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凤求缘:一人心两厢情 >

第14章

凤求缘:一人心两厢情-第14章

小说: 凤求缘:一人心两厢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儿听得十分入神,道:“想必那女婴定是玲珑了?!”

    玲蓉点头接着说道:“是啊!父亲因得了这棵瑞香树,生意才逐渐好了起来,以至于有了今日的瑞香庄园,我父母都很喜欢玲珑给我们家带来的福运,因此带她如亲生女儿一样,还特意将她的名字里也带了个玲字。”

    玲珑在一旁含泪说道:“小姊一家待我极好,若非那日老爷将我带回家中抚养,我必然要饿死在荒郊野外了!如今我和小姊同吃、同住、同上学堂,和二小姊也没什么两样!每当到了清明或忌日,老爷还总是不辞辛苦地亲自带我去娘亲的墓前拜祭。”

    玲珑说话时,眼中充满了感激之情。梅儿也为这一家人的义举深深感动道:“好人自有好报!穆姨父如此的行善积德,将来的福邺必还多着呢!”

    三个姊妹正说着话,忽听有下人进来禀报,说是老爷和夫人有请两位小姊都去前厅,是来的贵宾要封赏老爷当官职,让全家都去一道谢恩呢!

    玲蓉听了说好,于是梅儿、玲蓉、玲珑、逸芙四个姊妹一齐走出闺房,才到后堂院中,见娘亲乌氏也已经穿戴齐整了和穆姨母在等着她们呢。自此亲眷们都汇到一处,边说笑着边向前厅走去。

    走在路上,玲珑悄悄告诉梅儿说,方才她去厅里请夫人时,被里面的大人险些误认成是姊姊了呢?可见我们还有几分连相呢!梅儿听了心中一动,忙问所说的大人的长相,玲珑说马上就能看到了,还用我说什么。

    梅儿跟着穆家人后面往大厅走来,远远就听见里头有个熟悉的嗓音正高声谈笑着,似乎是四皇子承汉王爷,梅儿更加纳闷:不会这么巧吧?难道穆府今日请来的贵客,居然就是王爷不成。

    梅儿怀着好奇心进到房内,寻声翘首故意往主宾席上一瞧,中间那人可不是正是王爷承汉,还是谁了。

    此时只见王爷一身杏黄色锦缎常服,胸口肩头几簇团龙图案尤其亮丽,雍容富贵之气周身环绕,举手投足之间尽显皇家威严,比在木棉花山谷时,显得更加成熟稳重了。

    逸芙眼尖,一眼看到了了因师父和妹妹逸蓉也在里头,忙走过去相见。

    这会儿,王爷正在同身边儿的人说着什么,随手拿起茶杯想要饮茶时,不经意间朝梅儿这边儿瞧了一眼。当王爷在人丛中见到了一身花团锦簇,眉心一点梅花的梅儿时,顿时凝住了神色,二人四目相对了片刻,梅儿慌忙将目光怯生生收了回去,额首含羞而立。

    王爷怎么也没想到,居然能在此地见到梅儿,真是喜出望外,见他仰面哈哈一笑,然后对着安庄主夫妇说道:“既然你府上的家人都到齐了,那裴公公,你就将皇上圣旨,当众宣一下吧!”

    王爷话音才落,见一位身穿宫中锦袍,手持拂尘的中年宦官,出列上前一步,清了清嗓子,朗声依次叫在场的功臣接旨听赏。

    原来王爷此次江南平叛之行,取得节节胜利的捷报早已传入京中,皇上得知后大喜过望,当朝对着群臣的面,亲下谕旨,决定犒赏四皇子以及几位协助平叛有功之臣。

    其中江浙巡抚兼总兵的辇耀天被晋升为闽浙总督,管辖福建、浙江二省,权力提升何止一倍。至于其余参与平叛的军士,均皆有封赏,此处不再一一详述。

    王爷一时高兴,决定将为此次平叛提供了大量军饷的安逸怀庄主也一并嘉奖,当即封为松阳县县丞。这县丞只是正八品的小官儿,可对于世代都与仕途无缘的安家来说,已经是格外福气了。

