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鲤-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音寺里人流渐多,各地香客提前来的不少,虽说明天才是香会正日,但其实在今天,香会已经开始了,而陆方青也难得地感受了一下这种久违的热闹氛围。
第13章 菩提()
走过圆通宝殿,香客聚集,观世音菩萨的巨大坐像就在眼前,带着怜悯众人的慈悲眼神,看着这芸芸众生。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悲天悯人,不因身份地位而对谁有任何偏倚,她观察着世间民众的声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普救人间疾苦,她的形像遍布各地的寺庙之中,是集智慧、慈悲、救苦救难等品德真善美于一身的神化存在,到处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重。
陆方青不由自主地走近,抬头,迎接着观世音菩萨的注视,那目光柔和、神圣,在那目光注视下,陆方青的心灵渐渐放空,烦恼却纷至沓来,也许只有在这种时候,他才能够不再抑制自己,将自己寻找了十五年而一无所得的困苦心绪全部都流露出来。
虽然沉默,可是陆方青的悲伤流溢,影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尤其是身边的礼荨菱还有身后的礼秀锋夫妇感受最深,他们从来都不知道,原来像陆方青这样的一个人,也有着这种程度的烦恼,在他的烦恼面前,他们只能感受到无力,心随之哀凉,一筹莫展。
众香客心有所感,不约而同地让开两边,让这个拥有着悲伤烦恼的男子,与观世音菩萨交集。
身边发生的一切,陆方青完全都不知道,此时他的心是沉静的,也是悲凉的,这种心绪很是复杂,无波的碧湖积蓄着无尽的烦恼,就算是落叶石子掉下,也漾不开一丝涟漪,因为那悲伤与烦恼是如此的深沉,看不见底。
陆方青想起了十五年前的那一场大火,那一道在大火之中,显现于池塘边上的身影,那身影救了自己,却消散在大火之中,从那时候开始,陆方青心中便种下了执着,所以他寻找了十五年。
十五年来,陆方青不断画鲤,因为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只有通过不断地画鲤,他才能够在画里再见到那道身影,可是不管他画的鲤再怎么传神逼真,终究还是缺少了那道灵,难得画出一尾有灵的鲤,可是却不是他寻找了十五年的那尾鲤,陆方青只能一直画下去,虽然没有放弃,虽然没有明说,可是他的心已经染上了绝望。
如果观世音菩萨真的有灵,是否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悲哀,是否能够给他指引,渡他脱离苦海,陆方青不知道,他摇了摇头,觉得自己的烦恼太过与众不同,就算观世音菩萨真的有灵,只怕也未必能够帮得了自己,因为他想要的是找到,而不是放弃。
回过神来,陆方青垂下双眸,轻轻一叹,准备走开。
转过身来,却发现一老和尚站在自己的身侧,静静地看着自己。
“阿弥陀佛,老衲法空,见施主与观世音菩萨神交,展露心中无限悲伤与烦恼,只不知施主心系何事?世间万物皆是色相、欲相,施主何不将烦恼道出,以得心宁?”
陆方青摇摇头,道:“我要的不是解脱,菩萨帮不了我。”
法空道:“非也!观世音菩萨曾经发愿,任何人在遇上任何困难时,只要一心虔诚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便会得到观世音菩萨的救助,观其音色,皆得解脱,这便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六月十九日正是观世音菩萨得道之日,也正是观世音菩萨愿力最强之时,施主若是诚心祷告,观世音菩萨必有回响。”
陆方青深深地看了一眼法空,自嘲一笑问道:“我求的是不可能的愿景,菩萨也会帮我?”
就算是自己的挚友李青松,也觉得那一段经历只是一个梦,只是幻觉而已,当世只有他自己深信不疑。
法空沉默片刻,道:“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观世音菩萨发下十二大愿,便是为了普度众生,施主何不一试呢?”
“那么大师认为我的执着是可以坚持的吗?”
“施主因何执着?”
“我执着于一道不可能的灵,执着于一段不可求的缘。”
“施主既已知‘不可能’、‘不可求’,为何还要执着?世间烦恼皆自求,观世音菩萨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著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施主若放下执念,可证道菩提。”
陆方青苦涩一笑,道:“所谓的菩提,是要我大彻大悟,超凡脱俗,但说穿了不过‘放弃’二字。”
“本来无一物,休息惹尘埃?事实上施主已知道结局了不是吗?”
