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丫鬟奋斗史-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紫菀第一次看到的时候也十分惊讶,现在却习以为常了,林晟打小就十分聪明,学什么都非常快,认字的时候也是这样,不论什么字,只要教过他一遍,他便能记得清清楚楚,什么时候问他都答得出来,因此如今虽只两岁,却已有上千字在腹内了。
他如此聪明伶俐,林母等人自然是又惊又喜,再想起当初他出生时的异象,越发相信他就是文曲星转世了,只是为了,林如海下令不准任何人议论哥儿的事,更不许在外头说起一言半语。
因此外面的人只知道林如海有两个儿子,至于其他的资质、性情等方面却并不清楚。
黛玉姊弟顽了半日,天色也慢慢暗下来,林佑与林晟兄弟两毕竟年幼,方才便顽闹了许久,这会子便有些困倦起来。
林母见状便道:“今儿闹了这半日,这会子也困了,抱了他们去歇息罢。”又对黛玉道:“你也歇一会儿,你爹也快回来了,今儿外头送了新鲜的野鸡崽子来,我已吩咐下面预备了,一会子你尝尝。”黛玉便应了。
紫菀闻言也带了人去安排,因黛玉姊弟三人时常歇在这边,因此都备了他们的屋子。
黛玉仍是住原先的西暖阁,林佑林晟两兄弟住的则是林母暖阁的套间里。
待铺好床,奶妈们便抱了两人过来,脱了鞋袜放在床上,紫菀又拿了床新的红绫夹纱被过来,轻手轻脚的给他们盖上。
只见小哥俩头挨着头,小脸蛋儿红扑扑的,睡得极香,紫菀见状微微一笑,轻轻放下纱帐,又嘱咐了奶娘丫头们小心看着,方出去了。
傍晚时分,林如海与贾敏便来了上房给林母定省。
紫菀暗暗留意了一会,见林如海与贾敏面色如常,并没什么焦虑担忧之色,心中也稍放下心来。
不多时便是晚饭时分了,丫头婆子们忙传上饭来。那野鸡崽子汤果然极香,肉质鲜嫩,入口即化。不止林母喜欢,连素来不喜肉食的黛玉也多吃了小半碗。
一时寂然饭毕,洗手漱口,又坐着闲话了些家常,林如海与贾敏方带着黛玉姊弟回去歇息了。
至晚间,紫菀服侍林母梳洗完,见跟前已无别人,便把今日的事缓缓说了。
林母闻言也极为惊讶,随即叹了口气,道:“那女人光明正大在咱们府里进进出出,咱们竟都没察觉不对,可真是灯下黑了。”
紫菀见林母只是有些惊讶,倒不怎么担心,不禁有些不解,疑惑道:“难道老太太不担心么?”
林母闻言,道:“我都这把老骨头了,这辈子经历的事情也够多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再说甄家虽有手段,咱们林家也不是吃素的,有如海和敏儿在,我也用不着担心。”说罢又似想起什么,忙道:“别的倒罢了,那女人可认出你来了没有?”
紫菀知道林母是担心自己,不禁心中一暖,忙道:“老太太别担心,当初她也只见过我几面而已,再者当时我又偷偷吃了一种草药,浑身上下都长满了疹子,根本看不清脸,她们都以为我是出了花,都离得我远远的,因此那女人从未见过我真正的模样。
后来他们见我不但没好,还越发严重,怕传染给他们,因此把我扔到外头去了,她绝不会想到我还活着。”
林母这才放下心来,又摸了摸她的脑袋,叹道:“难为你了,吃了这许多苦,偏我们又让你受了这几年的委屈。”
紫菀闻言微微一笑,道:“老太太不必担心,我如今能有这般已是极好了,又有老太太和太太多般照顾,并不曾受什么委屈。”
林母闻言,拉过她的手轻拍了拍,笑道:“你这孩子是个有造化的,放心,淮哥儿一家也快要回来了,到时候你与他们认了亲,便也是我的孙女儿了,必不会让你再受委屈。
等过两年你大些了,我再亲自把关,给你挑一门四角俱全的好人家,到时候给你备一份丰厚的嫁妆,送你风风光光的出了门子,我才算是放了心。”
紫菀本来颇为感动,不妨林母忽的说出这些话来,饶是她素来脸皮厚,闻言也不禁面上飞红,羞道:“老太太这是说的什么话,我可没想着出去,我要永远服侍您老人家。”
林母见她这般模样,不禁笑道:“这里又没有外人,有什么可臊的,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孩儿家早晚有这一日。
你如今也十一岁了,别人家的姑娘这个年纪都开始相看人家了,再说这又不是一时便能成的,费时两三年的多着呢,因此等你干妈回来,咱们便要开始打算了。”
紫菀闻言,便低了头不说话,林母见状也不再多说,只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希望自己这把老骨头能撑到那个时候罢。
之后两日府里一直风平浪静,紫菀还以为周姨娘之事恐怕一时没什么结果,谁知没过两日,便听说周姨娘忽然得了重病,怕是要不好了。紫菀便知是林如海与贾敏的手笔,正等着后续发展,哪知事情急转直下,三日后便听说周姨娘重病不治,已经去了。
紫菀当时正在院子里浇花,听闻此事后半晌回不过神来,心中大惑不解,难道这两日就审出结果来了?那拐子呢?难道也死了?
