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春如旧 >

第38章

春如旧-第38章

小说: 春如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斗志昂扬,遗憾却不萎靡,此次错过,来日定还有良机,她只等下一次便是。卫秀不知怎么,像是被她那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被她光华绽然的双眸却感,安慰道:“宋帝暴虐,若有一日无后顾之忧,出师的名义都是现成的。”就是代天伐无道。

    濮阳粲然一笑:“正是,总有一日,我要让朝中再无内斗,举国臣民皆一致对外。”

    天下迟早是要一统的,既然如此,为何不能是在她的手上。濮阳从不以为自己是公主便比诸王差到哪儿去。甚至因她是公主,能置身事外,而将朝中的一件件一桩桩都看得一清二楚。只要东宫不定,大臣们是不会齐心协力的。

    陛下也知晓,已逐渐死了在他手上一统九州的心。

    陛下不行,那便让新君来做这件事。濮阳看过她所有的兄弟,侄儿,唯有她,才能完成霸业。哪怕只因这一点,那皇位也该是她的。

    九五之位,就该有能者居之,他们不行,就让她来。

    想到能有一日,诏令自洛阳出,渡长江,抵交趾,一路过去,臣民伏拜,万众臣服。血液便似沸腾起来。濮阳望着卫秀,温柔道:“先生助我登基,我赠先生山河万里。”

    她的眼中满是真挚,如此热情,令卫秀也随之欢欣。

    齐使至宋都,虽没被宋帝下令烹了,也好不了多少,国书刚一呈上,便被投入监牢,随时都可能丧命。齐帝闻此大忧,他年轻时便不怎么果敢,年老便更胆小。太子谏言,干脆呈兵边境,以示齐不怕开战。人能气弱,国不能示弱,若非齐帝畏事,齐使何至于他国受辱,依太子所见,就该强横一些,亦或者,干脆就打一仗,壮齐之声威。

    可齐帝若有这等气魄何至于愁得团团转。不论哪一朝哪一代,朝堂中总不缺善于投君王所好的大臣。

    很快便有大臣向皇帝谏言,求助于魏,威慑宋国,能解眼前之忧。

    这提议一出,便让齐帝动心,但他也怕万一引狼入室,那还不如直接与宋对上呢。

    大臣们七嘴八舌,也不知是如何商讨,最终竟定下一个办法,派皇子入魏求亲,与魏结姻亲之好,如此,魏便不可袖手旁观,也不可背信弃义,趁机举兵。

    这消息传入魏都,齐皇子已持符节出发。

    皇帝哭笑不得,竟有如此怕事的国君,竟有如此天真的大臣。

    “齐国太子怕是气死了。”皇帝好笑道,齐太子是主战的,好一通道理说下来,句句都在理,偏生父皇一句都听不进,只想避祸,不思进取。

    大臣们也觉得很是好笑,不过乐归乐,接下去,便有一事急需决断。

    齐国求亲,答不答应?不答应,如何回绝,这是邦交大事,关乎征伐。可若答应,人家来的是皇子,魏国总不好随便给个宗室女便糊弄过去。而未嫁公主之中,适龄的便只剩一个濮阳了。

第五十八章() 
齐皇子乃齐帝宠妃姬氏所出,行十六,封豫章王。

    踏上魏土,便有大臣迎接。豫章王持符节,车驾一路入洛阳。

    他此番使魏,一为求亲,二为盟好,肩负齐帝美梦,自非独身前来,与他同行的除了侍奉仆役,护卫甲士,还有他的王傅为智囊。

    使臣入魏,皇帝命鸿胪寺设宴接待。由于对方是皇子,鸿胪寺为显郑重,便是大卿亲自主宴。

    宴上,豫章王不免探听魏公主之事。

    巧的很,鸿胪寺卿姓王,恰好是王丞相隔得不太远的族弟,只在心中笑话这位年少的王。国中适龄公主唯有濮阳殿下一人。别说他一个区区齐帝少子,就是齐太子亲来求娶为东宫妃,陛下只怕也不肯。

    就是他自己的立场来看,濮阳殿下远嫁远不如留在朝中,远嫁为齐国王妃,能做什么?又不是皇后。留在朝中,濮阳殿下能施为之处更多,至少对王氏是有利的。濮阳殿下与王氏已合作两次,一回是陈郡郡守之事,此人如今已如愿为青州刺史。再来,便是协同将欲染指羽林的赵王系击退。

    想是这样想,鸿胪寺卿口中仍是颇为客气,装作惊讶的样子,道:“王此来,竟是求娶公主?”

    豫章王腼腆一笑:“闻贵国陛下膝下有好女,孤心爱慕,不远千里,前来求娶。还望大卿告知,贵国陛下可有嫁女之心?”

    鸿胪寺卿便疑惑道:“不知王所言,是哪一位公主?”