    那宫里来的裴公公,宣读完圣旨后,人人脸上都添了喜气,穆逸怀当下决定就在庄中大摆酒宴,犒赏三军,以示庆祝,众人齐声说好。

    酒席宴间,梅儿和娘亲知道王爷此时已经辨认出了她们,因此不得不一起去向王爷敬酒赔罪,多谢王爷一路上的照顾,并说当初隐姓埋名实在是有难言之隐,恳请王爷高抬贵手,放过她们母女私自逃逸之罪。

    王爷仰头饮下一大杯酒后,大笑道,其实他一早就知道你们母女的真实身份了,只是那时还不便说破而已,并告诉她们说,先放心住在这里,等京中那事平息了,他自会想办法向父皇说说好话,帮他们郎家摆脱困境的。

    梅儿母女听王爷说了这样的话,真是感激得不行,双方又再说了几句闲话,才又各自归座去了。

    堂上推杯换盏,厅门外庄院里,这时又来了一辆彩棚马车,待车子停妥,两个丫鬟搀扶从车轿上下来一位花姿招展的千金小姊,见她不到二八的妙龄,身披描绘着芍药图案的蓝色套裙,见她莲步轻移,真是风情万种、美艳不可方物。

    此女名叫辇赤芍,是辇耀天的亲妹妹,此次是特意来为见王爷一面的。当她被丫鬟簇拥着前脚一踏入堂中,席中的辇总督便一眼瞧见了自己妹妹,连忙放下酒杯奔过去,将她接了过来,当即介绍给了王爷认识。

    王爷见她还真颇有姿色,又是第一功臣的亲妹妹,自然是格外亲近,忙叫拿把椅子坐在自己身边。

    此女到是非常落落大方、毫不拘泥的样子,此后便一直坐在王爷身边,频频娇声向王爷劝酒,王爷到是来之不拒,居然是个海量。

    王爷微醉后与她眉目传情,后文中书说他们成就了好事,此处一语带过。

    酒过三巡,梅儿母女作为安家的远亲是不必陪酒到最后的,跟着热闹了一会儿,就要请辞回去了。穆夫人挽留了两句,见她们执意要回去休息,也就随她们去了。

第32章 魔女驾到() 
瑞香山庄举办的庆功酒宴,从午后申时开始,一直持续到夜幕掌灯时分还没有散去的意思。梅儿母女半主半客的跟着穆夫人应酬了许久,觉得有些累了,请辞打算回房早点歇着去。

    母女二人走出正厅门,才下石阶,刚要转去后院,忽听远处传来巡查戍卫的断喝声:“什么人?胆敢擅闯山庄,还不速速报上名来”

    母女俩扭头寻声举目望去,见庄园院门方向,高高的篱笆墙外,飞身纵跃进来了两条人影,只须臾间便来到近前,脚尖着地稳稳地落到院子当央。

    梅儿见她们身法轻灵,轻功之高前所未见,心知来者不善,不是对王爷不利的刺客,怕也是庄主的仇家,一面忙将娘亲护在身后,一面借着灯笼火把的光辉定睛瞧去,这才看清是一老一少两个女子。

    那年老的头发花白,年纪应在五旬开外,身着灰袍,头裹乌巾,气韵宛若一位得道女尊;另一位却是个妙龄女郎,衣衫光鲜艳丽,丹唇妙目、形容妖媚,尤其是她那一头如瀑的赤发,甚是扎眼。

    此二女均是背后斜插着一柄长剑,长长的剑穗随风飘舞,正是前朝的九公主华璧薇和她最小女弟子薛姚莉。

    不多时,庄子里巡查的戍卫,闻讯有不速之客闯了进来,都举着火把叫嚷着从四面速速聚拢而来,并亮出家伙将她们团团围在中间。一时间,原本安逸、祥和的瑞香山庄,登时气氛异常紧张了起来。

