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丫鬟奋斗史-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儿依言带着几个粗使婆子去了,不多时果然搬了四个描金箱子过来,那箱子比素日常用的要小些,分量却极重,那几个婆子累的满身大汗,把箱子小心翼翼的放下,便告退了。
凤姐挥退了众人,只留下了平儿与小红二人,方拿钥匙打开了箱子,头一个里面装满了大大小小的匣子,凤姐一一打开,只见一片金光闪耀,匣子里俱是一整套的金玉首饰,极为精巧贵重,后两个箱子里却是些名家字画、孤本古籍并金玉古董瓷器摆设等物。
凤姐翻看了许久,从装首饰匣的箱子中挑了十二套最精巧贵重的出来,放在桌上,又挑了好些古董摆设并字画孤本等,不一会儿桌上便堆地满满当当。
平儿与小红一直看着凤姐动作,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两人面面相觑半晌,平儿终究忍不住道:“奶奶,您这是要做什么?”
这些都是凤姐的嫁妆,平日里看的跟什么似的,轻易舍不得拿出来。
凤姐并不答话,只命平儿与小红抬了两个空箱子过来,把这些东西一分为二,分别装进箱子里,又放了满满一匣子的金元宝并好些精致的绫罗绸缎,方把箱子关上,对平儿道:“一会子你打发人把这两口箱子分别给林妹妹和赵妹妹送去,对外只说是我庄子上的人送来的一些土仪,请她们笑纳。”
说罢又命她们把巧姐儿芾哥儿姐弟俩的东西收拾好,方拿了份户籍文书出来,对小红吩咐道:“你的身契我已料理好了,你如今已是良民了,给你的嫁妆也预备了,择日便同芸哥儿把喜事办了罢。”
小红闻言一惊,随即红着脸道:“奶奶这是做什么我还想服侍奶奶里几年呢!”
凤姐摇了摇头,道:“傻丫头,别在这府里待下去了,早些脱身为妙,咱们家只怕就要变天了。
前些日子我在刘姥姥村边的庄上置办了一处宅院并三百亩良田,过两日是我父亲周年祭,到时我便以跪经的名义带他们出去,你们要好生照料,除了林妹妹和赵妹妹,谁都不能告诉。”
平儿与小红这才恍惚明白了凤姐的用意,不解道:“奶奶是不是想多了咱们府里如今还好好的,哪里就到了这个地步了?况为何不送去舅老爷处?那是巧姐儿同芾哥儿的亲娘舅,把哥儿同姐儿托付给他岂不是更合适?”
凤姐闻言苦笑道:“我如今算是看清了,圣上是铁了心要整治咱们,史家已经被抄了,咱们家只怕也躲不过,我父亲又不在了,一旦出事,王家也难逃此劫。
因此与其托付给他们,不如求求林妹妹和赵妹妹,她二人素来心善,如今又是身居高位的诰命夫人,只要她们对巧姐儿与芾哥儿稍微照应一二,我便放心了。”
平儿与小红无法,只得依言前去料理。
没过多久,王家、薛家也相继被弹劾,查出了各项罪证,都没有逃过抄家的命运。
贾母自史家被抄开始便卧病在床,如今病情越发严重,贾敏与黛玉都担心的不行,时常带着各色补品过来探望,贾家如今是捉襟见肘,别说人参了,连人参沫子都寻不出来了。
宝钗见府里开支益大,便以给贾母祈福的名义,裁了好些人。
贾府虽大不如前,亦没什么油水可捞,但到底比寻常人家强好些,吃穿用度仍是上上份的,那些人哪里愿意出去。
只是如今是宝钗管家,王夫人亦因元春之事悲痛过度,病倒在床,府里一应大小事宜都是宝钗料理,她不像凤姐那般行事狠辣,在府里颇有贤名,谁都没想到她竟会如此行事,偏她此次裁人是打着给贾母祈福的名义,又带头裁了自己身边的人数,那些人见状,即便心有不甘也不敢如何。
自听到元春去世的消息,贾母心灰意冷,即便有贾敏与黛玉送来的野山参吊着,还是没有熬过去,于十二月二十一溘然长逝。
贾母白事办完的第二日,锦衣卫便登门了。
贾政、贾珠、贾琏等人被当庭带走,宝玉及凤姐王夫人等人也被押去了獄神庙。
没多久,处置便下来了。
荣宁二府皆被查封,家产抄没,贾珍贾蓉被判了斩首,贾赦被褫夺了爵位,与贾政一道发配边疆,贾琏与贾珠虽治家无方,但无甚大过,念其先祖宁荣二公有功于国,从轻发落,皆被革职,贬为庶民。
王夫人却因当初房中抄出了原先甄家藏匿的许多财物,还有多年前包揽诉讼的的证物,数罪并罚,刺配流放岭南。
凤姐也被查出曾用贾琏名帖包揽诉讼,幸而没有像原著那般插手张家的亲事,未造成命案,被判□□五年。
贾兰、贾芾等人因年纪尚幼,并未被问罪,李纨宝钗亦都发落还家,其余各房女眷并上下一干丫头奴才尽皆发卖。
贾珠与贾琏买下了邢夫人、尤氏、平儿等人,赖大一家亦被赖尚荣买走了。
宝玉却因姽婳词之故,仍被关在狱中,贾琏与贾珠多番打点,四处求人走门路。
只是荣国府如今这般境况,众人皆避之唯恐不及,哪里会帮忙?都闭门谢客,最后还是林如海与陈珩从中斡旋,又有季栩及北静王替宝玉求情,方被放了出来。
贾敏在京城僻静处置了处田庄,让贾珠贾琏二人带着贾府众人前去居住。
当初赫赫扬扬的四大家族,如今已经风流云散,落了个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第130章()
待贾家众人安顿好,已是年关了,家家户户都在预备过年,贾家却冷冷清清,他们如今身无分文,哪里置办的起年货?
