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大唐政治家 >

第51章

大唐政治家-第51章

小说: 大唐政治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的提供肉鸡。”

    “两贯钱?这么多?”陈飞有些惊讶。

    “当然了,现在我们的肉鸡比起别的那些后院饲养的肉鸡好多了,我们的肉鸡不但个头大,体重重。而且卖相也都非常不错。那些普通百姓家庭后院饲养的那些鸡,不但个头小,并且还看起来非常瘦弱,重量也轻,这样比起我们的肉鸡来说差了很多。我们的肉鸡比起普通百姓的鸡至少要重了一倍以上,所以按照重量算钱我们也都卖了两贯钱!当然。现在还没有卖出去,而定金也都送来了。”吴芸说道。

    而张明德马上惊讶的问:“陈县令,你弄的那个养鸡场五千多只鸡,每只鸡卖了两贯钱,那所有加起来不就是一万多贯钱了吗?”

    “是的!”吴芸说道。

    张明德也都没有想到当时自己轻视的那个养鸡场。居然有如此巨大的收入。一万多贯钱,这个在后世至少价值数百万了。在古代能够在几个月之内盈利一万多贯钱的商人也都没有多少,这次可真的是太令他吃惊了。

    “那养一只四五斤的鸡花费多少?”张明德问道。

    陈飞呵呵笑道:“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只是需要不到一百文钱。当然,以后随着饲料的成本增加,也许会提高一些。”

    “什么?才不到一百文?”张明德真的没有想到。

    如果真的不到一百多文钱可以养一只不到四五斤的鸡,那恐怕陈飞所说的能让百姓吃得起肉的情况完全可以啊!不到一百文钱,那也就是养一只鸡花费完全可以让百姓吃得起。

    “张县丞。你说如果我们对朔县下属的百姓采取出售八百文一只的价格出售这种肉鸡,你说百姓会经常买吗?”陈飞问道。

    “那当然了,恐怕会经常购买啊!”张明德肯定的说。

    如果按照八百文一只四五斤的鸡。那平均每斤鸡肉不过是两百文左右,在后世不过是四五十块钱一斤。如果百姓节省一些吃,那十天半个月,或者是一个星期吃一次都可以接受的。甚至稍微过得好一些的家庭也都可以三天两头吃都可以了。这么廉价的鸡肉,那谁不想吃啊!

    “陈县令,为什么还要以八百文钱来销售呢?我们直接再次降低到两百文。那不行吗?两百文每只鸡还有一百文的利润可赚啊!”张明德问道。

    陈飞马上说:“张县丞,现在我们每两个月出栏一次。那这一批不过是五千只鸡。哪怕是以后全力养殖,那不过是每批三万只鸡。这三万只鸡供给整个大唐。还不够塞牙缝的呢!到时候,如果我们全部按照两百文一只鸡,那带来的后果是什么?恐怕整个大唐的商人都要往我们这边挤,反而我们本地人吃不到廉价鸡肉。所以我们不能够太过违背所谓的价格规律,必须要慢慢降价。我们以后可以扩大更大的养殖,然后以后养殖的鸡越来越多,那才是降价的根本。如果我们勉强降低价格,那最后那些利润还不是让商人给赚了?既然百姓都无法真正享受到实惠,那还不如我们来赚这个钱,还可以用于普通百姓的需求。”

    陈飞说得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如果真的按照两百文一只鸡来出售,那绝对有很多商人都会来倒卖这个鸡肉。到时候来这里以两百文一只的价格来购买,那到了别的地方可就是几贯钱的收入。所以与其让这些商人来赚到这笔钱进入私人腰包,还不如让陈飞代表的朔县县衙来获得一部分利润来发展朔县,这样效果才是最大的。

    “好了,我们接下来去请孙家栋主簿,还有方程西县尉来这里开一下会,商讨一下我们怎么使用这笔养鸡获得的利润好了!”陈飞说道。

    既然养鸡有了收入,那接下来也就是要划分这笔利润的时候到了。毕竟这次养鸡官府可是获得三成利润的,这些收入也都不小了。对于古代的县一级单位,那绝对是非常肥的一个收入。朔县这一方官府至少可以获得三千贯钱的分红,所以如此横财大家当然要想办法商讨一下使用方向,毕竟谁不喜欢钱多啊!而之前陈飞也就和大家说好一起分享决策权,也就不好乾纲独断的自行决定,必须要召集县衙的四巨头来开会。

第一百二十一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 
“既然你们都认可了把我们朔县三成利润三千贯钱用来给每户人家一副农具,那决议算是通过了。”陈飞第一个议题做了最后的陈述。

