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政治家-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飞看到了一个看起来二十多岁。应该是一个青年文人,也就主动问:“大哥,你知道趵突泉在哪吗?”
而那个青年文人,看了看陈飞,主动问:“齐州拥有很多泉眼,可是唯独没有叫做趵突泉的啊!我也是希望来齐州观赏一下齐州的泉眼,我来之前都打听过,齐州没有趵突泉这个泉眼。”
陈飞听到了居然没有趵突泉。这个让陈飞有些郁闷,自己辛辛苦苦的来到了齐州,也就是想要看看那个后世知名的趵突泉。而如果陈飞所记忆不差,那趵突泉应该也就是济南的第一名泉,怎么会如此默默无闻呢?
“兄台等一下,我去想一想!”陈飞说道。
陈飞来到了马车后面,想要用手机搜索一下关于趵突泉的资料。而很快陈飞也就搜索出来了,有了结论。
“兄台,是我错了,趵突泉应该也就是有三股泉水一起喷涌而出的那个泉眼。你知道这个地方在哪吗?”陈飞问道。
而那个人也都主动点点头说:“你原来说得是泺,这里是泺水,那里也就是有三股泉水一起喷出来。”
陈飞马上说:“是的。也就是这里!”
陈飞也都意识到了,在唐朝趵突泉还并没有“趵突泉”这个称呼,趵突泉是宋朝才有的称呼,而唐朝时期还是叫做泺。而趵突泉这个时候还有一个别名,叫做三股水,因为他是三个泉眼一起喷出来的。
“看兄弟你也不像是什么奸邪之辈,如果不弃,那我们不妨一起去游玩一下如何?这次我来到了齐州,把几乎所有齐州的泉水都观看游玩过了一次。最后才来游玩这个三股水。因为我知道,这个三股水是齐州最有名的泉眼。所以才最后游玩。”那个青年文人说道。
“哦?为何?”陈飞问道。
陈飞有些不理解,一般人不都是先把最好的占了。才去占那些次一等的东西吗?就好比吃东西,很多人都是先吃最好最美味的,而那些不算美味的也都是留在后面才吃。可是这个青年文人居然硬是把所有泉水都游玩了,最后才来游玩这个趵突泉,那他这个是什么意思?
“呵呵,说出来了不值一提。我家自小一直有家教,做人要先苦后甜。而家父还曾经拿出过一个比喻,吃甘蔗的时候一般人都是先吃根部,因为根部比较甜。可是家父却告诉我们,必须要从顶部开始吃。因为如果从顶部开始吃,那甘蔗将会是越吃越甜,最后越吃越是有味道。而如果先从根部吃,那最后越吃越淡,越来越没有味道,最后只能够无法接受了。家父从小告诉我们,要先苦后甜。而我如果一开始先把最好的泉眼游玩了,那最后只能够越来越没有兴致游玩,这样岂不是扫兴吗?”
陈飞听了之后,也都是大为惊讶,居然这个貌不惊人的青年文人也都是有如此之高的精神境界,真不简单啊!而且能够做出这种家教的人,那显然他家里面的人也都不一般,真是太难得了。陈飞也都顿时来了兴趣,想要看看这个家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什么家庭出身。能够有如此好的家庭教育,那不是一般人啊!别看说得清楚,也就是先苦后甜而已,可是真正能够深入骨髓的教育,那不简单。
这个青年文人哪怕是离开了家族,也都是谨守这个规则,那他家族的教育非常成功。一个家族能否延续富贵传承,那其实最主要的不是什么人数,不是什么才华,反而是家族的教育方法。而陈飞可以肯定,如果这个青年文人哪怕不是出自大家族,那也是绝对有成为大家族的潜力。毕竟能够留下如此家训的家族,并且能够谨守的家族,那绝对不是一般人的家族了。
“既然兄台不弃,那在下也愿意一起去游玩玩赏一番,如何?”陈飞说道。
“请,我带你和两位小姐去好了!”