还好贾敏打发人送了些米面柴炭并猪养鱼并各色干菜过来,黛玉与紫菀、迎春、宝琴等姊妹亦送了些干果熏鱼腊肉来,众人这才过了个安稳年。
那庄子乃是在西郊,离京城不过二三十里路程,颇为清净,共有三百亩良田,那所院子也是三进的,虽不甚大,但住下贾家众人也已够了。
贾琏接回了巧姐儿与贾芾姐弟俩,在贾敏预备的宅院里住了两日,还是带着平儿、邢夫人与贾琮回庄子上去住了。虽然地方偏僻了些,院子也小,到底比一大家子挤在一处要好些。
凤姐当初买地的时候是记在别人名下,因此并未被抄去。
贾珠一家住在东院,惜春与尤氏一处住,宝玉与宝钗住在西院,当初袭人与蒋玉函买下了麝月与秋纹,在他们安顿后便送了过来。赵姨娘、贾环母子则住在后院的几间厢房里。
她们皆是过惯了富贵日子,如今都挤挤挨挨住在一处,未免有些尴尬,且吃穿用度皆十分粗糙,赵姨娘本就是个性情粗鄙的,见宝玉宝钗夫妇住的屋子好,身边还有麝月秋纹两个丫头服侍,心中十分不平,隔三差五便要闹上一闹,一会说短了吃食,一会说李纨夫妇苛待她们母子,连件好衣裳也不给穿,成日家闹个不休。
贾珠是读书人,性情温和,且赵姨娘到底是他的庶母,也不便同她争论,只得避开了,偏李纨性子也软,又是大家出身,哪里是赵姨娘的对手,每每都被气的说不出话来,最后还是宝钗看不过,言语恫吓了她几句,方弹压下去了。
惜春每日只在房里念经,对外面的吵闹充耳不闻。
这日一早,尤氏叫惜春去吃早饭,谁知半日没动静,推开门一看,却见房中铺盖整整齐齐,桌上放着一封信,拿起来一看,顿时大吃一惊,原来惜春竟留了书信出家去了。
尤氏又气又急,忙拿了惜春的留书去前院,因贾赦与贾政不日便要流放,贾珠等人都出门打点去了,只有李纨并宝钗在家,闻言也吓了一跳,一面命人去给贾珠几人传信,一面忙打发人去各处寻找,只是京城如此之大,寺庙佛堂也多,一时又到哪里找去?
况这事说出去毕竟不好听,也不能大张旗鼓的找,只能暗地里打听,贾珠与贾琏找了好几日都没消息,最后无法,只得去请贾敏与黛玉相助。
贾敏与黛玉得了信,亦吃了一惊,忙打发了心腹在京城内外打听,迎春亦得了消息,也打发了人来帮忙,最后却是在他们庄子不远处的一间小庵堂里找到了惜春。
贾敏几人得了信,忙打发人去告知了李纨尤氏等人,迎春闻信便即刻赶了过来,贾敏怕再出岔子,便带着她们先赶了过去。
这庵堂极小,名叫莲华院,连主持师太在内不过七八人而已。
庵堂的住持师太见了众人也不惊讶,只低声念了句佛,道:“诸位施主想必是来寻了尘的,她如今正在后院,几位请自便罢。”说罢行了个礼,便捻着佛珠转身走了。
贾敏与黛玉对视一眼,命跟来的丫头婆子们留下,只带了几个人过去。
众人方进后院,便见惜春穿着一袭缁衣,踉踉跄跄地提着一桶水,在给菜地浇水。
黛玉见状不禁心中一酸,忙叫人上前帮忙,惜春却拒了,道:“林姐姐,我如今已经是方外之人了,这些都是我应做之事,亦是我的修行,况且我父亲与哥哥造孽太多,我享受了这么久的荣华富贵,也该为他们赎罪了。”
迎春闻言不禁滴下泪来,握住她的手,哽咽道:“傻妹妹,那是他们爷们造的孽,又与你何干?”
