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古代女将军奋斗史 >

第14章

古代女将军奋斗史-第14章

小说: 古代女将军奋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干菜制作成功夕穆就让大表哥帮着收了一些蔬菜,芥菜雪里红都是做梅干菜的好材料,一次做了,送给穆家亲戚一些也送给顾家庄一些。

    夕穆做的梅菜扣肉得到了一致的喜欢,梅菜也成了穆家赵家餐桌上的常用菜,村里也没什么秘密,夕穆也没准备用这个赚钱,没多久九河村三姓人都会制作梅菜了。后来渐渐地传了出去,成为本地的特产。

    梅干菜的制作也带动周围蔬菜的价格,这对夕穆没有什么影响,他们家西边的小菜园也开始种菜了。虽然已经到了冬季,南方温度也下降到十度以下,可一些耐寒的蔬菜还是可以生长的。

    夕穆不喜欢这个季节,天气有点冷,偶尔还会下雨,不过冬季到来了,竹林中的冬笋也出现了,冬笋腊肉,冬笋豆腐汤,冬笋炖鸡,各种各样的美食出现在赵家的餐桌,此时的赵家人已经看不出逃难时的瘦弱,几个小的都长得胖乎乎白净净,两个大点的妹妹已经展现出少女的风姿,母亲身体已经调养差不多了,小八喝着羊奶,胖的胳膊跟藕节似得。

    赵父的腿彻底好了,人又恢复了之前的健壮,他现在特别有精神,每日都在田地里,希望开垦出的田地明年就能丰收。

    其实家里已经不急着种地了,夕穆还是按照以前的计时方法,每个星期进山一次,如今不够急迫,每次也就去一天,总能给家里带回一些猎物,除去自家吃的多数做成腊肉到集市上去换米面粮食,加上山里的芋头,他们日子过的还不错。加上上次顾成章过来给夕穆带来一百五十两银子,卖皮甲的钱,加上夕穆存的一百两,足够家里应急,不过赵父当了一辈子农民,思想上还是家里有地心里才踏实。

    时间进入腊月夕穆去集市上买些豆子,准备腊八那日做腊八粥,不知是什么原因,最近在集市上碰到的兵勇多了起来,看来局势更加不妙,连安王都开始戒备起来。

    赶着驴车回家夕穆看到院子前的坝子上停着一辆马车,两个小厮正坐在车辕上说着话,夕穆认实这两人,是顾成章的小厮。

    “顾大哥,今日怎么有时间到家里来坐。”夕穆一进院子就看到顾成章坐在藤架下跟赵父说着什么。

    “妹妹回来了,你嫂子去南县回来给你带了些东西,我正好有事找你就送了过来。”顾成章笑着说,接着又指了指藤架边上“我还想尝尝妹妹你的手艺,呶连材料都准备好了。”

    夕穆刚才就看到了藤架下绑着七八只小猪,全都是五六斤重的。

    “那好,正巧我前些日子弄了个烤架,除了烤猪,顾大哥再尝尝别的吃法。”

第20章() 
第二十章

    “妹妹,今天哥哥过来也是有一件事情相求。”吃着烧烤,顾成章对正在烤乳猪的夕穆说,话音中带了些犹豫。

    夕穆手上动作没停,看了他一眼“大哥有话就讲,你我又有什么客气。”两人拜了父母也算是结义兄妹,虽然仪式不算特别正规,可她心里已经把顾成章当大哥了,她在这个古代男人身上体会到了男女真正平等的那种尊重。

    顾成章神色轻松了一些,“我顾家庄每年都要跟番地进行交易,每年春秋两季是交易额最高的时候,原本一直很平稳,只是这半年路上不平稳,去年回来还差点被匪人劫了,现在安王地盘内也不是特别安稳,匪患猖獗,这样的局势下,为了安全贸易也该停止,只是去年我与几个番地部族有过交易协议,如果不履行我顾家名誉将会受损,故而我想请妹妹明年开春的时候随着我顾家车队走一趟,护卫一下。”

    夕穆听了没说什么,脑袋里思索着,去一趟也没什么大不了,艺高人胆大,夕穆对自己身手越加自信,只是考虑着自己一走肯定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快的一个月慢的三两个月,家里怎么办?是不是能扔下。

    顾成章看夕穆没有拒绝,又说“妹妹随队去,并不需要耗费多大力气,我顾家也有护卫队,实力也不弱,我只怕路上遇上强人,护卫队解决不了,那时再有妹妹出手。”

    夕穆点点头,然后看着顾成章“这件事情我会考虑的,并不是妹妹推脱,而是家里如今情况,如果不安排好,我也不放心。”

    顾成章神色更加放松,点点头“这是自然。”说完不再劝说。

    顾成章走后,夕穆跟赵父把这件事情说了一下,赵父不太想女儿出远门,不过他还是很尊重女儿决定,说家里不用她担心。

    夕穆最后还是决定要去,主要她想看看外面情况,还有这里离番地那么近,她也想去见识一下,这也是很难得的机会。

    不过走之前她要将家里安排好,好在离出发还有一个多月并不着急。

    转天夕穆去了顾家庄,将决定告诉顾成章,顾成章自然很高兴,又给夕穆一百两银子安家费,等夕穆回来还会再给一百两,这价格已经是高级护卫四倍的价格了。夕穆也没推辞,拿多少钱办多少事,她也不是吃白饭的。

