一起玩,一起进学,宫中只有他们两人可以为伴,尤其父皇离开后,那几年,偌大的皇宫里除了太后和宫人,就只有他们两个,他不也曾将皇叔视为皇兄过。
皇叔十六岁离宫便直接去了边关,那时他不过才十岁,哪里便有什么情意,纵然他这些年一直都有回京又如何,不过匆匆来匆匆去,所以说,肯定是皇叔错将亲人之间的牵挂当成了对他,咳,想想也是,皇叔一直驻守漠北,哪里有机会体会真正的情意,误解也无不可。
元清帝自觉找到了答案,默默在心里将拯救皇叔计划填上了日程表。
如果是别人,他肯定不由分说叫龙骧卫来将人拉走,此生都不会出现在他面前,但肃王不是别人,是和他一道长大的皇叔,是为大魏鞠躬尽瘁的大将军,对高晏他都能费心竭力,遑论皇叔。
拯救皇叔计划第一步:为皇叔保媒拉纤,尽快为他找一个王妃,哪怕侧妃侍妾都好。
怪不得都说先成家后立业,成家有了妻儿,皇叔就不会有这种不切实际的乱想了。
元清帝目光坚定,直接拍板:“皇叔既然不愿说是谁,朕便不问,就算暂时不娶妻,侧妃姬妾总该纳一两个,安义郡王同皇叔一般大,光嫡子便有四个。”
说起这个他便羡慕嫉妒,安义郡王和他一样大的时候便已有两儿一女,而他一个子嗣都没有,别说子嗣,连喜讯都没有听过,虽然现在真相大白,知道不是他不行,是皇后不愿,不过以往每每想起这一桩,他都会将皇叔拎出来做对比安慰自己,皇叔可是连妻子都没有。
当然,现在后悔不已,早知道他哪怕强行也要先给皇叔赐一门亲事才对。
肃王放下茶碗,沉沉黑眸定定看了他一眼:“便随陛下所愿。”
罢,不是早就料到会如此,何必难受,以元元的性子,只要叔侄名分在一天,不论真假,也不会接受我,何必说出来给他徒添烦恼。
难得长的一句,语气叹息,透着深深的无奈与怅然。
元清帝不知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