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便有官员收好金榜,上前奉与袁振,再由袁振亲自捧至太和殿内,请元化帝加盖‘天子之宝’。
自然,这些是早已经成了定例的事情,一应程序走下来,也费不了多少时间。
每隔一会,便见袁振双手又捧着那金榜走了出来。
此刻,早已有鸿胪寺的官员在此等候。
袁振将金榜交予鸿胪寺卿,再由鸿胪寺派官员一路在鼓乐御杖导引下,出太和门,再由四十九守卫护送,一路送至朱雀门外张贴。
他们华朝放榜,乃是专门在朱雀门外的左侧,专门搭建了挂帮所用的临时‘龙棚’。
因着这个缘故,朱雀门的左门,便也被称为‘龙门’,能金榜题名,贴榜在此的士子,便可谓是真正的‘鲤鱼跃龙门’了。
自然,顾云浩等人是不必再多去想那金榜的。
他们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宣今科进士觐见。”
随着太和殿内的声音响起,顾云浩等人皆是神色一正。
新科进士在换好了进士服之后,是需要向皇帝拜谢隆恩的。
顾云浩身为今科状元,自然是先行半步,带领一众新科进士向元化帝谢恩。
自然,这两百多号人是不可能齐齐进殿谢恩的,因而说是觐见谢恩,实际就是在状元、榜眼、探花的带领下,走到殿门外面,俯身叩拜罢了。
“臣顾云浩,引新科进士,叩谢吾皇隆恩。”顾云浩拜身下去,高声拜谢道。
在他的身后,一众新科进士们亦是随之叩拜。
“叩谢吾皇!”
第123章:风光无限()
拜谢皇恩之后;便迎来了读书人最风光的时刻——打马游街。
此刻;在朱雀门前;早已有仪仗队伍等候。
顾云浩等人一路出了太和门、午门、端门、承天门;行至朱雀门前;便见着数匹骏马早已齐备。
每一匹的头上;还挂着一个大红色的绸缎彩球。
“请新科进士上马游街。”
在鸿胪寺官员的指引下;众人翻身上马,依次排好队伍。
顾云浩为状元,自然是在最前头的居中位置。
此刻他左侧乃是榜眼王金川;而右侧便是探花好友季航。
三人并列在第一排,身后便是二甲、三甲的进士们。
朱雀门外,早已聚集了不少百姓。
有的是来看金榜放榜的;有的则是专程来看新科进士们游街。
看着众人脸上的喜庆之色;顾云浩心中亦是感叹这个时代对读书人的推崇。
状元游街,前世的他;仅仅是在电视和里看到过。
那个时候;他还尚不能理解为何古人会对这事如此看重和推崇;直到穿到这个时代;亲身经历之后;方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读书人;苦读数十年,为的便是这一天。
在这样的阶级时代,士族自然是最为塔尖的存在;寻常百姓之家;想要跳出原来的阶层,迈入权贵阶级,只有读书科考这么一条路可走。
因而,其实百姓们喜欢看状元游街,亦是对更高阶层的向往。
鲤鱼跃龙门,一举成名天下知,只有金榜题名,方才能成为天下皆知的新权贵。
这里面饱含着无数读书人跟寻常百姓的期待和愿望。
难怪在这个时代,大家都会为了读书举业而疯狂。
抚了抚座下白马的马鬃,顾云浩看着四下欢声雷动的百姓们,心中亦是觉得有些恍惚。
他真的做到了
十多年的寒窗苦读,他从未敢懈怠半分,终于他成功了。
从今天之后,他便是华朝读书人之中的魁首,乃是新科的状元!