惜春苦笑道:“哪里能不相干呢,我也是贾家的姑娘,与他们血脉相连。”
贾敏皱眉头道:“傻孩子,这庵堂历来是犯错的女眷才住的,若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去?你倒好,竟自个儿跑来。你年纪轻不知道,清修之苦可不是你一个姑娘家受得了的。
还是跟我们回去罢,等过两年风声淡了,贾家的事也没什么人记得了,到时候我再给你择一门极好的好人家。”
惜春摇了摇头,道:“多谢姑妈,只是不劳烦您费心了,我如今已经出家,成亲之事就不必提了。”
黛玉闻言蹙眉道:“四妹妹,你怎的还未打消出家的念头?难不成你真打算守着青灯古佛过一辈子么?”
惜春淡淡一笑,道:“这也没什么不好,林姐姐,不是人人都有你和赵姐姐那般福气,嫁得如意郎君,夫妻和美。我本就是个冷清自私之人,若让我在后院中为一个男人斗个你死我活,还不如像现在这般,清清静静的过日子,自由自在,虽然没有锦衣玉食,但于我来说,这已经是极好的归宿了。”
贾敏闻言叹了口气,道:“看来你是打定主意了?”
惜春点了点头,道:“姑妈和姐姐请回去罢。我知道你们是为我着想,只是不必了,我如今这般就很好,这是我这辈子最自在轻松的日子,况且有净闲师傅在,大可不必担心,从此也不要来看我了。”说罢对众人打了个稽首,便转身回了菜地,拿起水瓢继续给菜地浇水。
迎春还欲再劝,黛玉摆了摆手,轻声道:“罢了。”
她在荣国府住了几年,与惜春虽不是极亲密,但对她的脾性却颇为了解,素来便有些孤僻,性子又执拗,决定的事任谁说都无用,从当初撵走入画一事便可见端倪。
如今惜春已打定了主意,那谁都改变不了。
尤氏宝钗等人也闻信赶来,劝了许久,惜春只是摇头,说什么也不肯回去。
众人知道她的性子,一时也不敢太过逼迫,只得暂且回去,预备次日再来,谁知等第二日再去时,惜春已经剃去了满头青丝,正式出家为尼了。
众人见状便知已无法挽回,只得罢了,幸而这家庵堂虽小,香火也不盛,却极清净,净闲师太也是宽厚之人,每日除了诵经,便是带着弟子们种菜养花,这般清苦的日子,惜春过得颇为自在。
宝钗回了家里,因同宝玉说起此事,便道:“四妹妹也太执拗了些,凭谁劝都无用,只希望她日后不要后悔。”
宝玉正在看书,闻言放下手中书籍,淡淡道:“这样未必不好,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或许我们觉着这样的日子清苦,四妹妹却不以为苦。如今她既已出家,便是断了尘缘,咱们便不要去扰她了,以免坏了她的修行。”
宝钗听他言语中颇有了悟之意,再看桌上放着的书籍,赫然便是庄子,心下不禁一惊,道:“好好的你看这些书做什么?这些杂书看多了于己无益,只会移了性情。”说罢忙收了起来。
宝玉见状微微一笑,闭口不言。
转眼便到了二月,过完了年,各家都清净了许多,黛玉忽想起一事,便叫了青鹤过来,问道:“我前儿说的那些被褥铺盖和衣裳可都有了?”雪雁与紫鹃去年皆已成家,雪雁嫁给了林家庄上的管事,紫鹃则嫁给了季栩身边的长随,如今是黛玉院里的管事媳妇。
青鹤忙道:“针线房的人昨儿便送过来了,紫鹃姐姐收着呢。”
黛玉闻言点了点头,道:“你们今日把那些东西收拾一下,再吩咐小厨房明早多弄些容易携带的吃食点心,我明儿去看看凤姐姐。”
青鹤依言去了。
次日一早,季栩送了紫菀到狱神庙,道:“里头我都打点好了,你去罢,只别待太久了,我不便进去,一会子还要去宫里一趟,只怕要晚些回来,我命人在外头侯着罢。”
黛玉点了点头,带着紫鹃青鹤等人,把前些日子做好的衣裳、铺盖等都搬了进去。
此间狱卒早得了上头吩咐,见了黛玉等人皆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怠慢,引着她们到了凤姐的牢房前,赔笑道:“犯人正在此间,夫人可还有什么吩咐?”
黛玉摇了摇头,道:“多谢了,我想与她说一会话,劳烦行个方便。”
紫鹃从袖中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荷包,塞给那女狱卒,笑道:“劳烦姐姐了,这大冷的天,且去吃杯酒,祛祛寒气。”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往往这些人最不能得罪。
这里关的都是女犯,极少有人来探监,素日里油水也少,那狱卒昨日得了上头吩咐,说今日有贵人来探监,原还有些不乐意,不承想竟有这意外之意之喜。
她也是有机变的,见那荷包十分精致,暗暗掂量了一下分量,不禁眉开眼笑,忙道:“多谢夫人破费赏酒吃,这里既没什么事,那我就先下去了,您若有什么吩咐只管使人来叫我。”说罢命人搬了把椅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