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凤起连云 >

第71章

凤起连云-第71章

小说: 凤起连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长风居,予钧和明珠先看了一下楼靖带过来有关北戎的情报。北戎即将改元的消息终于传来,最终登基的居然是谁也没有料到的北戎三皇子元腾。基本上三皇子是被穆兰长公主扶持,所以北戎内部进入了三足鼎立的僵持局面。

    明珠有些怀疑:“这里面,是不是有国公爷的手笔?先前靖二爷亲自冒险跑了一趟北戎,真的只是为了打听消息么?”

    予钧不置可否:“珩舅父既然没有说,那咱们也不必问,至少现在是不必问。等珩舅父入京见到面,他应该会提一提。”

    明珠会意,北戎如今的局势其实就相当于将之前北戎皇帝病危之时的僵持情形无限拉长。这样的格局对大盛可以说是最有礼的,北戎内部越动荡不稳,自然也就越无力侵扰郴州。若是将来这样的僵持升级到为了北戎皇位的冲突,或许还能给大盛重夺祁北关的机会。

    另一方面,楼靖刚才所提到的出仕之事,那才是眼前最要紧的事情。楼家与玄亲王之间的纠葛太深,如今玄亲王上位在即,若是英国公真的重归朝堂,岂不比如今隐居江湖的更要危险十倍?

第117章 结发夫妻() 
予钧垂目:“珩舅父应该还是担心我。北戎未平,我不可能远离朝堂,避世而去。但如今的局势下,王爷尚且如此,一旦真的重新夺回祁北关,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事情,可想而知。但咱们也不必太过担心,珩舅父一定是衡量之后才做的决定,待他到了京中,自有分晓。只是靖舅父离开泮月居,我确实有些担心泮月居的防务。因为一旦靖舅父重新出仕,那就是将楼家的力量由暗转明,那么王爷若有什么想法动作,想找个名头实在不难。”

    明珠握着予钧的手紧了紧:“长公子,记得这次北戎犯境之战么。阴谋阳谋,在明在暗,又如何?一切还是要看实力。”

    予钧颔首笑道:“天下间能在此时此刻发此豪语的,也只有连云主人了。”

    明珠笑笑,并没有否认,只是起身抱住了予钧。论胸怀、谋略、气魄,她都从心里敬重予钧,他并不是没有山河万里的豪情,只是眼前到底谋算对付的是他的父亲。

    予钧将头埋在明珠的胸前,心中却是越发的安静与沉稳。玄亲王是他的父亲,但是多年来将那些仅有的父子之情也早就一点点消磨殆尽了。先前年少负气的时候,他也不乏曾有那恨不得割肉剔骨,一死以报君父的愤怒与意气,然而如今年岁渐长,娶妻成亲,一颗心是越发柔软却也越发刚硬。

    倘若真到了该刀兵相见的时候,他是再不会犹豫了。

    七月初九,晋王寿宴,正是明珠入京整整一年的日子。晋王府比之去年,更是煊赫了不少。名义上的明氏女瑾妃已经正位中宫,三房孙女明珠嫁为玄亲王府长媳,而名满京华的韶华郡君又成为了长房儿媳。这一年中虽然晋王爷并膝下二子在官位职任上都没有什么变化,但几场联姻之后,如今的晋王府越发炙手可热。

    去年明珠拜访晋王府,其实是在寿宴的转日,并不曾当着满堂亲眷宾客向晋王爷行礼。今年自然不同,明珠早早便与予钧一起过府,先去探望了晋王妃,随后才去给晋王叩首拜寿。

    晋王妃吃了几日郗老医正的方子,似乎呼吸平稳有力了些,但是也算不上太明显的起色。明珠待晋王妃休息之后又到外间细问姜嬷嬷,才知世子夫人鄯氏已经开始暗中预备一些给王妃办后事的相关物品。

    明珠皱了皱眉,姜嬷嬷忙解释道:“这也是京中的老例了,冲一冲,或许便好了。世子夫人没旁的意思,三姑奶奶莫要动气。”

    明珠颔首,轻轻吐了一口气:“恩,我大约听过。这也没什么。近来祖父可能探望过祖母?”

    姜嬷嬷脸上有些为难:“这个,王爷年纪也大了,也是来过的。”

    予钧接口道:“知道了。祖母的身体,还要嬷嬷多费心了。”向身后挥挥手,白翎便上前塞了一个红包过去。予钧自己则是按了按明珠的手,牵着她往晋王书房的方向过去,路上压低了声音:“老人家的事情,咱们所知太过有限,你先要莫要生气。”

    明珠舒了一口气,将心头升起的那几分怒意缓缓按了下去,又望向予钧:“长公子您见机好快,我也没说什么呀。”

    予钧轻声笑道:“我自己的媳妇高不高兴,我哪里能不知道。你素来都觉得祖父对祖母太冷淡了,我当然知道。只是这夫妻之间的恩怨,外人所知实在有限。天底下像皇上和皇后娘娘那样的夫妻还是少的很。”

    提到了孝瑾皇后,明珠心头也是一哂:“皇后娘娘……”但有道是子不言父过,更何况是祖辈的往昔□□,明珠就更不好说什么,只是一路过去给晋王见礼。

    到了云鹤斋,刚好便见韶华和明重山出来,夫妻二人挽着手十分亲密,只是脸上都有些不大轻松。

    “三姐姐,长公子。”成亲了这样久,韶华却还是习惯地按着旧日称呼。

    明珠笑笑:“韶华,祖父在书房么?”

