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任务完成后-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定受更多的苦,但任务会跟着升级。】
自动把“升级”替换成“难”,王平理解得毫无难度,他真不应该在以前抱怨为什么是好感度任务,比起那些不容易讨好的任务目标,亲身执行某些事情才是艰难,比起眼前,以前的那些“难”其实都是“强说愁”吧。
即便饿,但最终还是睡着了,一晚上做梦都是在吃东西,而晨起天不亮醒来就如同仆役一样被驱赶着打水做饭收拾班主的杂务,然后如同昨日一样开始练“基本功”。
咿咿呀呀的声音四处响着,不大的小院子里霎时若来了百鸟,吵吵闹闹地好不扰人,好在这一片比较僻静,也没什么人过来抗议噪音污染。
戏班子名叫如意班,以夫妻二人为班主,这年代的戏子是贱籍,这夫妻二人也都是从小做的,长到大了好容易得了一个儿子,却不愿儿子吃这个苦,千方百计把儿子送了去做小厮,求一个改头换面的机会。自家为了维持生计,买了三五人来调、教,加上夫妻二人,也不过是八人之数,在当地,已经算是比较有名的班子了。
时下戏剧还不甚完善,有些像是杂剧,三五人上了台子,女角男角一段爱恨,再有两三配角,一曲戏就是有声有色,很得人捧场了。
班主曾经也是个长得不错的,如今年龄大了,嗓子也不是太好,很少再上台了,他的大徒弟如今十五六岁正是嗓子正好的时候,有“小百灵”之称,扮起女角来惟妙惟肖,腰肢窈窕盈盈一握,长袖挥舞,眸光流转之间很有些婉转风情。
当地有些爱听戏的富户公子,有时过来寻他,与他一同出去游玩一圈什么的,回来总能看到他随手带回的吃食,那时候也会分润一些给底下的师弟们,王平也有幸得到一块儿豆沙糕。
饿极了,真是觉得什么都好吃,明明那豆沙糕没什么甜味儿,豆子也太粗太少,但他竟像是从未吃过一样,吃了个干净,反应过来后,自己也有几分愣怔,环境改造人,这样的生活实在是太容易把人磋磨了。
不能修炼,不能研发科技,甚至因为入了贱籍的缘故,连乞丐都是比他高一等的存在,宛若已经跌落尘埃,但还是有些事情能够做的,比如说弄个本子来提高影响力。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传说,不同的世界有着不同的故事,王平的记忆里还是有很多如梁祝一样不太要求时代背景又能够流传千古的故事的,配合故事的词曲记得不是那么全,但勉强来写,多年的古文功底没有丢失,又学了几年的唱腔,也能写出些差不多的。
班主是不识字的,王平也不好解释自己五岁的时候怎么能够学了许多字,再加上纸笔都是昂贵物件,他也只能采取口述的方式跟班主说自己的故事。这一年,他十岁,已经在戏台上演一些小配角,照班主的话来说,他的唱腔还是不够完美,年龄也太小,担不起“角”来。
“故事倒是不错,词也还行,可想好怎么唱了?”班主听完,琢磨了一下,能学戏的记忆力都不错,只听了一遍,他也记住了大半的唱词,只是一时还不清楚要用哪些曲调去唱。
“偶然间人生倦,依靠着亭栏杆,一时间望眼连天,忽忽地伤心自怜。似这等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不相见。”
轻轻吟唱的曲调悠然随风,有那么一些春愁秋怨,却又浅淡,像是遥遥听闻的那一曲舟上歌,思的是谁家少年,从不明言。
若道一声缱绻,大约便是这一曲三折,若道一声哀怨,可能便是这清音数变,偏那字字声声,非花即草,似顾影自怜,隐有美人幽兰,匿于深谷,不得相见。
“好,这一本叫什么名目?”拊掌赞叹,班主眸中精光闪动,显然有了意思。
王平收回越过矮墙的目光,回道:“《兰亭梦》。”当为一梦,不得停兰。
第111章()
“你道这花枝好,占春先,当簪云鬓娇容颜,衬得那明月珰摇裙衫儿茜,却不道我只爱它枝头绿叶边,自天然。”
戏台上,身着百蝶穿花裙,若大家闺秀状的花容女子手持团扇,扇上一则美人倚石,荷叶连天,花容女子做倚靠栏杆看花枝状,有伸手揽花轻嗅,静看花枝摇曳之态。
眸中似有些遐思,唱词似也有些幽怨,却又不知是怨的哪个,思的哪个,平白添了一层缱绻,最难得是那波光流转,竟似把观看的人都迷了去,忘了此情此景,并非兰亭。
一曲中节,喝彩声阵阵,还有若干赏钱被扔入台上,待得乐声一起,又回复安静,静听后面的曲调故事。
戏台下面是一排排座位,有桌有椅,摆放着茶水点心,看着不错,但跟楼上一比却有些寒酸。
锦座之上,青年人听得一段戏拊掌击节,声声都点在了节拍上,竟似迎合台上一般。
“怎么样,不错吧!”手肘倚着小桌,坐在青年旁边的少年人还有些毛躁不定,得意洋洋地显摆着自己的发现,顾不得台上那一段还未唱完。
