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夫君总是想杀我 >

第14章

夫君总是想杀我-第14章

小说: 夫君总是想杀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

    这个尾音与刚才有些不同,略有些疑惑,处于变声期的声音也谈不上好听,压低之后有一种无形的压迫感:“与我何干?”

    宫七有点心累。

    上天总是公平的,在给与你常人没有的天赋时,同时也会赋予你另一种旁人无法企及的天赋。

    比如侯爷在沙场上的战无不胜,再比如侯爷对男女之事的反应迟钝。

    作为侯爷身边的第一人,宫七觉得自己很有必要提点他一下。

    宫七沉吟片刻,道:“侯爷,杜姑娘对您的心思,与广宁公主一个样。”

    他觉得他说的已经很是直白了当,榆木疙瘩也应该明白其中含义了,哪知他家侯爷仍沉浸在军机政务上无法自拔,头也不抬地道:“广宁?”

    “她嫁不嫁人,与我何干?”

    宫七:。。。。

    是他说的还不够直白,还是他家侯爷在某方面实在天赋异禀?

    明明广宁公主对侯爷的嘘寒问暖娇嗔痴缠,他隔着十里都能感觉到鸡皮疙瘩落了一地,他家侯爷居然不知道广宁的心思?

    真是为广宁公主拘一把同情泪。

    宫七只好把话掰扯揉碎了,告诉秦钧:“侯爷,广宁公主甚是心悦您。”

    秦钧斩钉截铁道:“不可能。”

    好吧,不可能就不可能,侯爷说什么都是对的,今天的重点是颍水杜姑娘的信,没必要一直在广宁公主身上纠结。

    宫七把话题重新转到杜云彤身上,道:“杜姑娘也甚是心悦您。”

    一直垂眸看军报的秦钧终于抬起了头。

    微眯着的眼睛眸色深沉,让人瞧不出他的心思,他的目光落在宫七手里拿着的粉色信笺上,停留了一会儿,又漫不经心移开视线,低声道:“拿来。”

    宫七把书信递了过去。

    淡淡的花香萦绕在鼻尖,秦钧不适应地皱了皱眉,眼睛如锋利的剑刃一般,想要把那张信纸看穿。

    不知是不是学了他的缘故,杜云彤的回信实在简单,一眼扫过去便看了个齐全:

    我不想嫁人。

    秦钧手指微微收紧。

    宫七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

    侯爷虽然年少,但是个心思深沉的主儿,他不说话没有人能猜得出他的心思,当然,他说了话也有可能猜不中他的心思。

    此时还是保持安静的好。

    不知过了多久,屋里响起秦钧略微沙哑的声音:“她何时回京都?”

    宫七想了想,回答的很是详细:“杜姑娘为承恩侯夫人守灵,在颍水呆了有三月时间。若按照我朝子女为父母守灵一年的惯例,她还会在颍水住九个月。”

    秦钧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皱。

    宫七连忙补充道:“不过,事无绝对。”

    “一个月前,清宁宫的太后派人去颍水给杜姑娘送了补品。太后喜欢杜姑娘,想来不会让杜姑娘在颍水吃太多苦。”

    守灵岂是那么好守的?

    自幼锦衣玉食养大的侯门小姐,哪能住得惯挨着墓地而建的灵棚?

    再说了,大夏朝虽然以仁孝治天下,但真正为父母守灵守足一年的男子尚且寥寥无几,女孩更是不需说,哪怕不住灵棚,戒荤戒腥穿麻两三月,便是孝心十足了。

    不曾替父亲守灵的秦钧在守灵上面没甚发言权。

    他父亲死在战场上,尸体被敌军挂在城楼,他连泪都没来得及掉几滴,便要忙着重整军队了。

    那时他还小,很多人不服他,更有想要趁此机会浑水摸鱼想要率兵投靠敌军的将领。

    大厦将倾,军威不再,他便手提着陌刀,一个营帐一个营帐地找过去。

    他杀顺了手,没有人被他杀的士兵看修罗一般看着他,却不敢上前阻拦他。

    摇曳的灯灭了一盏又一盏,宫七小心翼翼提醒他:“世子爷,人杀完了。”

    他哦了一声,就着血水洗了一把脸,随手把陌刀插在一旁。

    夜里的寒风冷冽,他漠然出声:“还有不服我秦止戈者,出列。”

    什么守灵,什么规矩,在朝不保夕的战场上根本无从谈起。

    秦钧道:“一月内,我要她抵达京都。”

    宫七迟疑道:“怕是不妥。”

    “杜姑娘身边有位孕妇,即将临盆,怕是经不起路程颠簸。”

    孕妇?