正疑惑间,忽见贾敏院里的小丫头跑来叫她,说是太太找她过去说话,紫菀心知定是要说这事了,忙洗了手同她去了。
到了贾敏正房,只见丫头婆子们都下去了,只贾敏一人坐在榻上怔怔出神。
紫菀请了安,方道:“不知太太叫我来是何事?”
贾敏闻言才回过神来,指了指边上的凳子,道:“坐着说罢。”
紫菀依言坐下,贾敏方叹了口气,道:“想必你也听说了吧?周姨娘已经去了。”
紫菀点点头,疑惑道:“方才听说了,却不知是怎么回事。周姨娘是怎么死的?”周姨娘死的太刻意了些,以林如海与贾敏的手段,要处置她也会用隐晦些的法子,不会这么急匆匆的就把人给杀了。
贾敏闻言,苦笑了一声,道:“看来你也看出来了,不错,周姨娘不是我们动的手,她是自缢身亡的。”
紫菀吃了一惊:“自缢?”她想了几种可能,最大的可能便是甄家下的手,没想到竟会是自杀。
贾敏点了点头,方道:“那日你跟我说了那个女人的事之后,我便让人把周姨娘看住了。老爷又派了人去她家里,把她哥哥和那个女人都抓了起来,秘密审问。
那女人虽然嘴巴紧得很,但她那个哥哥却是个无能的,倒也问出了些东西。
原来周姨娘幼年也曾被拐过,几年后才找了回来。后来他们一家从扬州迁到了金陵,那个女人便是他家的邻舍,据说是个寡妇,三年前他原配去了,便娶了那个女人。
老爷审完后当即回了府里,拿着她哥哥的供状去了周姨娘院里,也不知为何,第二日她便自缢身亡了,连老爷也惊愕不已。
她只留下了一封信,交代了所有的事情,当初她被拐之后便是被甄家关在一个宅子里,训练了三年,甄家看上了她家的身份,便又放了她回去,只是一直派人暗中监视。当初甄家原本是想让她日后进太子宫中的,谁知阴错阳差被咱们府里纳了进来。
甄家无法,只得将错就错,那时我们同甄家的关系还好,因此一直以来都是让她传递些消息,倒没做别的,直到老爷破了那个案子之后,他们才开始对付咱们家。
当初孙姨娘中毒之事真正的幕后主使者就是她,那时候她控制住了白姨娘的幼弟,白姨娘一直无子,待她弟弟犹若亲子,横竖她自己也已经难逃一死,便甘心帮周姨娘顶了罪。”
紫菀这才明白事情始末,沉默半晌,方叹了口气,正欲说话,却见贾敏神色有些奇怪,不禁问道:“难道还有什么内情不成?”
贾敏闻言,深深的叹了口气,道:“信末说她自知罪孽深重,唯有一死方能赎罪,她把知道的关于甄家的事情都说了,只希望我们看在这份上放过她无辜的母亲。
她之所以愿意为甄家卖命,也是因为她母亲,她自以为一死可以换她母亲一命。她却不知道,她母亲在三年前便已经去世了。”
紫菀闻言,也沉默了。周姨娘固然可恨,但她对她母亲却是真好,只可惜到头来还是这般结局。
寂静半晌,贾敏方道:“那个女人已经被关押起来了,当初逃逸在外的余犯也一一落网了,甄家那边老爷自会料理,你也可以放下心了。”
紫菀闻言点了点头,心里确实松了口气。
周姨娘之事过后,不知林如海是不是受到了打击,竟把剩下的两个姨娘都打发了。
钱姨娘是出了嫁资令其自行婚配,李姨娘本就如枯木死灰一般,不愿再嫁,只说要出家,长伴青灯古佛。林如海便为她在庄上建了个佛堂,让她出去了。
因此如今林如海的后院便只贾敏一人了,林母对此也没有说什么,仍是万事不管,每日只以逗孙为乐。
第65章()
自从林如海打发了后院两位姨娘之后,府里便清净了许多。那些下人虽不知其中内情,但见林如海如此,都觉着是因贾敏之故,心中敬畏不已,对贾敏也愈加恭谨了。
外面的人听了此事也都赞叹不已,都道定是林如海爱重发妻,这才打发了姬妾,夫妻伉俪情深等等。
那下面的盐商听了之后却嗤之以鼻,心道哪个男人不爱美色?定是那几个姬妾年纪大了,姿色大不如前,这才打发了出去。不禁动了心思,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若趁此机会攀上了林如海,便能给自家谋来许多好处。不消别的,只要送几个美人服侍好了林如海,到时吹吹枕边风,哪怕只是多发几张盐引也是好的。
