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重活一次-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自己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小孩子,怎么可能懂得做什么买卖?毕竟生活现实不是,父母也没那么完美无缺,虽然宠爱自己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绝对不会把那么大一笔钱交给自己做生意,即使是他们之前答应了自己,不会没收自己卖蘑菇得来的钱。但是如果被他们看到那七万块钱,马小东敢打赌,他们一定会反悔。
左思右想,马小东决定,还是别告诉父母的好,这事儿先瞒着吧,等哪天实在瞒不住了,再一点点的坦白。……器!!!11
第九章 莫名的愤慨()
云菲燕就知道,班里几乎是的女生都暗恋着马小东,或者对他有好感,而且,不知道为什么,经过这么一个暑假,马小东好像变得更加帅气更加吸引人了。
想着刚才马小东看着自己的眼神,心里忍不住又是一颤,不过随即目光黯然了下来,马小东学习那么好,班里还有那么多学习好的女同学喜欢他,不可能看上自己这个差生的。小姑娘越想越伤心,眼泪差点掉下来。其实小姑娘完全忘记了,就算她马小东喜欢她,两人估计也不敢互相表白在一起。这时候农村的小孩儿哪有那个胆子啊。
马小东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眼神会让一个怀春少女想这么多,差点惹哭了自己心里的小天使。在这个半封闭的小山村里,学生们是单纯的,所谓的感情,也不过是通过电视了解到的一点,似懂非懂。不过,这个时候,学习好,那就代表了一切。
在马小东的领导之下,全班的工作远远还没到中午就完结了,老师面子上也很有光。他们班是第一个完成任务的,夸奖了大家一番,又在全班同学羡慕的眼神下,着重夸奖了领导有方的马小东。导致的女同学看着马小东的眼神都异彩涟涟。
对于老师的夸奖,马小东到是没那么激动,毕竟三十来岁的人了,这点稳重还是有的,只想着老师快点讲完,自己好回家制作渔网,晚上好去淌鱼。
对于马小东来说,人生两个爱好,一个就是捕鱼,无论是去钓鱼,还是拉网捕鱼,只要是和捉鱼有关的,就没有他不,这个爱好可以说跟了他一辈子。
夸奖完事儿,郭老师说道:“好了,我说话算话,既然咱们班的任务都完成了,那就可以放学了,最后通知大家一下,明天把这学期的学费和书本费都带来,一共167块钱,学费98块钱,书费69块钱。谁不想买书的,到我这里登记一下,好了,现在放学,明天开始正常上课。”郭老师说完,全班的同学就跟打开护栏的野牛一样,轰隆一下冲出了教室,撒腿就跑。
167块钱的学费和书费,不是人家都用的起的,学费是必须交的,只要你还想在这里上学。书费却不用必须交,但是不交书费的话,你上学就没有书可以用,只能用同桌的,或者借原来的旧书,但是今年正好赶上教育改革,新书上的有些地方和旧书是不一样的。所以使用旧书非常不方便,比如,有时候老师说打开13页,旧书和新书的可能就完全不同,有时候甚至留作业都完全不一样。
至于借用同桌的,那也是在学校上课的时候用用,那还不一定给你用,至于回家写作业,背课文,就别想了。
马小东家里要是遇见困难的时候,也不会买书,所以马小东以前也用过旧书。旧书和新书又不一样,只能和同桌看一本,虽然他的同桌不怎么愿意。但是摄于马小东的淫威,只能答应。
“老师,我今年不买书,我妈说,学费也得晚几天再交。”云菲燕小心翼翼的走到郭老师身边,脸色通红的悄声说道。好像是害怕被同学们听见,毕竟家里穷,交不起书费和学费,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看来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特别是在心上人面前,小女生更是不愿意这么丢脸的事情呗对方看到。
马小东收拾着东西,无意间瞥见云菲燕小脸通红的样子,就知道他们家可能遇到了困难,云菲燕的家里很穷,上边还有一个没娶上媳妇得哥哥,下边还有两个弟弟个妹妹。再加上家里并不是很她一个女孩子读书,所以基本上她上学就没得到过新书,总是用旧书。
