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宦海 >

第79章

宦海-第79章

小说: 宦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巴九也是个直性子,他被顾家买来多年,又一直跟在顾云浩身边。

    跟顾云浩的关系虽然说是主仆,但实际也算能堪比兄弟了。

    这些年来,巴九跟着顾云浩读书认字,亦是学到了不少东西,顾云浩亦是没有亏待过他。

    慢慢地,巴九也是真的将自己当成了顾家的一份子。而对于顾云浩,巴九更是又感恩又钦佩。

    因而即便顾云浩成亲了,家中多了一个女主人,巴九心中还是以他浩哥为先。

    为着这个缘故,最开始的时候,巴九和碧翠可没少拌嘴。

    但是渐渐地,随着在京城这段时间的相处,不仅赵妍跟顾云浩的感情越来越好。

    巴九跟碧翠的心思也慢慢发生了改变。

    不仅是碧翠知晓了姑爷乃是真的心疼她家姑娘,就是巴九亦是承认赵妍这个女主人配得上他浩哥。

    因此,两人都是在心里为自己主子长松了口气。

    但是放下心来之后,这两人虽然不似先前那般多的心思,平日里还是吵嘴吵的厉害。

    虽然顾云浩对于这男女感情之事不太懂,但赵妍却是个极为聪明之人。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赵妍自然也是留意到了巴九跟碧翠的转变,亦是乐见其成。

    毕竟这两人都是自己跟夫君信得过的,而且两人都是心性正直之人,模样人品都颇为相配。

    只是这事她并不会多插手,只看两人自己的意思和态度罢了。

    此刻,见着碧翠跟巴九又在斗嘴,赵妍不由抿嘴一笑。

    这时,外面的锣鼓之声已经近了。

    听那声音,分明是冲着他们的方向来的。

    赵妍忙叫巴九打开了院门,等着报喜人过来。

    不一会,便见十名穿着红色外裳的报喜人一路吹吹打打,在百姓的簇拥下而来。

    看着这个排场,赵妍亦是一脸惊喜地看向丈夫顾云浩。

    难道真被她说中了?

    “到了,到了,正是这里。”

    快到院门口之时,就听闻附近看热闹的百姓对那队报喜人说道。

    及至院门之前,领头的报喜人核对了一下地址,又整理了下衣裳,一脸笑意的走上前来,恭敬地行了个礼,问道:“敢问这里可是越省顾云浩顾老爷的府上?”

    闻言,巴九自然连连应道:“不错,正是,正是顾府。”

    “兄弟们,快吹打得卖力一些,咱们也好跟顾老爷讨喜啊。”

    那报喜人向身后一吆喝,便见随性的锣鼓唢呐之声更胜先前。

    一行人进了院子,报喜人向着顾云浩恭敬一礼,随即高声报喜道:“恭贺越省淮安顾云浩老爷,得中元化二年会试榜首会元!”

    居然真的是中了会元!

第117章:宫门() 
会试结束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殿试。

    本朝殿试的时间乃在三月间;但是具体时间一般也并不固定。

    毕竟殿试的时候;皇帝是要出席的;所以一般都是由礼部初步拟定了方案和时间;再紧着皇帝的安排来定。

    待会试放榜之后;顾家小院里众人都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之中。

    顾云浩先是去了趟孙府;向师祖孙惟德报了喜,而后又找了去一家镖局,花了几两银子;托这些镖师们前往淮安之时,顺道将他跟赵妍的书信带回去。

    在庆贺了一番之后,接下来的日子里;顾云浩便开始准备殿试之事。

    一般而言;殿试的时候大多不会再问四书五经,而是只考策问。

    而且;参与殿试的贡士;那都是通过了会试的了。

    基本上来说;他们这些即将参加殿试的士子;那都是稳稳的能挂上金榜的。

    只是这里面可能名次再略有起伏罢了。

    因而;其实殿试对于这些贡士而言;压力并不是很大。

    只是读书人都讲究个脸面,即便取中了贡士,亦是想在殿试之时作出好文章;借此希望有机会;能引起皇帝的注意,对自己今后的仕途有所帮助罢了。

    再则来说,那些名次挂在一百名左右的贡士们,更是紧张不已。

    毕竟在开考之前,就已经公布了,说今年的恩科二甲进士只取八十人。

    故此,那些会试成绩在这边缘的贡士们,都是生怕自己掉到了三甲的同进士里面。

    这样的担心,对于顾云浩而言,自然是不存在的。

    他会试乃是榜首会元,即便是殿试发挥失常,也不至于会掉到同进士里。

    可以说,他现在是一个稳稳的进士之位,是跑不掉的了。

    但既然他已经取中了会元,那么自然也不会就此放松自己。

    毕竟从心底来说,顾云浩亦是想要在殿试之时取得一个好的名次。

    他亦是一个即将步入官场读书人,自然也不能免俗。

    因着殿试只考策问,这些日子他在家练题之时,都是练的策问题。

    “云浩,咱们这位圣上乃是一个胸有抱负的,也最是欣赏务实之人,厌恶那些歌功颂德之辞,殿试之时,你可一定要谨记。”

