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宦海 >

第3章

宦海-第3章

小说: 宦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还有脸说!你难道不是当姐姐的跟我动手?还是个女孩家!”

    “呸,你还有脸说!你喊过我姐?”

    两人言辞互讽一番,见说不过对方;又打了起来。

    “干什么!”

    随着一声怒喝;两人都站住了身子。

    随即,就见顾明良一脸深沉的过来,显然是对家里小辈这种自家人打架的行为不满。

    顾云涛尤不自知,仗着一向在家里受宠,连忙丢下手里的扫帚,跑到顾明良跟前告状。

    “爷爷,二妞她”

    哪晓得话还没说完,就被顾明良一个眼神瞪了回去。

    顾明良知道大孙子平时的霸王性子,就直接问二妞:“你说,到底怎么回事?”

    二妞想了想还没来得及把话说出口,却是又见顾长荣他们从田里拔草回来。

    近来虽然忙着在秧田里拔草,但好歹不是多累,几人虽然一身的泥泞,但神情还是颇为轻松。

    顾长荣是个有眼色的,一进院子就看到了顾云涛一脸的不忿之色和立在院里面沉如水的顾明良,猜测许是发生了什么。

    卫氏也是个聪明人,一眼看到了有什么不对劲,先见着顾云浩没什么损伤,悬着的心就放了下来,而后才看到二妞乱糟糟的头发和微红的眼圈儿,心里也颇不是滋味。

    “这是怎么了?云涛,你又惹爷爷生气了!”

    顾长荣上前拉过顾云涛,语气中带着几分责怪。

    “爹,哪里是我,分明就是二妞”顾云涛急着分辨。

    二妞也反应了过来,见着自己爹妈,眼圈一下更红了,说道:“刚刚大娃子背书背不出来,就拿旁人撒气,说弟弟是种田的泥腿子命,我气不过,跟他吵了几句。”

    听了这话,卫氏面色更是不善,就连一向不爱吭声的顾长光,也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

    “你胡说什么!”顾长荣极快地反应过来,连忙教训顾云涛,“咱们家本来就是农民,你跟幺娃子是兄弟,你们都是一样的,以后可不许胡说。”

    他是知道的,二房两口子平时不争不抢,就算活干的多点也不说什么,但对于唯一的儿子那可是宝贝的紧。

    “爹,我哪有胡说。娘说了,我以后要考秀才,中状元当官的,幺娃子只能种田。”顾云涛不服气的犟嘴道。

    此言一出,院子里的大人都脸色一变。

    “不能胡说,娘哪里跟你说过这些话。”方氏连忙上前拉住顾云涛,脸色也有些不好地道。

    顾长荣也是一脸窘迫,张了张嘴,想辩解两句,却又说不出话来。

    大家都知道,顾云涛这话是捅在了二房人的心窝上,一时都沉默起来。

    “爹,泥腿子是什么意思啊?”

    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响起,顾云浩拉着顾长光的衣角,抬着头问道。

    看着儿子一脸懵懂的样子,顾长光心里一酸,深吸了口气,看着顾明良道:“爹,这事”

    “好了,忙了一天,先去洗手准备吃饭吧。”顾长光话还没说完,就被顾明良打断。

    见状,顾长光张了张嘴,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卫氏不满地瞪了顾长光一眼,随即二话不说,就转身洗完手,抱着顾云浩进了灶房。

    今天的晚饭还是不错的,不仅有一碗红烧肉,还有一大盆鱼汤,外加就是日常每顿都会出现的各色野菜。

    但这样好的菜,大家吃的却不是那么和谐。

    像是在赌气一样,卫氏不停地给顾云浩碗里夹肉,连大妞她们三姐妹也连带着给夹了几块。

    又往顾云浩碗里夹了块肉,卫氏拿着汤勺又给他舀了满满一碗鱼汤,还把一大块鱼肉一并舀了进去。

    “娘你也吃。”

    顾云浩知道卫氏心里有事,在这个情状之下,也不好多说什么,只低声说了一句。

    见着卫氏这些动作,李氏有些不满起来,正了正脸色,正准备说些什么,却被顾明良瞪了回去,只得闷闷地继续吃饭。

    “我也要吃肉,我也要吃肉。”

    顾云涛却不老实地叫嚷起来。

    “给你夹了几块,快些好生吃饭。”顾长荣教训道。

    闻言,顾云涛却是不乐意了:“幺娃子碗里的都比我多,我还要,我还要肉。”

    “幺娃子是弟弟,你先生没教过你什么叫谦让么!”

