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东晋褚太后 >

第15章

东晋褚太后-第15章

小说: 东晋褚太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褚蒜子被人参扶着,仿佛走过许多崎岖的石子路,总是觉得蜿蜿蜒蜒的,底下的路也不是很光滑,双脚竟有些涩涩生痛。

    “圣人治,灵其心,实其腹。心者,规也,中有吉凶善恶。腹者,道囊,气常欲实。心为凶恶,道去囊空。空者耶入,便煞人。虚去心中凶恶,道来归之,腹则实矣。弱其志,强其骨。志随心有善恶,骨随腹仰气。彊志为恶,气去骨枯,弱其恶志,气归髓满。”一道缥缈而又底蕴深厚的声音传来,褚蒜子不禁一怔。

    此人所言到是有点像老子道德经中的话,褚蒜子思忖着,黑色面罩已经被人摘去。亮光瞬间射进双眸,适应了一会儿,褚蒜子方才敢把眼睛全部睁开。

    只见眼前坐着一位须□□缈的老人,羽发纶巾,口中念念有词,说的竟像是老子道德经中所著内容却又似乎有所不同。老人面前坐满了一众男女老幼,褚蒜子抬眼看了看,大概有数千人的样子。

    黑衣人此刻都一一弯下身来,坐于一行人之中,小莲也跟着坐在众人身后,看情形竟有点像是学生在听老师讲课似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苟。天地像道,仁於诸善,不仁於诸恶,故煞万物恶者不爱也,视之如刍草如苟畜耳。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苟。圣人法天地,仁於善人,不仁恶人。”那老人继续道。

第二十一章 白发天师() 
那白发长须之人讲了许多,座下听众均是双腿打坐盘坐于地,双目直勾勾的看着白发之人。那白发之人眼看着便要讲完了,只听他向众人道:“今日便讲到此,大家若有疑问,明日可再来听。”

    “天师,道法自然,天上真的有仙人么?还是我们只要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想大家便不会痛苦。”座下之人似乎有不解之处,疑惑的向白发天师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虽终有天道决定大势所趋,人定不可逆天,但终是要有所作为,方不枉此生,至于结果,那便是天道了,天定的,便只能随缘了。”白发天师伸出手抚摸了下胡须,淡然道。

    底下众人跃跃欲试还准备问些什么,场面一下子聒噪了起来。“大家有什么问题可明日再来,今日天师累了,需要休息。大家先回去吧,回去吧。”褚蒜子看的清楚是先前被唤作真君的男子在朝大家说话,三五个黑衣人帮他维持秩序。

    小莲则赶紧走过去扶住正起身准备离开的白发天师。“天师,您幸苦了。”小莲扶着天师一只手臂,小声道。

    “小莲啊,你回来了,怎么样王妃过来了吗?”那白发天师朝人群中瞥了一眼,看到站在一旁的褚蒜子,眯缝的双眼微微一笑,朝小莲道:“还不请王妃到内堂休息。”

    小莲领命,过来请褚蒜子。褚蒜子看了小莲一眼,不知道她要把她带到何处,小莲却低着头似乎不太敢直视褚蒜子的眼睛。

    小莲带路褚蒜子跟在她身后,绕过道场往左一个门口而去。这道场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总体来看还是能容纳近千人活动的。道场后面是一个近似道观的建筑物,却似乎规模又小了点。

    道观处在群山之上,大概山底下还有河流,这一路过来坐过船,走过崎岖之路,现在看到这山上的道观,褚蒜子判断这里必然是群山环绕,山下有河流流经。

    “王妃请坐。”天师坐在桌案一边,手里换了一支拂尘,伸手朝褚蒜子道。

    “不知天师请本宫过来,所为何事?”褚蒜子也不就坐,定定看着面前的白发天师道。

    “王妃倒是豪爽之人,老夫便也实话实说了。自祖天师创建我教以来一直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老夫这些年游历江左遇到不少逃难百姓,或者从北方战乱之地逃难过来的流民,我天师道教继承祖训有救民于水火的责任,奈何自身实力有限,钱粮不足,所以不得不麻烦王妃了。”白发天师说的倒也真诚,双眼直勾勾看着褚蒜子,期待着对方的答话。

    “天师莫不是找错人了,本宫一介女流能做什么。”褚蒜子一脸的疑惑,实在难以相信这些人把她抓来竟是为了钱财?

