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总是想杀我-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这做定北侯夫人的甜蜜代价啊。
没关系,还有一段时日,她加紧练习应该还是可以应对的。
不过,要跟谁学呢?
理所应当的,杜云彤侧脸看了一下秦钧。
杜云彤没有犹豫太久,试探道:“侯爷,您军营有女兵吗?”
这个时代,男女授受不亲,找个男兵教她是不现实的,只能指望秦钧军队有女兵。
她之前在某绿江看过的,每个权倾天下的将军手下,总会有那么几个忠心耿耿的女兵。
女兵无所不能,常年奋斗在拯救傻白甜女主的第一线。
所以,作为同为权倾天下狂拽邪魅的秦钧,手下肯定也会有那么几个女兵。
秦钧停了下来,回眸斜睥着她。
军队一旦出战,便是数年不还家,常年见不得女人的情况下,原本血气方刚得不到发泄的士兵们便打起了歪主意。
去销金窟处买些姑娘,随行之时打扮成男人模样混在军队里,待有了时间,便与那些姑娘们厮混。
很多将领对这种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有甚者,还会带头买女人,编成“女兵”在军队。
说是女兵,其实就是军妓。
秦钧眼睛微眯,道:“没有。”
她懂得不少,还知道“女兵”这种乌七八糟的事情。
听秦钧说没有,杜云彤有些失望。
没有女兵教她骑射,这下怎么办?难不成让姜劲秋教她?
但一想姜劲秋看她的眼神,杜云彤又打起了退堂鼓。
她相信姜家之人磊落飒爽,但不代表姜劲秋不会在教她的时候偷偷地收拾她啊。
想了又想,她觉得还是要求助秦钧。
毕竟她若是在秋猎丢了脸,那丢的可不止她一个人的脸。
杜云彤道:“侯爷,我想学习骑射。”
话刚说完,引来秦钧一记深深的注目礼。
“明日辰时三刻,你来我府上。”
“侯爷派人教我?”
“恩。”
秦钧眸光闪了闪,抿唇加快了脚步。
他虽还是个少年,但个子比杜云彤高了许多,腿也比她长,他加快速度,杜云彤只能提着裙摆一路跟着小跑。
“侯爷,你等等我。”
太阳迎面洒在脸上,秦钧觉得脸上有些烧。
是他想多了,她不知道军队里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
她问他要女兵,只是想学习骑射,而不是打探他的私生活是否放荡。
被太后派过来看秦钧与杜云彤的小内侍,看到杜云彤一路与秦钧说说笑笑的场景,不禁笑弯了眼,回到清宁宫向太后汇报。
太后乐见他们亲密,颔首微笑道:“他们俩感情倒好。”
说完话,扫了一眼广宁公主,道:“你身子尚未痊愈,此次狩猎便不要参加了。”
广宁公主脸色白了一分,水珠儿在眼眶转了转,委委屈屈地应了是。
太后要与李昱说体己话,广宁公主退了出来。
天气虽然已经入了秋,但日头仍烈,宫女内侍们簇拥着姜劲秋回了寝宫,广宁公主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眸光明明暗暗。
遣退了身边跟着的小宫女,广宁公主来到胞兄七皇子李易的宫殿。
李易的宫殿并不大,也算不上奢华,甚至连姜劲秋住的寝宫也不如,零星的几个内侍安静地立着,无一不彰显着这是一个并不受宠的皇子的宫殿。
李易见她进来,放下了手里的书,眼里带笑,道:“今日怎么不与姜家姑娘一处玩耍了?”
宫中常年不见适龄的女孩,好不容易来了一个与广宁相仿的姜劲秋,广宁心里开心,这几日一直同姜劲秋在一处,连他这边也很少来了。
广宁坐在李易对面,看到李易随手放在桌上的书——太上感应篇。
最是教人遵守规则,时刻注意言行的书。
广宁不禁红了眼,道:“哥,你难道甘心一辈子都这样吗?”
李易好脾气地笑了笑,揉了揉她的发,道:“我觉得这样就挺好的。”
“三哥有父皇,五哥有太后,我只有你,只要咱俩好好的,想这么多做什么?”
他是舞姬生的孩子,生来就不受重视,没有强大的母舅家,父皇太后也并不偏爱他,那个位置太高也太危险,不是他能够宵想的。
广宁道:“你这么想,但他们会这么想吗?哥,我们没有一个王叔,你难道不明白什么意思吗?”
