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凤求缘:一人心两厢情 >

第30章

凤求缘:一人心两厢情-第30章

小说: 凤求缘:一人心两厢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公公领命上前,取了圣旨后,又再恭恭地退了出去。

    圣旨颁布下去后,三王爷承铜被封怡亲王,七王爷承玉被封玉郡王,就连在遵华守陵的六王爷承楚也被封为恂郡王了,除了还被关在天牢里服刑的老大与老二两个外,其它各位王爷皆有封赏,爵位官职此处不再一一详述。

    梅儿由带发修行的小尼,还俗成了御前丫鬟后,几乎天天与皇上见面,时日稍长,她便对皇上的起居日程和脾气秉性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皇上每日大致是这样的:卯时晨起,洗漱、更衣;辰时前要去慈宁宫向母后皇太后请早安(即是天夏帝朝的正宫皇后),回来后,早读实录、圣训等治国典籍,巳时前用早膳,然后换上朝服上朝理事,直至午膳前毕。

    午后则无定数,除了偶尔召见重臣商讨国事外,大多是在各种消遣中渡过,不是邀皇七弟玉郡王在暖阁中对弈,就是和嫔妃们一道看看歌舞姬的表演,再或是到戏园子点一出戏来看。申时用晚膳,饭后由敬事房的公公送来嫔妃们的绿头牌,供皇上挑选中意的人当晚侍寝,每日大概齐都是这样往复渡过的。

    最令梅儿感到尴尬的是,皇上每次召幸嫔妃侍寝时,她有时也要当值伴驾在窗根下候着,夜深人静的就难免会听到龙床上皇上与爱妃之间的软语温存,甚至是云雨交欢之声。当她第一次听到时,羞得梅儿面红耳赤,得真想找个地缝穿进去,于是使劲儿用手掌捂着耳朵,生怕听了会乱了心神,回去后便向菩萨焚香告罪忏悔。

    可如此许多次后,也就渐渐习惯了,甚至光听声音,便知床上是哪位妃子在侍寝,要是排序的话,叫声最浪的便属宸妃娘娘了,奇怪的是和皇后在一起时,往往没什么动静。

    妙竹性情冷傲,不喜欢与其他宫女交往,可时日久了,与大家熟悉后,宫女们闲磕牙时,也难免会拿她开些小玩笑。口无遮拦的会说:“哟,瞧梅儿妹妹头上脚下都这么漂亮!水灵灵的像一朵鲜花似的,小心晚上公公来,把你背走送到皇上的龙榻上去!”言罢笑作一团。

    不等梅儿还嘴,也会有好心肠的姊妹替她挡驾道:“烂舌头根子的,什么人都敢玩笑,盼着你将来嫁个粗、大、麻、黑、壮外带连鬓胡子的汉子,像黑瞎子一样舔你的脸,免得你胡咧咧!”

    类似以上这些情形也算是宫女们之间的俏语谑娇音吧!梅儿听了只得无奈地摇头,下次只想着躲着这些宫女、姑姑们远些便是了。

    梅儿开始时还不以为然,总以为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差不多都是这样的,可时日一长,才慢慢从他人口中了解到,一国之君能做到如此勤政,实属难能可贵,所谓圣明君主也不过如此,这才对皇上开始肃然起敬、刮目相看起来。

    皇上在梅儿的眼里是一位老成持重、平易待人的好皇帝,而梅儿在皇上看来,除了是一个俏丽单纯、乖巧文静、身怀绝世武功且有明辨事理的丫头,主仆关系融融恰恰、相得益彰,此等情形,就连在御前侍候许久的老人儿裴公公都感到有些嫉妒。