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王而王(上)()
“噗噗噗”
一连串的响声响起,一阵阵的泉水从水池里面喷涌而出,这个也就是济南第一名泉趵突泉了。而现在的趵突泉,还没有这个名称,还不过是叫做泺水而已。陈飞带着李婉柔还有李丽质来到了趵突泉,让这两个萝莉看这个趵突泉的样子。而这两只萝莉在那里观看趵突泉,不过陈飞却和刚刚认识的一个朋友一起聊天,毕竟他们已经是大人了,不可能那么专门关注游玩。
“陈兄台你称呼这个泉眼为趵突泉,这个倒是不错的称呼。这个泉水忽高忽低,像是跳跃奔突一样。所以趵突泉,这个倒也是非常合适的。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大家都忘记了泺水这个称呼,反而改称趵突泉了。”那个青年文人说道。
“不知道啊!如果我有朝一日能够闻名于天下,那也许我才能够如此吧!”陈飞说道。
陈飞当然知道这个世界上可是非常的现实的,如果你没有地位,那自然没有别人来给你捧臭脚。想要让人追捧你,那必然要有社会地位,不然谁会把你们当回事啊!就好比书法,为何自古以来都是帝王将相的书法出名?难道是他们写得最好吗?当然他们写得也绝对是有特色,可是为何普通百姓不出名?就连王羲之这个书圣,也都是高官。如果不是高官,不是帝王将相,那根本不会有人来追捧你,帮你宣传你的文艺才华。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百姓,那你怎么样好,也都无法让人追捧,那也就是自然无法流传到后世了。
“兄台,品一杯香茗吧!这个是我用齐州泉水煮成的。味道清甜甘冽,十分不错!”青年文人说道。
陈飞摇摇头说:“我喝不惯这些茶水!”
陈飞确实喝不惯,这些煮茶他并没有当回事。因为这个时代的煮茶,都不只是茶叶一种东西。反而是参杂了很多东西在里面。什么生姜什么蜂蜜,这些东西分开来说都是好东西,可是一旦加到了一起,那让陈飞喝不惯的。
“既然陈兄台不愿意,那我也不勉强了。陈兄台在哪高就?”青年文人问道。
“我在官府里面,做一个皂隶而已。”陈飞说道。
陈飞只是谦虚,说自己是一个皂隶。不过那个青年文人也绝对不会吧陈飞当做皂隶,毕竟陈飞身上这身衣着也都是富贵人家才穿得起的。不是一般的皂隶能够穿得起。不过他也是听出来了,陈飞是一个官府的小官。
“兄台,你呢?”陈飞问道。
那个青年文人也就说:“我不过是一个败家子,我对为官没有什么想法,只是愿意在天下间旅行,看遍天下的美景。而我已经去了恒山,华山,这次是刚刚游玩了泰山,然后顺势来到了齐州,想要看那闻名天下的泉城。”
陈飞有些惊讶。这么一个大家族的人,居然不想要当官,居然当一个旅行家。不过这种旅行家。必须要有非常雄厚的经济条件才行,如果他不是出身高门,那恐怕也都是没有这个经济条件。旅行可是一个非常耗费财力的事情,那些所谓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个恐怕只是存在于少数人,尤其是少数富裕阶层。这个人有钱,而且有闲工夫,这才能够到处旅游的。
“兄台,你没有被被家族强制安排读书为官吗?”陈飞问道。
那个青年文人摇摇头说:“我们家族对于这个。并没有太多要求。我们家族的人不会强求太多,只要顺其自然而已也就行了。如果太过勉强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那最终的结果只能够是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家并不会逼迫后代做太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除了少数的几个条件之外。别的也都是不会太勉强了。只要我们长大成人,并且按照家族的需要成婚之后,也都可以自由了。”
陈飞都对于这个家族算是好奇了,因为居然有这种家族了吗?虽然还是无法自己决定婚姻,可是一旦成婚之后也就自由了,这个可真的不简单了。能够让自己家族成员自己决定人生的大家族,这个几乎太难得了。陈飞过去刚刚听说崔家的人过得非常不幸福,可是现在居然有这么一个能够相对自由的家族,这个可真的不容易了。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也就是我们家族的家训,只有能够不争,那没有人能够和你争。我们家族一切都是要与人为善,而不是为了一些身外之物而和比尔呢争斗得不可开交。我们家族得人,一直秉承着这条家训,也就是只要做好自己,而不要和外人争斗什么。做好自己,那也就是和自己在争,这个也就是不争的核心。”
陈飞听了这话,感觉还算是有哲理的。很多时候,一个人真正的对手,其实也就是自己。很多人都是把别人当做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可是这个并不是最好的竞争观念。最好的竞争观念,也就是不争。而不争,并不是彻底的无欲无求,其实反而是要和自己争。只有自己让自己不断的奋发向上,才是最好的“争”。所以这里面的人生哲理非常大,一般人根本无法理解。
这个时候,李婉柔主动过来了,问:“你是太原王家的人?”
