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边缘猎手 >

第74章

边缘猎手-第74章

小说: 边缘猎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军他们在这里已经等我有半个小时左右了,要不是我熟悉他们,恐怕连边也摸不着。

    林军贴近我身边,悄声地对我说:“我们怎么走?”

    我用望远镜看了河对岸一下,皱了皱眉头道:“对面有人,我们必须找一处没人的地方渡河。”

    林军点了点头,道:“下游比较偏僻,我们下去吧!”

    小队九个人,悄然潜向下游。

    终于找到一处人迹罕至的地点,我告诉队友们,准备渡河,而我又一次拿起了望远镜观察河的对岸。

    扫过了一遍河对岸,我刚想命令渡河时,却突然发现有所异常。

    望远镜中敌人黑洞洞的枪口已经在对岸等着我们了。

    那个位置很隐蔽,稍不注意就会忽略过去。

    虽然我只发现了一管枪口,但我不信敌人只有一个人,其他的人,我们还没有找到,但这一个敌人的暴露,已足够让我们有所警觉了。

    “林军!”我压低了声音道。

    “在!”林军潜到我身边。

    “河对岸有敌人的埋伏,我们不能过河。”我手握着望远镜还在观察着。

    “那怎么办?”林军吃了一惊。

    “先稳住,研究一下再说。”我沉声道。

    严冬和向志军推荐来的李刚也加入了研究的行列。

    李刚是北京军区的一名少尉,武功特别厉害,听说少年时他曾随着少林武僧习过武功,硬气功的造诣很深,加入特种部队以后,他的军事才能也渐渐崭露头角,是北京军区重点培养的少年军官之一。

    要说这李刚,素质还真不错,来文的来武的,都是行家里手。

    研究过地形后,李刚淡淡地道:“敌人掌握了我们的行踪。”

    虽然李刚似乎说的很随意,但我马上重视了起来。

    “理由呢?”我问李刚。 

第九十一章 突破重围() 
第九十一章突破重围

    李刚比了比地图,边在上面划着边给我们讲解:“看,这里这里,按照这里的地理条件,敌人必须提前绕行20多公里才能到达我们对岸设伏,敌人会料到我们来这里么?显然他们的人手不够,他们只有掌握了我们的行踪,才会有针对我们渡河的举动。”

    我沉思了一下,觉得李刚说得非常有道理。

    “李刚,你认为,敌方是怎么掌握我们的行踪呢?”我凝视着李刚,表情严肃。

    李刚想了一下,马上回道:“我觉得我们的潜行还很成功,这不是我们暴露的原因,我怀疑是……”

    李刚把系在手腕上的无线电求生装置解了下来,比划了一下。

    “我们每个人都安有这样的无线电求生装置,”李刚解释到。

    这个求生装置是比赛组织方配发的无线电求生装置。这种装置在队员陷入绝境而无法求生时,只要把装置上的密封条撕掉,救援队就会及时赶到,而撕开密封条也意味着这个队员放弃了比赛资格。

    “虽然密封条未被撕开,但它微弱的无线电波可能被时刻在我们头上盘旋的敌直升机逮着了,所以我们的行踪一直被敌人所掌握。”李刚如是说。

    我征求了一下大家的意见,大家一致感觉这个求生装置的疑点最大。

    “谁有办法解决?”我轻声问。

    每个队员都在冥思苦想,寻救解决的办法。

    “我有办法了!”李刚的眼神一亮。

    还没有等我问下去,李刚已解下他背上的睡袋。

    “睡袋上都有铝箔条,这东西厚,隔源,能把无线电波隔断,我们用这个把求生装置包上,这样就不会有电磁波泄出了。”李刚有些兴奋了。

    “好办法。”我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不算如何,这个办法是目前唯一的办法了,我立即命令所有的队员照办。

    队员们纷纷动手,解下自己的睡袋,并把睡袋上的铝箔条撕了下来,包在求生装置上,这样不会把求生装置丢掉,也不会因为电磁波的泄露而担心了。

    也许这种办法很土,但这种办法确实是非常地实用。果然,我们的行踪再也没有被发现,在向下游又走了十余公里,感觉到对岸没有敌人了,我们准备着渡河了。

    这条河不是很大,也并不深,相比而言,渡过这条河是相当的容易了。

    顺利地渡过了小河,但我清楚,我们的危险警报还没有解除,敌人还会再次出现的。这回多亏了李刚想出了这个办法,否则我们行进的速度一定比较慢了。

    前进了差不多有十几公里,天色已有些暗了下来。

    这时,四周显得很是安静,鸟叫的声音都没有。

    气氛出奇的怪异,除了风吹树枝的动静外,并没有其它的声音了。此时我的心里隐隐有些不安,总是感觉像是要有什么危险发生似的。

    “停!”我低喝了一声。

    所有小队的成员迅速地找好自己的位置潜伏好。

    李刚和林军潜到我身边,而严冬利用他独特的鹰眼观察着四周。

    “有情况?”是李刚低沉而有磁性的嗓音。

    李刚一向很沉稳,而且足智多谋,以前一直没有发现,经过电磁泄露的事件后,我对他的机智大为赞赏,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师级人物。