    豫章王也疑惑,与王傅暗暗对视一眼,便笑道:“听闻魏帝只有一位公主待嫁,自然便是这位公主。”

    原本还有一公主与濮阳年龄相当,但人家两月前已出嫁,便只剩了濮阳一人。

    鸿胪寺卿笑呵呵道:“原来是濮阳殿下。此陛下家事,吾为外臣,如何得知?只怕还得王费心,亲去问陛下。”

    豫章王便知这其中恐怕有别的缘故,当即也不再说,只道些风土人情。

    待一散宴,豫章王便立即派人去打探缘故。

    没打听多久,就打听清楚了。豫章王瞠目结舌:“竟还有能干政的公主。”干政也就罢了,魏国皇帝竟还宠着。真是闻所未闻。

    他气急败坏地来回走了两圈,对臣下道:“总不能空手而归,去打听打听,魏国皇帝可还有别的公主,年幼一些也无妨,先定婚约,过两年再迎娶便是了。”

    去人早已打听过了,回道:“没了,再有便是十一公主,尚在牙牙学语。”

    豫章王扶额,烦躁挥手,令其退下。

    王傅坐在一旁,一直未语,见人退下,方才道:“殿下何以烦躁,岂不知这是好事?”

    “哦?”豫章王转头过来,谦逊问道:“王傅何出此言?”

    王傅一笑:“殿下一直与太子不对付,奈何太子久居东宫,有人帮衬,而殿下唯有陛下宠爱,势单力薄。但娶了魏国公主便不同了,魏帝宠爱,必会爱屋及乌,殿下可与魏帝私下盟誓,他日得国,割城池,上岁贡,都好商量。”

    豫章王恍然,返身在坐榻上坐下,以拳击掌:“王傅所言极是,魏国皇帝越是不肯嫁,便越显公主贵重,孤便越该求娶。只是,”他迟疑片刻,“割城上贡,未免过了。”

    王傅一笑:“既然私下盟誓,谁人会知?待殿下登基,魏国若来要求兑现,殿下拖着便是,不应便是,哪怕反目也无妨,有长江天险,魏国能如何?”魏国要能打,早就打了,天下承平已久,哪是说战就战的。

    豫章王心动已极,他与太子长兄不对付,他好玩乐,好权势,有父皇宠爱,难免骄纵了些,太子便不喜他,他也同样不喜太子,又不是肯忍耐的性子,两下矛盾颇多。如今父亲尚在,倒还好,一旦陛下晏驾,太子登基,必没有他的好日子过。

    又想到那濮阳公主竟能干政,原本觉得女子不宜太厉害,现在则不然了,厉害一些,强势善谋一些,正可做一贤内助,为他谋算。至于温柔小意的女子,待他得位,要多少美人没有?

    王傅继续谏言:“魏帝既然宠爱公主,必是一番慈父心肠,殿下须得打动皇帝。将交易变作知慕少艾,”他一面说,一面沉思起来,“最好,先见公主一面。此事臣来谋划,在此前,还请殿下稳住。”

    要是见都没见过,说是喜欢公主,就行不通了。

    豫章王也随着他的思路,思考起来,听他嘱咐,当即答应了。

    隔日一早,豫章王先去拜见皇帝。面圣时,也没说求娶公主这样的话,只言两国邦交。谈不拢,也没着急,每日只在洛阳街市上行走,领略他国风情,又或入宫觐见,仿佛不是使魏而是游玩,令人颇为惊奇。

    这般沉得住气,倒让人刮目相看。皇帝一面使人盯着,一面令人紧密留心宋齐两国事态。

    得知豫章王入京,卫秀便生出一个想法来,她早前对三国详细打探比较过,方才留在魏国,故而对齐国内政也有些许了解。

    三国鼎立,魏强而宋齐弱,只因魏国沃土千里,兵强马壮。可设若齐吞并宋为一国,与魏隔江相对,成一强国,到时魏国要想渡江,便难了。

    齐太子贤,他若得大魏,江南格局势必会变。最好,还是不要让他得位。

    她将此事与濮阳一说,濮阳也以为然,前世三年后,齐帝驾崩,齐太子登基,之后便是厉兵秣马,企图攻宋,吞并之心,昭然若揭。

    “豫章王”濮阳喃喃自语,极力回忆此人将来如何。

    见她若有所思,卫秀便问:“殿下已见过豫章王?”

    濮阳回神过来,笑了一下,道:“未曾见过,只是听闻一些传言。”

    她说罢,再度陷入沉思。毕竟他国内政,豫章王又不是储君,便不大引人注意。回忆良久,她方想起这豫章王在齐太子登基后被驱逐出京,连同其母也一并赶了出去,不久,赐死二人。能让新君如此厌恨,乃至不顾留下刻薄手足的恶名,定是有龃龉在前,且这龃龉还不小。

    她想得入神,便显得心不在焉。她们相处,殿下从不曾如此心神恍惚,卫秀担心她,便关切道:“殿下可是身体不适?”

    濮阳摇了下头,低声喃喃道:“我只是在想豫章王”能让太子仇恨至此,定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恐怕现在便已两相生厌,此事兴许能做点文章。

    她想罢,抬起头,便见卫秀看着她,目光有些奇怪,似欲言又止。濮阳便问:“先生怎么了?”

