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快穿-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凌心中一动,微微低头道:“他们对我不是不好,只是他结了婚在家待了没几天就走了。我左右在家也是闲着,就想着找点事做。”
冯梅近来闻得那些新派学生没有几个愿意和家里做主娶的原配过日子的,有心想说什么,却又怕沈凌听了伤心,只得将到口的话咽下,站起身轻轻拍了拍沈凌的手,让她坐下来,“你放心,旁的我帮不了你,但是帮你介绍几个客户还是容易的。”
她仔细看了眼沈凌身上的衣服,说道,“正好我下个月要在家里招待几个女客人,你帮我做一身和你身上穿的这两件衣裳一样的款式,我到时帮你推销推销。”
她说着话,就命一个仆妇拿了几匹料子过来,有葱绿、玉色这样的印度绸,也有银灰、宝蓝色的中国绸。
冯梅道:“我知道你不好意思收我的钱,这几匹料子你拿去替我做一身衣裳就好,剩下的就当是我付你的报酬了。”
沈凌忙道:“这怎么好意思,我是来求你帮忙的,怎好要你这么多东西?”
两人推让了一回,终归还是沈凌退了一步,让吴嫂拿着布料出了门。
回到卫家,沈凌看着那四匹布料,开始思量怎么搭配。
很快,她就想到冯梅今天穿的那一身葱绿色衣裳,又见她给的布料里就有一匹葱绿色的印度绸,就决定用葱绿色做对襟褂子,至于裙子就用那玉色的印度绸做好了。
她想好以后,按着冯梅的尺寸将褂子做好,就开始在上面用银线绣兰叶,兰叶绣好以后,她仍旧用穿了孔的米粒大的珠子缝好花瓣花蕊的图案,褂子便做好了。
等下面的裙子也做好后,沈凌并没有急着将衣裳送去钱府。而是开始动手做一件这个时代还未兴起的旗袍。
沈凌穿来的这个时间点是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辛亥革命过去还没有几年,旗袍还未流行起来。反正沈凌不管是在乡下还是在城里都没有看见人穿旗袍。
她那天听冯梅说她要在家里待客,想必如果有一件做工精致的旗袍,一定可以吸引那些女客人们的目光。
为了做好旗袍,沈凌特地从空间里取出自己做周太太时购买的一件旗袍,那件旗袍以象牙白色的绸子做底,上面绣着淡蓝色的荷叶和粉色的莲花,看上去雅致大方。
沈凌打算就用这个式样给冯梅做一身旗袍,布料她选了那块银灰色的绸子,往上面绣花的时候却选了更为雍容典雅的牡丹花鸟图案。最后往上面缝扣子时,沈凌并没有选用普通的琵琶扣,而是从空间里拿出了几个穿孔的珍珠,这几个珍珠都是空间水池的海贝所产的珍珠,品相并不算太好,用来做纽扣倒是很合适。
沈凌将珍珠纽扣缝上去以后,就发现莹白的珍珠配着银白色的旗袍,加上上面的淡蓝色牡丹花叶,效果出奇的好。淡雅中又带着一种古典的味道,给人一种温雅柔和的感觉。
旗袍做好以后,沈凌不放心别人,自己亲自将两件衣裳和旗袍给冯梅送了过去。冯梅当着她的面,试了那两件衣裳,觉得很满意。等她在沈凌的建议下,试了旗袍以后,就立时赞不绝口,她可以想见请客那日若是穿上这件衣裳,一定可以艳压全场。
所以她立时又给沈凌下了一单,让她用葱绿色的料子,再给她做一身这样的旗袍,同时硬往她手里塞了一个钱袋。
第 72 章()
那块葱绿色的印度绸质地较中国绸要轻薄一些;适合做夏装。正好这个季节已经到了春末;所以沈凌干脆给冯梅做了一件半袖的旗袍。然后在上面用银线绣出大朵大朵的玉兰花;清雅中带着富丽;正是她那天初到钱府冯梅给她的第一感觉。
做完这件旗袍后;沈凌就开始用冯梅给的布料做样品。她准备把自己的卧室收拾成一间工作室;然后再弄几个架子;将自己做好的衣裳放上去,这样客人们来了以后,便有个可挑选的余地。
沈凌用银灰色的中国绸和葱绿色的印度绸各做了一身旗袍;上面的图案和给冯梅做的一样,一个绣的是淡蓝色的牡丹花叶,一个绣的则是银色的玉兰花。
沈凌拿着玉色的印度绸思量了半天;打算先做一条长裙。她的空间里有一条雪纺长裙;颜色和这块料子差不多,穿上会显得非常仙气。沈凌觉得像冯梅这样的富家太太多半会喜欢;她比照着那条雪纺长裙的样式将裙子做好后;又在上面绣了一些白色的含笑花;立时就多出了几分精致。
沈凌觉得如果能用水钻代替含笑花的花蕊;想必效果会更好。可惜;她手上没有那么多银元,还买不起水钻这种相对昂贵的奢侈品。