    是日,乌太后身边的眸月姑姑忽然到清心殿来找梅儿,说太后有事让她过去一趟,梅儿当时也没多想,便随她去了。

    梅儿与乌太后虽有亲戚,却因地位悬殊,平时少有来往,这还是梅儿入宫后,太后第一次主动找她。

    梅儿来到寿康宫,见姨母乌太后神色黯然,一问才知是家中传来噩耗,父亲郎灵阿因久病不治,已于三日前辞世了。

    梅儿闻言顿时哭得昏天黑地,一连数日不能自抑,就连好姊妹逸芙和媱儿两个来劝也无济于事。

    皇上时常见她暗自神伤落泪,心里很是怜惜,一日趁左右无人,将她叫到近前安慰道:“听太后说你家里出了事,望你节哀顺变,朕知道你心里难过,可也不要哭坏了身子才好。”

    梅儿蓦然点了点头。

    皇上又道:“自你从江南返京归来,还没回过家吧?朕替你算了下日子,过几天入伏时,按宫里的惯例,朕是要带着后宫嫔妃们到京郊明春园避暑的,那时刚好是你先父的‘五七’祭日,趁这机会回家去看看吧!”

    梅儿听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感激得泪水簌簌而下,赶忙跪地叩首谢恩。

    皇上道:“先别忙着谢朕,若说这事本不合规矩,因此切对外不可张扬,如有人问起,你便说是替朕外出办事的,记得当日便要赶回来!”梅儿重重点了点头。

第68章 归家祭奠() 
皇上准许梅儿暂离后宫回家奔丧,此事对他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巧施恩惠而已,可在梅儿看来却极其难得的恩典,要知道,但凡进了紫奥城后宫里的女子,便如同被与世隔绝了一般,若想要与宫外的家人通信或是见上一面,都是被明令禁止的,想要出宫,更是比登天还难,除非亡故或是违反了宫规被勒令驱逐的。

    此规矩要一直等到年纪至二十五岁出宫时方可废止,而梅儿此时入宫还未满一个月就得到了皇上的特别关照,这实属是极难得的,叫梅儿怎么能不感激涕零呢。

    转眼盛夏七月已至,皇上果未食言,趁着与后宫嫔妃出宫前往明春园之际,准假让梅儿回家奔丧探视。梅儿叩别皇上,拿着小秋子给她的自家住址,忧心重重地赶回家去。

    待梅儿一路打听寻到先父的墓地时,见家人早就披麻戴孝的在那里祭拜着,梅儿赶忙奔了过去,一头跪在先父墓碑前,哀嚎道:“梅儿不孝,女儿来迟了”说着瞬间就哭成了泪人一般

    午后,梅儿与家人一块儿回家用饭,见此时他们所居的宅院虽没当年父亲做尚书时华丽显赫,却也是高强阔院,心中稍感安慰。当她见到满院子的梅树时,心中一凛,听娘亲说,这是父亲特意为她栽种的,临终前还一直念叨着梅儿的闺名,如此不尽又生伤感,大哭了一通。

    好容易止住哭泣,与家人围坐叙时,梅儿听娘亲说她已决定去报国寺出家为尼了,梅儿见娘亲心意绝决,也就没再多劝,还说请娘亲入寺后,帮自己将寄放在那里的九难师父的骨灰妥善安葬了,以了却她师父临终时的夙愿,乌氏听了点头答应下来。

    梅儿后又分别与两位姨娘和兄、姊说了许多亲近话。对长兄说:“家里今后就拜托他多多费心照料了,盼他能早日成家立业,光耀郎氏门风。”又拉住长姊的手说:“自己回去后,会特别留心帮姊姊找个富贵人家的,必不会让姊姊嫁出去后受一点儿委屈。”

    说这话,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梅儿忽想起曾答应皇上当日务必要赶回去的,于是只得与家人洒泪惜别。

    梅儿离开村落后,施展凌云轻功,才入夜不久便赶回了明春园中,后匆匆换好宫装去向皇上复命。皇上见她回来,很是喜悦,简单问询了几句,便让她早点回去歇着了。

    数日后,皇上见她还总闷闷不乐的,,较以前比,话极少判若两人,为了让她早日走出阴霾,皇上突发奇想,决定安排一次围场狩猎,当然,对外可不能说是为了自己身边儿的丫鬟举办的,只说请几个皇家兄弟来活动下筋骨,也是想顺便看看骁骑营的骑射!