    “王妃说笑了,王妃乃是陛下钦定的琅琊王妃,琅琊王正妃,又是褚家千金,王妃的母亲乃是谢家女儿,如果说这琅琊还有谁能够安排得了大批难民,流民之事,那除了王妃还有谁呢?”天师笑了笑,拂尘从左手递到右手,淡然道。

    “这你们可找错人了吧,这种事,琅琊王或者贵族门阀的宗主可以做到,你们找本宫好像没什么作用,本宫毕竟什么都没有啊。”褚蒜子满脸皆是不解,道。

    “王妃是什么都没有,可王妃身后有琅琊王,有褚家和谢家,试问这天下女人,除了当今皇后,还有谁能和您相比?”白发天师押了一口茶,道。

    “这……。”这天师说的倒也是实话,褚蒜子想了想,这大晋朝的女人似乎除了皇后便是她褚蒜子最为尊贵了。如果没出嫁之前她还只是一个中等士族家的千金,那么出嫁之后,她便一跃成为皇亲贵族,天底下除了皇后便没有谁比她更贵了。

    “可是,你跟本宫说了也没用啊,本宫毕竟什么也没有。”褚蒜子思考片刻还是不解,道。

    “只要有王妃,相信琅琊王不会什么都没有的?”天师微微一笑,道。

    “原来在这等着本宫呢。”褚蒜子想着,便道:“那你们为何不直接去找琅琊王,找本宫要是琅琊王不买账怎么办,即便没有本宫,琅琊王想要再立王妃也不是什么难事,你们何以确定抓我过来就一定有用?”

    “王妃乃陛下钦赐,又有褚谢两家做后台,琅琊王怎么也不会不给这么面子的。琅琊王只有王妃您一个正妃,整个王宫连一个妾都没有,老夫还听说之前王妃带来很多难民也都是琅琊王帮忙安置的。琅琊王实在不太好抓,但是王妃就不一样了。只要王妃在,琅琊王自会过来。”天师看了看褚蒜子,道。

    “所以呢?”褚蒜子问道。

    “所以王妃在王爷那还是有很重要的位置的。而琅琊王也一定会为了王妃答应老夫的请求的。”天师笑了笑,道。

    褚蒜子没有说话了,她忽然想到黑衣人放过她的几个侍卫,大概就是为了让他们去向琅琊王报信的吧,只是不知道琅琊王知道之后会是什么反应。此刻,她忽然很想知道琅琊王的反应,却又似乎不想让他过来救自己,矛盾的内心挣扎着,像是在油锅上被煎一样。

    “能问一下,你要多少吗?”褚蒜子试探着朝天师道。

    “多少都不足以解决目前的问题,老夫只要十万担粮食五十万两银子即可。”天师朝褚蒜子道。

    褚蒜子大惊,双眼睁的滚圆,盯着天师道:“什么?多少?十万担粮食,五十万两银子,您可知道,您这要的可是一个建制的军需啊。您想干什么?这么多钱粮就算给您,您怎么拿怎么接过来,恐怕都接不过来吧?”

    “不需要给我们,也不需要给老夫,这些钱粮是给流民的,天师道教在各地都建有分教,琅琊王只需把这些物资交给他们用以发放给流民即可。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安置这些苦难的老百姓,并非私吞这些财物。”天师道。

    褚蒜子不知道该不该相信面前这位老人的话,看样子说的倒是好话,拯救万民于水火也确实是善事,可是以这种方式将她请来跟她要这么多钱粮,怎么她就是不相信呢?眼前之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的矛盾思想在她脑海里徘徊着,让她有些分不清楚了。

    “本宫凭什么相信你,这么多钱这么多银子,谁知道你们是用来干嘛的,说不定是用来造反的呢?到时候岂不是害了我跟琅琊王。”说完,褚蒜子朝小莲瞥了一眼,她知道小莲就是因为带头抢劫琅琊库粮,领头造反杀害官兵所以才会被司马岳判死刑的。

    褚蒜子忽然有些后悔了,后悔请司马岳放了小莲,不但放虎归山害了自己而且还连累司马岳要替小莲掩藏如此罪行,虽然说这点罪行对于司马岳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到底还是害了他。褚蒜子心里此刻对司马岳怀着深深的愧疚之意。

    “如果王妃不嫌弃,这几日可以跟老夫四处去看看,看看那些你们所为的伧人,我们说的流民过的是怎么样的生活。”天师站起来,走到褚蒜子面前道。

    流民过的什么生活褚蒜子又何曾没有见过,可以说她今生的大半部分时间都在跟流民打交道,自然是知道那些流民的疾苦的。只是她该相信眼前这个人吗?

    想一想,褚蒜子笑了,眼下自己在人家的地盘,相不相信都是人家说了算,想这么多有什么用,只能听人家的了,于是点了点头,算是同意。

    琅琊王府。

    此刻司马岳刚刚收到从建康传来的信件,这是岳父褚裒送过来的私信,信中提及了近日朝廷关于琅琊内史的提议以及王庾两家的争斗情况,其中尤其一条让司马岳久久不能安心,便是信中提到皇帝司马衍病了。只是病到什么程度却是不得而知。司马岳一手拿着信件,抬头望了望屋顶,却不知在想些什么。

    三两个侍卫急急忙忙冲进来,跪到司马岳面前,哭道:“不好了,琅琊王殿下,王妃被劫持了。”