    秦钧眉头动了动,放下了信纸,道:“两月。”

    宫七迅速盘算了一下,柳氏这几日便要临盆,一月的休养时间,一月的返回京都路程,足够了。

    侯府马车颇为宽敞,不会遭太多罪,反倒是若一直在颍水,那才是真正的受罪。

    荤腥不能沾,营养便跟不上,灵棚的居住条件又不好。。。

    宫七当即道:“属下这便去安排。”

    。。。。。。。

    这日阳光正好,柳姨娘在稳婆与大夫的照料下,诞下了一个男婴。

    得知自己生的是男孩后,柳姨娘喜极而涕,喃喃道:“日子总算有盼头了。”

    杜云彤从稳婆怀里看了一眼孩子,皱巴巴的,像个小老头,但哭声极其响亮。

    稳婆道:“小公子哭的响,说明身体壮,这是好兆头。”

    杜云彤点点头,对柳姨娘道:“你们平安就好。”

    千雁塞给稳婆一个大红封。

    柳姨娘在鬼门关走了一遭,但最终平安诞下孩子,杜云彤松了一口气,赏了所有下人三个月的月钱。

    不在侯府,又处于守孝期间,洗三办的也颇为简单。

    刚办完洗三没多久,太后的懿旨便到了。

    言杜云彤孝心可嘉,但年龄尚小,又为姑娘家,不宜久在颍水居住,让她尽快返回京都。

    接完太后的懿旨,杜云彤的心又提了起来。

    太后的懿旨都到了,秦钧怎么还没回信?

    难不成秦钧又不想跟她合作了?

    这怎么可能,秦钧那个杀人狂,看到诸葛连弩只有喜欢的份儿,怎么舍得不跟她合作?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杜云彤的二姨母许氏,在客栈诞下了一个女儿。

    得知许如清的死讯后,许氏便往京城赶了,但身怀六甲,胎象不稳,不得不停在半途中停下养胎。

    上面已经有了两个儿子,许氏对这次生下的女儿颇为欢喜。

    欢喜之后,又想起了孤苦伶仃的杜云彤,越想越放心不下,略微休养一段时间后,便要继续启程。

    马车颇为宽敞,许氏斜倚在软枕上闭目休息。

    她的两个儿子小了些,若是不然,与彤丫头倒可婚配。

    彤丫头没了娘家撑腰,嫁去别人家她总也不放心,可她的两个儿子到底小了些,最大的才八岁,若是不然,与彤丫头倒可婚配。

    大丫鬟竹青看出了她的心思,道:“太太可是忘了,咱家大房,也有两位公子呢。”

    许氏眼前一亮。

    是了,大哥家的次子林慕之,倒是与彤丫头年龄相仿呢。

第 26 章() 
第二十六章

    许氏的打算杜云彤自然无从得知;她得知的是自己不日便要返回京都;而秦钧的信件却迟迟没有到来。

    想了想;杜云彤觉得大概是秦钧近期比较忙;没来得及回信;毕竟秦钧手握重兵;不跟她一样;整日无所事事的。

    更何况她的要求实在不算高,秦钧没道理拒绝才对。

    杜云彤心下稍安,连太后有意赐婚带来的危机感也淡了几分。

    她若是不想嫁;太后总不知道与把刀架在她脖子上吧?

    结婚又不是结仇,完全没有必要,对吧。

    再说了;有秦钧罩着她;不怕!

    怀着这种心思,杜云彤踏上了返回京都的路程。

    姜度在她启程的时候向她告别了;临走之前;姜度与问徽彻夜长谈。也不知道他俩谈了什么;次日清晨;姜度便向她告别了。

    姜度给了她一个东西;说若她遇到了困难;可以拿着这个东西去找他安插在京都的人手。

    杜云彤听话接下。

    姜度可真是个好人。

    许如清不嫁给他真心亏了。

    亏到无以复加。

    家世相貌能力和一往情深,杜砚除了在相貌上与姜度能打个平手外,剩下的无一被姜度完爆。

    杜云彤在心里把亲爹杜砚埋汰得不行;认真地把姜度给她的东西配着香囊;挂在了腰间。

    姜度给她,她收着也就是了。

    她要是不收,估计姜度走的更不安心。

    姜度如来的时候一般,白马白衫,一骑绝尘而去。

    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永远都是一个人。

    杜云彤突然感觉有些心酸。

    揉了揉眼,杜云彤收回了目光。

    回去的一路颇为平静,不到月余时间,便抵达了京城。

    许如清给她留下的嫁妆中,其中也有京城的宅院和庄子,她本来想在庄子里住下的,但许如清的大仇未报,她又回到了承恩侯府。

    不知是什么缘故,小吕氏比往日里低调了许多,没有明目张胆搞事情,低眉顺眼往那一站,怎么看,怎么与她之前张牙舞爪的气质不符。

    当然,小吕氏的这种状态并没有维持多久,在看到奶娘怀里抱着的孩子时,眼睛都绿了,过了好一会儿,假意地笑着,上前来问是女孩男孩。

    许如清与杜平都死在了小吕氏手里,百灵连忙让奶娘抱着孩子离小吕氏远一点,嘟囔道:“是位小公子。”

    小吕氏的动作一顿,笑僵在了脸上。

    男孩有什么大不了?生下来不一定养得活,养得活不一定养的大,许如清生的嫡子不就是这样吗?

