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如旧-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形态,若是她醒着,是断不会有的。
濮阳已看出卫秀醉得厉害,她也顾不上要问什么,转身欲令人备些醒酒茶来,不然明日醒来,阿秀怕是要头疼。刚走出两步,衣角却被拉住了。
濮阳回头,卫秀看着她,双唇微微启开:“七娘,可是我让你不放心,故而你要灌醉了我来试探?”
濮阳一惊,阿秀知道。
卫秀又是一笑:“你怎么不问?你灌醉我,总不是为着有趣罢?还是你要做些什么?”
???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二零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濮阳当即窘迫,想到今夜;阿秀事事依她;她让她饮酒;她便饮酒,她劝她吃菜;她便吃菜,无一件不从,无一句相疑,不由低声一叹。
她心中斟酌着措辞;又想,明日就醒;阿秀是否还会记得今夜之事。
卫秀斜倚在榻上,她眼中仿佛蕴藏着江南烟雨,迷蒙而朦胧。酒醉之后,她的耐心也仿佛失了不少;她眨了下眼睛;眼中眨出些水雾来,愈发与雨中的千山万水一般;潮湿;却又清新明亮。
略略等了一会儿,卫秀便又开口:“你若无话相问,我倒有一事,要与你商量。”
酒意似乎这时才纷涌上来,醉意一点点深了,她的声音都带了些含糊,身子也歪斜了。
濮阳坐到她身旁,将她扶得端正,她便顺势靠到了她身上。
“你说。”濮阳说道。
卫秀便靠在她身上,酒意朦胧地说道:“你往后,不要去崇文馆了。”
濮阳一愣,随即一笑,问她:“为何?”
卫秀沉默了一下,方才缓缓道:“我不愿你再见他。”
濮阳又问:“他是谁?”
卫秀抬头看她,脸颊红扑扑的,目光愈加涣散,好不容易才看清了濮阳。濮阳又问了一遍:“他是谁?”
“柳四。”卫秀乖乖答了,又支吾着道,“你不要再见他了。”
她像是很不好意思,亦很难启齿,但她说完了,便看着濮阳,仿佛亲眼看着她答应,她才放心。
濮阳神色温柔起来,万般柔情,都在这刻,她点头,郑重道:“好,我不去崇文馆,也不见他。”
卫秀像是松了口气,又像是得偿所愿,微微地笑了笑,然而片刻她又想起了什么,抱住了濮阳,软声道:“子嗣的事,你别忧心,会有法子的……七娘,我会待你好的……”
说到后面,兴许她自己也不知说了什么,濮阳却答应得甚为认真:“我不忧心,我也会待你好。”
卫秀便弯起了眉眼,笑得很高兴,在她清醒时,濮阳从未见过她如此高兴的模样,纯粹而又开怀。
濮阳心间一动,情不自禁地抚上她的脸颊,卫秀醉眼迷蒙地望着她,她想到了什么,笑问:“你可有什么,要问我的?”
濮阳摇了摇头:“没有了。”
卫秀笑了笑,醉意愈盛,眸色愈深:“如此,需做些什么,方能不负夜色。”
隔日,濮阳没能起榻。幸而正逢休沐,免了她与朝臣解释为何免朝的麻烦。卫秀也没能起榻,她陪濮阳。
濮阳靠在她身上,面上皆是倦色,卫秀一手揽着她,一手在她腰间轻柔,缓解她的酸疼。她手法独到,揉了一阵,果真好多了。濮阳仍不大敢看她,主要还是羞。想到昨夜,她坐在阿秀腿上,让她深入腿心,便更觉脸颊发烫。腿间那处,仿佛还有湿意,里面更是纵欲之后的异样。她埋首在卫秀怀中,怎么也不敢看她。
卫秀柔声问她:“可觉好些了。”
濮阳点了点头:“好多了。”
卫秀便松了口气,欲与她赔不是,是她酒醉之后,不知节制,然而想到若她真说了,只怕七娘愈加不敢看她了。
阿秀还在给她揉,让她舒服不少,更要紧的是心中满足。濮阳先是羞,又是欢喜,然而细细回想昨夜,她又很不服气,环住了卫秀的腰身,道:“阿秀,下回得让我来。”
卫秀动作一顿,本能地要拒绝,然而见濮阳很有兴致的样子,她也不忍让她扫兴,只得点头。
濮阳便高兴起来。
又揉了一阵,濮阳握住卫秀的手:“可以了。”
卫秀手也酸了,便没有坚持,只等歇一歇,再继续。她抱着濮阳,想到一事,道:“改日汉王入宫,我替他把把脉。”
子嗣之事,若无着落,只怕大臣们安分不下来。
濮阳一听,便知她的用意,当即答应道:“也好,我明日便召他入宫。”
汉王与王妃结缡数载,十分恩爱,却至今无子,确需好好看一看。先帝这一脉,也唯有指望汉王了。
自李寿之事后,汉王愈加谨慎,亦更不沾是非。濮阳曾与他官职,他都上表推了,每日只在家中,做个富贵闲人。
此次在家,忽闻皇帝召见,汉王立即慌了手脚,半点不敢耽搁地随使入宫。
一到宣德殿,只见不仅陛下在,皇夫也在。汉王更是战战兢兢,行了礼,便站着,也不敢问一句陛下忽然召见,所为何事。
濮阳暗暗叹了口气,令他坐了,又将神色放得柔和,温声道:“许久不见皇弟,这阵子可好?”