    韶华郡君上前两步,低声道:“祖父心情似乎不大好,三姐姐你进去跟祖父说说话罢。”

    “祖父心情不好?”明珠微奇,一年来无论什么时候看见晋王爷,总是云淡风轻的模样。便是有些什么变故起伏,或惊或怒也往往只是一瞬间罢了,今日是他的大寿,什么事情值得这样不痛快?

    明重山和予钧也简单招呼了两句,似乎也摸不清晋王爷的心绪不佳是因为什么。明珠想了想,便跟予钧低声道:“你先跟三哥他们到前头去罢,我跟祖父单独说几句话。”

    予钧捏了捏明珠的手:“莫太急了,王爷到底也是上了春秋的人。”

    “知道了。”明珠点点头,便向内走。

    一进云鹤斋书房,便见案上铺着整幅的宣纸,只是地上丢了好几个纸团,而低头奋笔疾书的晋王果然眉头微锁,全不似往日的洒脱。

    “祖父。”明珠叫了一声,便上前去看晋王此刻所写的大字——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明珠压了压心头的浮躁情绪,含笑招呼了一声:“祖父也太笔耕不辍,这是您大寿的日子,也不歇一歇?”

    晋王并不抬头:“长公子呢?你们不是形影不离么?”

    “我叫他先去前面了。”明珠自己坐下,静了几息,忽然问道,“祖父,去年的这个时候,您到底为什么一见面就将我认下了?”

    晋王写完了这一张,似乎还是不大满意,却也没有团了去,只是换了一张纸重写,还是没有抬头,只是冷哼了一声:“当时不认你,你还来么?你上门的时候那阵仗,一脸的纡尊降贵,若是多疑了你一句,将来八抬大轿也拉不回来了!”

    明珠一噎,全没料到晋王也有这样负气的口吻,然而这倒也是实情。倘若当时晋王多说了几句,尤其是有一言一词对先母连景璨不利,她的确会拂袖而去,再不回头。

    晋王又写了几笔,听明珠并没再追问,终于悠悠抬头瞥了一眼:“你这脾气,祖传的。”

    明珠唇角一挑:“我父亲并不是这样急躁的个性。”

    晋王微微垂目,沉了片刻才道:“我是。我少年时为了求娶你祖母,也有过许多波折,那时候……”顿了顿,重新低了头写字,不再说了。

    明珠却是心中震动,这还是她头一回听见晋王用这样的神情语气说起晋王妃,犹豫了片刻,那盘旋在心头许久的话终于问了出来:“祖父,你当真对祖母有情意么?”

    “这是什么话?”晋王抬头望向明珠,清癯儒雅的脸上竟然又是惊愕又是薄怒。

    明珠直视晋王,缓缓道:“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祖父当年难道不是相思入骨么?”

    晋王眯起眼睛,凝视了明珠半晌,终于还是再度垂目:“我在遇到你祖母之前,是心仪过旁人。但子不我思,其无他人?我又如何会去恋慕旁人之妇?也太小觑于我了。只是你祖母外和内刚,我和她为了你父亲的事情,真是争执了许多年。如今你虽然回来,你祖母心里还是怪我,当初没容下你父亲,否则——哎。”

    明珠默然了片刻,便想起了之前予钧的那句话,向晋王和声道:“祖父,祖母如今日薄西山,若最后的年日也这样过去,祖父可有遗憾?”

    晋王终于将笔放下:“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你若有机会,且去劝劝你祖母罢。”

    明珠一时间心里五味杂陈,实在说不清是什么滋味。按着晋王话里的意思,二老之间冷漠不和,并不是因为他心里另念旁人,而是因为当年明湛晖出走以致全家殒身青江。若果然如此,这却又是个死局。丧子之痛,积怨多年,哪里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开的心结。更何况如今晋王妃虚弱至此,每日里也说不了太多话,若真要劝解祖母,免不得先要重提青江之事。那样的大伤大痛,以如今晋王妃的身体状况,还是不提为好。

    待得晋王寿宴结束,回长风居的路上,明珠心里还是有些难过。予钧大致问了两句,也就明白了,便将她揽进怀里,温言安慰:“这个事情,其实以前我大略也略有耳闻。毕竟飞云郞离京是大事,晋王府内的风波也是有传出来一些的。按着珩舅父的说法,晋王为人精明之中多少带了些凉薄,若不是你父亲离京而去,晋王如今在朝政上的影响力绝不是仅限于此。但王妃慈爱温柔,并不如晋王爷这样对子女狠得下心。二老有所争执,也是常情。但郗老医正说了,王妃多年积弱,便是有天神金丹,调养也需要些时日,你还是莫要太心焦了。”

    明珠沉默了一会儿,在他怀里抬头仰视:“咱们将来也会这样么?”

