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穿越到石炭纪吃虾 >

第90章

穿越到石炭纪吃虾-第90章

小说: 穿越到石炭纪吃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赵琪本来想憋住笑教训他一下的,现在看来实在做不到,就算了,先让她笑会儿。

    在他们之前跟踪恐龙的时候,小白已经在路上捕捉到两只小蜥蜴了。

    赵琪仔细看了看它们的形态特征,还有牙齿结构,判定这两只小蜥蜴是同一种类,都是卡色龙,犬齿锋利,应该是以一些昆虫或者蝎子蜈蚣为食。

    身体重量集中在前半部分,后面一大半都是长长的尾巴拖在地上,赋予它们灵动的身形和极快的捕食速度。

    尾巴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器官,跟随了登陆上岸的鱼类三亿多年,无论它们怎么进化,最后进化成哺乳动物,这个器官都还在。

    尾巴可以拿来平衡身体,驱赶昆虫,驱赶天敌,用处很多,除了人类把尾巴进化没了,绝大多数动物的尾巴都还在,只是祖先蜥蜴的尾巴特别长,占整个身体的一大半。

    发生了那样一个变故,以至下午一点多了,大家还没吃午饭,肚子早就饿了,除了ai。

    估计他肚子饿了也吃不下。

    把一条卡色龙处理烤上,几人吃了一个便餐,下午继续追踪恐龙。

    不一定是大家伙,体型小的恐龙,在进化史上的价值也丝毫不亚于大体型的。

    只是体型小的感官灵敏,他们虽然无法没看到,但是气味还在,也会发出声音,要追踪小型恐龙还是有点困难的。

    现在的森林里矮树和矮草没有之前的那么多了,几人行走方便很多,视野也更开阔,说不定真的有望追踪到小型恐龙呢。

    怀瑾嘴里还是烤卡色龙的味道,他便想起一个相关的事,“你们说我们这样天天吃烧烤会不会得癌症啊?”

    何明笑道,“那三年我们打野的时候也常常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是那个时候,生存是最大的需求,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现在来看嘛这只是虚拟世界而已,不会得癌症的。”

    “哦哦,我倒是忘了,是这个道理。”

    赵琪想起了另外一件事,“ai,你之前给代珂写了多少个世界的代码?其中有恐龙世界吗?”

    “当然有啊,从二叠纪,到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应有尽有。”

    “那那些来到恐龙纪元的npc都怎么样了?全都死了吗?”

    “是啊,没有一个幸存者,恐龙的战斗力可不是盖的,而且他们是npc,可没有你跟何明那样的智商。”

    怀瑾再次开口,“之前听你们说二叠纪末有一次大灭绝,地球生命损失惨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小行星撞击吗?”

    何明答道,“不是,小行星撞击事件是6500万年前那次,二叠纪末大灭绝的主因,是一个叫暗色岩事件的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能影响多大的范围?感觉影响不大啊?”

    “那是你看到的现代火山喷发的记录,西伯利亚暗色岩事件是一次极为罕见的火山喷发,这次火山喷发,横流的岩浆覆盖了超过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释放的烟尘和气体更是难以估量。研究者普遍认为这是造成大灭绝的主要原因。”

    “700万平方公里?”怀瑾在心里换算着这个数字背后的概念。

    ai接话,“中国的领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

    何明点头,“想象一下大半个中国被火山岩浆覆盖的场景。”

    “这”怀瑾和ai都惊了。

    那该是一场怎样暴裂的超级火山爆发啊。

    大半个中国的陆地面积被火山熔岩覆盖,熔岩温度上千度,被熔岩覆盖的地方,所有大大小小的动物、植物、昆虫都化为烟土,连细菌和病毒都难以幸免。

    这只是熔岩覆盖到的地方,还不知会有多少有毒气体:二氧化硫和烟尘喷发出来,大地上到处都弥漫着毒气,烟尘遮天蔽日,地面上长时间见不到阳光,温度骤降,这些烟尘起码要半年时间才能慢慢消散。

    怀瑾的声音有些呆滞,“那不是比恐龙灭绝时还要惨烈?”