    在会试放榜之后,季航也曾来与他一聚,言谈中说起过当今陛下的喜恶。

    季航曾经乃是今上的伴读,对今上的性格自然是要了解些。

    这般向他直言,其实也算是在提点了。

    顾云浩心知这乃是好友的一番好意,当下亦是感念不已。

    季航此次会试的成绩也不错,排在了第七的位置。

    因着两人都将参加殿试,故而也都是各自在家准备。

    今科是新帝即位后的第一科取士,满朝上下都极为关注,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会试放榜之后的第三天,礼部就发出布告,告知各新取贡士,于三月初八,参考殿试。

    这个时间其实还算是有点紧的。

    毕竟他们这些新科贡士们都未进过宫,也不懂什么宫廷礼仪,所以,即便是三月初八开考,实际留给他们准备的时间却没有那么多。

    早在三月初六之时,礼部便会集中对这些贡士们开始统一指点。

    比如从哪里进场,从哪里退出,殿试之时需注意的事项等等,都将一一告知。

    而且,在三月初五之时,礼部将先行对这些贡士们进行复试。

    复试的地点亦是在宫中,为太初殿。

    复试亦是跟殿试一样,只考策问,也会阅卷。

    只是却并不会排名和通报名次。

    一般而言,贡士们很少有复试被刷下去的,基本上都能通过。

    在顾云浩看来,复试从本质上来说,倒是有点像殿试之前的模拟考。

    因着这个时间安排,考生们准备的时间久更少了,这样一来,那些重经义,而轻策问的贡士们心里就有些暗暗叫苦。

    不过顾云浩策问亦是绝佳,倒并不觉得新帝定下的时间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顾云浩自然是通过了复试的。

    接下来,便是等待真正的殿试了。

    三月初八,殿试开考。

    殿试当日,这些新科的贡士们,亦是要一大早就到宫门口等候。

    其实殿试只考策文,题量不大,考生也少,入场之时费不了多少时间。

    但是耐不住这殿试的规矩多啊,所以考生们都只得早早便前来等候。

    顾家租住的这个小院离皇宫有点远,为了方便起见,巴九还是租了一辆马车。

    顾云浩寅时出门,及至宫门口,只见早已有不少同科的贡士在此等候了。

    如今虽然还未过殿试,但大家基本都算是已经高中了,所以心情都颇为放松,亦有不少考生在互相攀谈。

    “云浩。”

    顾云浩一下马车,便见着季航在向他招手。

    嘱咐了巴九两句,顾云浩让他回去,便笑吟吟地步入那群士子之中。

    “这位便是咱们今科的会元顾兄吧?果真是少年英才。”

    见着他走近,当下便有一些士子拱手行礼问道。

    “在下却乃越省顾云浩,只是兄台谬赞,却是愧不敢当。”

    见状,顾云浩自然笑着还礼,忙谦虚道:“诸位同年皆是才学过人,气度非凡,在下不过乃是侥幸尔。”

    他虽然很少出门,但作为今科会元,自然是备受这些士子们关注的。

    在会试一放榜之后,他的情况便早就传遍了整个儒林。

    十四岁取中榜首秀才,十八岁得中越省解元,十九岁参加顺德三十年会试,却因旁的缘故只考了一场,待到今年的恩科,却是一举得中会元。

    这才只有二十岁啊

    而且听闻还是淮安知府江程云的弟子。

    江程云是何人,这些士子们可能了解不多,但江程云的老师右相孙惟德,那可是当朝有名的权相。

    拜在孙惟德这样一个师祖的门下,又这般年轻,那可真算是前途无量啊。

    最有意思的是,这位顾云浩虽然缺考了顺德三十年的会试,但之前已经取中了越省的解元,今次又得中会元。

    现在新帝即位,谁知道新帝会不会为了一个好名头,便直接点了这个顾云浩为状元。

    毕竟这乃是新帝即位后的第一次取士,若是出了一个‘三元及第’,也算是一个好兆头、好开端不是?

