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三更鼓·桃娘传 >

第141章

三更鼓·桃娘传-第141章

小说: 三更鼓·桃娘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桃脑子在飞转,不如把衣服也一起带出去,只说是出去缝补,然后盖上?不好,还是只拿锦袋?小桃正想着,赵光义的声音在暗夜里沉沉响起:“桃宜?”

    小桃一个激灵,手脚都像冰一样,稳了半晌才缓缓答道:“睡不着,想起来找杯茶喝,顺带把地上的衣服捡捡。”

    赵光义温声道:“把下人唤进来就好了。”

    小桃尴尬地笑笑:“怕把你吵醒。”

    赵光义也披着衣服下了床,把小桃手里的衣服扔在了一旁的桌上,攥紧了她的手声音满是沉沉的宠溺:“又傻了。”说着向外唤着,“来人,奉茶。”

    第二天一早,赵光义去上朝。小桃也无心再睡,起来换了件鹅黄的衣裙,头发松松挽就了发髻。今天赵光义说要带她出去逛,不知能不能有什么机会拿到印章。想到这个,小桃的心就像压了块巨石,沉得喘不上气。

    刚吃过早饭,李月娥便又来探望小桃。李月娥每天早晨都会来看看小桃,问问她有没有什么需要的。虽然只是几句,却绝不是敷衍,而是实实在在的关切。小桃这几天在晋王府,也听下人议论起府里的事。那些姬妾,虽然有了子女,却并无一个十分受宠的,只是轮流偶尔侍奉着赵光义。赵光义最敬重、聊得也最多的只有李月娥,所以李月娥在府里的地位最尊崇。但李月娥却从没侍奉过赵光义,仅有的一个儿子元佐也几乎人尽皆知是个舞姬生的,只没人敢在元佐面前说而已。所以李月娥虽地位最尊却也没人嫉妒,毕竟一个从不侍寝的女人,也并不值得嫉妒。

    小桃知道李月娥对赵光义的情意,更佩服她这么多年能坚持自己的执念,并且真的做到了以赵光义的爱好为自己的爱好,以赵光义的喜乐为自己的喜乐。一如她对自己的关切,只是因为赵光义对自己的爱。

    小桃随口和李月娥聊了聊开封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李月娥淡淡笑着:“说实话,在开封这么多年,晋王也从未带着我出府去逛。我还真不知道哪里好玩。只是听人说起,开封城南有座山,俗称石头山,那山上每到早春梅花开得极好。还有处寺庙,常常有文人雅士在那里集会。你若是想去,那是个不错的去处。”

    小桃心里闷闷疼了一下,记得李月娥曾经也是个爱玩的,还常常带着赵光义出去买兵器、笔墨之类,而现在,也安于室。正想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半大小子跑了进来,一头大汗滚进李月娥的怀里:“娘,您答应给儿子的弓箭呢?”

    小桃一怔,随即明白这应该就是元佐。不由上下打量了一下,这孩子很壮实,和李月娥也很亲近。李月娥揉了揉元佐的头,柔声嗔道:“没头没脑闯进来,也不叫人。”

    元佐这才整了整衣服,冲着小桃行了个礼,朗声道:“桃夫人。”说完扫了两眼小桃,又钻进了李月娥的怀里。看得出来,李月娥对这个不是自己的亲生的儿子疼得紧。小桃对李月娥又多了几分钦佩。小桃从妆奁盒里拿出了两个金锞子给了元佐算做见面礼。

    李月娥正要推辞,赵光义已经下朝回到府里走了进来。李月娥便将金锞子收了起来,元佐更是见到赵光义刚才的淘气劲儿一点也没了,立马木了张脸低着头全身都恨不得缩起来,看来是怕极了赵光义。李月娥忙带着元佐和赵光义行了礼后便匆匆离开。

    小桃整了整衣襟对赵光义笑道:“方才听月娥说,城南的石头山不错,你若是有空,不妨吃过午饭后,去那里看看。”

    赵光义点头微笑:“好。”

    石头山在开封的城南,山势并不高,便是寻常的书生,也只需半个时辰就能爬到山顶,也有小道可以骑马上山。山腰有座槛外寺,里面只有一老一小两个和尚。山顶一片梅林,这些日子开封的气候开得正艳,不少文人雅士在梅林边的亭子里集会,作诗画画,颇有兴致。午饭后,赵光义带着小桃和两个侍从,骑马绕过市集,不过一个时辰,已经到了石头山底。赵光义本想骑马上山,小桃却说天气暖和,还是爬上去更有趣。赵光义自然应允,拉着小桃的手缓缓向山上爬去。

    一路走走歇歇,小桃走两步便要歇一歇,却仍坚持不肯骑马,直到快日落,才到了山顶。还有几个书生在对着梅花吟诗。小桃便和赵光义坐在一旁,静静听着他们吟诗作对,相视一笑。

第158章 负重任出坊离乡 仿字迹偷送国书(4)() 
小桃被李煜熏陶了那么久,也对诗词知道一些,听得那些书生的诗句实在无趣,不由也插了一句“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赵光义听得这句奇巧,不由问道:“这是谁的句子?”

