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笑拂衣归-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汉勿怪,我这三弟虽性子粗直,却是个知善恶重义气之人。这样吧,为表歉意,我派人护送你们一段。”吕兴业说完,就准备叫人过来。
李长奎赶紧开口,拒道:“不必了,本就没什么大事,我等自行离去就可。”
说罢,直接就催动骡车,带着谢家人,依次从吕兴业等人的身边,走出了巷子。
吕兴业原本有些惋惜地盯着李长奎和智通看个不休,待谢沛、李彦锦等人从身边经过时,他目中更是露出些惊喜之色。
这些人果然不一般,除去一个中年胖子和一个瘦弱小娘子外,其余四人竟是个个精彩,人人出众!
而且,就连那胖子,在这闹灾之地,都显得有些特别
“大哥,你别是看上人家小娘子了吧?”何癸看吕兴业还痴痴看着谢家人的背影,不禁开口问道。
“胡说!我是钦慕这几人的精彩出众!”吕兴业有些恼怒地说道。当然了,至于他内心有没有在看到谢沛、谢润时,起了点什么波动,这就不为外人所知了。
“大哥要喜欢,不如我带人去把他们追回来。也不亏待他们,男的就留下与我们一同做大事,女的也可给大哥做两房妾侍。”宋武早年间干过一段时间的山匪,业务能力非常之高
“你二人都住嘴!跟我这么久了,你们可看我做过欺男霸女之事吗?当初结拜时不是发誓要跟着我做好事的吗?”吕兴业板着一张白生生的俊面,面色不愉地说道。
“大哥勿恼,我二人听话就是。”宋武和何癸讪讪地说道。
谢家人离了谷营镇后,当天中午没有休息,直走到晚上,才在一处破旧的土地庙中暂时歇脚。
因此处也无旁人,大家就说起了早上的事情。
“阿锦,你们昨日听到的吕将军应该就是这吕兴业吧。”李长奎问道。
谢沛二人点点头,道:“应该就是他了。”
谢老板在他们身后,取出砂锅,从水囊中倒了些水出来,放在火上烧着。
他一边掰饼子,一边开口说道:“我看那吕什么的,仿佛也不是太恶,与咱们说话都一直挺客气的。就是他身边那个黑厮有些跳冲”
谢沛凑过去,帮忙把干硬的饼子都掰成碎末,笑着说道:“那是因为姓吕的相中了七爷和师父,自然是要客客气气地,不然还怎么拉拢人心呐。”
李长奎听了微微一笑,倒是智通“且”了声,道:“连出家人都不放过,也忒没用了。”
晚上众人吃了顿水煮肉干糊糊,然后排好值夜的顺序,就围在篝火旁,各找个位置,铺好褥子,和衣而卧。
待李彦锦值夜时,谢沛醒过来,一时也睡不着。夫妻俩就头挨着头,凑在一处小声嘀咕。
“娘子,那吕叉叉今儿看你的眼神有些不对!”李彦锦歪嘴嘟囔道。
“他看你也是那德性,估计是手下还没什么能人,馋得。”谢二娘忍不住轻笑一声,说道。
“不是,你想啊,他最后不是那啥那啥了吗,所以平日多半也是个好色的,哼,今儿差点就把眼珠粘你身上了,干脆我连夜回去,把他灭了吧?”李彦锦醋兮兮地说道。
“我怎么没觉得?我倒是觉得,若他能管束好部下,说不得,咱也能和他好好谈谈。”谢沛就事论事地说道。
“要谈也是我去谈,你不许去!”李彦锦开启撒娇耍赖模式。
“为何?”谢沛故意逗他。
“你当我傻吗?说不得你俩一谈,就觉得非常投契,就谈成朋友”李彦锦喃喃道。
“朋友也不错啊?”谢沛漫不经心地说道。
“哼,就那猪头三,若是说要和你做朋友,铁定没安好心。多半是想着从朋友变什么蓝颜知己,再然后,蓝着蓝着,就他玛绿了”李彦锦仿佛已经看见自己的脑袋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而那该死的吕姓小白脸子,就在那绿草丛中,痴痴的笑
“”谢沛先还没想明白,片刻后,才突然噗嗤一声,乐了起来。
小两口你掐我,我挠你,两个时辰的值夜时间,硬是过成了二人世界。
次日上路之后,谢家人越走越是心惊。
虽然已经听说江南闹了旱灾又闹水灾,可这都过去半年多了啊,但是一路走来,却是越来越多的荒芜之地和废弃村落。
谢厨子忧心忡忡地说道:“也不知咱卫川是个什么情况?”
又走了大半个月,他们终于到了湖白府的地界。
而让众人没想到的是,他们在房县的客栈中,竟是见到了一位熟人——卫川县令张洪文!
