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紫裘-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这谢一日不见谢云,就以泪洗面呢,不如一会就派人送信,明日谢云就放出来。”丁劝道。
老蹙眉那也急不到这一时半刻,大过节的,去找人办事,也太败坏人家的兴吧,明日早上我会派人去送信,不出意料的话,谢氏阿云就可以放出来。”
丁笑道老办事十拿十稳,我有急的,都是为人父母,只是感同深受罢了。”说着回头望望左右,“说了这么久,不见宜安呢?”
“我让她出去爬山了,这孩子运气差了些。总是遇上些麻烦。”老说着叹了口气。
丁笑道现在有老护着,宜安的运气正在慢慢地好起来呀。”
“也亏她机灵,我也只能帮衬帮衬。”老说着又意味深长地叹了口气。
朱璺才到山腰,朗月看看四周,道一个人也没有,估计都爬到山顶了。”
话音未落,石头背后传来响亮的声音我在这里。”
朱璺与朗月面面相觑,然后就看见明康从山石后面站起身,露出了他那如玉的面庞。
朗月警惕地盯着明康不。
朱璺先挤笑,尴尬地启口你没上去?”
虽然这不是今日第一次见明康,但是现在是她们再次在人打扰时碰面。
明康若其事地走,“在等你一起上山。”
听到他直接的话语,朱璺睫毛微扇,目光微垂,镇定道不是开玩笑吧,你就我会呢?”
“我老会让你的。”
明康的话再次让朱璺心悸。
老让她,难道是有别的用意?
“谢苏的事,别放在心上,我只你。”明康再次淡定地笑道。
他的笑像阳光般温暖。
朱璺抬眸道多谢。”
“一起上山吧。”明康笑笑,望望被茂林遮挡的山顶,漫不经心地道。
朱璺圆脸微红,自从和亲一事与明康冷淡了后,凤洲围场上也没有再多说几句话,她与明康之间似乎就相忘于江湖,但是今日明康突然又像事一样,好像两个人是久违的老。
明康已上了两个台阶,转身见她没有跟上来,就伸出手,道要不要我扶你?”
朗月忙插嘴道还是奴婢扶着姑娘吧。”
明康淡笑,转身又朝上面走去。
看着他身着玉色的宽袍,背影如玉山般伟岸,朱璺暗叹,真是个千年难得一见的谪仙啊。
放眼现代的明星,没有一个能媲美明康。
她跟着上了台阶,二人一前一后慢慢地上山,一阵沉默中只听到山涧的鸟鸣。
明康没有再回头,但是站在台阶上似乎是累了驻足休息,擦着额上的汗。
这时朱璺跟上来,明康一边擦汗一边笑道累不累?”
他的笑容真好看,花见花开,人见人爱,看着他就会面红心跳。
朱璺扭过头去,淡淡道不累。”
“宜安,为何不敢看我?”偏偏明康问了这一句。
她深深地叹了口气,转过头,直视着他明亮的眸子是生得过美。宜安自惭形秽。”
“你是皇上亲封的乡主,还有自惭形秽的地方?”明康淡淡地反问。
朱璺道在的眼里,这些身外之物,没有能让人炫耀的地方吧。宜安有自知知明。”
明康眸子更亮,眼角流露出淡淡的笑意,他赞赏地道你是第一个不在乎身外之物的女子。”
“其实像我这样的人应该有很多,不只我一个。”朱璺谦虚道。
明康从腰间解下水囊要不要喝水?”
时确实口渴了,朗月正要阻止,谁知姑娘已经道了声谢,接了,淡淡地喝了一口,还给明康。
朗月就看着明康紧接着也喝过姑娘刚刚沾过嘴的瓶口,心里忿忿不平,姑娘是主公的。
不是他这样酸酸的文人能企及的。
她眼里略带气愤。
明康看在眼里,笑道感觉你身边的婢子对我有意见呢?”