“嘘。”青年皱眉看了他一眼,待得听完这一段儿才点头道,“的确是不错,名字也不错,如意如意,听着也是喜庆,只这本子旁时还罢了,寿宴上唱来未免悲情,不太合适。”
“他们又不是只有这一个曲目,旁的也有拿手的,我都问了,时下的八仙祝寿也都是会的,唱得也行,就是不如这个新鲜,想来祖母也想听新鲜的,年年都是八仙祝寿,早腻了。”少年人不以为然地说着,他可是打算拿这个新鲜博一个好的,自然下了些工夫了解。
“就你知道。”青年这般说了一句,听得第二段又起,也不再说话,专心去看。
台上的剧情已经开始辗转,闺阁少女偶然见到翩翩少年,那兰亭一梦动人心弦,之后便是一厢情愿相许终生,结果也不过是梦醒魂断。
“一曲兰亭梦,当惊天下人。”
曾经一位喜爱戏曲的老先生听了戏之后这般评价,不同于时下戏剧话本中动不动就书生小姐互托终生,最终佳偶天成的桥段。兰亭梦依旧是小姐书生,但最终的结果是小姐离家而走,携子而丧,那书生却高坐大堂,迎娶娇娘。
这样的故事对那些头脑发昏的闺阁女子和心思不正的书生来说,很有些警醒之意,看了多少也能正一正心思,正是因为这种缘故,所以即便是悲剧,却还是被不少人喜爱,也不禁家中女儿去看,正好可以借此教育一二。
戏曲这东西不同旁的,你若是不会,便是草学也能有一二相像,除非是那等天生走调,五音不全的,不然很容易被人模仿。
而外人顶多是哼哼两声自娱自乐,但戏班子这个行当的,却可以凭借着听就记下全部的戏词,然后回去照搬,保准儿能够有七八分相像,剩下的二三就是细节问题了。
如意班的班主看到戏目不错,评价高还红火,当下就决定带着戏班子进帝都,那里富贵人多,还容易打响名声,最重要的是抢个先,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出戏是谁家的,以后再有模仿的就不怕了。
这等利益最大化的思维模式,对王平来说是很有利的,只不过依旧轮不到他登台就是了。
班主培养的几个孩子年龄是岔开的,那作为大师兄的小百灵途中被一位富家子弟买走之后,便有小黄莺顶上,而等到小黄莺之下还有小画眉等着,依次排下来,艺名文雀的王平在第四位,而他后头,还有两个班主新买来的师弟,正在从基本功学起。
就这么着,一路走来,小黄莺才是真正登上帝都舞台的那一位角。
“小黄莺这唱功是越来越好了。”
后台,班主坐在躺椅上,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听着台上的唱腔,细细品味着,有些赞赏地说。
没有戏的时候,王平都是在台下的,他这会儿正在细听,听到班主这样说就上前询问了两句相关问题,或许是学戏的年头短,还不到“十年功”,所以他的唱腔总是不够完美,从没得过班主的夸奖。
“虽然这词是你写的,曲子也是你谱的,但你听听小黄莺唱的,就说这一句吧,‘负心郎,薄情汉,当日情浓谁曾见?恨天不公,恨地不平,由他另娶做高官,污我清白不容辨’,前悲后怒,一字‘恨’裂云端,就要有那种恨不得天崩地裂的心思才好。若是你唱……”
班主皱了皱眉,他就奇怪了,这文雀哪里都好,长相身段嗓子,没有一处不是最佳的,偏偏一旦唱起来,那曲子就是没有情,怎么听都像是隔着一层什么,宛若旁人在念白,没有半分能让人投入。
“朽木空弦,音不含情。”
班主给了这么一句评价,也是一声叹息,他倒是希望文雀这孩子还能往上提提,但都这几年了,竟是没什么长进的样子,算是他看走眼了吧。
好在如今还有人顶着,倒也不着急,再者,这身段长相都有,嗓子也没坏,便是唱戏不成,总也亏不了本,所以养着也没什么,等再长两年,眉眼再好一些,也是一棵摇钱树。
台上的小黄莺已经悲愤完毕,退场回来了,之后的一幕戏则是后来加的,大家都觉得太悲了,想要那书生有恶报,于是有了这么一段儿书生犯事被人判刑的,因此事并其他得了个死刑,也算是恶有恶报了。
这一出戏时间不短,小黄莺总在上头,下来休息的时候很少,这一下来,连忙拿起早就灌好凉茶的壶,对着口喝起来,这巴掌大的南瓜壶颇有几分憨态,好像是位有名的陶艺大师弄出来的,价值不菲,如今也成了小黄莺随手可握的玩物,他如今的身价可是看涨了不少。
“我的乖乖,今儿你可是露彩了,知道二楼上来谁了吗?”身材有些发胖的班主妻子摇着扇子走进来,一张脸上笑意融融,她以前可不曾对人如此和善过,和善得甚至有点儿谄媚。
“不知道,师娘告诉我好了。”小黄莺也不是从前畏畏缩缩,一见人冷脸就哆嗦的样子,大大方方笑着,语气中还透着几分亲昵,哄得师娘愈发笑开了。
“师娘这就告诉你!”师娘早就憋不住了,这会儿笑着说,“二楼上坐着的可是西河王家的世子呐,那可是真真正正的贵人!”