陆方青轻轻一叹,摇了摇头不再多言,转身走开了。
从十五年前开始,从他开始追寻的那一刻,他就已经知道了结局,自己要能够重新找到那道灵,实在是微乎其微,甚至应该说是不可能,但就算如此,对于当时的场景和经历,或许说是他的记忆,他深信不疑,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执着去追寻,如果放弃就是解脱,那他宁愿永远沉沦在苦海之中。
法空看着他的背影,也只能暗叹一声,佛门要普度众生,但却不可强人所难,说到底只是自己的修行还不够。
转过身来,面向观世音菩萨的坐像,法空双手相合,默念佛经告罪,可是抬起头来的时候,他的神色却是为之动容。
慈悲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虽淡却可以包容这世间的一切,柔和的目光注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带着怜悯与关爱,只是这样的一双眸子却滴下了两滴清泪,在那脸上留下了两道泪痕,浅浅的,却传递出一股强烈的悲伤。
法空连忙转过身来,陆方青他们已经走远了。
“阿弥陀佛!!”法空只得默默念了声佛号,心久久不能平静,同时心中有一个声音传开来,让他反应过来都感到有些害怕,“难道佛祖就只能劝人放弃才能得解脱吗?”
跟着陆方青走出了圆通宝殿,礼秀锋亦是不发一言,一直都认为陆方青闲云野鹤,当是洒脱之人,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过,这样子的陆方青竟然藏有如此强烈的悲伤与烦恼,礼秀锋有些后悔,自己这一次邀请陆方青前来观音山,会不会是错误的选择,他只担心这样一来非但不能缓解陆方青的心情,反而是让他心中的悲伤被引出,而无法再遏制。
想着至少应该要补救一下,礼秀锋道:“先生,观音山并非只是山寺,景色亦是宜人,不如我们到处看看。”
刚刚与佛交神,陆方青只觉得自己心中那种强烈的欲望正在升级,他现在迫切地想要做一些事,迫切地想要回去书房,拿起画笔来,这种强烈而紧迫的欲望是之前从来不曾有过的,陆方青在拼命地遏制着,想着或许走一走,可以让心情平复下来,所以他没有拒绝礼秀锋的建议,点了点头。
“这里是扬州城最高的地方,在这里可以远眺江淮南北,将所有景色一览无余,虽不比泰山一览众山小的气势,不过也别有一番风味。”
从圆通宝殿出来后,建筑错落紧凑,绕过偏殿,前面是一片紫竹林。
从建筑到紫竹林,这种场景的转接好似画一样,让几人感觉眼前一新,礼荨菱看起来跃跃欲试,她最喜欢这样的环境了。
陈淑瑶紧紧拉着礼荨菱的手,以防她乱跑,紧紧跟在礼秀锋的身边,跟随着陆方青往前走去。
第14章 呼唤()
渌水入澄照,青山犹古姿。
观音山是扬州城最高的山峰,山势险而急,山寺依山而建,极具特色。
在山寺的侧后方,那里有一处清幽之地,那是一片紫竹林。
这两日正是观音山香火最盛之时,各地香客信徒为此而来,聚集在佛殿前后野外,反而使得这一片紫竹林更加清幽。
礼荨菱像是一只彩色的蝴蝶,在这片紫竹林中飞舞,自由自在,看着她的曼妙身姿,陆方青精神渐好,步伐也不由得快了起来。
往前走去,几级台阶被竹石轻掩,拾级而上,便可见一座奢楼。
“鉴楼?”山寺之后,竟然会有这样的一座黄砖黑瓦的小楼,礼荨菱看见在最外面的一块匾上写着的两字,大声地念了出来。
礼秀锋道:“这里就是传说中,隋炀帝杨广在扬州建造的行宫,也叫做迷楼,为建迷楼,隋炀帝招来役夫数万,历经一年才建成,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栏朱楯,互相连属,加上在这观音山上,扬州城一览无余,为此隋炀帝曾十分欢喜地道出此楼‘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的话语,这也是‘迷楼’这个名字的由来。只是可惜后来隋亡楼毁,真正的迷楼已经不复存在,观音山是迷楼故址,在山寺之后重现的迷楼,远比当年的迷楼要小得多。”
礼荨菱轻轻点头,但还有不解之处,问道:“那这个鉴楼又是什么?”