    卫秀看着她,最终抿唇笑了一下:“无事。”

    濮阳想着正事,也没在意,继续道:“先生之策,可是以豫章王取太子而代之?”

    卫秀颔首:“正是,豫章王好玩乐,又贪权柄,无大才而心高,齐国若能在他治下,定不会成魏南下之阻碍。”

    濮阳也以为然,只是如何行事还需合计,毕竟他国内政,不好干预。

    “此邦国大事,以我之力,定不能成,还需禀陛下定夺。”濮阳说道。

    卫秀也是这个意思,关乎两国邦交,不是公主一己可为。

    隔日,濮阳便入宫了。

    皇帝听她说罢,先是宽慰,又目光一冷:“也就你想到了,诸王无一人关心。”

    皇帝对儿子们的不满,便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他苦心孤诣,创下这大好局面,若继任者昏庸荒诞,无能误国,他又何必辛苦劳累,如齐帝那般安然享乐不好,还是宋帝那般随心所欲不好。

    皇帝约莫是心冷,这几日,总有此念头,只是这些他一个字都不能与人说,也只是心中想想而已。

    濮阳见皇帝眼光冷然,也不敢多说什么。

    皇帝叹了口气:“我看那豫章王,也不好对付,度他这几日行事,很是沉得住气。”转念一想,又问,“此事,是你想出来的?”

    濮阳抓住一切能让皇帝对卫秀产生好感的机会,如实道:“卫先生想的。”

    皇帝恍然,以手加额道:“不错,除了他谁还能想的这样远。”毕竟卫秀曾当面对他说过,志在乱国。

    “既然是卫先生的计策,便请他来,与朕当面说。”

    这事还得趁豫章王在京,皇帝当下便使人召见卫秀。

    结果宣召之人刚出,豫章王忽然来了。皇帝与濮阳对视一眼,道:“我儿先避避。”

    濮阳也不愿见此人,当下便起身,从内室避退出去。

    豫章王入宫求见,是因听闻公主在宫中,他匆匆赶来,却见宣德殿中并无公主身影。豫章王不禁失望,假托为邦交之事而来,说了没两句,便告退了。

    看着他出去,皇帝冷笑道:“如此草草几句便走,竟说是为邦交之事来?”分明是别有用心!这点子心计便想在他面前弄鬼,真是天真!

    一想到这人是在觊觎七娘,皇帝便很不高兴,别说他没有旁的公主,就算有,也不嫁他,大魏还不至于要和亲来巩固邦交。

    窦回从头到尾都看着,自然是知晓皇帝说的什么,他只笑着,打着哈哈:“这点道行,自然瞒不过大家法眼。”

    皇帝又冷笑了两声。

    豫章王没见到濮阳,很不甘心,便往近旁宫道走去欲在宫中看看,兴许公主还在公主逗留。

    大内岂容他晃荡?引他陛见的中官自是不许,左右劝阻,豫章王无法,只得另择一路出宫。

    走出一截宫道,看到有一名身着绯色宫装的女子在那处。那人大袖宽袍,翩然欲仙,翘首伫立,婉约动人。

    豫章王一时看得呆了,随行宫人唤了他两声,他才回神,连忙问道:“那是何人?”

    宫人回道:“那是濮阳殿下。”

    这便是濮阳公主?豫章王高兴不已,心中暗叹道,美若仙人啊。若得此女为妃,他还要别的美人做什么。

    濮阳是在此处等卫秀的,见有人过来,眸色冷淡地看过去,见来人装束,立即便猜到他是何人。

    怎地走到这里来了?濮阳暗道。好歹是皇子,又是使臣,她也不好太过不近人情。

第五十九章() 
这是卫秀第二回入宫,濮阳恐她不知何事,便特来等她。此处空阔,能看到宫门。又因空阔,冷风呼啸无可阻挡。

    濮阳围毳衣,郁若庆云,皎如荆玉,越是走近,越觉不凡,豫章王看呆了。

    直到宫人介绍:“殿下,这是大齐豫章王殿下,陛见方出。”

    濮阳施了一礼:“豫章王长乐未央。”

    豫章王方忙显出风流倜傥的姿态来,又回一礼:“早闻公主盛名,今日得见,三生之幸。”

    他远来是客,濮阳也不好太过冷淡,笑道:“王谬赞。”

    豫章王看她却是越看越喜欢。美人如斯,当配烟雨蒙蒙,芳草萋萋。就该让他娶回国去。他向前跨了小步,绛紫的锦袍随风而动,别有一番潇洒气质。

    原就是想方设法欲见公主,今一见倾心,豫章王自然不肯轻易离去,微微一笑,煦煦若君子,言辞亦文雅:“齐都处江南,入目景物皆蕴含柔情。康看惯了江南风光,一入北地,便见山河壮阔,天高云淡,心胸都开朗了。”

    笑吟吟地望着濮阳:“真是好地方。”

    分明是欲长谈的架势,濮阳想到与卫秀的谈话,也欲探一探这位豫章王的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