    予钧失笑,将她搂的更紧些:“不会的,真有些什么变故,咱们也不会离心。因为你会听我的。”

    明珠静静看了他一回,便认真地点点头:“恩,我听你的。”

    予钧低头深深吻下去,马车内又是一片温柔春光。

    车外的白翎等人满心都是无奈,习武之人的耳音太好,此刻就尴尬的很。

    不过么,白翎偷偷从身后看了一眼寒天,素来没有什么表情的冷面少年,似乎耳朵有点发红呢?

第118章 喜上加喜() 
晋王寿宴之后没几日,便是举国同庆的万寿节。予钧手中的羽林卫势力已经从禁宫防务进一步扩张到了京策军编制,毫不夸张地说,此时此刻的盛京城,至少有三分之二是掌握在予钧手中。

    但这权力背后自然就是千斤重任,几乎是从晋王寿宴结束的当晚,予钧虽然没有留宿在羽林营里,但长风居内外书房始终有人进进出出,朝堂上三公九卿的觐见,外省文武百官的贺礼,禁宫皇城的安全安定,尤其元德太子如今继续卧病的东宫正殿,更是针插不进,水泼不通。除此之外,京策四门的盘查,京城夜间的宵禁,还有朝元猎场中为了田猎大典的各项预备,予钧每日都是从睁开眼睛便一路忙到深夜。

    玄亲王间中又派姚略过来问过话,直接被萧佐拦在外书房,三言两语一盏茶,半刻钟都不到就送出门去。而长风居的内书房,更是从先前的两条书案对坐,直接改成了一张极其宽大的书桌,什么书柜博古架一律改成比腰更低些的矮柜,三面墙上都挂满了地形图,门前虽然还有侍女侍立端茶倒水,但这个侍女也只限于明珠最贴身的白翎澄月等四人,并且昼夜不分,随时都有八名持剑侍卫守卫。

    在这个过程中,明珠的属下也跟予钧的直系进一步融合,稳重持中的燕衡与展琮被调进羽林营,燕衡跟着予钧,展琮跟着明重山,谢季淮带着韩萃去禁宫防卫,又加调了四名连云帮好手暗中加强对东宫的监控。京策的四门则是南隽和石贲带着展翼等人过去驻守,长风居的外书房已经变成了聂毓之和萧佐的主要公务地点,长风居的正房内宅则是与先前明珠在江淮的居处一样,白翎和寒天联手主持,连予钧出出入入,都调动了连云中的护卫随行支援。

    忙碌到了这个地步,予钧每天最多只睡两个时辰,明珠自然也在旁协助,整个长风居都忙碌得像陀螺一样,相比起予钧肩上的千斤重担,进献给睿帝的寿礼也算不得太大的事情了。每天送到二人跟前的密报就有一大叠,至于顾王妃送什么、三少夫人如何风头日盛,二少夫人与五少夫人如何关系渐远等等后宅女眷之间的那些琐碎心思,连白翎澄月等人都没功夫在意,一概丢给染香那边整理打发。

    到了七月十九,便是睿帝的寿日。与去年一样,宗室贵戚的女眷们都要先入宫拜见孝瑾皇后,但明珠如今不再是晋王府的三小姐,而是晋王府的长媳,自然要随着顾王妃行动。

    到了昭阳殿,便见孝瑾皇后的精神似乎已经恢复了一些,除了从原先的一品妃子礼服换为了正黄色的金凤礼服之外,温和安详的面容神态都与去年其实没什么太明显的分别。

    “母后今日精神倒好多了。”行礼既毕,顾王妃便含笑开口寒暄。

    孝瑾皇后颔首:“近日又换了郗老的方子,精神果然慢慢的好些。见效好像慢些,却稳的很。”

    顾王妃赞赏中带了些惋惜:“郗老医正果然是妙手回春,医术无双,只可惜告老的这样早。”

    孝瑾皇后摆摆手:“郗老年纪也是大了,哪里再经得起太医院的轮值辛苦。如今的太医们也是好的。对了,听说予锋的婚事要定下来了?”

    提起此事,顾王妃更是笑容满面:“回母后,是要定下来了,儿臣今日进宫也是想跟母后讨个恩赏。宣威将军府的鄯家姑娘实在是落落大方,又端庄又讨喜,又是晋王府世子夫人的侄女,您看这亲上加亲的喜事,能不能添一道赐婚的明旨,再喜上加喜?”

    顾王妃这话说完,身后侧妃明湛嫣与另一侧的明珠几乎同时向顾王妃望了过去。

    这个想法倒是很有玄亲王如今的急躁风格。只是,昨日的邸报才刚说了元德太子如今病势更加沉重,如今睿帝大寿规格不减那是因为卑不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