    “惨烈多了,从地球内部喷涌而出熔岩炙烤着陆地,焚毁了森林,有毒的烟气摧毁了晚古生代寒冷的富氧大气,酸化了海洋,地球仿佛突然回到了冥古宙时代。”

    “之前琪琪讲过龙兽争霸的开局,就是现在这个纪元,兽类占据绝对优势,种类繁多,力量强大,少数弱小的蜥形龙类只能躲藏在角落和洞穴中,苟且度日。然而蓬勃发展的生命世界即将迎头撞上死神的镰刀,一场浩劫将彻底颠覆龙兽两大阵营的地位,并把整个生态系统拖到毁灭的边缘。”

    “96%的海洋生物灭绝。那些延续了数亿年的古老家族:三叶虫,板足鲎,软舌螺,四射珊瑚,横板珊瑚,海蕾,海蛇函,海座星,棘鱼永远消失,同时灭绝的还有90%以上的海百合,菊石,腹足类,腕足动物,有孔虫和放射虫类等。曾经繁荣的珊瑚乐园变成了阴森冷寂的坟场。当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后,双壳类终于超越了老对手腕足动物,软骨鱼和硬骨鱼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逆转。”

    “在陆地上,70%的生物没能撑过这场灾变。残存的木本石松和节蕨消失殆尽;昆虫和蛛形类损失惨重;壳椎类灭绝,离片椎类苟延残喘;兽类合弓纲的霸权被彻底粉碎,龙类蜥形纲的各种演化尝试也惨遭折戟,两大阵营的少数幸存者都不得不重新探索发展的道路。”

    ai想起赵琪之前说过,这个纪元的兽类是哺乳动物的祖先,“所以,本来兽类是可以直接进化成哺乳动物的,但是由于这场灾变,进化中止了两亿年?”

关于这个世界的假设() 
ai谈到这个问题;赵琪也饶有兴趣地加入了讨论;“我们在研究古生物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假设问题;遇到的最多的;就是这样的灾变事件。”

    “比如ai说的;要是没有二叠纪末的暗色岩事件;哺乳动物是不是能提前称霸地球两亿年?人类会不会提前很久便已经登场?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话题,但是很多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

    何明补充道,“就像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事件一样。若没有那颗小行星;今天的地球会是怎样?恐龙还会继续统治陆地多少年?哺乳动物还是在恐龙的巨掌下苟且偷生吗?当然,大概率我们也不是我们了。”

    “大灭绝是对生命的巨大打击,二叠纪末的灾变;差点让地球生态毁于一旦;但是,契机也往往在这时候。二叠纪末给了龙族契机;小行星给了哺乳动物契机。只要没有全军覆没;生命就还能卷土重来。”

    赵琪想起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ai;我问你个问题。”

    “你说。”

    “你觉得人类是不是宇宙中的第一批文明?”

    “这个我知道!我有段时间很沉迷研究这个呢!”

    何明笑道;手中的木棍扬起;拍打脚下的草,怕有什么毒虫匍匐在脚下,“看来你的口味很杂嘛;啥都研究。我记得有段时间你还在研究猫和狗哪个智商更高来着。”

    “没办法;那个时候的我没有触觉,味觉和痛觉,也不用吃喝拉撒,不用睡觉,时间很多的,所以就保持思考就好啦。”

    “这么说来,抛却人类的日常生活,倒是一个做科学研究的好方法。”

    ai点头,“我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也对这个问题的假设感到着迷:在宇宙长达127亿年的寿命中,到底诞生过多少智慧生命?当然了,这个并不是根据什么ufo传说来的,理论支撑是基础物理和生物化学。”

    何明好奇道,“你还专门为这个学了这两门学科?”

    “是啊,我学东西很快的,不想你们人类一样,这么慢。我是人工智能,有一个对电脑的接口,只要把电脑上的资料拷贝过来,我就可以随时随地去理解学习。那两个学科我花了一个月就学到了一些基础,对这个问题也能产生一些自己的见解了。”

    何明和赵琪对视一眼,表示不知道原来这个猪队友还这么有内涵,“洗耳恭听。”

    “这个要从费米悖论说起。”

    1950年的一天,物理学家费米在和别人讨论外星人问题时,突然冒出一句:“他们都在哪儿呢?”

    这句看似简单的问话,就是著名的“费米悖论”。

    理论上讲,人类能用100万年的时间飞往银河系各个星球,那么,外星人只要比人类早进化100万年,现在就应该来到地球了。

    但是直到现在,人类也还没有发现外星人的痕迹,所以说这是一个悖论。如果外星人真的存在,为什么没有人来地球看看?

    这个悖论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

    赵琪很喜欢的三体ii黑暗森林中就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宇宙中诞生的文明,相互之间距离非常遥远,文明之间的沟通变得极其困难,不同的文明承载的生命体之间的基本构成、价值观,逻辑思维方式等都有极大差异。这种距离和差异给不同文明之间造成的鸿沟是巨大的,每一个文明都是黑暗的森林中的一个猎手,拿着枪在黑暗中潜伏,不敢暴露自己的位置,若哪里有火光就先朝那里开一枪,所以各高等文明之间是存在猜疑链的,都在隐藏自己的位置,所以宇宙中无人呼喊,这也是对费米悖论的一种解释。

    闲话少说,说回到赵琪的问题上来:人类会不会就是宇宙中的第一批文明?