看着她那尴尬的样子,马小东只能装作没看到,他知道这个时候女孩儿心里在想什么,不想让人发现自己的窘境。
不过心里却很是酸痛,同时心里暗暗决定,得想个办法帮助自己的心上人,不能再让她过着这么窘迫的生活。
清楚的记得在前世,她在中学就上了一年,就因为家里的原因就不再念书了,被迫选择了在家里种地干活,像她这种情况很多,马小东他们班25名学生,初中三年都能坚持下来的只有1人,那就是他自己,马小东自己都是在高中的的时候也辍学了,到外地打工去了。
云菲燕辍学之后,跟着父母在家种地,女孩子一般是很少出去打工的,父母不放心,20岁不到,云菲燕就嫁人了。因为她哥哥年龄大了,家里没钱娶媳妇,只能把她嫁出去,换回来彩礼钱,再给她哥哥娶媳妇,至于她婚后的生活如何,马小东没有机会知道,因为他一直都在外地,很少回来。
这一生,马小东绝对不可能让她重走老路。必须让她上学,钱的问题马小东到是不怎么担心,可是该怎么能交到她手里,她又怎么和家里交代,这才是个问题,得好好谋划一下。
郭老师听见云菲燕的话,没有多说什么,这样的情况哪一年都不少见,拿着纸笔,记下名字,头也没抬的说道:“恩,知道了,早点回家吧。”
看着落荒而逃的云菲燕,马小东第一次痛恨自己的家乡,为什么会这么贫穷落后,要知道,现在已经是99年了,全国都了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可以说每天都是日新月异,不说南方的发达地区,就是出了白龙省,南边的奉天省农村也要比自己家这边好太多了。万元户早就不稀奇了,十万元,甚至百万元都有。自己的家乡呢,万元户也有,但是绝对不多,十万元户,绝对一家都没有。
想到这些,难免有点郁郁寡欢,默默的来到老头的保安室,拿着自己的饭盒装在书包里就往回走,刚出校门,就看见表弟杨海龙推着一辆自行车等着自己。这是一辆28大自行车,有几年的历史了,是表弟上四年级的时候,舅舅和舅妈在镇上买的二手车。毕竟孩子每天都要走几公里,大人也心疼。
记得新买回来这辆二手车的时候,自己和表弟两人成天长在车子上,就差在上边吃饭睡觉。那时候根本够不到车子的大梁,只能把腿伸到三脚架里边去蹬,每天即使是累的满头大汗,还是忍不住多骑一圈。
、后来,每天上学都是马小东骑车带着表弟杨海龙,放学则是杨海龙骑,带着表哥马小东。舅舅舅妈也没说什么,一个旧自行车,坏了的话,自己在家就可以修好反正也不值几个钱。+器!,,;,】
第十章 父亲()
后来每天上学都是马小东骑带着表弟杨海龙,放学则是杨海龙骑,带着表哥马小东。舅舅舅妈也没说什么,一个旧自行车,坏了的话,自己在家就可以修好。回忆起往事,马小东刚才郁闷的心情有力点好转。
“小哥,你咋才出来,都等你半天了,咱们快回家整渔网去啊,要不赶不上趟儿了。”杨海龙一看表哥出来,马上抱怨。对于晚上可以去淌鱼,他都期待了一天了,要是因为意外没去成,他哭得心都有了。
马小东听见表弟的话,只是点点头,“放心吧,时间够用,走吧。”说着一骑在了自行车的后座。
“好嘞!”兴奋的杨海龙根本就没有发现自己表哥的有点郁闷,高兴的推着自行车,嗖嗖的跑了几步,接着骑上就向着家里飞奔而去。
一路上的景色马小东也没心思去看,总是沉浸在莫名其妙的有伤和愤慨里。忽然,“砰”一声,马小东只感觉一疼,座下的自行车被颠起来老高又落下。
“哎呦!你小子咋骑得?那么大个坑你都没看见?”两人差点摔倒在路边,吓了马小东一跳,虽然自行车摔不死人,但是这么快的速度要是摔倒的话,也绝对不好受。
“嘿嘿,我这不是着急回家嘛,刚才那个坑没躲过去。”
“慢点,时间有的是,一下午呢,那么几个小鱼网有啥弄不完的?你猴急个啥。”被马小东训斥了一顿,杨海龙不吭声了,闷头骑车,不过速度比刚才慢了不少。
不过这一番惊险的遭遇,也让马小东从低沉的情绪里走了出来,自嘲一笑,自己真是太没出息了,这么点事情,值得自己发愁吗?家乡穷,对于一个重生者来说,真不是什么大事儿。以后有能力了,多帮帮家乡就是了。想通之后,马小东的心情好了不少。
几公里的路,骑自行车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到了,回到家里,马小东先让杨海龙回家去找8铁丝,用来做渔网前头那个滕圈。马小东自己则回到了家里,刚进家门,就看见老爸回来了。“爸,渔网买回来了吗?”
