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公主意阑珊 >

第59章

公主意阑珊-第59章

小说: 公主意阑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主不为所动:“先到一日,便可早一日请江陵富贾募粮。”

    乔弥突如其来的沉了力道,有一丝不明的情绪难以克制,蓦地爆发:“我根本不在乎什么江陵,心中也没有什么难民,我只需顾好一个你便足以!”

    公主目光定定落在窗外一片遥远的山脉上,似充耳不闻。声音虚虚的飘出来:“……你怪我么?”

    乔弥心口一窒,似被什么东西狠狠攫住,霎时疼的指尖颤抖:“我怕,你会怪我……”他半蹲在她身前,胸腔间有一股气息翻涌难止。泛起丝丝腥甜味道。

    “我知道有一个人会比我更难过,那个人永远不会真的伤我,所以他做什么,总归都是有道理的,只是这个地方太沉闷,闷得心口整日的疼,哪怕路上走得慢些……”她轻道:“我也想离开这里。”

    乔弥眼睛泛红,喉咙间腥气愈来愈重。

    “阿瑶……”他缓缓开口,垂眼看着她被自己握在掌心的一双手,那样苍白。细细润润的,却连着心呢,他抬袖子半掩着唇角:“我心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江陵,我所愿的只有一个你……我只愿你能好好的……”

    人都是自私的,公主心中或许还有一个百姓,可在乔弥的心中,民生千万,既与他不识,便与他无关。他只要一个公主,两难过后,完完整整的一个公主。

    天下双分,国与国之间的民生问题,乔弥生于江湖,对此真的很淡漠。

    “既然你想走……那我们便走罢……”他站起身来,一步步走出去,到门槛时扶住门框,顿了一顿,丹田有血气在翻搅。荷菱守在门外不远处,见状询问似的开口:“驸马爷?”

    他微一启口,骤然闷出一口血,赶紧拿袖子掩住。

    荷菱大惊失色,几步冲上前来,还没来得及问出口,乔弥伸手将她肩扣住,声音从掩着的袖子底下传出来:“半个时辰后,启程往江陵。”

    荷菱都呆了,傻愣愣的看着他一时没动。

    乔弥轻轻推了她肩膀一下:“去。”

    荷菱反应过来,木木然应了一声,忧着一张脸转身去了。

    车队又往江陵而行,愈近得江陵,气候便愈冷,风也尤为的大。几日后金骏眉来了信,乔弥在灯下展开,上面寥寥七字:“平阳王退,子继位。”

    他将信笺合拢,卷过火舌,在烛下成灰。

    原本按照他们的行程,能够在十五日后或者更快的时间内到达江陵,然而路上耽搁了这么些时日后,他们最终到达仍是迟了五日,倒是与户部主事同行而达了。

    江陵粮价喊得比天高。官府粮仓趋近于见底,江陵刺史携着江陵大大小小官员前来迎接,一个个面黄肌瘦,走路带飘,话里话外说尽了这段时间内为民操劳。一众人劳苦功高,舍己为人,勒细了腰带,等一系列丰功伟绩。

    公主裹着狐裘静静立在乔弥身侧,面白如雪。手中捧着一个紫砂暖炉,一身白的高雅出尘,有些不近人情的清贵之气,她看了看江陵刺史那一身不下于一百八十斤的肥肉,别开眼去笑了一声儿,并未多话。

    空中又细细飘起了雨,脸上触到了雨丝儿,张太守有些急了,赶紧上前作揖一礼:“江陵眼下气候恶劣,免伤贵体。还请公主与驸马爷移驾,往刺史府再详商赈灾事宜。”

    “不急。”公主声音清泠泠的传出来,“本宫还想先看看这江陵眼下的具体情况,诸位大人,随着一起罢。”

    乔弥从荷菱手中接过伞。撑开来将公主纳入伞下,上面有几朵梅花精致,仿似被雨珠染活,枝逸横斜间,栩栩如生。

    一众官员欲言又止,公主何等性情他们也略有耳闻,见乔弥都无说话的意思,更是不敢吭声,他们可没带伞,只能跟着在雨里前行。

    雨渐大时,天地间笼下细细密密的水帘,公主回头,身后一众官员的脸突然间就白皙了不少,袖子一摸脸上的雨,总会顺便着抹下来不少黄黄的泥浆似的东西,见那目光看过来,一并慌慌的意图遮挡。

    公主喉咙里溢出一声笑:“诸位大人,可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等良臣呐。”

第163章 公主有点缺粮花() 
江刺史顿时尴尬,然而他脑子转的也快,仗着多年的厚脸皮,从善如流的又接:“公主见笑了,公主与驸马爷一行未到时,下官们正在民间施粥赈粮,听闻尊驾一至,故赶紧前来迎接。不想江陵水漫地,我等一急便不小心摔了一跤,跌了泥坑里去。”

    公主皮笑肉不笑:“原来是这样,那得赶紧回刺史府换身儿衣裳才行了,免得将诸位良臣给冻坏。”