今后的史书工笔,亦会有他的名字流传后世。
家中的亲族,也将因着他的缘故,改换门庭,成为新晋的士族之家。
亲人们也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这些年来,他日思夜想所追求的东西。
就在今朝,这一切,都成为了现实。
不仅如此,他如今乃是状元,必然有机会能再见元化帝,不论是重开凌江书院的愿望,还是他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都有机会实现。
科考,果真是有如此大的魔力
在这一刻,顾云浩承认,他确实是有些沉醉在这样的美好之中。
锦旗锣鼓队伍已经准备好了。
“元化二年,新科进士游街,出朱雀门,始。”
随着鸿胪寺官员的一声令下,锣鼓鞭炮之声齐齐作响,四下鼓乐之声不绝入耳。
“状元爷,请。”
这时,一个侍从走上前来,笑着对顾云浩说道。
顾云浩回了回神,颔首一笑,脚下一动,御马缓缓向前。
他乃是状元,自然应当是他先行。因而,顾云浩这一动,季航跟王金川亦是驱马向前,一左一右的走在他的身侧。
身后的进士们,也随之跟上。
虽然他们只有两百余名进士,但队伍却是极长的。
因为除了他们这些新科进士之外,还有礼部跟鸿胪寺的官员随行,同时还另有侍卫随行相护。
倒不是怕有人刺杀顾云浩他们,而是为了防止百姓们过于热情,伤着这些新科的进士们。
前方更是还有专门的仪仗锣鼓队伍,而且还另有专门的侍从一路燃放鞭炮。
就这样,一个近八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在朱雀街缓缓而行。
顾云浩等新科进士,在被这般的前呼后拥之中,享受着金榜题名这一刻的无限风光。
他们这些进士,早早在出宫之前,便专门被鸿胪寺引到了一处更衣。
此刻,这些新科进士们,那都是穿着进士新裳。
本朝的进士服饰乃是深蓝色的锦缎制城,配之以素银腰带,而进士们的发冠亦是统一制作,为赤金镶玉发冠,发冠旁侧,另有一小扣,以作进士簪花之用。
进士所簪之花却是有些不同的,二甲、三甲进士乃簪翠叶绒花,探花、榜眼所簪之花,枝叶皆为银所制作。自然,状元的则更是华丽非凡,所簪之花乃纯金的,并且还饰以翠羽。
顾云浩虽然有些不太适应一个大男人簪花,但这乃是朝廷的规矩,而且今日这般高兴,他也不去在意。
因着状元的冠服与众不同,乃是绯红色罗锦所制。
在一群深蓝色服饰的进士之中,身着红色状元服的顾云浩,简直就像万绿从中一点红,瞬间便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看着身着红色状元服,头戴紫金镶玉发冠,腰束青白玉带的顾云浩,百姓们沸腾了。
这一科的状元郎好俊!
雍京城的百姓,自然是见过多次状元游街,久而久之,百姓们也自然总结出一些规律。
状元那肯定是众人瞩目的中心,这是绝对毫无疑问的。
但大家也都知道,圣上点状元,那基本是看重的才华。
要说一科进士里面的颜值担当,还是得要看探花郎。
甚至在一些女子妇人心中,比起状元,她们更为想看探花郎。
状元只是学识好嘛,而探花那可是颜值跟才华并重之人。
今科的探花乃是季航。
他本就长得俊美非凡,又通身的世家君子气派,自然是满足了大家对探花郎的一切美好幻想。
而不同于往科的是,今科不仅探花郎长得好,状元公也是极为俊逸。
特别是那周身的潇洒风流之态,更是让围观的百姓们喜欢的紧。
这才是戏文里的状元郎嘛!
因而,在看过了前面几科进士游街的雍京百姓眼中,今科的状元郎顾云浩,人气自然是高涨到了极致。
“状元郎好年轻啊,长得可真俊。”
“也不知道娶妻了没有?应当还没有吧看着年岁不大的样子。”
“即便没有成亲,也轮不到咱们啊,如此风采的状元郎,说不得就被朝中哪位大人榜下捉婿了。”
几名少女含羞带怯地议论道。
本朝风气开化,而成为朝都的雍京城,女子更是要大胆一些,加上这乃是众人欢庆热闹的时候,因而也不必很害臊。
她们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也不是很小,又离得近,顾云浩等人自然能听个清楚。
顾云浩从未听到过女孩子们这般议论自己,当下便有些脸红不好意思。
“哈哈,云浩,状元游街,本就是热闹事,大家亦是喜欢你,方才如此,你还是应当习惯才是,谁让你天生长了一副招人的脸呢?”
季航见到了好友的窘态,当下便哈哈一笑,说道。
“哎呀,探花郎笑了。这一笑真的是更俊了。”
“好似探花郎跟状元认识?”
“谁关心那些来着,要我说,状元公虽然也俊,但我更喜欢探花郎。”
季航亦是一个人气王,本就惹的众人关注,方才一笑,更是令不少女子看红了脸。
“你方才的话,说的是你自己吧?”
