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罗冉-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较富裕,时不时的来接济闺女。而且平时闷不吭声,表面看着一副切切弱弱、唯唯诺诺的样子,不知道私下怎么忽悠老二心向着她呢。
这心眼多的婆娘天天忽悠我那缺心眼的儿子。不行,我一定要把老二家的收拾的老老实实服服帖帖的。秦氏坐在炕上,虽然没有吭声,但是脸色已经很难看了。
罗有礼看着老娘和老爹的脸色都很难看,也不知道说些什么了,只得愣愣地站着。这是罗冉已经偷偷进来,她都听到秦氏说的话,就知道秦氏还惦记自己姥姥带给娘的东西。不说姥姥私下给没给娘亲东西或者银钱,即使给了也不是你这个做婆婆的应该惦记的。罗冉想着,直接把还在低头罚站的老爹拉出门来。
“爹,再不去就该晚了。”罗冉指了指天色说着。
“哎,好嘞,咱们马上去。”罗有礼看着面前的女儿,这才反应过来。
第017章 镇上1()
第017章镇上1
罗有礼把手中的铜板装好,便带着几个孩子出发去镇上。
罗文生年纪最小,坐在板车上抱着篮子。板车由罗有礼推着,罗文宣扶着,罗冉蹦蹦跳跳地在旁边跟着。罗有礼和罗文宣几次说让罗冉坐车上,只是罗冉坚持说累了再坐。
几人匆匆走着,罗冉更是一路上不停地叽叽喳喳,像是一个好奇宝宝一样问这问那。罗有礼只当小孩子好奇镇上的事情,便也耐下心来一一答了。实际上,罗冉是想多了解一下,看有没有能够赚钱的法子。
大半路已经走过,罗冉也对镇上情况了解了大概,两只腿也走累了,开始坐上了板车。无奈,人小腿短身子弱,走个几里路就很累,自己还想节省些力气再镇上好好逛逛呢。
“罗兄弟,罗兄弟……”乡间的小路上,稀稀落落认清很少,很容易分辨清楚声音的来源。一中年汉子背着半麻袋东西,后面还跟着一个十来岁的男孩。
“原来是赵兄弟,赵兄弟这也是要去镇上?”罗有礼看到来人一笑,立马接话问道。显然二人是认识的。
“是啊,去镇上把这半袋豆子换成银钱。”中年汉子叫赵营,三十来岁很是豪爽,是镇上附近的赵武庄上的,和罗有礼经常见面,倒是比较熟悉。罗有孝妻子赵氏娘家就是赵武庄的。
“这是罗兄弟几个娃子吧,长得真好。来,成子,叫弟弟妹妹。”中年汉子说着就用一只手把一直跟在身旁的儿子赵成拉过来。少年被老爹粗鲁的拉过来,心里很是不满,又瞥了一眼罗文宣、坐在车上的罗冉和罗文生,没有吭声。
赵营看到儿子如此不礼貌还不给自己面子,打算大掌拍儿子脑袋,又想起儿子说的读书人的脑袋拍不得,手掌便生生转了一个弯,向下,狠狠地拍了一下儿子的屁股。“你咋不听你爹话呢,叫弟弟妹妹。”
赵成又被老爹当个陌生人的面拍屁股,特别是几个弱鸡一样的小娃子面前,感觉特别丢人。更是愤恨地看了罗冉三人一眼,但是又一想,要是不听话,说不定老爹能做出更让自己没面子的事情,索性闷闷叫了一声:“罗家弟弟妹妹。”
“这是赵家哥哥,你们几个叫哥哥。”罗有礼见赵营如此,也让自己的孩子叫哥哥。
罗冉几个当然见赵成刚才叫弟弟妹妹那副不情不愿的样子,心里很是不乐意,但是出于礼貌只能每人回了一声“哥哥”。罗文生回过之后,趁着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向赵成吐了吐舌头。罗冉看到之后悄悄向文生说:“文生,做的好。”声音很小,保证两个正相谈甚欢的大人听不见,但是足够让三个孩子听见。
“臭丫头,你找揍。”赵成听到小丫头的话,握起拳头,很是恼怒。
“你敢!”罗文生立马上前说道。
“爹,刘伯伯。”罗冉小声叫了一声两人,然后得意地看了一眼赵成。
“走着瞧。”赵成知道自己老爹的脾性,虽说自己从上学堂之后挨得教训少了很多,但是还是很疼的。
两个大人没有在意,继续说话。
“罗兄弟,你大侄子文名可是了不得啊,读书可真是厉害,小小年纪就是童生啊。”赵营说的很是钦慕和激动,好似罗文名是自己儿子似的。
“刚中了童生,现在正在温书呢,对了,这几天嫂子带着文名回娘家了,你没见着?”罗有礼知道嫂子赵氏娘家就是赵武庄的,所以这样问道。
“咋没,我听说文名要考秀才呢,还专门带着我这二儿子去了一趟文名他大舅舅******家一趟。”中年汉子顿了顿,又接着说:“我两儿子一个闺女,大儿子年龄大了,在家种地,二儿子去年送学堂读书,就盼着读出出息。我当时也是听说我们村的嫁到你们罗家的姑奶奶生了一个小读书人,才这样决定的。家里硬是省吃俭用给孩子凑学费啊!这不,我这去镇上就是卖豆子换银钱给孩子买那什么笔墨。你说,那写字的纸那么薄怎么就那么贵呢?还一戳就烂,不过挺软和,比草纸可是软和多了。”
