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盛世殊宠 >

第87章

盛世殊宠-第87章

小说: 盛世殊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淑妃高兴的到前殿去,与周风羲迎面见了。

    周风羲恭敬的喊了一声:“淑妃娘娘。”

    自从定了官碟,周风羲就是魏贵人的“儿子”,并不能喊淑妃一声“母妃”。

    淑妃牵着他的手带他往里走,问道:“与你父皇这么快就说完事情了?我还以为要等你一会儿。”

    周风羲道:“不是什么重要事情,两句话就说了。”

    淑妃以为是朝廷政务上的事,便说:“你才开始接触皇家和朝廷的种种事,不必心急,以后等你熟悉了,你父皇自然用得上你。”

    周风羲点点头,没有多说。

    两人在屋里坐了,一时还未到午膳的时间,淑妃便想起另一桩事,立刻让人呈了满满一盘画轴上来。

    淑妃指着画轴说:“你父皇前几日同我说,你已经二十多岁,到了娶妃的年纪。之前是被各种事情耽搁了,如今却要抓紧。我已经和礼部商量,找了一些家室、模样、才德都很适合的官宦女子,你看看有没有中意的”

    说着就要去打开画轴。

    周风羲眉头皱得紧紧的,道:“娘娘,不必了。”

    淑妃诧异道:“为何不必?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啊。”

    周风羲道:“我出现的突然,世人还未习惯我这个皇子,眼下娶妃,只会委屈了别人家姑娘,再等些时候吧。”

    淑妃安慰道:“有皇上给你做主,你不必担心这些”

    周风羲却不让他再说,起身道:“真的不必了。我进宫前府中还有些事,我只是过来顺道看一下您,就不久坐了,告辞。”

    淑妃失望的看着周风羲,手中的画轴也掉到地上,伤神的看着他离开的方向。

    外出归来的司膳、司衣宫女等在门口,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话。

    知子莫若母,淑妃心中很清楚,周风羲心里住着人。

    北上的路途迢迢,沐苏和周夑同坐一车,有说不完的话。

    沐苏将头搁在周夑的腿上躺着,周夑手中则拿着一份公文在看,同时又在听沐苏跟他讲以前朋友之间的一些事。

    “修齐大哥虽然文采不是最出众的,但他性情稳重,做为诗社的社长,十分尽职,大家因而也特别信任他。但雨薇妹妹就不同,外表看着文静,实际上特别调皮,大家作诗的时候,她总喜欢歪解,每每总把修齐大哥气得不行。可不让雨薇妹妹捣乱,大家又觉得像是少了些什么”

    周夑温和的说道:“这样听你说来,你们小小的诗社,却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沐苏道:“是啊,只是可惜我事情太多,参加的少,雨薇妹妹也嫁到别处去了,不知他们现在还有没有如期办诗会。”

    周夑便说:“等以后回京安定下来,我替你寻一处好地方,让你安心办诗会。”

    沐苏神情一怔,问道:“真的?”

    周夑说:“嗯。我不能常常陪你,你多交些诗友也不错,都是些读书人,想来也是懂礼之人,我也放心。”

    说着,周夑又想起一事,道:“先前我是听到一些传闻,说你文采出众,做了几让人拍手称好的诗,当时我只当是玩笑话,可回想起来,薛家那小子一口一个‘师姐’的喊着你,何修齐又听你的劝,如此看来,他们因为佩服你才信任你,可见你是有真才实学的,我倒是不知道。”

    一番话将沐苏脸都说红了,她“写”的那些诗是占了古代“诗圣”、“诗仙”的便宜,怎敢说是她自己的才学?

    可这个话又不能解释,只得害臊的说:“连你也打趣我,不同你说了。”

    周夑却不依,道:“你必须写一诗送给我,不然以后说出去,我若没你这位大才女的一字半句,岂不丢人?”

    沐苏不想写,周夑却开始动手动脚的挠她痒痒,狭小的车厢躲无可躲,沐苏只得告饶道:“好、好、好,我给你写,我写还不成么?”

    周夑替她拿出笔墨纸砚,满怀期望的看着她。

    沐苏却有些为难。让她当着周夑的面儿写情诗,她觉得害臊,可若不写情诗,又不知写什么。

    她咬着笔杆子想了半晌,道:“你闭上眼睛。”

    “啊?”周夑迥然。

    沐苏嘟着嘴,道:“闭上嘛,不然我不写。”

    周夑没办法,只好闭上眼睛,说:“好了,你写吧,我不看就是了。”

    沐苏写的东西很短,不过几笔就写完了。

    周夑听到没了动静,偷偷睁眼去看,见沐苏犹豫着要把写好的字揉掉,赶紧伸手去抢,并说道:“让我看看你写了什么,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沐苏不好意思的转头看向车窗外,周夑如获珍宝一样,将两句诗反复读了几遍后,将纸张折好放入怀中。

    他揽过沐苏,在她耳边轻轻说道:“以后星儿就是你的小名儿,好不好?”

