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宦海 >

第19章

宦海-第19章

小说: 宦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科考作诗不求考生的诗作要有多高的水平,但若能别出心裁又文采斐然的话,自然是更好。

    顾云浩前世本就对古诗词有些兴趣,今生跟着梁成业读书,也算是有些收获,他做得诗虽然称不上很好,但也绝对算看得过去。

    心里有底气,自然就不会着急。

    半个时辰的午憩时间过去,考场上顿时安静了不少,差役在甬道里来回巡视了几番,查看有无不守规矩的考生。

    此时,顾云浩才将卷子重新拿出来铺在桌子上。

    先是将上午在稿纸上做好的五经题再检查了一番,确定没有什么问题之后,便开始研磨下笔誊写。

    誊写之后,还是像先前一样,等待墨迹全干之后,又将正卷收好。

    抬头看了看考棚外面的日头,顾云浩估摸时间还早,应该才刚到未正时分。

    他现在只剩一题了,因着没打算提前交卷,也不很赶时间。

    县试到了下午申时,就可以准允考生提前交卷,而申时一过,闭考鼓一响,所有考生就必须交卷,就算是没有写完,也没有什么办法。

    “申时到。”

    随着一个差役的声音响起,就见果然有考生拿着写完的卷子往公堂方向去了,显然是要提前交卷的。

    顾云浩此时也做出了一首五言八韵诗。

    因着不打算提前交卷,也不着急誊写,又细细润色修改了一番。

    提前交卷实际也是有好处的。

    与到考试结束,由差役统一收卷不同,提前交卷可以由考生自己拿着考卷到公堂上交给知县。

    要知道县试取与不取,其实全看知县的意思。

    这样提前拿着卷子交到公堂上,多少会给知县留下一些印象,甚至还可以请知县堂试。

    若卷子知县看着不错,又觉得考生顺眼,应对不错的话,还有可能当场就取中。

    自然,这样堂试直接取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不过能在知县面前露个脸也是好的,至少在阅卷的时候,说不定知县还有点印象。

    提前交卷,又敢于请知县堂试的考生,那都是对自己的学识和文章很有信心的,一般而言,大多是一些稍微年轻些的考生。

    毕竟若是考生年纪一大把,还在考县试,是断然不好意思去露这个脸的。

    顾云浩不打算提早交卷,倒不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文章没有信心,只是单纯的不喜欢张扬罢了,加上前世中考、高考各种考试,已经养成了不提前交卷的习惯。

    “申正!”

    申正时分,差役又一次报道。

    此时离考试结束还有半个时辰了。

    顾云浩那首试帖诗也改的比较满意,见没有什么可以再完善的地方,便开始往正卷誊写。

    一笔一画细细誊写了,待墨迹全干之后,就将草稿纸一张一张的整理好跟正卷分开放着。

    确认没有什么遗漏,顾云浩估摸着考试时间快结束了,就开始收拾笔墨砚台等物,小心翼翼地将东西装进考篮。

    收捡好考篮,没过一会,就听闻堂前传来三声鼓响。

    “申时过,收卷!”

    随着一声高呼,便见每个甬道分别进来四个差役,两人一组开始分收两排考生的卷子。

    一名差役专收正卷,另一名差役则收稿纸。

    许是训练有素,差役们的速度很快,不一会就将全部卷子收齐。

    收卷毕,考生们也拿着考篮纷纷从自己的考舍里出来,。

    这时候考场正门大开,考生们先是集中到公堂前向胡知县行了学子礼,便开始到正门处排队退场。

    顾云浩排的位置不算靠前,因而也是等了许久才出了考场大门。

    一出考场,看着外面天高云阔,瞬间只觉得心情也松泛不少。

    此时的考场外面,可谓是众象云集。

    “第一题破题应当这样”

    一名考生面色得意地向身边几人说起自己的破题,想来是考得不错,心情很好。

    “儿子,没事,这才是第一场,后面还有复试呢。”

    这显然是考生没有考好,家里父亲正忙着安慰。

    “哎哟,少爷,您额头怎么这么烫!”

    听着像是考生着了凉,仆人急得接了他回家去。

    如此种种,真称得上百态皆俱。

    “云浩,这里。”

    行走间,听到有人喊,循声看去,就见楚毅在西侧方向对着他挥手。

    穿过人群,顾云浩走了过去。

    “你怎么这样久才出来?”楚毅有些诧异道:“以你的实力,不至于这么晚才做完卷子吧。”

    “反正也不着急出来,多待一会也没什么。”顾云浩笑着说道。

    “有没看到李文旭?”