    江刺史干干的笑,擦着脸上的雨没敢应声。

    这雨冷的人打颤,不少弱点的脸已有些泛青,听闻乔弥那一声:“回刺史府罢。”都如蒙大赦。逃也似的折转回去,用不到半盏茶的功夫将一身湿衣换下,才由各司官吏,将眼前的情况大抵禀了一番。

    乔弥坐在主位上一声不吭,只时不时的递一盏热茶放去公主掌心捧着,仿似担心她受寒,于是江陵诸位官员便也看出来了,这驸马爷是将所有的决策权都交到了公主手上。

    江刺史厮混多年,自然懂得看风使舵,知道跟谁说话能起作用,当下毫不犹豫的面向公主,尤为体贴地建议。

    “公主舟车劳顿,理应稍作休整,下官城南处有座私宅别院,虽简陋了些,却也还算干净整洁,已特地收拾了出来以供公主与驸马爷这段时间内在江陵的休憩之用,不如暂时移驾。至于粮食一事,明日下官再派人,与当地粮商相谈即可。”

    “换粮一事不劳烦江大人,江大人只需今日下帖于江陵所有富贾粮商,明日来江大人的别院内,小叙一番便可。”

    暖炉不暖,热茶温度也渐低,情况了解的差不多,乔弥便拥着公主起身不愿多留。

    这样不给人说话的余地,江刺史脸色青了青,也只得先将人送了别院去。

    官商官商。江陵官商勾结多年,在内部已不算是秘密,若非有江刺史撑着,这江陵粮价也不敢涨的如此离谱。

    如今乔弥与公主一来。直接没给他说话的机会,江刺史再蠢也看出来了,这两个是块铁板,拉拢不得,也动不得,那便只有舍弃银子了。

    趁着今日下帖的空挡,得先将其中的厉害关系给捋清了,那一身的腥味儿也得给彻底洗净了,以保这官印绶带,还能安安稳稳的在他腰间挂着才行。

    权衡过后,江刺史马不停蹄地奔往各家商贾府邸。

    说是简陋的别院,其实这江府别宅颇为雅致。青墙黛瓦,庭院不深,却也有假山湖潭,几簇花卉。只是其间杯盏碗碟,绣帐花帘,确为素简。

    然而荷菱这些住惯了玉砌雕栏的,偶尔扫一眼,还是能从某些旮旯角落里,看见几丝未来得及刮得彻底的红粉金丝。

    夜幕雨歇,白鸽拍打窗棂,屋中一盏烛火微弱。乔弥走至窗前,从鸽脚取下信笺,还是几行小字:“平阳王启宣昭帝,立翁氏为后。”

    乔弥多看了几眼。昏暗灯沉,面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这个平阳王,已不是当初的平阳王,按这信鸽的脚力来看,京城到江陵,少说也得有七八天,第一封信是中途而来,这一封算是紧随第一封而至,这只能说明,宋冠言继承平阳王位不久,便上书请求封后,这般急切……

    宋冠言,何时倒向的桓王?

    夜寒风冷,烛盏几许摇晃,乔弥目光落去榻上的公主脸上,光影绰绰,长睫在她眼睑下覆上一片浓厚的阴影,舒怡而恬静,她方才熟睡不久,近来的身子也不是太好,乔弥将信笺收起,垂眸,思意不明。

    单单几字,却也从中看得出底下的一番波涌。自他们走后,便掀翻巨浪。

    如他所料,如今的京城确实炸开了锅,却比任何人想象中的还要热闹。

    宋冠言领群臣上书。言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自然也不可一日无后,如今宣昭帝膝下无子,进而导致东宫无主。不立后得空到何时?废国祚到何日?

    平衡局势被打破,朝中风向顿时一面倒去,宋冠言归于翁家之人,打得老臣们措手不及。此人又继承了老平阳王的优势,一番谈吐认真起来尤为不俗,铿锵至极,带刀剑之气,犹如沙场谈判,从民生至国本到三代先皇,言辞激烈,说的满朝文武无言以对。目瞪口呆。

    老臣声音一瞬被淹没至微乎其微,直至下朝也久久不能回神。

    宣昭帝在金殿之上被迫开口,言会思虑再三,再行立后之事。

    这等曲绕。有多少臣子醒悟过后进而死谏,又有多少人的心思打到了后宫的其他妃嫔身上,导致又掀一场血雨,在金骏眉里晒太阳无比享受的刘掌柜。自然懒得费这笔墨来提。

    乔弥,也不能提。

    隔日江陵就近的三十余名富贾粮商,穿着一袭简的不能再简的素棉长袍前来别院赴宴,衣裳显眼的地方都跟商量好了似的齐刷刷打上了补丁。那副模样看起来要多穷有多穷,更有甚者马车都是漏雨的,穷穷酸酸的比落魄的秀才还要落魄。

    然而好在公主的脾气好啊,特别好。她不在意,丝毫都不在意。

    她先是客客气气地问了一句:“你们知不知道我是谁?”