这一切,自然是落在顾云浩的眼里,他当下便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季航,说道。
他们这一路,自然是旗鼓开道,欢声雷动,鞭炮之声不断,而四下看热闹的百姓们亦是纷纷向这些新科进士们抛花。
“状元郎,一定要接我的花啊。”
一个女子高声大喊,随即一朵鲜花直直地向顾云浩抛了过去。
这女子声音极大,即便接受了众人的热情,顾云浩此刻也是有些没有想到。
就在这一愣神的空档,那朵鲜花在他的衣裳上一点,随即却是掉了下去。
顾云浩下意识的伸手去抓,然而还是没有抓到。
这也算是大家的好意,他今日自然也不会故作姿态,去避开这些。
“状元郎,来接我的。”
“接我的。”
“看这里。”
哪晓得他方才那下意识的动作,立马就让众人沸腾了,纷纷开始向他投花。
看着不断向自己抛来的鲜花,顾云浩无语了。
这怎么看着像是前世的粉丝追星一般?
早知道就不该手贱的。
不过好在队伍在一直向前,不过一会便摆脱了方才的尴尬。
虽然仍是有不少鲜花、香囊、荷包等物向他们抛来,但顾云浩也学着季航那般,既不躲闪,也不去接,到也没出现方才的情景。
街道两侧,自然都是张灯结彩。
有的乃是朝廷统一布置的,有的则是街上两侧的商家们为了欢庆而自行安排。
行至明月楼附近,顾云浩不由抬首寻找自己的家人。
明月楼此刻亦是挂满了绸缎彩球,赵妍手中抱着他们还未满半岁的儿子顾远舟,一脸欢喜地坐在雅室看着状元游街。
看着那一队人过来,赵妍一眼便看出那位身穿红袍的状元郎便是自家夫君。
心中惊喜异常,赵妍忍不住挥手唤道:“夫君!夫君!”
原本就在寻找这赵妍的顾云浩,此刻自然是听到了声音,忙循声看去,果然见他的妻子正抱着孩子坐在窗口挥手。
在这样的情状之中,自然不好多言。
两人四目相望,彼此一笑。
第124章:回乡()
此科的金榜一出;顾云浩的名字便传遍了整个雍京。
在读书人之中;顾云浩的事迹亦是被广为传说。
越省的解元;会试的会元;如今经殿试之后;又被元化帝点为新朝的第一个状元。
‘三元及第’啊!
从古至今;能做到这一点的读书人;掰着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而他们华朝,开朝至今,顾云浩这还是第一个!
越省的士子读书人们;此刻更是欢喜非常。
虽说一直以来都是江南文风最佳,但如今他们越省出了个顾云浩,那可是华朝第一个‘三元及第’;今后谁敢小瞧他们越省士子?
每每说起这一点;越省的举子读书人都格外的自豪。
谁说天下文风看苏杭,今年的恩科;三鼎甲便有两名出自他们越省。
除了顾云浩这个‘三元及第’的状元之外;更有探花郎季航亦是他们越省人士。
可以说;顾云浩他们今次高中;不仅是为自己带来了无限的荣光;更是让整个越省读书人都引以为傲。
而此刻越省提学李霖越;更是欢喜非常,满面红光。
一则是因为季航得中探花。毕竟季航乃是李霖越恩师季阁老的嫡孙,如今高中探花;他自然是为了恩师一家高兴。
然而更重要的;便是今科的状元、探花都是出自越省,而他身为越省提学,自然是跟着沾光。
他到越省为官多年,虽然因着新帝即位,朝代更迭,这两年并没有得到升迁,但今次越省出了顾云浩、季航这样的少年才俊,自然也算是他的政绩。
加上元化帝即位之前,与季家颇有几分交情,而他李霖越又是季阁老的得意弟子。
想必今后必然能青云直上。
自恩科的金榜飞骑报至越省那日起,李霖越便是一副满面春风的样子。
当然,这些事情顾云浩他们并不知情。
因着自金榜题名那日起,他便开始在思量回乡之事。
华朝立国之后,颁下了定例。
规定新科进士们中榜之后,都有近两个月的假期可以回乡探亲祭祖。
自然,金榜放榜之后的一个月左右,朝中便会举行馆选。
在这样的时间之下,若是有意参加馆选之试的进士们,便不会思量回乡之事。
一般而言,参加馆选的,都是二甲进士,一甲跟三甲,都是不会参加的。
原因无他,主要乃是一甲进士可以直接授官翰林院,不必再经由馆选。
而三甲的同进士,即便参加馆选,也没有机会取中,故而也都是不去碰那个软钉子,索性好好回家共聚天伦。
顾云浩乃是今科状元,即便现在还未授官,但按着惯例自然也是要入翰林院的,所以他根本没在意馆选之日,自放榜之后,便开始准备回乡事宜。
每一科的状元,皆是授官从六品翰林院修撰,而榜眼和探花,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季航身为探花,自然也是不必参加馆选的了。
他们本是知己好友,今次又一起高中,此刻回乡祭祖,自然要相约而行的。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