    楚毅知晓顾云浩是个谨慎又平淡的性子,也不多问,就开始踮着脚四处张望,寻找李文旭的身影。

    他们三人一乃是同窗,又一起开参加县试,自然是一起回去为好。

    “我方才出来倒是没看到,你提前交卷了?难道在龙门口排队的时候没有看到么?”顾云浩也是摇了摇头,说道。

    他所说得“龙门”实际就是考场的正大门,一般将考场大门称为“龙门”其实就是取了鲤鱼跃龙门的好意头。

    “我也算不得交卷早,排队时候也没见着他,一出考场,人一多,更是不好找了。”

    楚毅有些懊恼地道:“入场之前咱们不是说好了么,出了考场在西侧等着,他怎么不见人呢。”

    因为开始就想着散考之后人多,他们早早就商量好了集合地点,但现在见考生一批批出来,还是没见李文旭,顾云浩也有些着急。

    “咱们先等等看,还有人没出来呢,说不定他落在后面了。”

    顾云浩一面说,一面双目紧紧地看着从龙门出来的学子。

    他的视力比寻常人强一些,即使离得远了点,也能看的清楚。

    两人等了许久,直到最后一批考生出来,考场大门关上,还是不见李文旭的影子。

    此时酉时已经过了,天色也暗了下来,考场前的人群也已经散了许多,顾云浩跟楚毅两人也只得先回去。

    哪晓得两人刚进私塾,迎面就碰上了梁成业。

    “你们两个怎么这么晚,再不回来,老夫就要去考场寻你们了。”梁成业先是松了口气,而后摆着脸道。

    虽然梁成业一脸肃然,但顾云浩两人知道他是出于担心,也不多言,只乖乖地认错。

    “行了行了,回来就好,赶快去吃晚饭,你们师娘才又叫仆人热菜去了。”

    见两人认错,梁成业也没了脾气,急急赶两人去吃饭。

    “先生,李文旭回来了么?”

    顾云浩直接问道。

    “文旭早就回来了,我看他许是有什么心事。”

    想了想,梁成业说道:“你们见着也不必多问,只各自安心准备下一场考试就是,万事都等考完了再说。”

    闻言,楚毅跟顾云浩自然点头答应。

    现在确实是关键时候,他们的全副心思都应该放在考试上。

第31章:放榜(捉虫)() 
今次县试一共只考三场。

    因着第一场考完就会取中一批考生;所以第一场是最重要的;相对的试题的难度也最大。

    第二场也就是俗称的初复试;难度就会小上许多;都考得是贴经和墨义。

    这个难度不大;只要书背的熟;就没有问题了。

    第三场则也相对会考一些真功夫;难度虽然比第一场小,却也难于第二场。

    有时会考一些四书题或是五经题,若是知县从中发现行文精彩的考生;也会取中。

    但本朝第三场考得最多还是表判,实际就是看考生的判案断案能力。

    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熟悉律法,还要知人情、懂伦理、晓纲常。

    假如前两场未考中;但第三场考得不错;知县便会重新调阅考生前两场的考卷。

    所以第三场基本可以称得上是考生们最后的翻盘机会。

    每一场考试都会间隔三天。

    这三天里,考生们可以稍作休整;继续备战下一场。

    而知县、教谕等人就要开始忙着阅第一场的考卷。

    为了方便起见;阅卷房就设考场的公堂后面。

    这一次参考人数众多;因而才收了卷;阅卷工作也立马随之启动。此时天色已晚;但阅卷房却依然灯火通明。

    县试阅卷并没有那么多讲究;并不誊写,也不糊名,省去了许多工序。若不然上千份卷子;是断然不可能短时间看完的。

    胡知县自然是不可能一人阅卷的;县丞、教谕、训导甚至乃至礼房的书吏都要参与其中。

    基本上是由下面的人初选一番,留下稍微不错的卷子,再呈给胡知县。

    这个弃留的比例大概是八比一到十比一的样子。

    因此最后能到胡知县手里的卷子,就是两百份左右。

    这样一来,考生的卷面是否整洁,第一题的四书题做的好与不好,就有很大的影响了。

    作为初选的县丞、教谕等人为着谨慎起见,都会看的仔细一点,至少会将第一个四书题看完。

    但是胡知县却不会如此,取与不取可谓全在一念之间。

    此时胡知县眉头紧锁,正一手支着头,一手拿着一份卷子在看。

    若是觉得卷子可取,胡知县会直接在那考生的名字上用朱笔画一个圈。

    假如考生的文章写得还算不错,但又不足以第一场就取中的话,则会用朱笔在名字下面画上一横,随即放到一边备案,待第二场考试结束后再议。

    当然,也有那些让胡知县不满意的卷子,就不再批注什么,直接弃在一旁,等着阅卷结束后,由礼房的书吏们收捡存档。

    一般来说,只要第一场没有被朱批的,即使后面两场还没考,也没有多大的希望能够翻盘了。

    此时胡知县的案上已经放了厚厚一摞卷子。

    细心一点看他的案头,会发现约摸有十来份卷子是单独放在一起的,这些卷子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考生的名字下面有一道朱笔画的横线。