    明春园方圆广大,园内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当然也有各色花林、假山、湖泊、小岛等等,园子北部与狮子岭接壤,那里有山林、草原、牧场、河流,一派天然原始的风光,是专为让皇上闲暇时,练习骑射,操练禁军骑射用的。

    皇家围猎通常选在秋季,这时虽还是盛夏时节,可既然是皇上突然来了兴致,拍板决定了的事儿,谁还敢说出半个不字呢。

    此次围猎,皇上还带来了四位曾诞育过子嗣的嫔妃和她们的子女,四位嫔妃们分别是:曾诞育过大皇子的皇后娘娘乌秀怡,孕育过二皇子的宸妃娘娘辇赤芍,诞育了三皇子的齐妃娘娘齐月芳;还有一位是诞育了次公主的莫贵人。

    另外不得多不提的是,嫡王妃乌氏,也就是当今皇后乌秀怡的亲姊姊,在承汉做郡王那时,因生产长公主遭遇血崩,母女俱亡,当时王爷伤心欲绝,甚至闹着要去五台山出家,这怕是王爷此生做的最疯狂的一件事。

    其实,也难怪王爷如此,据说这位传说中的王妃,性情温柔、善解人意、姿色绝伦、能歌善舞、通晓音律、诗词歌赋无一不精,承汉对她至今仍是念念不忘,这也是将她妹妹乌秀怡娶进府中,后又封为皇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一位是诞育了皇四子的侍妾桂氏,也是因生产时不幸难产而死,好在孩子存活了下来。据说此女模样极丑、出身微贱、性情顽劣,总之处处与王妃乌氏形成鲜明对比,如果将嫡王妃的光芒比做天上的明月,那桂氏便连虫尾的荧光还不如。

    皇上至今共有过四位皇子和两位公主,不幸的是其中大皇子、二皇子和长公主早殇。大皇子出生满周岁时,突发风疾而死,皇后时至今日仍不能释怀,每每看到别人怀上孩子便深恨不已。而宸妃娘娘怀的二皇子却是胎死腹中,宸妃因此总觉得是皇后在背后捣的鬼,可又没有切实的证据这也是她们貌合神离的重要原因。

    齐妃诞育的三皇子启时总算还好,至今已年满十五岁了,只是启蒙晚、较愚钝、学东西非常吃力不说,且好容易记住了,过不多久又会忘记,这令皇上和她的母妃以及授业老师都是大伤脑筋,每次皇上瞧看他的课业时,都要忍不住痛斥他一番。

    四皇子启隆今年十三,天资聪慧、骨骼清奇,十一岁时,皇上曾有意带着他为先帝背诵过“论语”,非但流畅,还阴阳顿挫、一字不差。此举颇得天夏帝所喜爱,也为皇上能顺利继承皇位增加了不少的筹码。

    可令人不解的是,自从皇上登基时起,便对这位四皇子的喜爱一落千丈,后来还甚至厌烦他呆在自己身边,直至把他从紫奥城中赶到了明春园去了,只留下个年老的乳母嬷嬷在身边侍候着,除了吃穿用度暂还不缺外,再也不曾理会他的学业进境了。

    父皇对他前后如此巨大的反差,若是换了旁的孩子,定会自暴自弃、整日怨天尤人去了,可四皇子启隆却对自己丝毫未曾松懈过,反而是更加用心刻苦地读书,还机缘巧合的寻到了一位自愿教他武功的师父。他只坚信一条,我此时不被父皇喜欢,定是自己做的还不够完美,等我学有所成之后,将来父皇一定还会重新喜欢上自己的。