他们的父皇正德帝,是手刃了所有兄弟,才登上的皇位。
历来皇权便是如此,不成功,便成仁,生在皇家,永远也逃不掉。
李易眉头微皱,没有说话。
广宁私下做的那些事情,他不是不知道,也不是没有劝过,在他看来,他们的命运在出生之日便已经注定了。
挣扎也是徒劳。
倒不如停下来好好享受人生。
李易道:“你是公主,你不一样的。”
公主没有威胁,无论最终登上皇位的是谁,都不会为难她。
“可是你呢?”
李易不说话了。
广宁拉着他的手,祈求道:“哥,我们不是没有胜算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屋外秋色正浓,屋内广宁说着她的计划。
李易听完,斩钉截铁道:“不行,我不要你冒险。”
广宁凄然一笑,道:“哥,你太天真了,你觉得我不冒险,太后便会容得下我吗?”
“我们为什么没有一个王叔,单凭父皇根本做不到这种程度!二哥是怎么死的,四哥又是怎么疯的,我们的祖母,可比我们想象中的残忍的多。她会为李昱扫平路上一切的障碍,其中也包括你我,三哥若败,她下一个目标,便是你我了。”
想起落水后太后跟她说的话,广宁肩膀微微一抖,声音极轻,道:“或许,她现在已经动手了,只是我还不知道而已。”
广宁手指微微收紧,道:“所以,三哥不能输,李昱一定要死。”
“若是不然,太子的事情败露了,我们都会死无全尸。”
贤良淳孝的太子怎会无缘无故造反?又恰好发生在太后回华阴省亲的时候,太后鞭长莫及,这才让她们钻了空子。
不过不会有下一次了。
如今的李昱蠢是蠢了点,但有太后在他身边点拨,又有秦钧为他保驾护航,不出意外的话,父皇与三哥是斗不过他们的。
秋猎,是她为数不多的机会了。
广宁站了起来,道:“哥,你若无事,不妨多去找找姜家姑娘。”
武将世家,头脑简单,爱恨都表现在脸上,与她那个一杯毒酒追随太子而去的姑姑一样的好骗。
不过说起来太后似乎对姜家有种莫名的好感,原来的姜后那么蠢,她还一直扶持她为后,现在的姜劲秋也不是当皇后的料子,太后却仍一门心思要她为后。
广宁秀眉微蹙。
姜家与太后的关系,是该好好查一查了。
第 33 章()
第三十三章
广宁公主从李易宫殿出来;便去找三皇子;与他说自己的计划。
三皇子手指轻叩着桌面;直视着广宁公主的眼睛;道:“你有多大把握?”
广宁公主温柔一笑;道:“三哥;你觉得现在的我们;还能用把握这个词吗?”
“不管有没有把握,我们都没有退路,不是吗?”
说到最后;她微微一笑,眼底漾起一抹决绝,全然不见平时的温柔孱弱之色。
生于皇家;又是个儿臣身;是她的幸,也是她的不幸。
大夏朝是一个空前强大的国家;开国君主又曾留下祖训;不和亲;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故而夏朝的公主是不用远嫁异族和亲的。
更何况,夏夷有别,从来不通婚;普通人家的儿臣尚且不嫁蛮夷;更何况一国公主了。
所以夏朝的公主不需要受和亲之苦,只需要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驸马,安生过自己的日子便可。
这是公主的幸。
公主的不幸,是同样因为她的出身。
作为一个没有任何继承权的女子,她虽然不会被夺嫡之事波及,但同样的,她活下来的代价,是用自己所有同胞兄弟的死亡换来的。
大夏的公主都很短命,甚至有很少能活过三十岁的,锦衣玉食虽好,但孤身一人再无一个亲眷在世间,花团锦簇也不过只是无尽的煎熬罢了。
更何况,一旦登基的不是自己的亲兄弟,夫家为了向新帝表达忠心,甚至还会拿捏虐待公主。
有性格刚烈的公主,在自家兄弟死于宫斗后,未免受夫家侮辱,一条白绫追随兄弟而去,也有性格软绵的,常年带发在道观修行,一生不还皇城。
这是公主的不幸,每一个公主都逃不掉。
兄长也好,秦钧也罢,他们每个人都在告诉她,皇子夺嫡不会涉及到公主,无论哪一个皇子都登基,她都是大夏朝的广宁公主,但是他们却不曾想过,大夏朝的公主为何这般短命。
生于天家,原本就是错。
一步错,便只好步步错下去。
眸光微闪,广宁公主又恢复了往日温柔怯懦的模样,她抿了一口茶,柔声道:“三哥,再过几月,便到了你的加冠之日了。”
“罢。”
三皇子眉头微皱,道:“我会全力协助你,但是你要知道,如果失败。。。”
“不会失败。”
广宁公主打断了三皇子的话,柔柔一笑,道:“如果真的失败了,我也不会连累三哥。”
“我会将一切的罪责揽过来,只求三哥看在我替你做了这么多事情的份上,善待七哥。”
听到广宁公主这般说,三皇子眉目舒展开来,道:“你放心。”
“七弟素来与世无争,我怎会对他下手?”