朱璺笑道可能?我们府里的丫头都喜欢你,人人都称赞你有神仙之姿,只要你去了我们府里,就会成为焦点。”
明康笑笑,道走吧,他们估计已经上了山顶。”
“嗯。”
这个时候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两个人依旧一前一后地上山。
明康的身影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自带一种恬静的光环。
朱璺抬眸看他的身影就想起一句诗来:陌上人如玉,世双。
朱璺望着明康,差点出神。
直到朗月在旁边轻轻地催了她两声,她才紧跟着前面人的步伐。
朗月暗自担心,照这个样子,很容易出事。
如果事情真发展到了法逆转的地步,依主公的性子,姑娘身边所有的人都不得安生吧。
长痛不如短痛,她绝不能犹豫,绝不能忍心看着明明不会有好结局的两个人走到一起。
早早地掐灭那根火苗对大家都有好处,也能保明康不死。
朗月想着情绪上有些低落,尽管天气很好,鸟语花香,阳光明媚,但依然不能让她开心起来。
山顶的白马寺,主持是个同耄耋老者,精神依然矍铄。
8 解救
8 解救是 由会员手打,
186 设局()
主持曾经是位大儒,深得大齐读书人的爱戴,满腹经纶,学识渊博,还自创草书,可谓文界泰斗。
如今剃发修行,潜心向学,深谙佛经,面相上也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都说主持是佛祖转世。
听说沛王府的世子带着一众贵族子弟前来歇脚,主持亲自带着知客在山门相迎。
朱纬派人点了人数,然后就发现少了明康。
大家都说明康是个随性的人,一定是偷懒跑到什么地方晒太阳了。
因此不用管他。
过了一会,李管家又满头大汗地跟过来低声道:“少主,长乐亭主也不见了。”
朱纬这才惊道:“怎么会?蒋家的姑娘和昌龄候家的那位也不在?”
朱纬记得朱璧一直与蒋全姑娘和李十三姑娘在一起的,她们不可能不知道朱璧去了哪儿吧。
人群里走出一个清秀的姑娘,正是李家的十三姑娘,此刻她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能从朱纬
口中喊出的人名,大家都觉得很了不起。
李十三姑娘先行了礼,然后谈吐有致,道:“世子放心,长乐亭主有话要对明公子说,所以没有一起来,但是我已经让长乐亭主的丫头跟随,而且还有你们王府的家丁陪同着,不会有事。”
她想得很周到,话语也不紧不慢,一个世家大族姑娘应有的仪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看客里就有几个玩世不恭的世子悄悄打听她的来历。
人群里有人悄声道:“她是昌龄候儿媳妇的胞妹。可惜他们家姑娘太多,嫡出的同庶出没什
么区别。”
原来如此,人群里有唏嘘声。
朱纬听了李十三姑娘的解释后,没有再说什么,同赵会正要离开,突然李管家又附耳悄声,道:“朱觅公子与蒋全姑娘也不见了。”
朱纬不惊讶道:“随他们去。”
赵会知情地坏笑。
一群人浩浩荡荡地朝山门走去。
主持已经双手合十顶礼道:“阿弥陀佛!世子驾临白马寺,不胜荣幸之至!老衲特意在此迎候众人。”
朱纬也答礼道:“劳大师相迎,诚惶诚恐,愧不敢当。”
“请世子及诸位进来用茶。”
朱纬点点头,让赵会先领着大家先行。
这里朱纬悄声对李步道:“告诉觅堂兄,我们在寺里用过斋饭再下山,他不必着急。在山腰处见。”
李步点点头:“我这就派人告诉他的小厮。”
从前偷香窃玉的事避之不及,但是朱纬赞同朱觅先办了蒋全姑娘,这样皇叔也没有理由阻拦这两个有情人。
除非皇叔要和蒋济过不去。
蒋济的女儿一旦到手,不怕蒋家与中山王联姻,否则吃亏的是蒋家。
两家联姻,皇叔再想拉笼蒋济站在自己这一边就难了。
蒋济最终还不是为了他的女儿着想,同中山王走近。
中山王又是朱纬的堂兄,这就等于变相地同他们沛王府走近。
而沛王府明里是中立的,实际上暗地里是支持太后与南宫家的,站在皇叔的对立面。
蒋钰的好处就是把整个蒋家的势力都拉笼过来。
这是南宫党求之不得的。
一路想着,朱纬最后一个进了寺庙。
男眷与女眷休憩的院子有一墙之隔,朱纬看了眼李十三姑娘正与赵会聊得火热,不放心地找来李步,让他再多派两个身手矫健的去跟着长乐亭主。
李步禀命悄悄地退出去安排小厮们办这件事。
院子里世子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其中一个就提到:“咱们这里有没有支持皇叔的?”
闻言大家都沉默不语,没有人敢站出来。
那人就奇道:“皇叔可是皇上最器重的人,难道这里没有人支持皇叔?”
朱纬走进来,恰好听到,他坐到上首,接过通房柏玄姑娘递来的茶水,喝了一口,才道:“咱们这里的人都不站边,持中立态度。”
“是啊,是啊,纬大公子说得对,我们都不站边。”
世子们口里这么说着,其实大部分都不满皇叔,要不然也不可能跟朱纬走近,朱纬这个人平日里看起来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涉及到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还没有坏到烂心的地步!
人群里又有人道:“太后被软禁的事,各位怎么看?”