    华璧薇和薛姚莉师徒二人晓是艺高人胆大,面对兵丁们的重重围困,面上毫无惧怕之色。

    薛姚莉抬手“刷”地抽出背后的赤炎剑横在胸前,轻蔑地环视了一圈,娇叱道:“尔等不要轻举妄动,我们此次拜庄,并非是来寻仇滋事的,千万不要逼我们出手伤人。”

    这些戍卫大都参与过围剿琼花会的行动,知道她们师徒二人的手段厉害,那利剑挥舞之下,血肉横飞的情景还都历历在目,因此不敢上前轻易动手。

    华璧薇见状冷哼一声,忽然气沉丹田,开口朝厅内朗声喝道:“九公主在此,屋内的列位仇家还不速速出来一见。”

    这一嗓子犹如晴空打了个霹雳,直震得在场之人,都是耳鼓嗡嗡作响,甚至连厅内餐桌上的酒杯都震爆了几只,原本正在推杯换盏、嘈杂喧闹的大厅,顿时鸦雀无声。

    厅内之人这才知道有强敌来犯,哪儿还有心思喝酒,忙都放下酒杯纷纷起身离席出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爷听说是九公主来了,面色一怔,将手中酒斛往桌上使劲儿一顿,拍案而起厉声喝道:“好大的胆子,居然敢自己找上门儿来了!走,咱们会会她去!看看是不是三头六臂的女魔头。”

    王爷言罢,毅然抬腿大步朝厅外走去,了因和辇耀天两个见状,忙都紧随其后护佑着以防不测。

    众人来到厅门外的石阶上,辇总督一见院内站着的二人果然就是琼花会的教主和她的小徒弟,气得虎目圆睁,“蹭塄”一下从肋下抽出佩剑,高高举过头顶,张口就招呼着手下杀将过去

    随着辇耀天的一声令下,兵丁戍卫们哪儿敢怠慢,都举起兵刃叫嚷着如群狼般冲杀上来。

    姚莉见状左手掐了个剑诀,右手挺剑就要迎敌。

    华璧薇则不慌不忙将手臂往空中一扬,数十枚萤光从她掌心星星点点四散开去,在半空划出无数道色彩斑斓的光弧,都放佛长了眼睛一样,正中冲过来的戍卫们身上。

    只听“哎呀”之声不绝于耳,十数名戍卫“扑通、扑通”纷纷东倒西歪扑倒在地,后面的人见状大惊失色,都慌忙止住脚步,再不敢向前半步了。

    梅儿在一旁看得怦然心动,忍不住暗自击掌赞道:“这可不正是逸芙在荷花湖救玲珑时所使的拈花指功夫么,想必眼前看到的景象便是此神功的最高境界——隔空点穴了,真是叫人大开眼界啊!”

    而在王爷身旁的了因和芙蓉姊妹自然也和梅儿是一样的心思,了因悄悄凑近王爷耳边,耳语道:“我师父她老人家功夫深不可测,咱们还是不要和她硬拼的好。”

    原本凶险万状的场面,给华璧薇出手轻易镇住,随后见她“嘿嘿”冷笑两声,轻声说道:“这只是小惩大诫,本公主劝你们还是不要轻易动手的好,莫说是你们几个泛泛之辈,就算场上再多十倍的人马,又乃我何!不是本公主吹嘘,在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的首级这点把握还是有的。”

    王爷见她虽是一个年过百半的妇人,可面对重重围困,却丝毫不见她有半分慌乱的神色,泰然自若之下,大有反客为主的架势,心知她此话必定是不虚的,遂叫辇耀天先不要急着强攻,静待时机。

    辇耀天急命部下都退开一旁,并偷偷叫弓弩手在圈外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来个万箭齐发。