“太原王家?”陈飞也都惊讶起来,因为太原王家可不是一般人家族。
太原王家可是七宗五姓之一,和崔家也差不到哪里去。而现在居然见到了一个太原王家的人,那陈飞真是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了。不过这里是山东,是士族非常集中的地方。再加上这些士族经常盘根错节的联姻,很多探亲的,过来暂时落脚的,什么各种关系网数不胜数。所以虽然这个王家在太原,可是并不代表山东也就没有王家的人。
而那个青年文人也都主动说:“没错,我就是不王而王的太原王家的人,我叫王泽。”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王而王(下)()
陈飞听到了这个王泽自称自己家族是“不王而王”的王家,马上想到了这个是太原王家。而太原王家,也是巨大的士族之一。而这个王泽提起了自己的王家,显然是非常的骄傲。而陈飞知道这个王泽境界还没有到家,因为他提起了自己的王家,还是非常骄傲的。
“不王而王,我好像听说过。”陈飞想道。
陈飞想起了穿越之前在小时候,曾经在孤儿院里面听过有人介绍几大姓氏。而在后世,王是中国几大姓氏之一。刘姓和李姓,他们是靠着建立了一个朝代,所以才能够让自己发展成为大姓氏。而王氏,却是靠着慢慢发展,然后逐步成为一个大姓氏的。而后来在后世陈飞的老师还给他讲过王氏的起源,也就是他们得到姓氏的起源很多都是曾经的王者。他们祖先都曾经是王族,之后没有了王位这才沦落成为普通的百姓。而这个“王”,也就是他们祖先曾经是王族的证明。
“我们王家,从上古时期也就是非常重视后辈教育。而且也都一直秉承着不争的家训,而且还顺应潮流,绝对不会做和整个世界潮流相违背的事情,这才是我们王家生存之道。”王泽说道。
陈飞听了这个说法,知道了王家一直以来的传统。那些姓王的,其实从汉朝以来都有一个传统,那也就是“不王而王”。他们虽然有机会称王称霸,可是他们却都没有选择称王称霸。虽然他们祖先可能曾经是王族,可是他也都能认清形势,没有想着恢复祖先的荣光。而且他们一直都是非常的顺应世界潮流,绝对不和整个世界潮流逆反作对,这个也就是他们生存之道。
也许有些人说他们是在没有节操。可是作为一个家族,能够明白顺势而为这个道理非常不容易的。作为政治家,首先也就是要明白顺势而为的道理。如果一个人想要在世界大势之下逆反过来。这个绝对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个也就是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道理。王家的祖训也就是绝对不会做逆着世界潮流的事情,这样也就是王家的祖训。
而就在世家大族自命清高,不屑于普通家族,甚至是寒门联姻的时候,他们却选择能够和帝王联姻,甚至是和出身比较普通的人联姻。而王家比起别的七宗五姓来说要开明很多,他们很少会固步自封的自命清高。这样才能够让他们长久的传承下来。
“本来家父希望我能够在成人之后去应试科举,不过现在我既然要在天下游玩,这个任务也就交给我的弟弟了。”王泽说道。
陈飞马上问:“如果我没有记错,作为世家大族,应该可以通过门荫入仕吧?只要你们是世家大族,那应该都是可以通过家世直接成为朝廷官员,怎么你们还要选择考科举吗?”
像是这种世家大族,完全可以靠着所谓门荫直接进入官场,这样他们也都可以世世代代的成为官员。而这种门荫入仕,一直都是唐朝前期到中期的主流。因为他们这些士族都是自命清高,不屑于和普通人一起去考科举。而因为这个门荫入仕和科举入仕的人员,代表了寒门和士族的争斗。在唐朝中后期。曾经有过一次著名的历史事件,也就是牛李党争。牛李党争表面上看是牛僧孺和李德裕的党争,可是实质上确实由寒门科举出身的牛僧孺为领袖,而已士族门荫入仕的李德裕为首的士族,这个可以说是一个寒门和制度矛盾的总爆发。
可是这个王泽却说他们王家居然想要让自己后代去考科举,选择科举入仕。要知道士族根本看不起科举入仕的人,这个王家居然能够主动去考科举,这个等于也就是要把自己和寒门放在同一个起点竞争,这个可不容易了。这种比起那些自命清高的士族。态度要好很多。
“家父说过,科举必然未来会取代门荫。成为主要入仕的渠道。如果我们还是抱着门荫入仕的方法不放,未来我们王家绝对要没落。我们王家也就是依靠着顺应潮流。才能够生存到今天。而既然科举必然会取代门荫入仕,那我们王家当然要先行一步。如果不能够先行一步,那到时候我们将会逐步没落。”王泽说道。
王泽这话说得倒也是非常新鲜,因为他王家居然能够认清楚形势,看得到科举必然将会成为入仕的唯一渠道,这个可不容易了。这个时代的士族,都是顽固认为科举不会有前途,那些士族也都是靠着排挤科举出身的官员。因为科举刚刚实行,科举出身的官员都是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