事成与否都不会连累他,他有什么好犹豫不决的?
广宁公主弯眼一笑,道:“还是三哥最好了。”
也最好骗。
她要的是渔翁得利,又岂会白白给别人做嫁衣?
可三哥已经被权势迷失了本心,分不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了,又因为快到加冠年龄,乱了阵脚,才会这般轻信她。
广宁公主从三皇子的宫殿中出来时,已经临近晚上。
小宫女来回,正德帝晚上准备歇在郑夫人的寝宫。
大夏朝的后宫制度简单,远没有后世那般复杂。
此时皇帝的正妻为皇后,仅次于皇后的妾室称夫人,夫人以下便是美人良人等。
郑夫人是六皇子的生母,正德帝如今最为宠爱之人。
荥泽郑氏,是不亚于华阴杨氏的世家大族,郑夫人也颇为受宠,姜皇后在世时,纵然有太后庇佑,也不敢与她争锋。
按理讲,这样的家世,这般受宠,膝下又有皇子,也可以在皇位路上争上一争的,偏六皇子极不争气,贪花好。色,烂泥扶不上墙,久而久之,朝臣们便不把目光放在他身上了。
广宁公主手指抚弄着垂落在胸。前的发,道:“让人给郑夫人传信,待会儿本宫也过去。”
小宫女犹豫道:“公主,这不好吧?”
广宁公主漫不经心道:“好,如何不好?”
郑夫人膝下不仅有六皇子,还有十皇子,六皇子无德,十皇子又太小,没有一个是能够竞争储君之位的。
正德帝在时,郑夫人风头无两,两位皇子纵然任性妄为些,但正德帝宠郑夫人,旁人自然不敢说些什么,但若是正德帝一朝不在了,她这两个宝贝儿子,可就成了别人路上的绊脚石。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聪明如郑夫人,不会感觉不出来。
广宁公主比正德帝早到一刻钟。
郑夫人原本是不大喜欢这个病病歪歪的公主的,但听完了她的来意后,郑夫人这才认真地打量了她一眼,道:“你倒是会替你皇兄打算。”
郑夫人喜欢视野开阔,看落雨听风,故而她的寝宫窗户开的极大,夜风吹来,六角琉璃灯光闪闪,广宁公主用帕子掩着唇,低低可咳嗽着。
广宁公主原本苍白的脸因咳嗽而变得绯红,郑夫人懒懒道:“把窗户关了。”
“咳咳。。。谢夫人。”
“倒是你,好好想想待会儿怎么说话。”
郑夫人不再瞧她,摆弄着自己新染的指甲。
她比正德帝小很多,模样娇嫩,性子又不似寻常世家女子的端庄无趣,略有些娇憨的性子很是受正德帝的宠爱。
正德帝若不是顾及三皇子,只怕早就把郑夫人封为皇后了。
三皇子本就不占嫡长,此时若再把郑夫人封做皇后,正德帝膝下便又多出两个嫡子,对立三皇子为储君更为不利。
所以正德帝虽然宠郑夫人,却不曾封她为后。
郑夫人虽然不是皇后,但也与皇后差不多了,太后醉心政事,并不怎么理会后宫之事,后宫之事皆是郑夫人在打理。
大权在握,宠冠后宫,无数个后宫女子羡慕追寻的目标。
但在午夜梦回,郑夫人也经常惶恐不安。
正德帝宠她,但没有宠到失去理智,在国家大事上,正德帝从来不会向她让步。
她所拥有的盛宠,不过是镜花水月,做不得真。
她需要为她的两个儿子打算,要不然正德帝一旦死去,她之前被捧得有多高,便会摔的有多惨。
而她的两个儿子,也会成为别人眼中可以任人宰割的鱼肉。
郑夫人摆弄着指甲,小内侍唱喏,正德帝来到了。
正德帝直奔郑夫人而来,待见广宁也在殿里,眉头微微皱了一下,略有些不悦,道:“你不陪劲秋,怎么来这了?”
郑夫人笑眯眯地请正德帝入座,柔软的手指捏着他的肩,道:“是妾请公主过来的。”
“哦?”
正德帝道:“这倒是个稀罕事。”
郑夫人一向被他宠得没边,在宫中风评并不算好,除却她的两个儿子,她不与任何人来往。
正德帝拍拍她的小手,笑道:“说说看,又有什么鬼主意。”
他虽然宠她,但也把握着度,她识分寸,他便愿意多宠几分。
风趣又知趣的美人,谁不喜欢呢?
恰逢十皇子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