    这便是让胡知县有点兴趣,并且有机会在第二场考试结束后取中的了。

    至于画圈的卷子,胡知县的案头上却是一份没有。

    “不知所云。”

    一脸不耐地将手头的卷子一收,放到旁边那摞没有批注的卷子上面,胡知县没好气地说了一句。

    “尔等看仔细些,也不必按着什么十中取一的规矩,见着好些的卷子再呈交本官,别把那些废纸拿过来。”

    胡知县一面端着茶碗吃茶,一面对众人道。

    “是。”

    知晓他是不耐烦了,众人自然不敢大意,忙连声应下。

    这时周师爷也是随着众人一样,神色疲惫地拿过一份试卷阅看,但看了几句之后,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神色间的欣赏之意渐渐显露出来,最后竟是带着几分惊喜之色。

    待将整份试卷看了一遍,周师爷立马便拿着那份试卷上呈胡知县。

    “东翁,此子的文章倒是有几分意思,不若看看?”

    胡知县正一脸不耐地扔过一份试卷,见周师爷这样说,神色中便带着几分探究。

    “你向来是个眼界高的,今天这一晚上都不见你推荐哪一份卷子,怎么现在见着感兴趣的了?”

    闻言,周师爷也只是笑着说道:“东翁说笑了。”

    胡知县知晓他的性子,也不再多问,直接道:“拿来我瞧瞧。”

    接过周师爷呈上来的卷子,胡知县还是漫不经心地翻开,瞟了一眼,便眉尖一挑,随后又看了下去。

    “笔力虽然嫩了一点,但还算有点可取之处,以文观人,想来此子应有些不凡之处。”

    看完试卷之后,胡知县点评道。

    “东翁所言甚是,此子行文缜密且带有几分恣意之感,全卷三题都颇为不错,可见有几分功底。”周师爷也跟着说道。

    听了这话,胡知县面上终于带了几分笑意。

    “这一晚上,总算是见着个能入眼的了。”

    言罢,就拿起朱笔,将卷子边上的姓名处画了一个圈。

    将那份卷子单独放在书案一端,胡知县却又似突然想起什么,又对着周师爷道:“以尔所见,此子年纪应当多少?”

    “单以文章看来,应是二十出头罢?”周师爷笑着回道。

    “那可未必,若此子今年二十有余,只怕笔力会更老辣一些。”胡知县摇了摇头,颇有兴致地跟周师爷讨论起来,“此子虽然心思内敛,但文中却仍有两分傲气,甚至带着些许凌厉之感,可见其涉世未深,尚不知圆融。”

    “以本官猜测,此子应是十七八岁左右的少年郎才是。”

    说到这里,胡知县又难得有心情的唤来了礼房的黄书吏,吩咐道:“在考生名录里翻看一下,此子年岁几何。”

    “是。”黄书吏应了一声,便将那考生名字记下,忙去翻看名册。

    这里周师爷却是向胡知县笑道:“看来东翁是对此子有点兴趣了。”

    闻言,胡知县也并不反驳,只往座椅上一靠,神色平淡地抚了抚自己的短须。

    *******

    到了发榜这日,顾云浩与楚毅、李文旭三人相约一起前去县衙看榜。

    李文旭这两日来都情绪不佳,一路上也甚少开口说话。

    直到昨日,顾云浩跟楚毅两人才知道,原来李文旭果真是在考场上出了意外。

    其实说是意外,也不太准确,只不过是李文旭为了拔得头筹,故而提早交卷罢了。

    这在顾云浩看来纯属多此一举,毕竟李文旭的学识还是很不错的,若是发挥正常,考过县试应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完全没有必要提早交卷去吸引胡知县的关注。

    但李文旭却偏偏就提前交卷,还请胡知县当场堂试。

    原本胡知县见他文章后还是有两分兴趣,但又随便问了两个问题后,却有些神色不善。

    最后也不言什么,只说等待发榜结果,便打发了李文旭。

    李文旭显然没想到是这个结果,故而散场之后,也没心思等顾云浩两人,只自己满腹心事的回了私塾。

    顾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