因此便有好几个人搜罗了许多美人儿孝敬上来,环肥燕瘦皆有。
更有那等盐商大贾,特地送上了自家精心□□的‘养女’上来,美其名曰‘特地送来服侍大人,为大人分忧’。
林如海哪里不知道这些人的心思,他对这些女子的来历也是心知肚明。那可是专门□□了来笼络男人的,容貌技艺、心思手段样样不缺,若让这等女子进了门,家中便要永无宁日了。
如今自家后院好容易清净了,林如海哪里又会自找麻烦?别说他现在没这个心思,便是有这个心思,也不会纳这等女子,因此便都拒了。
那些盐商见状,还以为林如海是因面子之故才如此,便又送了几次,见林如海坚决不收,方才死了心,只林如海惧内之名却不胫而走了。
之后贾敏出门应酬交际时众人看她的目光也十分复杂,欣羡有之,嫉妒有之,她们皆是正妻,虽有体面,但哪个家里不是满屋子的姬妾丫头?偏贾敏竟这般有福,得林如海如此相待,心中自然嫉妒不已,背地里酸言酸语不知多少,只是畏惧林家之势,不敢当着贾敏的面说罢了。
贾敏哪里察觉不出众人的意思,只是故做不知罢了。
自此人人皆道林夫人驭夫有术,林大人畏妻如虎等等,林如海听到后不禁啼笑皆非,偏又不好分证,只得随他们去说了。
转眼又到仲秋时节,园中黄花满地,丹桂飘香,天气凉爽,夜复见长。
这日,林母正与贾敏商议中秋团圆之事,忽听小丫头说老爷回来了。
贾敏看了看墙上的时辰钟,并未到下衙的时辰,心中不免有些奇怪。
林母也有些疑惑,待林如海进了上房,便笑道:“今儿怎的回来这般早,衙门里无事了么?”
林如海先给林母请了安,方在下首坐了,笑道:“今儿衙门里没什么事,正好又得了个好消息,故先来给老太太报喜了。”
林母闻言,不禁一怔,随即笑道:“是什么好消息?”
林如海看了眼站在林母身边的紫菀,方含笑道:“淮大哥来了信,说是已于上月启程,九月便可到姑苏了。”他知道林母一直惦记着这事,因此今日一得了消息便回来告诉林母了。
听了这话,别人倒罢了,紫菀心中却是惊喜交加,半晌回不过神来。
林母与贾敏也是又惊又喜,忙道:“不是说预计九月动身,要年底才回的么?怎的提前了这么多?可是有什么缘故?”
林如海便道:“据淮大哥信中所言,原是打算过完中秋,天气凉爽些再启程上路,只是正巧这回咱们边军大败瓦剌一族,班师回朝,在平安州休整了好些时日。
可巧其中有位将军也是咱们南边人,
乃是常州人士,因立了功,特准回乡祭祖。
大家叙起话来都是同乡,因听说淮大哥一家今年也预备回乡,便提了说可以让淮大哥一家随行,路上也可互相照应。因此淮大哥这才提前动了身。”
贾敏与林母这才放下心来。林母便笑道:“都好些年没见着淮哥儿一家了,想当初咱们两家在姑苏时何等亲密,偏后来咱们来了金陵,他们去去了北边,山南海北的不得相聚,每次回老宅时都冷清得很,没了他两口子总不得劲,这下子可齐全了。”
林如海也点头笑道:“可不是,我也是六年前才在京中见过淮大哥一次。不过淮大哥信中说因带了好些行李家具,届时要先回姑苏安顿,待休整些时日再到扬州来给母亲请安问好,让母亲勿怪。”
林母闻言忙道:“这说的是什么话,他们一路舟车劳顿,自然要该好生歇歇,再说扬州离姑苏也不远,往来也极方便,什么时候见不得?哪里就急在这一时了!”
林如海笑道:“我也是这般说呢。”
众人又说笑了一会儿,十分热闹,独紫菀在一旁有些神思不属。心中又是期盼又是担心,期盼的是林淮一家回来,届时认了亲,自己也算有了亲人,不再是无依无靠一个人了。担心的却是不知道到时林淮夫妻会不喜欢自己,虽这两年都有联系,与林淮夫人也通过几次信,但毕竟没有面对面相处过,还有那两位义兄,据说已经成亲生子了,也不知他们对自己有没有什么不满,因此心底还是有些不踏实。
紫菀一时喜一时忧,神色间不免带出了几分。此时众人都在说话,并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