    因此种种,顾云浩在这些士子之中,也算是极为出名了。

    即便是未曾见过面,但方才季航那一声,亦是有不少贡士将他认了出来。

    会试放榜之时,他们这些贡士的闱墨都是张贴出来了的。

    顾云浩这个会元的文章,自然是众人关注的焦点。

    这些得中的贡士们,亦是看过顾云浩的文章,虽然俗话说武无第二,文无第一,但好的文章,大家都能看得出来。

    而且这些考中的贡士们,也都是心里欢喜,不会有那么强的嫉妒酸意,因此对顾云浩这个会元,众人基本上也都还算是颇为服气的。

    “顾兄主治春秋,今次取得如此成绩,也算是我们春秋一经的光彩。”

    当下,一个主治春秋的贡士颇为诚挚地笑道。

    当下士子大多以诗经、礼记为本经,治春秋之人越来越少,因而主治春秋的士子们,时而常有一种被人忽视之感,现下顾云浩得中会元,对他们治春秋的读书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顾云浩虽然心里也很想增强春秋一经的影响力,但眼下显然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时候。

    毕竟他已经考中了会元,如此直接的在众多贡士面前,单单言及春秋,说不得会引起其他四经考生的不悦。

    而且,顾云浩私心觉得,还是应当低调才好。

    毕竟马上就要殿试了,说不定现在嘚瑟,后面分分钟就会被打脸。

    “以在下所见,五经皆有所长,咱们大家都是苦读了多年,都乃是为着博闻广识,有时候也不必分得过于清楚。”

    说到这里,顾云浩顿了一顿,继续笑道:“再则来说,而今咱们经科考入仕,都只为不负所学。报效家国,承天子之意,应百姓所愿,只此方才是我辈读书人应当有的宏愿,又何必再多论主治是哪一经呢?”

    言及至此,看了一下四周,只见众人皆是一脸赞同地点头,顾云浩决定再加一把火。

    只见他先是恭敬地向着宫门内一礼,随即转身对着众人说道:“承蒙圣人恩典,得开今年恩科,咱们诸人方才得以取中贡士,与诸位同年共为新朝首科贡士,在下欣喜不已,以在下所见,咱们今后自当互敬互助,共同效忠陛下,方才不负陛下恩典,方才承得起‘新朝首科’这个名头。”

第118章:殿试() 
其实取中了元化帝即位后的第一科贡士;这些考生们都是兴奋不已。

    毕竟大家都知道;新帝才刚即位;正是需要用人之时。

    他们这一科;乃是新帝亲自选拔;自然更容易得到元化帝的看重。

    而今顾云浩更是将‘新朝首科’这个名头提出来;当下众人自然是心潮澎湃。

    试问又有谁人不指望着得入皇帝之眼;从此平步青云呢?

    “顾兄所言不错,咱们这一科考的实属不易,诸位同年自然是要守望相助;莫要让旁人给小瞧了去才是。”

    顾云浩话才一出口,便有士子应和道。

    看着众人志气高昂的样子,顾云浩嘴角一扬;轻轻笑了笑。

    看来解决内部矛盾的最好办法;便是给大家一个共同的目标。

    都是从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大家自然都不是蠢人。

    同一科的考生们;即便考试之前;互相都不认识;但只要一旦考中了;那便是同科同年。

    特别是到了会试这个层面。

    只要一考中贡士;那这些士子们都将入朝为官。

    官场复杂多变,最是重人脉,若非有什么大的缘由;同一科的进士们;那都是互相会给几分薄面的。

    今后要在宦海中漂浮几十年,说不定哪一日就用得上这些同年们。

    要知道,更是有些同科进士们,在多年的官场相处之中,甚至引为知己好友的呢。

    就算是为着今后的仕途着想,众人也都会好生处理这个同科之间的关系,互相礼让三分。

    当下众人便也撂开了主经的话题,或是直接谈论起今科的殿试,或是闲聊家乡趣闻。

    “卯时到,诸位贡士入宫门。”

    没过一会,便见宫门打开,宫门口的守卫一脸严肃地分立两旁,一个小黄门跑宫门,高声唱和道。

    闻言,顾云浩等人忙止住说话,开始分列两行,开始等待搜检。

    不错,进宫参加殿试,亦是要搜检的。

    只是这里搜检的主要目的,一则乃是为了防止考生夹带,而则却是出于安全考虑。

    毕竟这些考生都是要入宫面见天子的,为了保障皇帝的安全,自然是要谨慎检查检查。

    不过他们这些士子好歹也算是取中了贡士,今后都乃是当朝官员,因而为了不落这些未来大臣们的脸面,搜检之时,还是准备了专门的房间。

    一共二百多号人,搜检完毕之时,天已经开始亮了。

    进入宫门之后,除了引路的黄门之外,还另有八名礼部官员和一对侍卫随行。

    礼部官员自然是为了引导贡士们入殿考试,而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