马洪国正在换靴子,开来是准备去地里放水,“买回来了,一共给你买了八块钱的,跟卖渔网的讲了半天价,4毛钱一米,一共20米。”
马小东一听乐了,没想到老爸还多给自己买了一倍,不过随即就回想了起来,自己小时候好像很怕父亲,但是父亲对自己确实很宠溺,无论自己要什么,只要他能办到,就尽量做到最好。
记得自己上中学的时候,家里没钱给自己买自行车,因为那时候一辆永久牌的自行车要三百多,上中学的时候跟现在这个月份差不多,正是农村青黄不接之时,家家都没钱,都等着粮食成熟呢。
父母商量了一下,决定让自己先和表弟骑一辆车子,就是现在这辆28大扛,自己不愿意,感觉太丢面子,因为同一个宿舍的人都有自行车,最后老爸去给人家新开荒得地里垒田埂,只用了三天,就给自己赚回来一台自行车,最后自己累得在家休息了一个星期才好。
那个时候在马小东的家乡,一天要是能赚一百块钱的话,只有两种活,一种是水田地里插秧,插秧这个活,给人的感觉就像是马小东他们学校老师体罚学生撅着一样,想想撅着几十分钟就可以让人累的双腿打颤,插秧是一撅就是一天,而且还要在没到膝盖的泥地里不停的走,手还要不停的掰苗插秧。这基本是农活里最难受的一种了。所以,一个人要是手快,体力好的话,一天可以赚上一百块钱。当然一年中的机会只有十几天。
第二种就是垒田埂,水田都是一块一块的,中间有田埂隔着分好,这样的田梗一般人家要是多的话,肯定需要雇人。一米一毛钱,一百块钱,证明父亲用了三天的时间,一锹一锹的垒了整整三千米。
这件事儿,马小东一辈子都清晰的记得,现在回想起那个时候,父亲累的躺在炕上直哼哼的样子,心里忍不住抽痛。然而直到父亲老了,自己也没能力让他享福,都是姐姐在照顾父母。
看着手里的渔网,马小东心里暗暗决定,这辈子绝对不让父亲再受苦,他爱喝酒,自己就天天给他买茅台,他爱说大话,爱显摆,自己就让他成为全村人羡慕的目标。
马小东红着眼睛,看着低头整理靴子的父亲,笑着说道:“爸,谢谢你。”说完转身离开,他不想让老爸看见自己眼睛红红的样子,因为那样很丢人。拿着渔网,这辈子的第一桶金,就从这里开始。
马洪国差异的看着一眼儿子的背影,笑了一下,心想‘这小子什么时候这么客气了?难道感情这的能让一个人变化这么大?’想到儿子早恋的情书,实在有点哭笑不得。
拿着渔网,马小东比量了一下,一米一个,稍微有点短,最后决定每个渔网一米一。多出来的十厘米作为倒口,这样鱼钻进去之后就出不来了,即使在水流不是很湍急的地方亦可以使用。
用剪子一共剪成了18个渔网,在家里找了一些铁丝,但是不够用,就看表弟的了,要是他找的也不够用,那也不用担心,可以用柳条,虽然有点软,不过一样不耽误使用,当然,最好是竹子,可是东北没有那玩意。
一个个渔网缝制出来,其实这东西特别简单,一个个筒子网,一头缝上个圆铁圈,一头系上。用不上5分钟,马小东就能做好了一个。杨海龙也争气,拿来的铁丝足够用了。马小东缝网,他把铁丝折成一个圈。
两人分工合作,中间又吃了一顿饭,下午两点左右的时候终于全部渔网都制作完成。加上家里原来就有的4个渔网,两人把这22个渔网放到一个化肥袋子里,然后进屋睡觉。
因为淌鱼要在晚上进行,所以白天的时候最好睡一觉。至于为什么淌鱼一定要在晚上,这也是有原因的。!,!!
第十一章 下网捕鱼()
因为淌鱼要在晚上进行,所以白天的时候最好睡一觉。至于为什么淌鱼一定要在晚上,这也是有原因的。大多数的鱼类是喜欢在夜间活动的,并且喜欢随着水流迁徙,白天活动的相对来说要少一些。
五点左右,马小东和杨海龙从炕上爬了起来,随便吃了点饭,到后园子里摘了点果子,这个时节正是各种果子成熟的时候,老远的就能闻到香味儿。在白龙省,由于气温较低,所以适合种植的果树很少,大多都长不大,但是就像潘长江先生说过的一样,“浓缩的都是精品”,所以味道特别足,甜的腻人,酸的沙嘴。
摘完果子,留着晚上当零食。拿着铁锹镰刀就出发了。他们俩要去淌鱼的地方距离家里并不远,就在每天上学都会经过的路边。
骑着自行车,没五分钟就到了,把车子放在路边,在农村,也不害怕丢了。马小东拿起铁锹,把渔网仍在地上,对着表弟杨海龙吩咐:“我去把网下了,你去找点柴火,一会天黑了点着。”
杨海龙一听表哥下网不带他,顿时不乐意了,跟着来就是下网收鱼的,不让跟着下网还有啥意思,“我也想去下网,一会儿咱俩下完渔网一起捡柴火不行吗?”
马小东瞪了表弟一眼,“让你干啥你就干啥得了,你会下个屁?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