“可不是,读书人的东西比较金贵,那不是咱们庄稼汉子用的起的。”罗有礼附和着说。
“你侄子文名既然中了童生,那肯定能中秀才中举人,听说中了举人之后就可以做官了。那时候你们就能跟着享福了。我也只盼着我这不成器的二儿子能有文名一半的出息就成。”
“我看成子挺不错的,赵兄弟就等着享福吧。”
“罗兄弟,我看你这大娃子很有那个啥,对,那个读书人的灵性啊,一看就是读书人的料啊,不知道可是上了学堂你没有。”赵营看到一只在帮忙推车的罗文宣说道。
罗有礼听到这句话,看了看比自己儿子大一岁的赵成,又看了看自己儿子,突然生出一个念头,儿子已经十岁,自小听话懂事聪明伶俐,要是儿子能上学堂该多好,不求儿子大富大贵中举做官,但是也能不当个睁眼瞎啊。这念头刚一出,就被自己吓一跳,从来没有这样想过,读书想来是大房罗文名的专有名词,何况现在家里银钱也不凑手,供养文名一人都很艰难,爹娘肯定不会同意的。实际上,罗有礼想到的很现实,不是秦氏说不同意,而是只要罗有礼一提出这念头,肯定被老娘秦氏直接拍出去。按照秦氏这性子,肯定要说出更难听的话。估计就连那句“也不看看你有没有那读书人的命”的话都能脱口而出。
罗有礼回去脑海中的感觉那不切实际的念头,老老实实说着,“文宣还没有上学堂,家里银钱不凑手,先紧着文名一人。”
“是啊,现在生活就是艰难啊,话说三个壮汉才能养一个读书人,也是这个理,等回头文名学业有成,你们一大家子就熬出头了。”赵营虽然感觉到可惜,但是村里不能上学的娃子可是数都数不过来,这可是现实,以后有个有出息的堂哥照应着也不错啊。
第018章 镇上2()
第018章镇上2
“是啊,听说满仓大哥要张罗着买往年试卷给文名,那试卷可得好些银子。”赵营兴致冲冲地说。
“啊,我听大哥说过,大哥说文名他大舅有路子买试卷,所以就让大嫂子带着文名萍儿回娘家打听打听。”罗有礼把自己知道的情况说了出来。
“满仓大哥有什么路子,不就是认识几个人,不过说不定真的能够给文明买上试卷。”赵营平时看不上同村的******懒懒散散的样子,明明一个庄家汉子整天游手好闲的,真和“满仓”名不副实,不过他有一个有出息的好外甥。
那边两人说着,罗冉这边几个娃子可是明显的没有和睦相处。你瞪瞪我,我瞪瞪你的,一群小孩子性子,罗冉心里忍不住叹道。不过刚听到赵营提到的罗文宣入学的事情,不知道自己大哥听到没有,罗冉扭头看看一时,默不作声的大哥,果然看到大哥的神情果然带了淡淡落寞,不过还好一会就能调整过来。罗文宣看到小妹看自己,笑了笑后神情恢复正常。
几人边说边走,没多久就到了镇上。到镇上,由于各有自己的事情要办,两家人分开之时赵营还很是热情地说下次去赵武庄做客,罗有礼连连应是。罗有礼带着几个还是先是去了在镇上街头的老钟头那,把自己要修的农具放着,说过会来取。还让罗有礼把板车放在他的摊子旁,能帮他看着。老钟头就是罗老爷子说的那个人,五十岁左右的一个老头,瘦瘦小小的,干活挺仔细的。
然后罗有礼就带着罗冉几个去了杂货铺。在镇上有两三个杂货铺,大小不一,这次罗有礼带他们去的是那个不大不小的,听说是那家价钱还是比较中道。
杂货铺其实不是很大,有点像在现在常见的便利店,只是稍微大点。中间大大的门,还有旁边一个厚厚的木窗子,虽然开着,但是光线还不是很好,稍微有点昏暗。进去一看,杂货铺果然是杂货铺,里面的东西很多,摆放的比较杂乱。有的直接在地上堆着,有的在桌子上摆着,还有墙上挂着的。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
此时铺子里有个伙计打盹,看到几人过来,马上笑呵呵地说“这位大哥,你想要点什么?”看到罗有礼一个大人领着三个孩子过来,首先是向罗有礼问道。
“小哥,这店里有马蜂窝没?想问问多少钱什么价”罗文宣首先开口问向伙计。
“马蜂窝,前几天刚收来一个。”伙计听到罗文宣这样问,心里想马蜂窝一般是入药的,不知为什么要马蜂窝,看着也不像大夫啊。虽然这样想到,但是还是老老实实地拿出前几天收的那几个。并且分别介绍这说多少钱。
“这个个最大,而且最完整,保存的很好,二十文钱,另外两个分别是十八文钱,十六文钱。”小伙计年纪不大,十三四岁,倒是个能说会道的,一一向他们说道。
小伙计说的价钱倒是很实惠,了解了之后,罗冉从篮子里拿出他们的那个马蜂窝,说“小哥,你看这个,店里收不,收的话多少钱?”