这么敏感的问题突然被提出来,大家人心惶惶地看向说话的人,那人正是前些日子被皇上封的大齐美人榜正一品花魁刘安。
大家都定定地看着刘安,刘安毫无惧色地看向朱纬。
院子里鸦雀无声。
过了一会儿,朱纬闲闲道:“太后享受天伦之乐是人之常情,当然我希望太后能行动自如。”
朱纬说得很委婉。
大家都不敢言语。
又有一个巴结奉承朱纬的世子,明喜附和道:“纬大公子说的是。母子相聚是人之常情,太后见不到自己的孩子那该有多伤心啊。”
明喜正是明康的哥哥,最善经营官途。
明喜的话音刚落,谢衍义愤填膺道:“这与皇叔何干,都是那个邓大人和丁谧唆使的,皇叔被这两个狼子野心的狗肺东西蒙蔽了。”
大家听了不言语,都很避讳谈论皇叔。
谢衍把问题归结于皇叔身边的邓飏、丁谧也是无奈之举,谁都不愿意相信一直看起来忠心耿耿的皇叔会有篡位的嫌疑。
都不愿意相信自己被蒙蔽了。
“听说太后被禁之前哭得很伤心呢,皇上也是,当时在场的人都很感动,然而邓大人和丁大人却还像赶罪犯一样,生生把母子两人分开。”谢衍说着摇头感叹。
人群里竟然有一个替皇叔说话的:“皇叔此举,也是希望太后老人家能安享晚年,要不然总有那几个惹事非的,跑到太后面前挑拨。
“谢公子当时又不在,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我可是看见太后与皇上表情都很自然,没有不开心啊。只不过是免了皇上****拜见的规矩,每个月皇上还是能见到太后的。皇上并无异议啊。”
刚同李十三姑娘说完话,笑语盈盈走进来的赵会听了这话,笑道:“这件事太后未必愿意,如果皇叔逼迫,太后与皇上还能怎么办呢?母子不能相见,我倒是觉得为人臣子,应该站皇上这边。”
刘安道:“听说毌丘俭和文钦大人在淮南举兵,就是打着这个名号。帮助皇上夺权。”
刘安原意是希望有人站出来跟着反响,但是大家都面色惊惧,好像对他说的话有点吃惊。
尤其是朱纬,他可不想被皇叔误会自己在策划密谋什么,忙道:“这件事与我们无关,毌丘俭和文钦此举说起来好听是匡正助奸,实则谋取一己之私,自有人收拾他们。”
刘安不满道:“那么,纬大公子认为太后被软禁,作为朱室的臣子,都袖手旁观不成?”
“即使反对,也要有那个实力,不是空口说说的。搞不好就是一场流血牺牲。”朱纬不置可否,接着话锋一转:“今日佳节,不用提那些伤心事,都举杯同庆吧。”
方才赵会的话有点直接,朱纬担心他被皇叔的人惦记上,才故意岔开话题,说些无关紧要之语。
世子们附和着举起杯子同庆。
有人道:“有茶无琴,了无生趣,这里可有会弹琴的?”
“明二公子就会,可惜人不在,不如就让嫂子给我们弹一曲平阳落沙吧。”人群里有个人坏笑。
柏玄姑娘小脸一红:“你说谁呢?”
因为这里只有她一个侍妾,姑娘们都在别院,所以那人的话大家都容易料到说的是朱纬的通房。
柏玄姑娘其实很乐意被他们这么说。
她跟了朱纬这么多年,老夫人和郭夫人都已默认下来,但是横空冒出个杨七姑娘,让她很不舒服,若那杨七姑娘是个厉害的角色,日后她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那人笑道:“嫂子何必谦虚,纬大公子能否让嫂子,为大家助个雅兴?”
朱纬朝柏玄笑道:“去吧。”
柏玄姑娘应命,命人把古琴抱来,置于院子旁边的亭子里,然后翩翩然走过去,弹起来,她指法娴熟,看得出是个弹琴的高手。
估计连朱璧都赶不上。世子们都啧啧称叹。
平阳落沙曲后,赵会眼望向四周,笑对朱纬道:“怎么不见你的觅堂兄?”
“他去了净房。”朱纬三言两语带过,邀赵会手谈几局。
另一边的院子里,因为最受关注的长乐亭主和蒋全姑娘都不在,大家有一搭没一搭地和李十三姑娘聊天。
李十三姑娘十句不离长乐亭主和蒋全姑娘,让听者以为她们关系有多好似的。
唯有那袁四姑娘不喜热闹,坐到一边赏菊,一边品着菊花茶。
也不知道朱璺和谢苏的事解决了没有。
袁四姑娘不免替朱璺担心。
同样担心朱璺的是跟随而来的朱璧。
朱璧正气急败坏地看着明康和朱璺站在一块儿,她捋起袖子刚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