    根据目前掌握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宇宙学以及社会学知识,我们认为银河系应该早就充满了四处殖民的星际文明,然而不仅地球上找不到外星人曾经造访的证据,我们在望远镜里也瞥不见丝毫外星飞船或工程稍纵即逝的身影——甚至连一个无线电信号都接收不到。

    ai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宇宙中的星系实在太多,可以拿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作为一个标本进行研究。银河系大概有一千亿颗恒星,大约93%的恒星带有行星,有的还不止一颗,像太阳就带了八颗。我们少算一些,就算一千亿颗行星吧。这一千亿颗行星里有多少是宜居的呢——以我们碳基生命的宜居环境为例,就算每一千颗行星里有一颗是宜居的,那么银河系里还有一亿颗行星是宜居的。”

    “假设这一亿颗行星里有一百万颗诞生了生命,并进化了几十亿年,其**现高等智慧生命的概率是多少?”

    赵琪道,“这个恐怕就要牵涉到大过滤器了吧。”

    大过滤器,就是生命在进化时会遇到的像过滤筛一样的事件,这些事件可能是火山爆发,行星撞击等灾变,也可能是超新星爆发、伽马射线暴等,足以摧毁一个行星的生态系统的事件。

    这种事件不是偶然的,地球几十亿年的生命进化史中,就遭遇过多次。

    太阳系形成之初,约45亿年前,地球和一颗火星大小的小行星相撞融合,撕扯出去的部分形成了月亮。

    超级火山爆发,小行星撞击也遇到过几次,生态系统也曾多次在毁灭边缘徘徊,说明一个行星可能无法提供恒定的演化环境。

    地球的对照就是火星。火星在几亿年前是有大气和水的,现在则变成了生命的荒漠。

    关于大过滤器有很多说法,影响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

    可能因素之一:可能生命本身难以诞生。生命的本质是化学反应,一切的一切,都源于40亿年前的一个有机分子的偶然合成。

    这个分子的合成还不算什么,它还掌握了一项最关键的技能——以自身为模板,利用有机汤里丰富的原料,制造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分子。从此以后,这个世界被赋予了一个意义:复制自己,传递下去。

    40亿年后,有机汤早已不复存在,但依然有一些分子,会在适当的环境下复制自己。它们只是一段核酸或蛋白质,或者核酸包裹着蛋白质。它们成为了连接非生命到生命的桥梁。它们被称为:病毒。

    可能因素之二:生命可能难以发展到高级智慧形态。生命进化需要长期稳定的天文环境,稳定的恒星演变环境。如果地球没有木星在外面拦截小行星,而太阳又很大很不稳定,那么地球到现在经历的大灭绝次数可能会高上一两个数量级。

    每次大灭绝最遭殃的往往是复杂的高级生物,那么地球很可能是不会发展出人类这样的高智慧物种的。

    可能因素之三:错误的进化顺序导致文明无法启动。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假如地球上在石炭纪就进化出了消化木质素的真菌类型,那么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大量的煤炭石油矿藏了。缺少这些容易取得的能源很可能直接导致文明无法进入工业化。

    可能因素之四:文明种族本身的问题,例如一个水生文明种族,很可能很久都不会想到要造火箭向太空进军这样的事。

    可能因素之五:科技树中暗藏的死亡陷阱。例如可能在一次失败的高能物理实验中产生出的毁灭行星的微型黑洞,或者引发了真空坍缩等。如果这个死亡陷阱还是恒星际文明所需的前置科技点

    可能因素之六:这宇宙压根就是虚拟的,我们看到的宇宙只是个高级天空盒而已。

    赵琪道,“ai,你觉得在我们前方有大过滤器在等着我们吗?”

    “不知道,可能吧,这都是玄之又玄的东西。”

    几人扯着扯着就飘远了,直到小白发出讯号,表示前方不远处有一只卡色龙,几人不再发出声音,脚步声也放得更轻了。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那只卡色龙似乎感觉到了什么。

    似乎是闻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或者是感知到了空气中的细微震动,使它停止进食,警惕地抬头看向四周。

    几人再次放轻了动作,生怕惊扰到它。

    它没有逃走,似乎确认了周围是安全了,便继续进食。

    一只蝎子已经被咬死在它的脚边了,那应该就是它的食物了。

    尖牙咬下蝎子尾巴,砸吧两下就吞下去了,保持这样的进食频率,直到一整只蝎子被吃光。

    赵琪目测了一下它的体型,这个体型,一只蝎子应该是满足不了它的胃口的,就看它还会不会捕猎了。

    或许是他们运气好,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