    沐苏脸上红彤彤的,喃喃道:“好好的取什么小名儿,我才不要。”

    周夑却耍无赖道:“你自己说的,愿你如星,你就是我的星儿。”

    沐苏被他肉麻的不行,躲在他怀里“咯咯”的笑起来。

    周夑心里却跟吃了蜜饯一样,一声声的“星儿”叫着,把沐苏骨头都叫酥了

    车队沿着官道疾驰,走了三四日,很快就要进入北三道的地界。

    所谓北三道,就是陕北道、燕北道和关北道。

    陕北道的府是雍州,燕北道的府是幽州,关北道的府是定州。

    他们第一站将是雍州府。

    沐苏与周夑商量道:“我去薛师弟那里住几天,待你的事情办妥了,你便来接我。”

    周夑皱眉,他原本是打算让沐苏扮作亲随,跟他一起住到府尹衙门去的。

    可是他们今早却收到京城传讯,说皇上过问周夑带了哪些人北上,他们估计皇上知道了沐苏随行的事,就不再方便带着沐苏住衙门了。

    跟沐苏朝夕相处了几日,周夑不舍得与她分开,何况离开了京城,他也不放心让沐苏一人住到朋友家去,特别还是个男性朋友!

    思量之下,周夑直接对章侍卫吩咐道:“传信问一下薛文理薛翰林,本王想在他家借住几日,不知方便不方便?”

第一百六十七章 借住() 
章侍卫愣了一下,确认道:“殿下要住到薛府去?”

    皇子到地方巡视工作,通常衙门或驿馆会专门接待,但大多数情况,却是出于人情住在亲近的当地官员或大户人家中,这都是见怪不怪的事。天籁小说。2

    只不过,薛家是先明王的亲家,燮王前去借住,多少有些奇怪。

    周夑不甚在意,道:“有何住不得?你只管去问。”

    沐苏倒是乐于见到这种情况。

    薛家因明王的牵连大伤元气,前任家主大学士薛文治哐当入狱,薛家在翰林之中的声誉一落千丈。

    如今薛天河的父亲薛文理当家,为了重整家风,着实辛苦。

    周夑若住到薛家,就表明他已对明王的事情释怀,并不因此牵连薛家,这种态度必定会影响其他官员和士子的看法,对薛家是大有好处的。

    直白说来,他这是在抬举薛家。

    而对周夑来说,也有好处,世人会认为他不计前嫌、知人善用,是有容乃大之人。真正有贤德的人,冲着他这一点,就会主动投入他的门下。

    章侍卫很快就派斥候先行一步去送信,而这临时起意的一件事,着实如平地惊雷,把薛家震惊了。

    薛文理一方面立即派人去收拾院落,一方面又亲自带着薛天河出城相迎。

    而族中各房的长辈们又紧急开会,商议着燮王此举到底是何意。

    当天晚上,薛文理赶了六十里路,道雍州城外周夑暂住的客栈里递上名帖求见。

    他万分惶恐的与周夑进行了一次简短的会谈。

    周夑自然不会告诉他,自己是为了方便沐苏才选择薛家,而是说,自己前来了解民生和农事,对陕北道的情况不了解,而薛家在此经营百余年,希望薛家能够帮他了解一些基本情况。

    这样一说,薛四爷心中便踏实多了。

    薛家是雍州望族,子弟、产业众多,对这里的民情十分熟悉,本地若有重大事情,太守也会与他们商量。若周夑是为了公务找他们协助,倒十分合情合理,而且为国为民,薛家自然没有推辞的道理。

    弄清楚之后,薛四爷又要连夜赶回雍州,去准备家中的事,便留下薛天河和一行家丁,由他们接待燮王一行,明日带他们进城。

    薛天河最初听到燮王来了的消息,第一反应便想问沐苏有没有一道来,因为沐苏跟他说过,近期会去幽州看望母亲,路过雍州时会来探望他。

    可听说燮王是为公务而来,又不好开口询问。

    待父亲走后,他犹犹豫豫的说道:“出门前,父亲吩咐家人将圣贤书院收拾出来给殿下居住。圣贤书院原本是我家特地为收纳藏书和供奉圣贤相而修建的一处花园,那里十分清雅,不会有人打扰到燮王殿下,殿下进出办事也方便,不知殿下可满意?若对住处有什么别的要求,殿下但说无妨,薛家会尽量满足。”