    众粮商战战兢兢:“磬、磬瑶公主……”

    她又冷冷静静的喝了口茶:“你们听没听过本宫的事?”

    众富贾打抖:“……”

    初见当朝公主的惊艳,一时间纷纷陷入了昔日传闻中的恐慌。

    流言害人,单是当年公主火烧十里秦淮河之事,由京城所传出的死伤十余,到江陵这边时,已成了死伤一条街。

    一条街那是何等分量!先帝圣明,要杀要罚,可宣昭帝昏庸啊,要宠要护,如今在位的是谁?是那要护着公主的宣昭帝!

    何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便是典型。

    无人知公主治理南郡是何其明智,单是昔年之事,便足以扼杀她所有声名。

    疯子不发疯的时候看着都是正常的,这公主一发起疯来,谁也不知道她会做出什么事。

    公主一龇牙就笑出一口森冷的白牙:“本宫自来江陵后,有点缺粮……”

第164章 驸马爷袖中信笺() 
她牙尖而泛着凛凛的寒光,眸子冰冷无甚情感,长居高位的威压,如悬在喉间的一把利剑,迫得人胆寒。

    当下有人开口:“草民不才,愿为朝廷分忧,首捐家中一半余粮,五斤大米!”

    不要脸!

    众人心中大骂不耻,继而争先恐后——

    “小人虽家中有病重老母妻儿,却也知民间疾苦,都别拦我,我捐六斤!”

    “草民家道中落。又值水患四起,只得四斤……”

    “草民七斤……”

    “草民八斤……”

    公主听的额角青筋开跳,将泼辣狠厉发挥到极致,手中茶盏猛地被她掷出,“哐当”一声狠狠砸碎于大厅中央:“都给本宫住口!”

    这一声骤然如惊雷炸响,惊得众人脸一白慌忙噤声,大气不敢出。

    “都当本宫是什么人了?本宫有说不给钱么!?”公主疾言厉色。

    富贾粮商心间“咯噔”一声,面面相窥。有钱?

    “一万两,暂且先买你们十万石大米!”不等他们感觉到有银子的欣慰喜悦,公主一番话又出口,逼的他们胸间一梗。情绪起伏太突然,一口气缓不过来,差点就吐出血来。

    一万两十万石!特么的怎么不去抢?强取豪夺也不要做的这么明显啊!

    有人承受不住,从椅子上“咚——”地一声栽翻到地。捂着心口生生不能喘气。

    公主道:“是不是我要的少了?”

    粮商富贾脸上肌肉抽搐到痉挛,霎时间痛哭流涕:“公主,您就是把小的卖了也没有这么多啊!”

    “怎么会?”公主一脸不理解的表情,“在你们离府之后不久,本宫驸马便派人一一前往了诸位的府上,一不小心就进了诸位的粮仓账房,然后顺手就拿了你们府上的账本给本宫过目。”

    她说着向一旁伸出手,荷菱恭恭敬敬地将在小案上摆放了许久的一叠厚厚的账本,一本本的递去公主手上。

    公主闲闲翻几页,那口白牙笑得又森又冷:“城南李家,这粮仓里的粮不少啊,有粗略一万石的分量……”

    李姓富贾嘴角抽搐:“那是,那是……”

    “松鹤赵家,啧,光是粮仓就有四个,你家是开布庄的。哪儿来的这么多粮?”

    赵姓富贾擦汗:“多门路子,多,多条出路……”

    “紫竹街苏家,八千石粮屯着。你家里才几口人?你也不怕生霉?”

    苏姓富贾:“小的,小的……”

    粗粗点了七八个人名,无不是擦着汗说不出一句整话,公主哼笑一声将账本一合,扬手就甩了去众人脸上,随即将余下二十多账本尽数推翻,“哗啦啦”倒一地,怫然大怒。

    “一群蛀虫!都是干什么吃的?江陵百姓都快死光了,水难不过,你们今后还想赚谁的钱?愚不可及!本宫亏待你们了么?这价钱说少了么?京城粮价不过一两银子六石,你们竟敢一两银子一石?你们这狮子口张得可真大,也不怕吃不下给撑死了?谁给你们的胆子!?”

    三十余人吓得齐刷刷跪了一地。抖着嗓子叠声就道:“公主息怒!小的们立刻便回去筹粮!”

    公主抬袖指着他们:“今日之内,交不出十万石到官府,本宫便让这江陵百姓,生啖你们的血肉果腹!”

    众人吓得腿都软了。忙道:“是是是……”

    匆匆奔出别院回了府去赶紧筹粮。

    发狠也是需要力气的,人走后公主就没劲了,顿在那里软软便往后倒,荷菱连忙扶着她坐下,递水捋背:“公主冷静,冷静……”

    公主接过茶盏往嘴里灌了几口,起身回了房去。

    这几日气候越来越冷,公主近来怕冷怕的厉害。饶是窗棂合拢,屋中放着暖炉,将整个房间烘的温暖如春,她还是坐在软榻上裹着被子便不想动。懒洋洋的没几分力气,青天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