    按照之前的利润划分,吴芸小姐作为投资者,并且负责实际管理和负责寻找渠道销售,到时候可以分四成利润。而陈飞这个拿出技术的人,也都作为技术入股,可以获得三成的利润分红。而朔县官府长期提供地皮,并且负责一些维护大局利益的事情,这样也是获得三成分红。而这次五千多只鸡,已经被预订一空,而如果不出意外可以获得三千贯的分红。这三千贯马上被这些家伙划分好了,打算给朔县三千多户人家每户人家一副农具。

    现在天下百废待兴,虽然朝廷降低了不少的税赋,让百姓休养生息。可是毕竟恢复生息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而经过了前些日子的调查走访,陈飞发现百姓其实都是多家用一副农具。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百姓也都是农具不充足的,很多家庭连齐全的农具也都凑不齐。所以陈飞提议把官府这三千贯钱,去请铁匠给每户人家打造一副普通的农具,这样大概也就是花费了三千贯钱了。当然,这些农具并不包括耕牛,以现在的财富还买不起耕牛,所以只是一些锄头铁钯之类的农具而已。不过这些农具已经足以让不少百姓心满意足了。

    “陈县令,那你的那三千贯的红利呢?”孙家栋接着问道。

    陈飞无语的说:“你们盯上我的那份红利了?”

    陈飞也是能够获得三千贯钱的分红的,可是他没有想到这三个无良同僚居然盯上了这笔钱。如果要说这笔钱其实应该是陈飞自己的私房钱,可是居然被这帮家伙看上了。看来想要保住可不容易。

    “陈县令,我大唐可是禁止官员经商的,你如果拿了这笔钱,那恐怕非常烫手啊!如果让朝廷里面的大佬知道陈县令你居然亲自参与经商,而且还是以个人身份。那绝对是要被御史告状的。那到时候陈县令你不就是危险了吗?所以还是把这些钱拿来一起给百姓做事好了,何必要留在手里面烧手呢?到时候真的因为这笔钱而丢了官帽,那可是得不偿失了。”张明德也说道。

    “是啊,陈县令,朝廷三令五申官员不能够经商,你还是不要留下这笔钱。只要你用来给我们朔县修桥铺路什么的。那那些御史也不能够说什么了。”方程西也补充道。

    陈飞心里碎碎念:“你爷爷的,这帮家伙都盯上我的钱了。不过也难怪他们盯上了,这笔钱可是相当于后世上百万,我赚钱容易吗?刚到手的三千贯钱,还没有捂热就被扔出去了?这帮孙子。净想着我的钱了。可惜啊!当了官可就不能够经商了,这个是唐朝法律的规定。现在我还没有能够到无视法律的地步,看来只能够破财免灾了。这钱可真是烧手啊!”

    陈飞马上大义凌然的说;“各位,我已经想好了,这笔钱是有专门用途的。我不会直接投入到我们朔县的财政,而是直接投入到我们朔县的官学。这笔钱将会被我投入都爱朔县的官学里面,让官学里面的学子也都能够好好读书,让他们能够真正的做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才。我把这三千贯钱投入到官学里面。代表了我们朔县重视文教之心,让更多的百姓可以感受到圣人的教诲,争取让越来越多的百姓能够读书。”

    陈飞已经想好了。这个钱也就拿来做公益事业了,反正既然陈飞知道唐朝官员不能够经商,那这个钱拿着也都是非常烫手的。与其留在手里面当做定时炸弹,不如专门拿去做公益事业。首先也就是投入到这个朔县的县学里面,让县学可以招募更多的学生。从古至今办教育都是一个好事,谁也不能够否认办教育是坏事啊!所以办教育的事情。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某些读书的士子也都是会支持。如果谁敢反对办教育。那你就是儒门败类。至于办教育的人,那也是能够获得很好的名声。哪怕是商人如果能够投资办教育,那也是让人高看一眼的。所以既然有这么高大上的事情,陈飞当然要做。

    “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是古人的教诲。我们县里面哪怕是从我这个县令到书吏节衣缩食,也要把教育办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果无法做好教育,那怎么能够让文明传承,让我华夏和大唐万世昌盛呢?所以,我提议我们朔县每年官府的支出账目里面,最好要有一成的用来投入教育。也就是我们能够尽可能的有一个算一个,让我们朔县百姓首先从脱盲做起。当然,未来我们希望能让朔县百姓每一个人都能够读书!”陈飞说道。

    “什么?全县脱盲?让全县百姓都读书?”