    沐苏常常在周夑面前提起薛天河,说他是怎样的明经擢秀,为了他,沐苏做了很多努力,尽量避免薛家受明王的牵连。

    今天沐苏甚至要一个人住到他家去。

    周夑之前与薛天河有过几次不算正式的见面,可今天,他不禁要仔细打量打量这个小子。

    面前的少年身量还不算高,脸上稚气未脱,但举手投足之间,却礼数周全,在他面前不卑不亢,周身气质通透,倒也难得。

    周夑淡然道:“在外办差,一切从简,也讲究不了太多,只有一个要求,住的地方不用安排服侍的人,我的人自有安排。”

    这让薛天河有些意外,在路上,父亲还在为服侍的人头疼。家中靠得住的丫鬟都在夫人身边当差,离不得,调得动的丫鬟又怕服侍的不周到。

    没想到周夑不用薛家的人,这倒省事了。

    同时他也有些疑心,这样防着外人,莫不是

    他正想着,房内的珠帘后传来一阵响动,沐苏走出来笑道:“薛师弟,你不用想啦,的确是我来了。”

    薛天河脸上立刻浮现出笑容,起身喊了一句:“沐师姐。”

    沐苏走出来与他们二人一起坐下,说:“这次突然借住到你家,多有打扰,希望你不要见怪。”

    薛天河高兴说:“这是说哪里的话,殿下和沐师姐愿意到我家落脚,家人不知道多开心,唯恐招待不周。”

    周夑入住薛家,雍州本地的官员必定要来薛家拜会周夑。

    之前众官员为了避嫌,都在减少跟薛家的来往。周夑这次无异于在表明,薛家跟明王犯下的罪过并无太大关系,连他都不避嫌,其他官员再做样子也不合适了。

    他如此抬举薛家,将他们从塌陷的泥沼中救出,对薛家的意义重大。

    想了想,薛天河转身郑重对周夑道:“薛家拜谢殿下大恩,定会铭记于心。”

    在场的人都知道他这是谢但周夑一幅风轻云淡的样子笑着说:“谢我做什么,你们不嫌麻烦就好了。”

    薛天河打心底里觉得诧异。

    这种事若放在明王身上,明王必定会暗示薛家,受人大恩,当设法回报,或多或少会谈些条件。

    可周夑全然没有这个意思。

    旋即,薛天河又为沐苏感到开心,她看人眼光果然不错,周夑出身皇家,却光明磊落、平易近人,实在难得。

    周夑明天晚上要见雍州官员,便打算向薛天河了解一些当地实情。

    因这次是为春播的旱情而来,所以他格外关注陕北道的水利沟渠建设、农耕收成、税赋等情况,可薛天河却涨红了脸,完全答不出来。

    他常年在学堂习文舞墨,诗词歌赋自不用说,但却没有去过田间,对于农事,的确是一无所知。

    周夑也不甚在意,对于薛家这种书香门第,一心只读圣贤书,不通俗物的情况是很寻常的。

    “你年纪还小,不知道也正常,我只是随口问一下。”

    薛天河忽然现自己太“无知”,读了这么多年书竟然没有用,一时失落又尴尬。

    沐苏替他解围,问道:“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我也不懂这些。但薛家有大片的庄子,肯定有懂农事的人。殿下若担心这边的官员隐瞒实情,想暗访了解,让薛师弟引荐懂得这些事的管家给殿下,也是一样的。”

    薛天河灵机一动,道:“家中的田庄一向是我三爷爷在管,他以前曾在府衙做从事,十分熟悉农事。”

    周夑道:“那好,你明天就请你三爷爷来见我。”

    薛天河见自己总算能帮上一些忙了,才偷偷的松了口气。

    薛四爷连夜回雍州之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去拜见了雍州太守,告诉他夑王此次雍州一行的安排,以免衙门的安排和薛家的安排有冲突。

    太守赵知行听说后十分诧异,他虽早料到燮王不会“屈尊”住在官驿里,但他以为夑王会借住在四皇子雍王的王府之中。

    赵知行心思活络,便以为燮王是为了趁机拉拢薛家势力,以图自己在士林中的好名声。

    他了然的拱手笑道:“恭喜薛翰林,可见祸兮福所倚啊,贵人临门,您府上想来好事将近啦。”

    薛文理心里装着许多事要安排,也未多想,与赵太守就事论事的商量了一番之后,便匆匆回家了。

    雍王府中也在这一夜收到了一封周夑的传书。

    雍王周晔看完信,将信件递给自己的王妃柯氏,并说:“六弟如今真的长大了,行事越老练。他这次不经意的帮了薛氏一族一把,这些读书人最讲究知恩图报,以后是有大善果的。”

    雍王妃沉吟了一下,问道:“燮王在扶持薛家?那先前薛家说的那个孩子我们是不是可以留下了?”

    前些日子薛天河一回家,就同父母商议了薛天雪腹中孩子的去留问题。

    沐苏曾建议由薛家出面,让雍王将薛天雪的孩子过继到自己名下,省的落到明王手中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