    那一百两银子夕穆交给了赵父,然后带着他去了后崖将那里藏钱的地方告诉赵父,算上这一百两她手上有四百两银子了,其中赏金一百两,皮甲一百五十两,还有五十多两是她进山打猎卖的猎物和皮毛得的。这些钱告诉赵父就是让他心里有个底,万一有什么事情也可以应急,这个年代四百两足够人生活的很富足了,这些钱一半夕穆让顾家给换成了金子,另外四分之一是银子,这样占地面积小好存放。

    夕穆放下手上的活,开始凿山,这是她一开始就决定好的,她们家后山是花岗岩,十分结实,盖房子在山崖下也不怕山上山石掉落,同样再这样的山上凿洞十分困难。

    但这是夕穆一开始就准备做的,而且不但凿山,她还在山壁上凿出台阶来,这山上爬满了藤类植物,这南方藤类植物,年年长,有的主干都有小孩手臂粗,力气小的都抓不住,是天然的屏蔽,她从崖下开凿,在石壁上凿出一个台阶,台阶从正房后院直升到崖顶,是个内嵌形的通道,只要没人看到下面那个入口就算把藤蔓全都砍断露出里面的山崖也看不到楼梯情况,楼梯上只有几个不大的洞,可以看到外面,这楼梯只能一人通过。

    除了这个山壁她在半山中还掏了个洞,这个洞入口跟石梯相连,在石梯一半的地方,里面不大只有二十平左右。这个地方有一半属于天然形成,属于大石落下的空隙,她并没有凿多少,大部分都是泥土,是她凿石梯的时候发现的,省了她许多事情。

    夕穆有危机感,尤其在古代这个朝不保夕,法律不健全的时代,就好像赵家原来所在的地方,那里的藩王想要征兵就征兵,根本不考虑人民的苦难,她心里一点底也没有。这个地方是她想到的安全所,那石洞里要存着粮食,居安思危,家里必须有足够的存粮,除此之外如果战争起来,遇到兵勇来袭,他们就可以通过后山通道爬到崖上面,之后就可以到山里避难,这是一条后路。不到万不得已她是不准备用的。

    至于进山以后,那就不用愁了,夕穆对山里居住完全没压力,前世她就是山里人,虽然没有现在这样多野兽,可是山里环境她还是非常习惯的,山中的山洞,夕穆几次进山都会修缮一下,那里已经成了储藏地,她还运过去基本的生活用具,其实她是不希望有用到的一天。

    赵父知道女儿做了这么多安全措施,心中涌出一股自豪,有一种我的女儿就是这样了不起这样的自豪感,可惜不能跟别人说,有点遗憾。

    为了隐藏后山的通道,夕穆和赵父又盖起一座石屋,紧贴着墙壁,有些简陋,这个是粮仓,以后家里大部分存粮就放在这里,厨房那边储藏室,就属于临时的,平日放粮用着方便。里面还可以放些厨房用具,免得都堆在厨房乱糟糟。

    储藏室靠着山崖的墙是空的,是通向崖顶的入口,在那个墙上挂着一把锤子,那个锤子就一直放在那里,谁也不让动,这是夕穆从前世公交车上得来的灵感,那个墙是空的,上面只贴着磨得十分薄的石片,储藏室其他地方都是用盖房子的粘土粘着,只有这里使用的是另外一种粘土,很脆弱,用锤子凿的话,就连夕月都能凿个窟窿。

    储藏室分三个屋子这道墙,在西屋,这里房顶上挂着腊肉,靠西墙放着坛坛罐罐腌制东西,以后就算东西多也是零碎的,那里空着也不会显得突兀。这个入口只有赵父,夕颜,秉乾知道,家里其他人是不知道的。

    赵父自从知道女儿做什么,就禁止家里几个孩子往后边去玩,总让夕颜找点事给孩子们,赵母一直照顾小八也没发现什么,不是不信任,只是将秘密保持的更加秘密。至于告诉夕颜和秉乾,是防止突发事件,夕颜平日是带着几个妹妹,秉乾也照顾几个弟弟,如果有事,父亲和夕穆又不在,他们两个就能带着孩子们转移。

    夕穆一直觉着她有点杞人忧天,整天一副要打仗了这样的念头,或许这样的准备一辈子也不会用到,可这样做了,她睡的也能踏实。

    做完这些事,也快到小年了,夕穆休息两天,就准备东西进了一趟山,这次她打了一些猎物,比较幸运的是她发现一头牦牛,这种高山上的动物,不知道怎么出现在森林里,不过从这里也能发现番地真的离的很近。