如意班一开始缺钱财,并没有能够进更好的戏院,还是兰亭梦在帝都骤然唱响之后才换了这一家戏园子,也是跟其他几家混着,不过待遇就要好上一些,哪怕有人学会了他们家的戏,但到底这里是正宗,真正有点儿身份的,谁也不会愿意去听盗版,所以还是很有市场的。
——对此,班主一度在私下里说自己的英明,若不然,在那等穷乡僻壤憋着,让别人学了戏来这里赚钱,可不是亏大了。
如意班到底还是小班子,即便受了些捧场,也有些富贵人家的点名要听他们的戏,把他们叫到府中之类的,但之前的人家最多也就是没落或者过气的勋贵,靠着祖上的光辉糊弄着门面过日子,不算是真正有实权的。
而西河王就不同了,这位目前健在的王爷可是朝中少有的异姓王,掌着兵权,还和现任皇帝的关系挺好,他的母亲又与皇后家沾点儿亲,拐着弯的也可以让皇后叫一声“姨母”,算得上是不可忽视的大人物。
西河王是娶了郡主的,他家的世子就是这位郡主的独子,也算跟皇家沾点儿血缘关系,说是贵人一点儿不为过。
无怪乎师娘笑得这么开心了,这等有分量的贵人,若是真的喜欢上了,那要什么不方便啊?
时下捧戏子都是流行,为此一掷千金什么的不仅不丢人,反而还容易被人当做炫耀的资本。在这种思路下,小黄莺想要混得更好也是很简单的,只要扒上一个贵人,还有什么不好的?
男子本是要顶天立地的,但是戏班子中的男子,自小唱这种女角的,怕是他们自己都不拿自己当男子看,多得是依附男子而活的,之前的小百灵也是这么“从良”的。
小黄莺正卸簪子的手顿了一下,眼睫垂下,忽闪着再打开,黑眸明亮,“真的啊?”
师娘肯定地点头,“那可不是真的!世子爷还有赏下来,可见得是看重的!”
见到小黄莺那副欢喜模样,师娘半点儿也没有掏赏银出来的意思,反而还说了赏了什么,也不怕小黄莺听得上火。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在戏班子里,这句话贯彻得很是彻底,只要不是“从良”了,师父是要伺候一辈子的,师娘自然也要跟着享福,若有那关系好的,弟子跟儿子也不差什么。便是关系差的,也不好明着要这些赏赐,因为这也是孝敬银,是用来谢谢师父师娘培养之恩的。
小黄莺很是懂规矩地跟着笑了笑,没有追问会有多少到自己的手里,哄得师娘愈发高兴,等他卸了妆还拉着他的手夸个不停,连“自小就出息”这等话都说出来了,全忘了以前鞭打时候是怎样无情。
王平垂下眼,不再去看那一对“装”,反而细细思考班主的话,所谓绝唱的“绝”应该是“音绝”,自此后无人发此音,才当得起一个“绝唱”,所以,唱腔还是要好好琢磨的,怎样才能成为这一个“绝”。
第112章()
这一日,西河王的母亲做寿,王府前车马纷纷,好不热闹。
如意班一干人等则是在前一日就进了府,熟悉府中的台子,也免得今日人多进出生乱。
戏子和仆役同为贱籍,但王府中的仆役比之寻常良家还要傲气不少,哪里会把他们看在眼里?一进府便被规划了条条框框,这里不许去,那里不许进的,几乎就要画地为牢,免得他们到处乱跑,惹了麻烦。
班主一一应了,还给管事塞了钱,得了些内幕消息,保证会好好演戏,让寿宴热热闹闹的。
同如意班一同进府的还有两个戏班,各自都有着拿手戏,不同于如意班这种剧情创新取胜的,另两个一个是专门的武戏,一个是京中有名的班子,拿手的戏目不少,人也是多的,抬进来的装行头的箱子都有二三十个。
除了他们三个班子,府中还有一帮纯是女子的小戏,是府中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