    “我感觉不大对劲!敌人好像又追上来了。”我估计着差不多是这种情况。

    “我也觉得不太对劲,四周是静了很多。”李刚点头表示同意。

    “难道电磁波又泄露了么?”林军插了一句。

    “应该不是。”李刚沉吟了一下,又道:“应该是敌人早在这里了。”

    “有情况!”严冬说了一句。

    “什么情况?”我问。

    “敌人人数不少,而且,还有大家伙。”严冬苦笑道。

    大家伙?我心里沉了一下,是装甲车么?

    “有装甲车?”我把心中所想的问题问了出来。

    严冬点了点头:“是,而且有两辆。”

    两辆?妈的,还真多。

    “能躲开吗?”我问。

    “前面有一大段空地,必须冲过去才行。”

    “那就试试,李刚,你怎么想的?”我转首问李刚。

    “嗯……可以一试。”李刚想了一下回答道:“不过,我们必须要注意方式方法。”

    “什么方法?”我问道。

    “很简单,这次必须要暴露在敌人面前,但我们突击的时候,必须要讲究突击的方法。”

    李刚这一说,一下子提醒了我,跑直线被抓的机率较大,如果突击时,忽然左切或是右切,必然会打乱敌人的布置,在他们一乱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趁这个机会突围了。

    “后面有敌情!”是高俊杰说的。

    “嗯?我们被敌人围堵了。”

    “马上采取方案突围!否则就会被困死的,趁他们的包围还没有形成之前,赶快。”李刚也有些急了。

    “好,这就突围。”我简单地说了一下方案。队友们很快就理解了。

    突击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不断地变向,向左或是向右折,然后再向前猛插的方法。

    依靠这个方法,当敌人围堵我们时,我们成功地摆脱了敌人的追捕,但敌人的封锁线实在是太多,突破一个还有一个,一环套着一环的。

    开始的几次,摆脱敌人非常容易,但俗话说的好“再一再二不再三”,我们这么有规律的突破,很快就被敌人所掌握,为此,敌人运用了……

    又遇上敌人了,有了多次摆脱敌人的经验,老实说,我们现在充满了自信,相信我们一定可以突破敌人的包围,但希望这种自信不要变成了轻敌和骄傲。

    知道后面还有追兵,我们必须要加快速度了。

    看着后面逐渐接近的敌人,我吐出一口气猛地喝道:“执行第一方案!”

    我们所定下的第一方案就是先向左折或是右折,然后前插,利用不断的变向,来迷惑敌人的判断,这一方案看似简单,但其中大有名堂。首先要掌握好时机,才可以实行突然变向,过早或是过晚就急着变向突击的话,很容易让敌人看出问题。其次,在变向后,我们不会一成不变地继续向前,经过一段的距离后,再向前插,同左折变向一样,时机一定要掌握好。最后,这第一方案在第一次左折变向后,很快就实行第二次、第三次的变向,以我们轻装的速度,摆脱敌人的追击还是不成问题的。

    小队看准时机,猛地左折,迅速向前突击,突击有三百米左右,然后又一次的左折,这回不到一百米,再一次向右折,小队以快速灵活的跑动来影响敌人的判断,在之前的几次中,成功率是百分之百。

    可惜,再成功的方案用多了,也会被人瞧出破绽来的,何况敌人只是一时的上当,绝不会永远的上当,在我们摆脱敌人的追击后,敌人也研究了我们,对我们进行的最大的阻击。

    丛林,是隐藏的最佳地点,虽然敌人对于丛林较熟悉,但我们在这一天多的变向突破中,对丛林有了深刻的体会。每当敌人快要追上我们时,我们同时也耍几个小手段,很快地摆脱敌人了。

    今天,看来运气不是那么好,敌人根据我们行进的规律,判断出我们的前进路线,在我们刚刚冲出密林的边缘时,发现等待着我们的居然是两辆全副武装的全地形装甲车。

    “妈的,方案失败!”我狠狠地骂了一声。

    身后的李刚马上道:“b方案。”