    被自己老子教训,顾云涛更是不高兴了,有些赌气地瞪了顾云浩一眼。

    “云涛还是个孩子,你说这些做什么,不就是吃块肉么,来,乖孙,奶给你夹。”李氏一向心疼长孙,见他不高兴,连忙出言说道,又夹了几块肉放到顾云涛的碗里。

    就是这样,顾云涛方才作罢,开始安安份份地吃饭。

    “娘,你也太纵着他了。”见到李氏这样偏心自己儿子,方氏心里美滋滋的,脸上也带出了几分笑意,对顾云涛说道:“快好生吃饭,等会还要温书,以后给奶奶挣个诰命回来。”

    她本是像平时一样教育顾云涛,也顺便说些好听的话讨顾明良跟李氏欢喜,但哪晓得此言一出,屋里一阵沉默。

    见着顾明良深沉的面色,方氏不由后悔地想抽自己一巴掌。

    怎么就忘了,二房人正在为下午说顾云浩泥腿子命的话不得劲呢

    “走,咱们回屋。”

    一直不说话的卫氏见顾云浩吃的差不多了,就起身抱着他回了屋子。

第5章:夫妻夜话(捉虫)() 
顾家的院子还是比较大的;中间的堂屋修的最宽敞;里面放了好些柜子;装着家里的粮食;堂屋的钥匙一直挂在李氏的身上;由她一手掌管。

    堂屋的东西两侧都有三间房;东侧紧挨着堂屋的一间住的是顾明良跟李氏两个;当中是住的顾云涛,最东边是顾长荣两口子。

    堂屋西侧的第一间还空着,准备以后等顾云浩大了单独住;当中则是大妞她们三姐妹同住,最西侧是顾长光跟卫氏的屋子。

    灶房是挨着东边修的一个独间房,西边修的是浆洗台和一个草棚放些农具。

    房子后面就是茅房、鸡鸭棚子、猪圈

    西侧屋子里;待顾云浩入睡之后;卫氏还在为今天的事情不平。

    “爹娘也太偏心了,大娃子那么说话;都没表个态;我看家里是不准备让咱们儿子去念书了。”

    顾长光也皱了皱眉;老老实实地道:“应该不至于吧;咱们家里虽然没什么钱;但在族学里念书;也不交束脩,当年我跟大哥还去混了两年呢,爹这么想家里出个读书人;不会不让幺娃子上学的。”

    听了丈夫的话;卫氏却不以为然,说道:“你还别不信,我最近看下来,爹那是一心想着供着大娃子读书读出个名堂,哪里顾得上咱们云浩。”

    许是想到了白天的事,顾长光脸上也有些犹豫。

    “他爹,咱们可要长点心,明年儿子就五岁了,当初大娃子也是五岁开始念书的,你看看到现在为止,家里有人提过让云浩上学的事没?”

    见到丈夫犹豫,卫氏知道他心里也开始在盘算,忙趁热打铁地道:“今天大娃子的话你也听到了,小孩子哪里懂那么多,多半是大哥两个私下说话被听了去,今天才说出来。”

    “我知道你一向不想争什么,但是现在也是没办法,难道真的让咱们儿子一辈子种田种地?给大房当脚踏石?”

    顾长光叹了口气,说道:“大哥终究还不是那样的人。”

    “我也知道大哥人不错,但是大嫂呢?大娃子可说了那话是大嫂说的。”

    “而且我打听了,说是读书人去考试,那考一次花的钱要比念书花的多,你想想,要是爹真的要大娃子去考秀才,那说不定真的就想着早早存钱,省了咱们儿子念书的花销。”

    说到这里,卫氏顿了顿,继续道:“他爹,你看看咱们儿子,平日里都是干干净净的,人又聪明懂事,他哪里像是个要在地里刨食吃的娃子?而且咱们可就这么一个独苗了,若是干活累出个三长两短,那以后咱们老了可怎么办”

    闻言,顾长光也不由动容了,一脸不忍地看了看顾云浩熟睡的小脸。

    “就算咱们俩老的死了就死了,但是你让大妞她们三姐妹怎么办?娘家没个立得住兄弟,万一遇到个不讲理的婆家,被欺负了,只怕连个诉苦的地方都没有”

    说到这里,卫氏的泪珠子就落了下来。

    “他爹,你也不想想,儿子这么聪明,你真的忍心让他一辈子跟咱们一样在地里当个老黄牛?就算不为自己想想也得为家里四个孩子想一想啊”