礼秀锋叹道:“隋炀帝荒淫无道,为满足其骄奢淫逸的生活,在各地大修宫殿苑囿、离宫别馆,所经州县,五百里内都要贡献食物,挥霍浪费的情况十分严重,导致民怨载道,国破家亡,前人在此题字,是取前车之鉴,以警后世之意。”
以前的迷楼,现在的鉴楼,在同一个地方,但是早已经是物是人非,在不同的时代,同一个地方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虽说是时代的必然,可是却让人感受到一阵阵的悲凉,礼荨菱看看其他人,不知道他们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她好悲伤、好苍凉,却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
人们总是说触景生情,可是礼荨菱在这里只有触景伤情,内心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悲伤,她不由得看向了陆方青。
陆方青的思绪早已悠扬,在这毁后重建的迷楼上,寻找着曾经那个迷楼的痕迹,他也不知道自己寻找到了什么,脑袋空灵,心中无物,只是感受着历史的沧桑还有无奈,还有那被隐藏在时光背后的故事。
陆方青也想知道,自己花费十五年的时间追寻着那道已经消散的身影,到底有没有意义?他还将继续寻找下去,继续画下去,会不会有一天,真的就在自己的画里,找到了那一道身影?
但也许就跟眼前这迷楼一样,是迷楼也不再是迷楼,错过了时间错过了缘,再见时只会让彼此都失望吧,徒增叹息而已吧。
陆方青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满怀的忧思,他不想放弃,如果执着是苦海,那他宁愿不要解脱。
“先生……”
“没事,只是朝代更替,曾经的功德与罪过、繁华与萧条,都早已随风而去,逝去的就是失去了,勉强留下的也不会再跟曾经的一样了。”
山风带来凉意,“啪啪”的声音响起,雨又来临。
天色已暗,依稀几朵乌云之外,弯弯的明月静静洒下银辉,几点星光点缀。
礼秀锋道:“先生,天色渐暗,山路难行,今晚我们便在这里歇息一晚吧,明天上山的人会很多,不过到时候会有一条山道开放给下山之人,我们可以感受一下观音寺的香会,明天再回去。”
陆方青点头应允,当晚便在这观音山里住下。
夜凉如水,骤雨方歇,空气清新,带着花草泥土的香味。
寺中有香客排着长队,有条不紊地正在上香,有些上完香的则在主殿前的空地聚首,观赏着这观音山香会的景况。
华灯已上,香火正燃,一声声诵经之声传出,清晰入耳,但并不扰人,只让人感觉心灵舒爽,难得的安宁。
陆方青正在酣眠,他浓眉舒展,呼吸平畅,已经很久没有睡得这么安稳了。
空气中荡漾开来一道又一道的波纹,透过房门传递进来,直传到陆方青的脑海之中。
这种波纹带着声音,但除了陆方青,其他人都听不到,他们睡得正熟,浑然不知道此时陆方青已身处于另外的一个世界之中。
“醒来!醒来!”
陆方青眉头微皱,睡眠受到惊扰,这让他本能里有些排斥,可是那个声音并不曾远去,依然以着清晰而同样急切的音色传递过来,呼唤道:“醒来!醒来!”
那是一种声音,但并不是如同语言文字一般的声音,而只是一道信息,那道信息里面传递着催促人醒来的意念。
陆方青从梦中醒来,眼神带有迷茫,他和衣走出房门,没有惊动任何一个人,然后向着迷楼的方向走去。
绕过了众香客聚集的地方,从偏殿走入了紫竹林,然后一步一步走到了迷楼之前,陆方青停了下来,然后他整个人清醒了过来。
一开始的意外之后,陆方青没有惊慌,一阵浓雾飘来,将他笼罩其中,白茫茫的一片,让他伸手不见五指。
当眼睛适应之后,陆方青的视线渐渐清晰起来,他神色有所动容,绕着原地转了一个圈,然后停了下来,眼前的景象已经完全不同了。
楼阁十分宏伟,气势壮大,楼身高下分布轩窗,互相掩映,那幽房曲室相互连结,玉栏围绕于外,交错纵横,回环四合,曲屋之间各自相通,规模之大,似是有千门万户,极尽奢华,上下一片金碧辉煌,让人如置仙境。
如此宏伟的建筑,竟然是在一座高峰之上,极尽其险,就在眼前显现,即便是陆方青也没有办法分辨,现在自己所看到的到底是现实还是梦境,更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作为。
但他能够感受到这里传出的一道道呼唤,呼唤着他的到来,那种迫切渴望被发现被承认的心绪,竟然让陆方青心生共鸣。
十五年来,他又何尝不是如此?自己的追求就是一场幻境,或者应该说是在别人看来,那只是自己的一场幻境而已,除了自己对此深信不疑,还有谁能够认真地去发现和求索,去承认呢?
想到这里,陆方青的理智被压倒,他向前走去,也不管这迷楼到底是真是假,是实是虚,他响应着那种声音前行,探寻着这里所拥有的所有的信息,那是被时光剥夺,被现世遗漏,但却曾经真实存在过的痕迹。
第15章 铭志()
陆方青往前走去,毫不犹豫踏入了迷楼。
烟霞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