    这三个同僚再次被陈飞的话给震惊了,上次是菜篮子工程,这次是全县读书。当然,这个菜篮子工程的成功已经是指日可待了。只要养鸡场接下来几个月继续扩大养鸡的规模,那完全可以让鸡肉价格变得便宜很多。虽然目前还并没有直接卖给本地百姓,可是有了源源不断投入,完全可以在半年之后,让百姓吃上便宜的鸡肉。所以陈飞的菜篮子工程已经可以见到影子了,几乎是指日可待。而这次陈飞再次放了一个大卫星,就是让全县脱盲受教育,这个也太过难度大了。

    “呵呵,我也只是要百姓脱盲而已,并不是要让他们都能够读书。只要认识一些常用字也就行了,不用全部都精通四书五经儒家典籍的。”陈飞说道。

    “这还差不都!”张明德说道。

    如果全县的百姓都学会了四书五经,那恐怕他们几个人都给卖了也都做不到啊!如果只是脱盲识字,那也还不是不可能做到。

第一百二十二章 官学私学(上)() 
“宁书雨助教,最近我们官府打算投入一笔钱进入官学,然后以后每年我们都会投入一成的收入来让县学发展,让更多的人来读书。我想听听你这个县学的人怎么看。”陈飞问道。

    这个宁书雨也就是陈飞上次在县衙外面见到的人,他是县学的助教,并不属于入流的官员。不过这个宁书雨现在不过是十*岁,可是却都是已经进入了县学三年了。古代男性虽然是二十岁成年,可是往往十五岁也就要亲自挣钱养活自己,所以这个十*岁的人有三年工龄一点也都不奇怪。

    “陈县令,其实我听了您的计划之后,我不建议你把个人的财富投入县学。”宁书雨说道。

    “哦?你也好歹是县学的人,为何反对呢?”陈飞问道。

    而宁书雨马上说:“陈县令既然你能够拿出自己的钱来投入到县学,那说明陈县令还是重视文教的。可是县学毕竟是官学,官场上的势力对于县学的控制太严格了,如果陈县令你的投入,那万一到时候被人挪用了怎么样?我不是怀疑陈县令,可是难道陈县令能保证以后的继任者不挪用?哪怕继任者不挪用,而且这个可是每年数千贯钱的投入,恐怕就算是一个州刺史也都会动心。所以万一到时候州刺史下令挪用,那怎么办?难道一个官卑职小的县令,能够抵抗吗?”

    陈飞皱起了眉头,他意识到了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这个县学是官方机构,属于政府机构里面的一个部门,地位相当于后世的党校。还有各种学校合并而来的。可是他毕竟是属于官府的部门,那意味着也就是要绝对服从上级命令。现在自己投入了县学的财富,那一旦真正的投入进去了,那恐怕也就是属于公家的财富。那陈飞以后的继任者会怎么样看这个县学?他会不会挪用这笔钱,然后作为别的用途呢?

    陈飞不会怀疑这种事情会不会发生。而是肯定这种事情一定会发生。哪怕是后世也都经常有学校挪用了助学金,甚至是还有不少慈善机构被爆料出来说挪用了爱心资金。在后世那个信息发达的时代都会有如此情况,而古代难道就没有?古代没有什么各种舆论监督,还有官府十分的封闭,百姓对于官府的运作流程都不了解。所以官员很容易可以把这里面的资金挪用走,这样也就可以用来做别的事情。如果陈飞投入了大笔资金进入了这个县学。那陈飞的继任者,还有更高一级的州府官员,他们的良心就那么好,不会挪用吗?

    “还有,如果陈县令以后你调走了呢?一旦陈县令以后调走到别的地方为官。那到时候这个朔县的县学你还是否继续资助呢?如果到时候不资助了,那最后的结果也就是县学失去了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最后只是昙花一现。那个时候陈县令你的各种文教也都会人亡政息,彻底没有了发展。而陈县令如果去别的地方为官,那别的地方的官学,陈县令是否资助呢?如果陈县令不资助,那可就是遭人恨了。所谓不患寡患不均,都是陈县令的下属。你怎么如此优待朔县的鲜血,而忽视了别的地方的官学?这个何尝不是对他们的不公平?”

    “至于最后一点,那也就是陈县令你的理想很大。一个县学远远不能满足这个理想。陈县令你的理想是想要天下人都能够有书读,而这个可是已经是涉及到了全国。可是这么做,一个县学的格局不就是太小了吗?从这点来看,县学其实是有很大先天不足的。”

    陈飞这才猛然意识到,这个朔县的县学有很大先天不足。陈飞自然是要发展文教事业,所以才会想着投资县学。可是这个县学却属于官府机构。那到时候陈飞的投资也都是属于对官府的捐款,官府万一挪用了怎么办?所谓县学。那也就是一个“县”之内的学校,你在大也不过是一个县。一个县学。你因为属于官府机构,所以只能够在自己所属的县里面进行教学招生。

    如果朔县的县学跑去了别的县城去招生,那绝对是动了别的县的蛋糕。而官府里面的问题,都是政治问题,一旦涉及到政治问题,那绝对都是一地鸡毛的烂事。到时候朔县这个县学,再怎么扩大招生,说到底也只能在一个县里面招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