    李刚的经验可不是假的,他也曾多次地参加过我军的秘密行动,因为指挥出色,而被破格提拔,而面对敌人的重重阻击,李刚仍然从容,还在行进的过程中,拟定了几个方案。李刚所说的b方案就是在行进中所提出来的,分整为零的一种方法。整体是以个人能力为主,分面分散突击。

    由于小队**有九人,整体的目标较大,容易被敌人一网打尽,而分散突击就是怕被敌人一网打尽而形成的方案。尽管这个方案有很大的问题,比如分散突击后,如何汇合是一大问题。

    由于我们除了带有求生装置之外,没有任何的联系手段,小队成员也无法确定在哪一处汇合,容易分散兵力,被敌人各个成擒。

    但目前来讲,除了这个方案,一时之间没有更好的方案可以执行了。在这个时候,就是要考验我们的个人能力了。

    “实施b方案。”我叫了一声,全体队员立即执行了b方案,全体退入密林中,分散突击。由于可实行突击的面积过小,队员们实行的b方案也各不相同,有两人一组执行突击的,也有三人一组实施突击的,整个场面看似混乱,但突击过程却简单有序。

    我和李刚一组,突击的方向正好是敌人分布较为密集的地方。我和李刚是同一心思,尽力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给其他队友以最佳的突破良机。

    密林中树木较多,隐藏的地方也多,我和李刚分别隐藏荆棘丛生的树木中,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无巧不成书,急追过来的敌人只有两个,我和李刚正好一人一个。

    就在两个头戴钢盔,全副武装的假想敌冲到我们跟前时,我和李刚几乎同时扑了上去。只见李刚扑到敌人背后,搓手成刀,直砍敌人后颈。那敌人有所察觉,但动作偏慢,怎及得上李刚快如火石的动作?敌人尚未及转身,就被李刚一记手刀辟在后颈处,身子一软扑倒在地。

    我的速度也不慢,我处于敌人侧前方,飞扑上前,那敌人反应倒很快,把手中的枪一横,要阻住我的进攻。哪会如他所愿呢?立定身形,左手抓住敌人枪支,下面一脚直踢对方小腹。

    其实最直接的招数就是踢对方下阴,这招虽然很损,但对敌时绝对有效,以我一直踢的力量,如果一脚踢到下阴,哪怕是一根木头,我也可能把它踢断,何况这区区的人肉之身,再说人的下阴部位是相当的脆弱,这一脚下去就可以送他归阴了。但这是竞赛,下手不要太狠太绝,小伤可以有,但绝不能致人于死地,这也是大赛规定的。

    这个洋鬼子像是练过中国武术,而且反应极快,双手松开枪支,上身微曲,用双手来封这一脚。

    他只防下面,却不知中国武术是拳脚并用,而中国特种部队所练的搏击术更是如此,想必他的武术也没有练到家吧。

    这一脚是封住了,但他的上路空门大开,右脚顺势落地,我也学李刚那样搓手成刀,一记手刀劈向颈部,劈在他左颈上,他身子一歪,还没有倒下,我用左手肘一下子击在他的右脸部,整个人顿时扑倒在地。

    李刚偷袭得手,整个过程还不到三秒,我虽也是偷袭,但被敌人察觉,反抗了一下,击倒他后,我用的时间达到了九秒,在这一过程中,我败给了李刚。

    时间虽短,但敌人的又有十数个人赶到了,离我和李刚只有十几米远。

    我向李刚喝到:“走!”

    趁敌人还没有赶到,我和李刚利用多层的树木,甩开敌人,一个猛然转向,直扑密林深处。

    因为我俩的暴露,成功地吸引到了大多数敌人的注意力,而小队的其他几人则悄然突出重围。

    而我和李刚则还在为怎么样成功摆脱敌人而苦恼呢。

    战斗还在继续,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考虑了,敌在变,而我不变,想以不变应万变,但我们的不变已经让敌人看透了,怎么变?

    边和李刚前行,脑子里边想着怎么变化,速度逐渐慢了下来。

    李刚也没有闲着,大脑也在飞快地运转着。

    李刚忽然想到了什么,扯了我一把,示意我跟着他走。我知道李刚足智多谋,也跟着他走了。

    李刚领着我走的是另一条路,羊肠小道那种,中间还不时的要穿过河流、小溪什么的,虽然这条路不好走,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但同样给敌人的所造成的麻烦更大。敌人的重型装备无法进入,而且他们更不能用什么全地形的装甲车来追我们了。

    淌过了三条河流,翻了两个山头,又穿了一个类似于一线天的峡谷,爬过了两道坡之后,才摆脱了全部的敌人。

    虽然很累,疲惫的想睡,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