    现在是不允许杀牛的,想要杀牛或是自家牛死了都要去官府登记,夕穆来了这么久就没看到谁家吃牛肉。

    不过晋朝的牛,指的是耕牛,这种牦牛是不算在内的,所以她打的这头牛吃了不犯法。

    她打的这只牦牛很壮,卸下来的牛肉就有几百斤,这些肉一些做了肉干,一些留着过年吃,给顾家庄送去不少,穆家亲戚都送去一些,甚至田家和顾家也给了一些。人情往来避免不了。这也省了他们送年礼了。

    就在腊月二十六那天,顾家的年礼到了,很丰盛,都是非常实用的,吃的穿的,几种布料一看就是专门给夕穆的,颜色质量都适合夕穆制作衣服。顾家大嫂,还给家里几个孩子送了首饰,不是什么特别金贵的,却都花样精巧,看着是费了一番心思。

    古时候人过年花样都很多,从小年开始家里每天都按照规矩来,好在赵家在这边独门独户省了一些事情。

    初一那天赵家祭祖,祖宗的坟不在这边,赵家也只能祭拜牌位,赵父对此很是遗憾,也没有办法,还要等世道稳定些才能回去。

    按照一般来说祭祖的时候只有家中男子参加,今年赵父却立了新规矩,赵家女子以后虽然还要遵循古法祭拜,可如果有那个女子为家族做了巨大贡献,那么这个女子也可以同男子一样进行祭拜。所以今年夕穆也进入正堂拜祭,毕竟如今的赵家几乎是夕穆建立起来的。

    夕穆不太以为然,不过看到几个妹妹那羡慕的眼神,夕穆也只能接受,这就是一个时代的特色。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过了年,天气开始回暖,家里又开始番地,夕穆去森林里将母芋弄回来,今年家里的地不够好,夕穆只准备种些芋头。

    他们家所在的山下就是河流流通的地方,夕穆去看了一下,边上也有浅滩,她干脆将他们家所在的地方修了一下,一方面将河流中的淤泥疏通一下,淤泥可以肥田,他们家是没什么肥料的,这些淤泥帮了大忙了,除此之外,她也想将河水边上弄上一个堤坝,他们家可以弄个小船,这样来回县城就近多了,几乎可以直接到县城边上,速度也快,不过这个就要等她从番地回来再说。

    过了十五,顾家马队就要出发了,夕穆也做好了准备,她让夕颜给缝了一个大包,这个大包跟以前用的背包差不多,用的是那只牦牛皮,皮子厚普通针扎不透,夕颜就用顶针扎眼一点点的跟纳鞋底似得做了十来天,夕颜一直是个细心能吃苦的姑娘,平常虽然不像夕穆那么拿事,可家里的事她都处理的井井有条,这背包做的别的不说结实劲一点也不比夕穆以前用的差,而且就看那上面的缝线夕穆都怀疑这包放水里都不会漏。

    有了这个背包夕穆出门就方便了,背包的侧面有两个挂靠,一边挂着弩弓,另外一边挂靠箭筒,弩弓拆开后用一张皮子包裹,零件都在皮子里的小空间里,用的时候皮子展开,她能最快速度的组装起来。

    她的长枪拆开后放在皮囊里因为太过沉重不能挂在背包上,这个她又修改了一下让长枪横着放置。贴在她的背上,背包在上面并不影响。

    夕穆练习了几次,武器都能最快的拿出来,尤其长枪比斜背着还好拿。箭筒的位置也好,使用的时候不需要特意摘下,只要扭转一下搭扣箭筒就会横在腋下,随手使用。

    弯刀是挂在腰上的,这是明面上的武器,而且弯刀用处多,进出山都用得上。

    夕穆的衣服也是姐妹们给做的,这个三舅家的妹妹穆芊也给帮了忙,穆家妹妹平日性格腼腆,跟夕穆没说过几次话,她印象中这姑娘总是看着她抿嘴一笑,没什么话语,这姑娘其实比她就小两个月,可看起来还不如夕颜大方,只是她没想到穆芊的女红这么好,衣服都是短衣,为了行动灵活衣服是根据夕穆身体裁剪的,利落却不紧绷,有些迷彩服的感觉,穿好衣服她又在外面穿了一件皮甲,皮甲面积不大,只有胸甲和裙甲。

    以目前的条件,这样已经是很齐全的装备了,出发的时候夕穆将头发高高束起,这次她身上一点女性特征也看不出来了,出门在外还是男孩打扮更加方便。

    除去这些东西,夕穆还带着两麻袋盐,这盐是顾成章让带的,番地缺盐,其实她挺不明白的,她记着番地很多盐矿啊怎么会缺盐,可事实上就是缺盐,他们那里盐湖里的盐十分苦涩难吃,而且番地地盘划分十分明确,有的地方缺少盐湖,吃盐就十分困难,至于盐矿吃的就更少了,还有番地养的牛羊,都是食草类动物,他们不能从动物血液里提取盐,所以每过一段时间牧民也要给牛羊提供一些盐水,这个消耗也是不小的。尤其部族里的贵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