    她有的是机会!

    小吕氏深呼吸一口气,酸溜溜地道:“妹妹好福气,不声不响地,便为侯爷添了个儿子。”

    这话便是在影射柳姨娘肚子里的孩子来路不明了。

    回颍水的路上,若非姜度来的及时,只怕她便丧命在小吕氏安排的劫匪手下了。

    对于这种害死她娘她弟,又三番几次想害她的人,杜云彤是一点好脸色都不想给她留。

    杜云彤道:“柳姨娘在回颍水的时候,便有了身孕。姨娘有这闲心关心她的肚子,倒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再为父亲开枝散叶才是。”

    也不知是不是亏心事做的太多,小吕氏自生下一双儿女后,肚子便再也没有动静了。

    此事一直是小吕氏的痛处,一点就炸,偏说着话的是杜云彤,身份差距摆在那,小吕氏恨得磨牙。

    柳姨娘生了男孩,杜砚高兴得很,一连几夜歇在柳姨娘房里,更是从私库里取来了好几件东西赏给柳姨娘。

    杜云彤扫了一眼,都是账目上许如清贴补侯府的嫁妆。

    杜云彤:。。。。。。

    拿着她娘的东西装大方,她这便宜爹也没谁了。

    不过便宜爹终于对柳姨娘上了心,这也是好事。

    最起码,柳姨娘脸上的笑比往日多了许多。

    这日杜砚又来了,看完杜云彤后,便要去找柳姨娘,杜云彤抿了一口茶,叫住了杜砚,把小吕氏联合劫匪的时候给杜砚透了透。

    家长里短争夺财产的事情闹大了对谁都不好看,若是杜砚站在她这边,愿意处置小吕氏,那她也见好就收,不把这件事情张扬出去。

    然杜砚仍是发挥了一贯绵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性子,道:“你这丫头,心思越来越重了。”

    “你虽然姨娘与你娘有些不合,但不是心肠歹毒之人,不可能害你的。”

    什么叫做“有些不合”?我娘都被她害没了,在你眼里还只是有些不合?

    杜云彤气得眼皮直跳,若不是姜度,她的尸体这会儿也凉了,这一次有姜度,但下次呢,下下次呢?

    姜度能救她一辈子吗?

    不信?

    那就摆事实,讲道理。

    一切证据摆在杜砚面前,杜砚垂眸抿茶,半晌没有说话。

    不知过了多久,杜砚缓缓开口,道:“此事我自会给你一个公道。”

    杜云彤便等着杜砚给她的公道。

    第二日,小吕氏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来向杜云彤解释了,指天发誓此事不是她做的。

    小吕氏的一双儿女配合着小吕氏的表演,也哭的甚是惨烈。

    此事惊动了吕老夫人,吕老夫人因嫁妆的事情对杜云彤存了气,百万嫁妆她只能看,不能摸,索性对杜云彤连脸面上的活也不再做,只拐杖重重地敲着地,道:“都当我死了不成?”

    杜砚站在中间左右为难,吕老夫人见杜砚不说话,把拐杖一丢,抱着小吕氏便开始大哭:“你如今翅膀也长硬了,我的话也不听了,倒不如把我回吕家,也省得碍了你的眼!”

    mmp,这跟后世老太太的碰瓷有什么区别?

    本来她也没有对侯府报多大的期望,提前把这个事情爆出来,也不过想看看侯府是不是真的烂到了根子里。

    事实证明,书里的杜姑娘灭承恩侯府满门是有一定道理的。

    杜云彤让千雁把这件事散播了出去,一同散播的,还有吕老夫人意图吞并儿媳嫁妆苛待嫡孙女的事情。

    京城就这么大,权贵之间各有往来,有什么消息也穿的快。

    一时间,八卦满天飞。

    吕老夫人得知后,气了个仰倒,开始称病不见人。

    吕老夫人能躲,小吕氏却躲不了,不过几日时间,小吕氏便瘦了一圈。

    这还只是个开胃菜,大杀器在不久后的太后举办的菊展上。

    大仇即将得报,杜云彤心情大好。

    中间杨氏来了一趟,拉着她的手左看右看,满眼的心疼。

    杜云彤拍拍她的手,笑道:“您不用担心,我自有对策。”

    杨氏叹了口气,道:“好孩子,且再忍几日,等你二姨母回来,一切都好了。”

    她是外人,不好插手承恩侯府的事情。

    许氏就不一样了,她是杜云彤的亲姨母,外甥女受委屈了,许氏有立场帮她找回来。

    想起许氏,便想起了许氏给她写的信,再瞧瞧杜云彤,精雕玉琢的,像个瓷娃娃一般。

    杨氏心里越发怜惜,才情模样,样样出挑,更难得的,是面对这糟心的侯府时,仍能逆流而上,独善其身。

    杨氏心思一动,从手上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