不过她手上虽没有这个年代比较流行的水钻;但是却有不少次等的珍珠,所以沈凌后面在用那块玉色的印度绸做单衫的时候;便在领口处点缀了很多珍珠上去。这件单衫;她是用来配那件长裙的,所以并未在上面绣什么花纹,不过因为有珍珠的点缀,所以这件单衫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不错。
那块宝蓝色的中国绸被她做了一身金线绣遍地垂枝海棠花的衣裙,只是稍微在腰部收了一下,然后海棠花的花心处则镶嵌了一颗小指头大小的珍珠。
沈凌之所以将这些衣裳做的这么精致富丽,是因为她想和之前所开的美容坊一样专走中高档路线。面对的客户以有钱人家的太太小姐为主,这样才能挣到大钱。
为此,她后面将自己存放的一些用不到的首饰上镶嵌的米珠、打磨成珠状的绿松石、稍微次等的玉珠等都拆卸下来,留待以后使用。毕竟想要衣裳提高档次,这些装饰品必不可少。
沈凌做这些工作的时候,好长时间没有消息的许少奶奶,这天亲自来了卫家。沈凌被吴嫂从房里叫出来时,许少奶奶正在看客厅悬挂着的一幅字画,听到脚步声回头笑道:“对不住,前些天忙着家里的事,一直没能给你介绍客户。不过我婆婆非常喜欢你赠我的那件淡绿色长褂,所以我一得了空就赶紧来找你,你能不能帮我婆婆做一件那样的褂子,料子和尺寸我都已经带来了。”
她轻轻招了招手,就有一个仆妇拿着一块天青色的缎子走上前来。
沈凌看了眼料子,问道:“不知道许夫人想要在衣裳上绣什么花样,是蒲公英图案还是别的什么?”
许夫人笑道:“就要那个蒲公英图案。不过你这里若有其他花样,如果中意的话,我另外再做一件。”
沈凌借此道:“那就这边请。”直接将许少奶奶带到了自己的卧室。
许少奶奶一眼就相中了那身玉色绸子做的单衫和长裙,开口就想将其买下来。沈凌让她试了一下衣裳的尺寸,竟然不长不短不肥不瘦刚刚好。沈凌当初做衣裳的时候,是比照冯梅的尺寸做的,而许少奶奶和冯梅差不多高,都是那种偏瘦的身材,是以穿上便分外合适。
最后,许少奶奶出了一百块银元将这身衣裳买了下来。那身衣裳料子虽不甚值钱,但上面点缀的珍珠却还是值几十块的。有了这一百块银元,沈凌手里顿时宽松很多,她拿上这钱叫上吴嫂一起去城里买了些绸缎水钻之类的东西。
回来以后,沈凌先用一块银灰色的绸子给卫太太做了一身衣裙。
接着,她选出水绿色和湖蓝色这两种颜色的绸子,做了两身旗袍。水绿色那件旗袍,她在上面绣的是玉兰花,花蕊部分便用的是水钻,纽扣则用的是她从首饰上拆下来的玉珠做成的纽扣。
而那件湖蓝色的旗袍,绣的却是半开的芙蓉,花蕊部分用的也是水钻,至于纽扣则用的是绿松石纽扣。
这两件旗袍做好后,沈凌后面又用心做了几件衣裙,怕的是有些太太小姐们暂时还接受不了旗袍这种新式服装。
这些样品做的差不多后,冯梅那边穿着新做的旗袍在家里举办宴会时,果然受到了女客们的瞩目,好几个人向她打听身上的旗袍是在哪做的。
没过几天,沈凌这边就有冯梅的熟人过来登门拜访,看到卧室里挂出来的样品时,就提出想要试试看看效果。
短短几天的时间,沈凌就接了好几单生意,因为怕忙不过来,就将家里的另外两个人动员起来。卫太太帮忙裁剪布料,吴嫂负责缝纽扣缀珠子。
这批衣裳做好后,沈凌发现单是靠衣裳上用来点缀的珍珠,她就净挣了几百块钱。那些珠子都是在水池里的贝类自产的珍珠,品相都不是太好,若是拿去卖也卖不到好价钱,但是放在衣裳上,就大大提高了衣裳的档次。这对沈凌倒是意外之喜了。关于珠子的来历,沈凌怕卫太太起疑心,就说是从娘家大嫂手上买来的。她的娘家大嫂嫁人前住在临海的镇上,手里有不少这样不太值钱的珠子也比较能让人信服。
凭借着冯梅的介绍,沈凌慢慢的就有了一些回头客。因为卫家从上到下都是女人,那些女客们过来时觉得很方便,不由便爱往沈凌这里多跑几趟。看看最近这段日子,新出了什么衣裳。若是中意的,就当场下订单。
还有一些回头客是每逢要出席什么重要的场合时,才来身边这边做衣裳,有时要的很急,逢到这个时候,沈凌就加班加点,实在赶不及就等到晚上的时候到空间里做,闻着空间的空气人起码会精神一些,手头也会快一些。
忙碌的时候,时间会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年末。卫临要从学堂回来过年了。
腊月二十那天,沈凌做好手头最后一件衣裳,等下午那家的下人将衣裳拿走后,就开始帮着卫太太准备过年的各种事宜。扫尘,洗地,杀鸡,宰鹅,买猪肉,都忙完以后,卫临也从学堂回来了。