汉王忙恭敬回道:“臣一贯都好,多谢陛下挂念。”
濮阳又看了看他,只觉汉王弟又清秀了不少,眉宇愈发恬淡柔和,倒与他的母亲越长越像了。
汉王答完,不见濮阳出声,便小心翼翼地抬眸,望了濮阳一眼,又飞快低眸下去。只匆匆一瞥,看清陛下并无不悦,汉王小小松了口气,又安安分分地坐着。
卫秀一直旁观,看得更为分明,她望向濮阳,濮阳点了点头,转头与汉王道:“总不见皇弟,朕委实惦念,便召了你来。朕看你今日气色不好,可是身上哪里有恙?”
“臣、臣、臣并无不妥,大约只是昨夜睡得晚了,多谢陛下关怀。”汉王连忙道。
濮阳蹙了下眉,与卫秀对视一眼,若只是睡得迟,何必这般惊慌?卫秀笑着道:“我略通些医术,殿下若不弃,不如我替殿下瞧瞧?”
汉王面上涌现惊慌,连声道:“不必不必,何须劳烦皇夫,臣、臣回府,便请大夫来。”
卫秀轻轻一笑:“不过望闻问切四样,又不需费什么大工夫,何来劳烦?一家人也不当如此生分,殿下看,我说的可对?”
汉王嘴拙,本就惊慌,又怎辩得过她,讷讷道:“君臣有别,臣一点小恙,真、真不敢劳累皇夫,臣、臣一回府,便……”
不等他说完,濮阳便笑道:“皇弟真是见外,一点小事,又何干君臣?不必再多言,就听阿秀的。”
卫秀顺势上前,汉王整个人都僵住了,不知今日陛下与皇夫为何如此执着于替他看诊。卫秀靠近了,汉王神色僵硬极了,不止卫秀与濮阳,便侍立在旁的秦坤,也看出不妥。
卫秀好似一无所觉,仍是温缓轻笑:“还请殿下将手伸出来。”
满殿都望着这边,汉王并未伸手,她看向濮阳,濮阳亦看着这边。已是骑虎难下之势,他今日若不伸手,恐怕也走不出这门。汉王心中大恸,想到王妃,既是愧疚,又是心疼,他伸出手,眼睛已有些红了。
汉王殿下自小爱哭,卫秀真怕他红着眼睛就哭出来,不由将动作放得愈加轻柔,搭上他的手腕。
汉王抿紧了唇,心中已在不住盘算,此事如何能了。事关皇室颜面,恐怕不会定他明罪的,应当是另寻旁的罪名,来赐死他,如此,兴许他能鼓起勇气,与陛下讨一恩情,无论如何,都不能让王妃,受他牵连。
卫秀眉心微微一凝,然只片刻,她便恢复平常。过了一会儿,她收回手,抬头望向汉王。汉王抿紧了唇,一声不吭地回视她,柔和的眉眼显得有些倔强。
卫秀微微一笑,道:“皇弟确实无大碍,想是夜间睡得迟,受了些许寒意,着了凉。”
汉王神色顿了一下,显出迷惑之色。
卫秀心中叹了口气,推动轮椅,回了濮阳身边。濮阳笑道:“若只如此,朕便放心了。皇弟年少,不知保重可不行,更深露重,需及时添衣。”
汉王愣愣地顺着她话点头:“臣,臣明白。”
濮阳看向卫秀,卫秀微不可见的摇了摇头。濮阳略略拧眉,也没显出不悦来,又与汉王好声好气道:“你难得入宫,不如用了晚膳再走?”
汉王下意识就要回绝,然而想到皇夫方才与她把了脉,却又是如此不动声色,不知他看出什么没有。汉王平生头一次鼓足了勇气道:“也好,多谢陛下。”
他要留下,探探皇夫的虚实。
结果,自然是什么都没探到。
汉王一走,濮阳便望向卫秀,问道:“如何?”
卫秀道:“汉王在子嗣上头,倒是不困难。”
濮阳一喜,又是一忧:“莫非是王妃难育?”倘若如此,便更棘手了。汉王与王妃恩爱,府中别说妾,连个侍婢都没有。她因与卫秀情深,故不愿第三人插足,又怎能为子嗣去逼迫汉王?
难道,这便是命?濮阳叹了口气,又安慰自己,汉王还年少,往后几十年,兴许什么时候就有了呢?