小伙计看到罗冉拿出的马蜂窝便知道这此是几个孩子来卖马蜂窝的。罗冉手中的马蜂窝,个头也是很大,和刚才伙计介绍的那个差不多。看着几个孩子,旁边还有一个没有吭声的庄家汉子爹,小伙计没有压低价钱,直接很中肯地说:“这个要是店里收的话,十四文钱。”
罗文宣和罗冉听到之后,互相点了点头,“好。”
“店里可是收鸭蛋?多少文一个?”罗冉说着掀开篮子里的盖布,露出十几个野鸭蛋。
“鸡蛋一文钱一个,鸭蛋三文钱两个,明码标价。”小伙计说着。
鸭蛋一共17个,算是25文钱,加上马蜂窝的14文钱,一共39文钱,现在在罗冉身上放着。罗有礼看着几个孩子把鸭蛋马蜂窝换成银钱,心里特别高兴,几个孩子可是真聪明懂事。罗冉看了看店里的其他的东西,又问了问价钱,小伙计现在也没有其他客人,倒是一一耐心答着。
揣着怀里的几十文钱,罗冉虽然很高兴,但是太少了,都不够买东西的。心里叹了叹口气,真什么时候能够大手大脚的花钱啊。
“冉儿,你想买什么?现在爹手里没钱,回头等爹挣了钱,就给买。”罗有礼看到女儿问这问那,以为罗冉想到买,但是想到自己身上的几十文钱,估计修过农具和买过镰刀时候就不剩了,就安慰着小女儿。
“爹爹,我只是问问,咱们走吧。”罗有礼刚才可是吧罗冉一脸可惜的表情看得清清楚楚,女儿的懂事让心里真是很疼惜。
“爹一会要带你们去米粮店看一下,问问价钱。”出了杂货铺,罗有礼向几个孩子说道。
“爹爹,咱们家是要卖粮食还是要买粮食?”罗文生看向罗有礼。
“爹也不知道,你爷爷让问的。”罗有礼现在也迷惑,要是说买粮食,应该也不会,再过一个多月新粮差不多就下来了,应该不用买粮食。要是说卖粮食,去年的粮食可是在刚收下来除了留够大概的吃的,一大半就全部卖了出去。现在家里余粮肯定也不多,想卖新粮的话,现在打听粮价也太早了点,而且到时候粮价还会变动的。
不一会几人就到了粮店,粮店和刚才的杂货店差不多布置,只是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换成了粮食。旁边还放着一把大称和几把小称,应该是用来称粮食用的。店里粮食的种类很齐全,有麦子,大米,小米,高粱米,黄豆,红豆,绿豆等等。
“白米,10文钱一斤;高粱米,4文钱一斤;麦子,10文钱一斤;黄豆,12文一斤”罗冉听了伙计说了各种粮食的价钱,也感觉到为啥罗家天天杂粮米饭杂粮米饭的吃了。罗家人所吃的杂粮米饭大部分是高粱米,才4文钱,买一斤白米差不多能买两斤半高粱米。这边的气候是适合中旱稻和麦子的,而且,麦子价钱倒是不便宜,估计麦子在这古代种植率不高,产量比较低,所以价钱比着现代来说还是很高的。而且,朝廷收粮收的还是大米,所以一般人还是种稻子,有些人家会留出一部分地种麦子。像罗家就是,中了一大半的旱稻子,几亩地的麦子,可以用来换成银钱或者其他杂粮。
第019章 镇上3()
第019章镇上3
四个人从粮店里出来,继续往前走,喧闹声不绝于耳,非常热闹。
前面便是镇上最热闹的地方,各处摊贩在这里云集。有卖菜的,卖吃的,卖用的,各种各样的种类繁多。
罗冉罗文宣罗文生三人看着这么多人,眼睛都亮了起来。虽然罗文宣平时像个小大人,之前也来过镇上,但是毕竟是孩子心性,也是和罗文生一样兴奋。最兴奋的应该是属于罗冉了吧,作为一个现代人见识一下古代的小集镇真的很有意思。倒是和电视剧上的场景差不多,比较杂乱一些。现在只是一个小镇上的集市,以后要去县城、府城、京城的集市上看看,罗冉现在自信满满,相信要不了几年,就能实现这个愿望。
“新鲜的蔬菜咯。”菜摊上都是一些常见的蔬菜,应该是自己家种的,然后拿出来卖的,一般情况下,农村人家基本上院前院后都会种上很多,所以价钱到是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