    小桃折了枝梅花笑道:“你猜。”

    赵光义想了想,这句子清香二字再结合眼前此情此景,定是写梅花,但整句却又借梅花写意,不是寻常人的笔法,除了那位不会打仗倒写得一手好词的李煜,也是没旁人了。赵光义不由冷笑了一声:“刁钻取巧。”

    小桃知道赵光义猜了出来,挑挑眉道:“明明技不如人。”江南的诗词雅韵,别说李煜,就是普通士子做的诗词,也比那几个开封书生强。

    赵光义也不再争辩,宋人不及唐人风雅是事实。过了半晌,看小桃还没有赏玩够的意思,便笑道:“还不够,要不今晚住这里?”

    小桃的心一突,手心又出了层汗,答道:“好啊,我正有此意。”

    小桃说罢,没有直视赵光义的眼睛,转身去旁边饶有兴致地拿着手中的梅花端看,细细去嗅闻。一身鹅黄的衣裙,浅粉色的披风,盈盈立在梅花边,便是一首风韵的小诗。一旁的几个书生看着小桃已经转不开眼,纷纷说着要以这清雅的女子为题作诗。赵光义冷冷扫了几眼书生,站在了小桃身边。那些书生看赵光义气度清寒威严,自然不敢再明着看向小桃,看天色已晚,便也相约下山。赵光义方才本是一句玩笑,看小桃认了真,便沉声问道:“真想住在这儿?”

    小桃点点头,一边抚着梅花,一边有些落寞:“人生无常,难得此时你我闲暇,又有此刻良辰美景,若不珍惜,不是辜负了这份时光?”

    小桃说得轻柔,让赵光义心中不禁动容,是啊,他和小桃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余下的日子,纵然还有漫漫一生,他也不舍得浪费一点一滴。赵光义揽上了小桃的肩,温声低语:“好。”说着吩咐着跟上来的侍从,让他们到山中的寺庙处去打问,请僧人给他们行个方便借宿一晚。

    落日余晖脉脉,暮云在山间开合,映着远山层层叠叠,小桃偎在赵光义的怀中,看着远山层云,安心地闭上了眼睛,缓缓说道:“廷宜,这辈子这么宁静的日子,好少。”

    赵光义把小桃拥紧,沉沉笑了:“今后的日子,都会是这样。”

    小桃身子微颤了一下,没有接赵光义的话,反而呢喃道:“我真想念我们在云湾村的日子,比如今还安静,心也静。”

    赵光义的心顿了一下,声音有些喑:“我还是喜欢现在,那时的你还在病中。”赵光义没有把话说得太白,那时的小桃脑子不清楚,心中的情感到底是给了他还是给了祁正修,他并不确定。

    小桃勾唇笑了:“是啊,那时是病着。但那时的情景却烙在了脑子里,反倒再也忘不了了。”

    赵光义被小桃的话震了一下,心思倏地转开。自己真是蠢,为什么要纠结当初她心里把自己当成了谁?总之从那以后,她记得的,便都是自己了。赵光义猛地把小桃揉进怀里,力气没来由地大。心也跳得几分快,在小桃耳边动情地低声问道:“唐人大多温柔多情,又风流多才,你怎么还会忘不了那时?”

    能诗词擅歌赋的李煜,会谱曲能弄笛的祁正修,倒真是温柔多情风流多才。小桃俏然一笑:“总有那不开眼的,偏忘不了心思阴沉、又直爽暴戾的呆子。”

    赵光义闷闷地笑了,把小桃用力揉着:“你眼里的我就是这样?”

    小桃浅笑,向山下走去。赵光义跟在了身后,迎头遇到了已探问回来的侍从,禀告着同僧人说好,可以借宿,并捐了些功德。赵光义点点头,揽着小桃到了山腰的寺庙中。

    在寺庙中吃过斋饭,月圆如盘。山寺的夜晚有些凉,条件简陋又没有炭火可以取暖。小桃冻得直搓手,赵光义把小桃的手放到自己宽厚的手掌中笑道:“非要在山中留宿,贪图清幽,这下冻得闲情逸致都没了吧?”

    小桃沉吟一笑:“才不会,依然有。我还有个新主意呢,不如我们去买些酒,在月下边喝酒边再上山赏梅,喝了酒身上就热乎了。你敢不敢?”

    赵光义哈哈大笑:“我有什么不敢的。只是你竟敢在这寺庙里提喝酒,岂不是污了佛祖的耳朵?”