    再说说皇上眼下唯一的公主——怀恪,她今年八岁,到是个乖巧伶俐、挺讨人喜欢的女孩子,可美中不足是身体一直不够康健,时常闹个小病什么,各种补药常年不断。她的娘亲莫贵人和桂氏一样出身微贱,最初只是宸妃的陪嫁丫头,所不同的是她相貌姣好,还颇有心计,从前在王爷府时,依附在宸妃身边寻求庇护,皇上登基后,被晋为贵人,总算是母凭子贵、出人头地了。

第69章 骁骑演练() 
狩猎这一日,天气晴好,厚厚的团云如巨大的棉絮一般半遮着烈日,加上山风徐徐刮过,因此还不算炎热。

    从行宫出发前,皇上对梅儿道:“按理说朕围猎时,本不该带着个丫鬟服侍左右的,而你却不同,你会功夫,不但可以帮着朕一块儿打猎,还可近身保护朕的安危。”言罢,叫裴公公取来一套行围打猎的衣裳叫梅儿即刻换上。

    梅儿应声下去换装,少时,见她身着一套月青色琵琶对襟束腰长衫,足蹬高腰雪豹皮靴,发束长辫的模样再次出现时,叫皇上眼前一亮,脱口赞道:“果然好看,英姿飒爽又不乏温柔气质!”

    梅儿只额首报以婉婉一笑,此时她并不知道,眼下这一切都是皇上着意为自己筹划的,她还只道这不过是皇家每年一度如期举办的活动而已,也没多想,便跟在皇上身边,加入仪仗卫队一块儿出发了。

    皇家出行仪仗的排场自不必多说,定是奢华威严、气势庞大的,只见大大小小的车仗、轿辇接连不断,再加上宫女、侍卫、随从、宦官。骑马的,坐轿的,步行的,各色旌旗、伞盖点缀其间,远望去延绵数里之遥。

    待走近围场,梅儿乘马紧随皇上其后,见广大的青天碧草之间,旌旗招展、鼓号合鸣、许多身着各色战服的军卒们,正整齐的列阵立在那里,密密麻麻的足有万人之众,个个都是人高马大、枪明戟亮,庞大恢弘的阵势好不威武,任谁只看了一眼便要热血沸腾,彷佛立生要随着大军冲到阵前去厮杀一般。

    此时,诸位皇亲们早已提前到场了,众军见皇上驾临,纷纷扳鞍下马与士卒们一起高呼着给皇上行礼问安,声势浩大震天动地,这还是梅儿有生以来首次见到,不知何时,那萦绕在心间的阴云,早被驱散了。

    接下来,皇上开始同各位皇亲、嫔妃们,一起观看了骁骑营的军演、骑射。

    此次来参加军演的京师禁军军,就只骁骑营一部,另外的枪炮营、藤牌营和步兵营等均未参加。骁骑营此前一直是由皇舅九门提督乌比咄管辖的,自皇上登基后,乌比咄被提拔为军机大臣,负责掌管全国的兵马调度,参与议政,可谓一步登天。他以前的位置则由三王怡亲王承铜接管,怡亲王对皇上也算忠心耿耿,上任后,治军有方,奖惩分明,深得皇上信赖。

    骁骑营的演军整齐划一、骑射技艺更是身手不凡,待全部操练完毕,皇上龙颜大悦,立令犒赏,众将士闻听,均是群情高昂,军威大振,三王承铜带头拜下,与手下们齐呼:“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皇上见了不尽朗声长笑,此情形也感染了在场所有的人,连此前一直抑郁寡欢的梅儿,也绽开了难得的笑颜。

    次日,几位嫔妃、郡主和皇子、公主们在行宫左近玩乐,而梅儿则开始跟着皇上及几位皇家兄弟进林场行围打猎,此后数日都是如此。

    所谓围猎,通常是由百千名兵丁合围成一个数里大的圈子,敲锣打鼓驱赶着将狼虫虎豹向中心空地上靠拢,再由王公贵族、皇亲国戚们用弓箭逐一射杀,最后选一吉日大肆庆贺一番便算了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