他回来的时候,还带了一些杭州那边的点心。
让沈凌意外的是,他还给自己买了一对小巧的银质花鸟纹梳。晚上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卫太太提到沈凌最近做的工作,着力将她表扬了一番。沈凌当时只笑笑没有说话,卫临忍不住诧异的看了她好几眼。
回到卧室的时候,沈凌就取出一个准备好的钱袋,里面是一百块银元。当她让卫临拿着做零用钱时,卫临死活不肯要。沈凌也不好勉强,反正她的心意已经尽到,卫临不要那就是他的事了。
一番洗漱后,两人躺到床上,卫临还是没有圆房的意思。在沈凌自己,已经抱定了分开的念头,自然也不会做出什么暗示。于是卫临在家的这些天,两人什么事也没发生。
新年过后,卫临就走了。
沈凌松了口气,天天晚上跟一个未来会抛弃自己的男人躺在同一张床上,想想就让人觉得不是很舒服,好在等到第三年上,就不用受这种折磨了。
正月过后,沈凌就继续开始了忙碌的日子。
大约是旗袍开始在他们所住的城市流行起来,现在找沈凌做旗袍的人越来越多。
沈凌额外花费一些时间,做了一些旗袍的样品出来,有半袖的,有长袖的,有高领的,有低领的,有高开衩的,有低开衩的务必做到品种多样,好让顾客们有挑选的余地。
她将这些各式各样的旗袍摆在卧室以后,上门来做旗袍的太太小姐们就越来越多,有的人甚至还建议她将来到城里开个店铺。那样不仅方便,还会招揽更多的客人。
沈凌未尝不想这样做,只是她现在是卫家的媳妇,卫太太最多让她在家里做这些营生,若是出去开店只怕多半是不会同意的。
而沈凌又不愿意背负任何不好的名声,毕竟这个时代男女并不平等,一旦卫家这边提出休妻,不仅她的名声受损,就连陆家的名声也得被她带累。所以沈凌想的是,目前就暂时在卫家这边等到卫临提出离婚再说。左右不过两年时间,稍微等一等就可以等到了。
她还可以趁着这两年时间,多招揽一些客人,到时开起店来也会顺利许多。
第 73 章()
天空飘落下细细的雨丝;卫临坐在平顶船篷下;看着矮桌对面的林雨涵脸上流露出欲言又止的样子。林雨涵丝毫没有察觉到他的心理活动;她穿着雪青色的单衫;戴着平光眼镜;仔细的剥着桌上的莲子。很快;她手边的小瓷碟就堆满了剥好的莲子。
林雨涵将一个莲蓬全部剥完;才一边吃剥好的莲子一边喝茶。新鲜的莲子配着清茶,有一种独特的清淡滋味。林雨涵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好半天才发现卫临的不对。
“你怎么了;有心事?”林雨涵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心,轻轻问道。
卫临鼓起勇气,“密斯林;我要向你坦白一件事;我已经结婚了。”
林雨涵脸上立刻有了难以置信的表情,她语音颤抖的说道:“你已经结婚了;为什么不早说;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船靠岸时;卫临看着林雨涵远去的背影;暗暗下了决心。
沈凌刚给一位回头客做好旗袍;正计划着要去城里买一些水钻还有银线之类的东西,就听吴嫂在楼下呀了一声;然后就听见卫临的说话声。
卫临自从离家求学后,不到过年轻易不回来一次;如今回来想必肯定有事情发生。沈凌算一算时间;恐怕他已经遇到林雨涵了,所以才回来赶着和自己离婚。
沈凌从自己的卧室出来时,卫临也正朝这里走来,两人走了个面对面,沈凌清楚的看见卫临看向她时,神情显得很是复杂,既带着些许歉意又带着一丝决绝。
看来自己的猜测没错,沈凌嘴角不由露出了一丝讽刺的微笑。
卫太太听闻儿子回来,很吃了一惊,当着沈凌的面,她问起卫临归来的原因。卫临支吾了几句,然后终于鼓起勇气,“妈,我想离婚。”
沈凌在旁听得明明白白,按理说,她脸上的表情应该是难以置信,但她的神色却很平静,“为什么?”
卫太太这才回过神,“儿子,到底是为什么,是阿萍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吗?”
卫临说出那番话来,心里顿时轻松很多,见卫太太扯上沈凌,忙道:“不关她的事,是我自己的原因。”
卫太太看他的神色有什么不明白的,生平第一次对儿子动了气,却又不愿意让他在沈凌面前丢脸,便让沈凌出去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