    这句话彻底把顾长光的心里防线打垮了。

    他虽然平时不爱吭声,吃了亏也不多说什么,但并不代表是个糊涂人。

    只是因想着都是一家人,加上跟大房相处的也不错,一般不愿去计较,即使有时候父母偶尔偏帮着大房,让他们两口子多点活,他也没有什么怨言。

    顾长光心知自己儿子是次孙,这么些年了,也知道家里老人更看重顾云涛。

    一个原因是顾云涛是长孙,另一个原因就是看着大房两口子,且不说顾长荣说话办事想的周到,是顾长光赶不上的,就是方氏有个娘家撑腰,在家里地位就要比卫氏强些。

    方氏的父亲是里长,虽然算不上什么多大的势力,但摊派徭役这些杂事可是人家说了算,在这附近几个管辖内的村子里,谁人见了不客客气气的称呼一声“方总甲”。

    好在方氏还是比较满意现在家里的状况,加上二房一直不爱啃声,卫氏也是个能吃的亏的,所以到没有在家里摆什么架子,反而一家人相处的还算和睦。

    一直被卫氏念叨,顾长光虽然面上不显,也没说什么话,但心里也慢慢地清晰起来。

    他是不愿意家里闹什么矛盾,有时候宁可自己吃点亏,多干点活,但一旦关系到儿子顾云浩,也是一点不含糊。

    看着今天顾明良的样子,很明显是没有那个想法让顾云浩去念书的。

    这一点顾长光也是看的清楚明白,听了卫氏的话,心里更是有了成算。

    “你说的我都晓得,只是孩子还没到岁数,咱们也先不着急。”想了想,顾长光安抚卫氏道。

    卫氏却不满意这话,又直接问道:“那你说,假如明年爹不让幺娃子念书,咱们怎么办?”

    “你也好生想一想,咱们怎么也得让儿子去念书,就算考不成秀才,认识几个字,到城里干活也不比种地强?况且咱儿子这么聪明,说不定出息大着呢,你别误了孩子的前程”

    说到这里,卫氏又逼问道:“假如明年爹打定主意不让儿子进学,几句好话又把你打发了?”

    “那怎么能行!”

    想都不想,顾长光就摇头否定,随即问道:“那你说怎么办?”

    “我看咱们还是要先做好准备,这以后我跟大妞多织些布,做些活计,你得空了拿到集市上去卖,好歹存些钱在手里,心里才能有底,要是爹不松口,咱们就先自己把幺娃子送到学里去。”

    见卫氏这样说,顾长光也觉得有些道理,说道:“你的主意不错,我也得空去做些短工,好歹有些钱拿。”

    夫妻两人又说了会话,方才睡下。

第6章:差事() 
伴随着几场大雨;天气渐渐热了起来。

    村里的孩子们开始喜欢往河边跑。

    青坪村有一条河;这河的上游是隔壁方家村;也就是大娘方氏的娘家所在的村子。青坪村在下游;村里的农户沿河而居;洗衣服什么的倒是方便。

    小河并不很宽;但水深的地方还是有两三米的样子;河里也有些浅滩,村里的孩子们大多经常聚在浅滩地方戏水摸鱼。

    前几日下过一场雨,河里涨了水;好容易村里的孩子们被大人拘着消停了几日,见河里的水下去了,又开始得空就往河里钻。

    午饭过后;大妞在家里跟着卫氏学织布;二妞洗了碗,又把猪喂了;趁着难得的休息时间;就带着三妞跟顾云浩去河边摸鱼。

    直到傍晚三人方才提着小竹兜;拿着竹篓回来。

    “一个不留神就跑去河边。”卫氏拉过顾云浩仔细检查了一番;没发现受伤;就开始对二妞说教;“那水是好耍的?前些日子才涨过水,成天跟个疯丫头一样。”

    实际村里的丫头小子都爱往河边跑,二妞也不过只是其中的一个罢了;只是卫氏担心顾云浩;故意这么说道她罢了。

    “娘,我们只在浅滩,周围还有河对面的三叔在田里干活呢,没事的。”

    顾云浩理了理身上的衣裳,劝道。

    听了这话,卫氏神色稍微缓了缓。

    “没有让你弟下水吧?”

    “没有,弟弟跟三妞都只在河边上。”

    二妞嘿嘿一笑,上前拉着卫氏的胳膊撒娇。

    见卫氏没有再生气,顾云浩就把竹兜拿到浆洗台旁边,又拿了一个木盆过来,用葫芦做的瓢舀了半盆清水。

    将小竹兜倒着往盆里一抖,果然就有许多小鱼小虾出来。

    因着离河边近,他们回来的又快,鱼虾好些都还是活的,在木盆里来回游晃。

    “这么小的鱼虾能做什么,看着怪可怜的”顾云涛写完了一篇字,出来透气,就看到这一盆小鱼,不由撇了撇嘴。

    “读书人就是事儿多,你看它们可怜,那谁不可怜?小鱼咋了,收拾了炖一锅汤,也算是个荤腥。”二妞毫不客气的回嘴道。

    虽然二妞说话直来直去的,但看在她说“读书人”的份上,顾云涛心情很好,也拿着读书人的风度,不跟她计较,反而去找了小刀来,一起帮着二妞清理这些小鱼。

    毕竟都是小孩子,哪里有不嘴馋的,不一会就商量着要往鱼汤里加什么配菜。

    “前些天家里不是还晒了些笋干么?我看煮进去肯定不错。”顾云涛笑呵呵地建议。

    “我看还是算了吧,那笋干半天都煮不熟。”

    “煮点豆子进去咋样?”

    “不好,这小鱼一煮锅底都是刺,豆子沉在锅底,一舀不是把小鱼刺也舀起来了么。”

    二妞不留情面的驳回了顾云涛的提议,手底下不停地忙活。

    晚饭的主食是蒸红薯和玉米面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