谢沛他们刚在客栈中要了三间客房,身后就传来一个略有些耳熟的声音:“伙计,给我来间上房,赶紧烧些热水,老爷我要沐浴。”
李彦锦和谢沛不约而同地转头看去,只见张洪文衣衫脏乱、发髻歪斜地在柜台前说着话。
谢沛与李彦锦使了个眼色,两人心有灵犀地赶紧回头,小声对谢爹等人说了几句。
待谢家人分头进了房间后,他们就把晚饭叫到了房间里来吃。
而李彦锦则快速给自己改了点装,衣服倒没换,还是老样子,然后就推开了房门。
他刚出门,就见张洪文正站在斜对过那间房的门口,冲小二嚷道:“赶紧把热水送过来啊,老爷的事,你耽搁不起!”
小二点头哈腰地应道:“李老爷您放心,肯定妥妥的!”
李彦锦听了眉头一扬,得,县令大人竟是连姓都改了,看来肯定是藏着什么猫腻了喂
何以解围?()
李彦锦下楼逛了一圈;然后就在大堂里叫了一壶茶;与客栈伙计闲聊起来。
这一聊;就让李彦锦倒吸一口凉气。原来前不久;湖白府里也生了民乱。其中有几个地方;更是被乱民冲进城去;好一番抢掠烧杀;而当地的官员要么是被乱民打死,要么则是逃得不见踪影。
李彦锦还想打听下卫川的消息,却见张洪文已经洗巴干净;下了楼来。
李彦锦见他摇摇摆摆地出了客栈,于是也把茶钱付了,不远不近地跟了上去。
张洪文出了客栈;就奔一家银号而去。
李彦锦抬头看了看那银号的牌匾;竟是高运钱庄。
说起高运钱庄,李彦锦还记得;他们当初为了抓张县令小妾和徐仲书的奸/情;从而揭开了清善庵内里的污糟之事。而二娘为了救出几个无辜女子;更是把高运钱庄当家人的嫡长子给弄死了。
那高金贵虽然死了;可他身上的几件信物却被谢沛留了下来。
李彦锦脑子里还在转着主意;就见张洪文拎了个小包袱,喜滋滋地出了银号。
看来;这是刚把银票换成现银了啊。
张洪文手里有了现钱,心情也松快不少。他已经想好了;虽然卫川县被围前;他就逃了出来。可他当时说的是要去府城求援的,因他并没带上妾侍、亲信,所以衙门中,不少人都以为县令老爷是真的求援报信去了。
此时,他之所以没有跑远,可是有着自己的打算。张县令还等着那些乱民散了之后,他就装个惨样,再溜回去。
到时候,最好是把乱民进城的事压下去。若是压不下去,他就给自己按个求援不成,拼死抵抗,奈何力有不逮的好名头。说不定上头被糊弄过去了,还能再给点什么奖励。
张县令想得很美,打定主意先在房县逗留些时日。待乱民差不多散去了,再潜回卫川。
他就是有些心疼,那些没来得及带上的金银。虽然自被贼人洗劫过一番后,他不大敢明目张胆的搜刮了。但这些年下来,多少还是存了些家底的。
只是逃跑时,多有不便。于是只带上了轻便的银票。好在这民乱范围不算太大,湖白府内的银号竟然还能正常兑付。
县令大人心情不错,哼着小调,先回了客栈。
他躲进房中,把现银与其他银票藏进了包袱之中,然后揣着三十两银子就逛青楼去了。
往日在卫川县里,他多少还要顾忌点形象,不好大张旗鼓地逛花楼。
如今改名换姓,又无人认识他,张老爷自然要好好过个瘾了。
李彦锦趁他回客栈藏银钱的功夫,把刚才打听来的消息与二娘他们说了一下。
谢沛很快也猜到了,卫川多半是出了乱子。不然这张洪文不会改名换姓躲到此地。
想到这里,谢沛对李长奎说道:“七爷,不如这样。你带着大家在此地稍待几日,我今夜就先赶去卫川看看情形。若是无事,我自然来喊你们回去。若有事,咱们也好提前有个准备。”
智通道:“那不如我去好了。”
李长奎看了看谢沛和智通道:“还是二娘去吧,她处事更周全些,若放你去了,怕你一个不忍闹出乱子。”
智通也知自己脾气太直,被叔叔说了,也没话反驳。
李彦锦虽理智上知道,娘子功夫高、为人又冷静机敏,此去应是无碍。但他还是忍不住,硬塞了好些简单易用的小暗器给二娘,算是让她带着以备不时之需。
谢沛待李彦锦跟着张洪文出了客栈后,就背着个小包袱,独自上路去了。
而李彦锦这边,远远跟着张洪文,发现这厮竟是迈着个四方步,直奔花楼而去了
李某人一见这情形,顿时气就不打一处来。好猪头,你把一县百姓置于危险之地不顾,自己却跑出来花天酒地,害得我娘子还要孤零零去查探县城情形!我李彦锦今日要不让你吃点教训,我就我就跟着我娘子姓!