    小桃挣开赵光义的手跑了出去,回眸一笑:“所以我们赶紧走,别在这里对佛祖不敬。”话音刚落,已经轻盈地窜出了院子,跑出了寺庙。赵光义吩咐侍从下山买酒,追着小桃又上了山。

    到了山上,赵光义不禁屏住了呼吸。这趟石头山游玩,到了月下观梅,才算是不虚此行。他从不知道,梅花可以这么美。平日里在阳光下看的梅花,只能算是皮毛,只看到了形态。只有这月夜下,梅花的清幽、淡雅、傲骨,才在月华的映衬下,把那份韵致凸显无疑。

    “美吗?”小桃看着赵光义微笑。

    赵光义直直看着小桃,目光中的火苗已经燃起,沉声道:“美。”顿了顿,牵上了小桃的手,“我看过的美景,都是你发现的。”他的性子素来沉寂,十几岁跟着赵匡胤行军打仗,除了国策兵书,脑子并没装太多的风月良景。可是自从遇到了小桃,就像撩开帘子,看到了一幅幅藏在后面的美景。七里溪初见的清朗峡谷,雨后月夜下骑马的云追月影,云湾村如雨的桃花都成了他忘却不掉的景致。到底是小桃带他看到了美,还是因为有了小桃才变得美,他分不清。

    侍从买了酒回来,小桃和赵光义喝了几口,身上便热乎起来。小桃不禁挥起了长袖,在月下的梅林间翩翩起舞。赵光义看得出神,这支舞他没见过,很短,却很传神,柔婉中又带着刚硬,和她之前在江畔给自己跳的又不同。那时的舞是柔婉无骨的,而现在这舞,柔中带刚,有种很坚定的力量。赵光义不禁问道:“这是什么舞?”

    小桃没有答话,一舞终了,把赵光义手中的酒囊拿起喝了一口,酒果然是驱寒的好东西,转眸看着赵光义笑得凄然:“长虹卧波。”

    赵光义的眉蹙了起来,没有说话。他不敢去想长虹卧波是什么,但在他心中,总觉得应当是和他在花月坊见的那淫乱女子表演的什么“珠圆玉润”是差不多的。他没有想到是一曲这样的舞。

    小桃继续缓缓道:“最初,只是因为我救了一个孩子,情急之下用了腰带,如练似虹。后来依照当时的情形做了新舞长虹卧波。这舞虽短,却让我觉得最为不同。”

    赵光义心有些扯得麻,是他误会了。他误会的不仅仅是一曲舞,也许他误会了很多东西。小桃的心里,已经装了太多的东西。赵光义叹了口气,声音很沉:“跳舞,可以舞出情,一如你从前的舞。也可以舞出骨,一如你现在的舞。是吗?”

    小桃的心酥麻了一下,赵光义的话说到了她的心里。小桃沉默了,赵光义也沉默了。过了半晌,赵光义紧紧攥上了小桃的手,声音听不出情绪:“你给自己背负的太多了。”

    小桃答得苍凉:“这都是注定的吧。”转而浅笑道,“我说的是跳舞,你扯到哪去了。”

    赵光义沉沉笑了:“我说的也是跳舞。”顿了顿又道,“我还想说,你做了我的女人,我的妻子,以后便不需要再跳舞了。好吗?”

    小桃怔了一下,妻子?她哪有资格做妻。至于以后不再跳舞小桃没有看赵光义,轻轻点了点头。

    赵光义心中轻松了起来,挽着小桃又在山上赏了半晌的梅花,喝了不少酒,直到子夜过后,摇摇晃晃的赵光义才在侍从的搀扶下回到了寺庙。佛门要清静,给小桃和赵光义分别安排在了西侧和东侧的厢房。

    小桃扶着赵光义进了东厢房,把门关好。小桃把赵光义的外袍脱了,又加了两床被子,不多时,赵光义的呼吸变得均匀沉重。小桃把赵光义的外袍捡了起来,腰带上的锦袋还带着,摸上去里面硬硬的,印章还在。小桃掩着自己几乎要跳出来的心,把锦袋攥在手里,轻轻推开东厢房的门,回到了自己的西侧厢房。

    借着月光,小桃颤抖着从袖中把早已写好的出关文书拿了出来,从锦袋中取出印章,又从袖中取出自己的胭脂,将印章在胭脂中压了压,在文书末尾用力压了上去。

    简单的几个动作,小桃已经全身都像水洗过似的湿透了。小桃把出关文书揣回自己的袖子,又走到东厢房,把锦袋和印章给赵光义系到了腰带上,把赵光义的被角掖了掖,走了出去。

第159章 负重任出坊离乡 仿字迹偷送国书(5)() 
小桃一夜未眠,凌晨一早,便来东厢房把赵光义唤起来洗漱过一起下了山。赵光义急着赶到宫里上朝,小桃便由两个侍从护送着回府。走到马市街一带,小桃对侍从说道:“从前我记得这里有家玉石店铺,今天恰好出来,我想到那铺子里买些东西。”

    侍从不敢违拗小桃的意思,便护送着到了马市街。小桃来回看了几家玉石店铺,也都没有看到满意的。最后走到一间茶楼进去歇歇脚,让侍从在一楼等着,自己上了二楼的雅间。前后不过是一盏茶的时间,又袅袅从二楼走了下来。对侍从笑笑:“也看乏了,没什么好东西。回去罢。”

    回到了晋王府,小桃全身都好像被抽去了什么似的瘫到了床上,一层冷汗。握着玉佩上已经空了的金丝香囊,小桃哆嗦着手加了些香片干花进去。这样两个香囊里便都是香片了。李煜交给她的那个比山还重的任务她终于完成了。李煜派的青羽卫一直暗暗跟着她,方才在那茶楼的二楼,她把已经盖好章的出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