    华璧薇见兵丁都退开了,接着说道:“还算有几分自知之明,今日我可不是来寻仇的,只是想来见见那位从京中远道而来的四皇子勇王爷,想当面问他几句话。”

    王爷见她点名要见自己,于是将胸膛一挺,随即就要站出去与她答话,此举被众人拦住,都怕他有危险。

    王爷摆手笑道:“无妨,本王其实也早想当面会一会这位前朝的鼎鼎大名的九公主呢!”王爷说着大步出列,目光直视华璧薇道:“本王在此,九公主有什么话要问,只管当面讲来。”

    当华璧薇看到承汉王爷时,着实吃惊不小,暗讨他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却能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琼花会,只用一朝的功夫便打得落花流水,若非此时亲眼见到,是断然不会相信的。

    又见他身材挺拔、正气凛然,眉宇间隐隐透出一股王者之风,于是紧眉拱手问道:“你就是那位剿灭了我琼花会的四王爷,夏承汉?”

    王爷回礼道:“正是本王,早闻九公主的赫赫大名,今日相见真是三生有幸啊!想必公主此次前来,是要给你死去的教众讨个说法的吧?本王只有一句,有什么冤仇只管向本王讨要便是,不可伤及无辜可好?!”

第33章 唇枪舌剑() 
华璧薇冷哼一声道:“勇王爷也忒小看本公主了,我岂是那不明事理之人,本公主行事一向光明磊落,绝不会在背后害人,更不会浑下杀手殃及无辜的,咱们两人各为其主,阵前见真章,如今我的琼花会已经败了,一切就都随它去吧!不过我且问你,你夏氏一族强取豪夺我华家的江山后,坐得就那么安稳么,难道就没有一丝愧疚?”

    王爷听了她的问话,表情从容淡定,似乎早知她有此一问,公主话音方落,他便不假思索地回道:“公主此言差矣,你大华国数百年的基业来之不易,而你到了你父皇一代却只知安享太平、坐吃山空,弃民生、社稷于不顾,如此才将大好河山最终毁于一旦的!”

    公主闻听气往上涌,厉声反问道:“岂有此理!照你这样一说,难不成还是我华家的不是了?可再怎么说,这江山也是我华氏传承的,岂有容你们夏氏来掌管的道理?”

    王爷“嘿嘿”一笑道:“话虽不怎么中听,可总归是天道循环的结果!想你大夏朝末年,吏治紊乱、宦官持政,贪官横行,灾祸不断,百姓们早已怨声载道,可你父皇却在宫中沉迷酒色,充耳不闻,以至于令各地义军纷纷揭竿而起,诸侯割据,战火连绵不断,若非是当年我大夏族及时南下统一了江山,怕是到了今日九州之内还是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呢!”

    梅儿此时一直留在原地,眼看见他们两人的一问一答、各执一词的,作为旁观者,她也在掂量着双方的是非曲直,孰对孰错。梅儿想:若单从前朝公主的角度来看,夏族的行径真如强盗一般抢占了人家的乐土家园,可纵观历史,这不过是朝代更替,再自然不过了。

    当局者迷,公主不是旁观者,她可不这么想,见她不服气地说道:“真是笑话,如此说来,你大夏族还是救民于水火的替天行道的救世主了?那随处可见的生灵涂炭、血流成河之惨状,你又怎么解释?”

    公主说到这里,又想起多年前京城沦陷时的无边惨状,早气得几乎浑身栗抖,而王爷这边却不愠不恼,如此之下,胜负似乎已见分晓。

    王爷手佛珠手链,笑道:“公主是聪明人,难道你以为统治天下是靠嘴皮子的么?秦皇、汉武一统天下时,哪一个不是靠血染疆土换来的长治久安!如今天下方定,你却又来挑起事端,如此逆天而行,叫本王又有什么办法?”

    “岂有此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