于是,张老爷这顿花酒吃得极其开心,待叫了个丰腴的花娘快活了一番后,他一摸钱袋,竟是掏出了几块石子?!
刚才还在床上叫得千娇百媚的花娘顿时就竖起柳眉,瞪大眼睛,尖声叫道:“快来人啊,这儿有个没钱的死骗子!!!”
没钱的张骗子在花楼里挨了顿臭揍后,一瘸一拐地被人押着回客栈来取银子。
因看热闹的人极多,当他被人押回房中打开包袱取钱时,门口就挤了一大堆黑脑壳。这其中,可有不少是城中的闲人混混。
张洪文因自己的原因,就算吃了憋屈,也不敢把县令官老爷的身份叫破,更不好报官,只得吃了个大大的闷亏。
但从这天起,但凡张洪文上街,无论带多少钱出门,都会遭一两趟贼偷。还有那下手晚了,没捞到钱的,竟会把人拖进巷子里暴打一顿。
至此,张老爷再不敢出去招摇了。只整日待在客栈里,留心打探外面的消息。
而另一头,谢沛离了众人后,放开手脚,快速奔行。
竟只花了一日功夫,就走完了原本十天的路程。
然而,待她赶到卫川县时,却看到了上千的流民正在渐渐朝县城聚拢。
谢沛稍微观察下,就发现个不妙的事情,这些流民竟有多数都是从城外古德寺的方向而来。
略一琢磨,谢将军大致就猜测出,之前很可能是古德寺救济灾民,从而引来了大量流民。
而流民一多,恐怕就有些逼迫的意味。可古德寺别看只是个寺庙,要真论起防御力来,怕是比卫川县城要强好多倍。
这些流民估计围了几日,没得着好,这才放弃了古德寺,转头去围卫川县城了。
此时,卫川县城早就关闭了城门,而城门下,已经围了一层流民,其中还有人不断在鼓动众人,冲击城门。
而随着围堵古德寺的流民逐渐转投到县城之下后,卫川的安危也已经有了摇摇欲坠之势。
谢沛看那城门还能支撑一时,就又调头跑了趟古德寺。
果然,古德寺的围墙外也聚了一批流民。
只是古德寺中几乎都是青壮僧人,虽然他们都不是正经习武之人,可拿着木棍对付一些饥肠辘辘的流民却不算太难。除了个别心软,不忍心用力推挡之人,被流民挠破了头皮外,其他人都还神色沉稳地守在围墙和大门后方。
谢沛见状,眼珠一转,就想出个主意。
此时天色已近黄昏,围在古德寺外的流民忽听身后传来洪钟般的喊声:“古德寺诸法师见安,府城僧正司已派遣八百武僧前来护持,不日即将抵达!不日即将抵达!!”
这一道呼喊,声音洪亮,扩散到四面八方,闻者皆恍如说话之人就在身旁。
于是,仅这一喊,就把原本就生出了退意的流民们给震住了。
他们屏住呼吸,静待了片刻后,这才你瞅瞅我,我瞅瞅你,然后偷偷地朝外撤去。
既然古德寺这硬骨头啃不动,不如赶紧去县城里打打秋风吧!
流民们似乎商量好一般,短短一个时辰,竟是散去了大半。留下的,不过是些腿脚不太便利,并不打算闹事,只想依靠着佛门寺庙得点救济的老弱病残。
而此时,寺中僧人自也是听到那洪亮之音。
副寺面带喜色地想去与慧安方丈商议一二,不想,却被方丈的侍奉弟子告知,大师正在接待贵客。
副寺脑子一转,就认定这贵客必是要带着八百武僧前来支援之人。于是连忙满脸堆笑地,退了下去。
其实副寺猜得也不错,来人确实是来支援的,奈何那八百武僧不过是天上的浮云罢了。
慧安看着谢沛,眉头微皱道:“此番虽解了本寺之危,可对县城来说,怕是雪上加霜啊”
谢沛微微一笑,道:“大师莫急,我正是为了县城安危才来寻您的。”
两人低声交谈了许久后,谢沛并没再去卫川,倒是转头赶去与李彦锦等人汇合。
因事情紧急,又有夜色掩护。谢沛这一路走得比来时更急。
次日上午,她就赶回了房县,找到了李彦锦等人。
这一次,跟着谢沛同去的,就多了李彦锦和智通二人。而李长奎则带着谢厨子和他外甥女,依然留在客栈中等候。
三人一路狂奔,赶到古德寺时,已是次日上午。
谢沛连续几日夜不休不眠,脸上露出了几分疲惫之色。
李彦锦心疼娘子,有心让她在寺庙中休息,待看到卫川城外的大批流民和摇摇欲坠的城门时,也没法开口了。
当天晚上,夫妻二人再加上智通,他们绕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