卫秀显出怪异的神色,道:“汉王在子嗣上头,并无困难,但若要她与王妃生子,怕是不行。”她顿了顿,方叹息道,“汉王弟是女子。”
濮阳一时愣住了。
汉王出宫,越想越不安。她也知如陛下与皇夫那般心计,十个她都赶不上。引路的宫人埋首前行,并不与她搭话。
汉王心头直跳,想了一想,自袖中掏出一袋银钱来,小心地递与那宫人,那宫人吓了一跳,忙婉拒道:“汉王殿下若有吩咐,只管差遣就是,臣万不敢收下此物。”
汉王这才想起,前些年,淑太妃在幽禁之中,竟有本事通过层层羽林、宫人,将手书递上陛下案头,陛下动了怒,费了不少功夫整肃内廷。她不关心朝政,自也不会留意宫中,此时方知,陛下所行,颇有成效。
她歉然一笑,将银钱收起,客气问道:“也不是什么大事。今日得皇夫殿下亲自切脉,我心中十分惶恐,深觉皇恩浩荡……不知皇夫殿下医术如何?”
原是为这事。宫人眉间一松,语气随之轻快:“殿下甚少入宫,故而不知。皇夫殿下医术高明,比之太医署中诸位太医,亦不遑多让。”
汉王霎时,面如土色。
宫人见汉王无其他要问,乐得不答,只管在前带路。
汉王已明了了,皇夫当场不点破,想是为了皇室颜面,此时怕是正与陛下商量要如何处置她。
刑部大狱她去过一回的,那处阴森潮湿,十分可怖,白日里便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需无数烛光照明,听闻到了夜间,更是可怕,总有阴风在一间间牢狱之中盘桓不散。
汉王打了个寒颤,面上毫无表情,眼中却已蓄上湿意。她记得王妃叮嘱,不许在外面哭的。便咬牙忍着。
可她真是怕,不止如此,她还很担心王妃,方才殿中时,她想,她可求陛下恩典,求她放过阿瑶,如若不然,她便将她身份之事宣扬出去,皇室颜面必将不保。可此时她再想,方觉自己怯懦无知。哪怕是为封口,陛下也不会放过阿瑶的。
汉王垂头丧气地走出宫门,双唇抿得紧紧的,面上神色极冷,仿佛神圣不可侵犯。宫门前戍守的虎贲觑着她那正气凛然的面孔,皆不敢与她多言,只恭敬一礼而已。
若在平日,她总要与他们一笑以示回礼的。然而此时她像没看到似的,径直朝前,横竖活不久了,这世间的事,她也不想管了。她只想见到阿瑶。
汉王府的车驾候在宫外,汉王目不斜视地登上车,一开车门,那冷冰冰的神色瞬间荡然无存,汉王眼中扑嗒扑嗒地掉下泪来,赤红着双眼,对着车中的王妃可怜兮兮地哭道:“阿瑶……”
王妃叹了口气,每回她来接殿下回府,殿下总要哭。必是在宫中吓着了,下回,她该陪殿下一同入宫才是。
第一二一章()
汉王爱哭;但也好哄。从前没有王妃的时候,她自己伤心一阵,便或是认命;或是想开,总归擦擦眼泪;便止了。后来有了王妃,王妃温柔;携她到身旁安慰几句;汉王往往便不哭了。
汉王妃招招手,汉王抽抽搭搭地挪过去,她有满腔话语要说;然而又不知从何说起。眼泪流了满面;脸上湿哒哒的;她要用手去擦;王妃叹了口气,握住她的手;让她坐到自己身边。
汉王泪眼朦胧的,还不住地抽泣。王妃取出手绢;替她将脸上的泪水擦去;又柔声道:“殿下是不是已长大了?”
汉王点点头,语带抽噎道:“嗯,我十六了。”
说完,又有眼泪潸然而下。
汉王妃搂了她过来,无奈道:“十六是大人了,不好总哭的。”
汉王又点点头,然而想到此番她怕是真躲不过去了,便又是悲从中来,低低抽泣不止。
汉王妃心疼不已,让她靠在她怀中,轻轻拍着她,只是心中却甚为迷惑。
殿下爱哭不假,胆小也不假,却不是会闯祸的。这几日并无与汉王府相干的大事,陛下召见,应当不是坏事。倘若真是刻意掩下了消息,召见殿下问罪的,只怕她也出不得宫来。莫非是陛下说了什么,吓着殿下了?
车驾尚在前行,汉王府还有些路途。王妃拍拍汉王,口中柔声道:“好了,不哭了,不哭了。”
汉王也哭累了,慢慢止了泪,自王妃怀中出来,垂着脑袋,闷不吭声地坐着,像是做错了事,不敢说话的孩子。
王妃只得主动问她:“陛下忽然召见,是为了何事?”
汉王红通通的眼睛看过来,想到今日宣德殿,陛下与皇夫非要与她把脉,明知她不愿,仍是要强求。越想越委屈,就要与王妃哭诉,正待开口,她猛然想到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与其说与王妃,不如设法保她一命。
这一想,汉王更难过了,只觉时时都是生离死别,王妃在她面前,看一眼,就少一眼。
殿下待她甚是坦诚,总是问什么,便答什么,从无隐瞒,此时她却只望着她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