    “什么?”司马岳低下头,大惊失色,手中的信件也掉落在地。

    “何人竟敢如此大胆劫持王妃,你们是干什么吃的?”司马岳猛然从座位上弹了起来,朝面前之人斥责道。

    “属下死罪,属下死罪。”侍卫向捣蒜般不停的磕头道。

    “那黑衣人功夫高强不知是何来路,只是听小莲将其中一人唤作真君,定然是他们里应外合,小莲做内应,那些人在树林将王妃劫持的。”其中一人似乎理清了思路,朝司马岳道。另一侍卫也不住点头表示同意。

    “什么?”司马岳想到小莲忽然想到天师道教,心一下子沉了下来,却不知这天师道教抓了王妃是要干什么,而自己竟然糊涂到把小莲安排给王妃,实在是糊涂啊。

    “王妃在何处失踪的?快带本王去。”司马岳显的有些着急,朝两个侍卫道。

    “殿下不可鲁莽,眼下王妃身在何处还不知道,殿下不可轻易行事,不然中了对方奸计可怎么办?”一旁的门客李希劝慰道。他原本是来送信的,却没想到会发生王妃被劫持的事情,刚一听他也如琅琊王那般大吃一惊,但冷静下来,又觉得似乎哪里不对。听到琅琊王说要亲自去,李希害怕琅琊王鲁莽出事,便赶紧阻拦道。

    “王妃被劫持,此等大事,你叫本王怎能不着急?”司马岳朝李希道。

    “那殿下知道王妃现在在哪吗?去哪救?”李希一句话让司马岳噎住了,司马岳心里清楚,他并不知道王妃在哪,怎么救,去哪救?这是个问题。

    冷静下来,司马岳坐回了原位,思考着对方抓了王妃到底是何目的?

    “殿下,不知哪里来的一封信,放在后门门口的,上面写着琅琊王亲启。”内侍从外面进来,手中拿着一张信封,递给司马岳。

    司马岳赶紧接过信件,将信封撕开,快速拆开信件:琅琊王亲启,实有难处,不得不请王妃前来做客。我天师道教向来仁慈,苦天下之所苦,难天下之所难。现如今战乱连连,流民大批迁徙,冻死饿死者不计其数。我天师道教上乘祖天师之训救黎民于苦难,解万民于水火,然实力不济,钱粮有限。现向琅琊王借粮食十万担,银五十万两。银钱一到王妃必将毫发无损,送归王宫。

    “岂有此理。竟然敢威胁到本王头上了。”司马岳怒气攻心,猛地将信件拍到桌上。

第二十二章 非人臣相() 
“殿下切勿动怒,此事我们还需好好盘算一番,以作万全。”李希朝司马岳镇定地道。

    司马岳静下心来,他自然知道李希说的道理,怒气未消,慢慢坐回位置朝内侍道:“既然有人来送信,那肯定是有什么事要本王去办了。你去后门看看,有无可疑人员,本王要见见他。”

    “诺。”内侍答应一声便退了出去。

    “你们下去领罚吧。”司马岳没好气的朝几位护送王妃的侍卫道,侍卫自知被琅琊王饶过一命,感天谢地,磕了几个响头便下去领罚了。

    内侍来到后门处,仔细搜寻了一番果然见到一人鬼鬼祟祟隐藏于一棵大树之后,待询问清楚之后便将那人领了进来。

    “殿下,这人说信是他送来的。”内侍朝司马岳道。司马岳仔细看了看对面站立之人,道:“你是天师道教之人?”

    “琅琊王好眼力。”那人抬起头来,朝司马岳笑道,他笑的有些邪性,司马岳看在眼里却极不舒服。

    “你叫什么?”司马岳没好气的朝那人道。

    “在下卢悚。”卢悚客客气气朝司马岳躬了躬身道。

    “本王听说你们天师道教有天师真君真人什么的,你是什么位置,有何资格来跟本王谈判?”司马岳朝卢悚道。

    卢悚微微一笑,道:“不才法号道义真君。”

    “道义。”司马岳冷哼一声心里却在想:你们有道义可言吗?

    “便是你抓走了王妃?”司马岳问道。

    “是的。王妃现在我教作客,天师亲自接待。”卢悚看了司马岳一眼,道。

    “你们想要的本王可以给,但本王必须要先见过王妃才行,否则怎么确定你们是不是在欺骗本王?”司马岳镇定自若,道。

    “王妃在我教很安全,只等琅琊王钱粮一到,我教中子弟便会亲自送王妃回来。”卢悚不紧不慢也不跟着司马岳的话走。

    “你是在威胁本王?”司马岳瞥了卢悚一眼,道。

    “不敢。”卢悚低头谦恭道。

    “好,怎么交给你们?”司马岳未做思索,他知道他现在被人拿住了,没有必要逞口舌之快。

    “琅琊王只需将钱粮运到我琅琊分教即可,具体地址想必琅琊王是知道的。”卢悚低着头朝司马岳道。

    司马岳冷冷看了一眼卢悚,道:“好,两日之内办到,王妃什么时候回来?”

    “只要琅琊王办到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