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

第58章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第58章

小说: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澹见李师回依旧称他判官,心下有些不爽,不过脸上却依然挤出笑脸来,道:

    “见过公子,苟公公知道大帅身体有恙,就与下官特来探望,还望公子通传。”

    李琦是宗室,虽无王爵,却素来骄横,镇海军上下见了他都称王爷,见了李师回都称世子,王澹却乘着苟胜在,只称大帅,公子,暗地里回李师回个钉子,李师回如何不晓得,心里想“这个家伙还未做留后就如此放肆”,脸上笑容却依旧不改,直接请二人稍候,自己进去通传了。

    苟胜见二人明争暗斗,只装作没看见,李师回出来道:

    “家父有请!”

    苟胜脸上的刀疤一直让李琦看着不习惯,不过李琦依然露出了有气无力的笑脸,嘴里说道“失礼,失礼”挣扎着要起身,苟胜忙上前一把按住,道:

    “大帅安卧,大帅安卧!”

    李琦勉强挣扎了两下,才躺下去,苟胜,王澹坐下,李师回侍立一旁,见王澹大模大样地坐下,不但李师回不满,李琦都皱了皱眉头,头上悄悄地洒下点粉末,苟胜只当没看到,关心地问道:

    “李帅身体如何了?”

    李琦咳嗽了几声道:

    “本来也没有什么,这几日正催促家人收拾行李,准备入朝,说起来,自贞元十五年从常州刺史起为浙西观察使,老夫可是有六七年没有回过长安了,心里时常想念先帝,想念皇上,谁知公务繁忙,走不脱身。现在人老了,皇上也可怜我老夫把老骨头,准许老夫入朝,心里想着能早点见到皇上,谁料人老了身子骨不济,昨天口馋,多吃了苏州新送来的湖蟹,夜里就病倒了。大夫说将养一两个月,哎哟,苟公公,看来咱们得推迟启程了。”

    王澹心下不悦,想道,哪里是推迟,明明是又要推迟。频频向苟胜使眼色,苟胜却把头向着李琦道:

    “无妨,无妨,李帅身体要紧。不过咱倒是不着急,只是大家也颇为思念大帅,昨日诏书到了,大家可是惦念得紧啊,只怕大帅此次入朝少不得封王了。”

    一提封王,不但李琦,就是李师回都手脚不知如何放,还是李琦老成,咳嗽了几声道:

    “封王是不敢想了,咱是宗室,理应为皇上出力,只要能见到皇上,老夫就是死也心满意足了。”

    苟胜顺手送出一记马屁道:

    “大帅是宗室楷模,先帝就时常夸奖大帅的忠诚能干,大家也屡次在太子面前提起。现在李帅病倒,大家只怕会更加思念担忧……”

    李琦道:

    “老夫也是,不过病体难行,老夫这就上书告知陛下,还望苟公公也能代为陈情一二啊!”

    苟胜笑眯眯地道:

    “好说,好说。”

    由于李琦“病体难支”,苟胜,王澹没待多久就告辞出来,李师回一直送到大门口,临行前拉住苟胜附耳道:

    “苟公公,晚上在下前去拜访!”

    苟胜依旧一副人畜无害的笑脸,不置可否,与王澹一起上马走了。

第124章() 
李师回回到府内,李琦已经擦完了脸,李师回行礼道:

    “父亲,刚刚只怕苟胜已经看出马脚来了。”

    李琦道:

    “怕什么,老夫又没有刻意遮掩,还怕他不知道呢,他就是知道又能奈我何?今晚你打算送多少给这苟胜?”

    李师回道:

    “一千缗。”

    李琦道:

    “少了,给三千缗。”

    李师回道:

    “父亲,这苟胜是个没见过市面的,上回送了他三百缗他就不知东南西北了,如何要送这么多?”

    李琦冷哼一声道:

    “若是俱文珍还在,当然不用送这么多。这个苟胜虽然以前是个小角色,现在却极得皇帝宠幸。咱们在朝中的人脉已经没有了,得趁这个机会搭上一个,朝中好有人照应。这几日多陪他四处玩玩,钱每次送一点,照一万缗送!不要心疼,只要他肯收,咱们就能百倍地赚回来。”

    李师回张了张嘴,没有说话,只是道:

    “是。”

    又不甘心地问:

    “于頔已经入朝了,父亲难道真要入朝吗?”

    李琦“嘿嘿”一笑,望着窗外屋宇重重,道:

    “咱们的家产都在这润州城里,长安哪里有润州自在,只要拖上个一年半载的,朝廷自然不会再催促我们。于允元,迟早会后悔的。”

    苟胜回到馆驿,刚刚进入房内,就见到一人背身而立,正在遥望金山,听的背后有人进屋,转过身来道:

    “苟公公此次南下,不虚此行吧?”

    苟胜一见此人,不禁大喜过望,道:

    “王先生!”

    来人正是王叔文。他本在山阴服丧,十几天前苟胜一封书信就把他请了过来。文官历来和宦官尿不到一个壶里,但是苟胜和王叔文毕竟是在李诵身边并肩战斗过的,而且苟胜用的是皇帝的名义,王叔文就不顾七十高龄,来到了润州。

    回乡一年多,王叔文的吴越口音愈发重了,听得苟胜有些吃力,但还勉强能跟上。王叔文第一句话就是问:

    “陛下身体如何了?”

    苟胜自然是好好好,又问了些王叔文的近况,王叔文回乡年余,在乡里倒是收了不少学生,每天教学生自娱,加上皇帝老师的身份,地方官很恭谨,日子过得还是很惬意的,只是空有大志却困守乡里,眼看大限将至,唏嘘埃

    说实话,李诵这次之所以安排苟胜来,也是存了找个借口起复王叔文的意思,至于借口?

    李琦啊!

    王叔文说:

    “李琦必反。他在浙西(李琦由浙西观察使兼盐转运使改任镇海节度使就是王叔文的手笔)作威作福,为祸一方,积下了亿万家财,怎么肯真心入朝受辖制呢?此次装病只是为了拖延时间以观朝廷态度,若朝廷默许他就继续待在润州,做他的节度使,若是朝廷不许,强征他入朝,他必然举兵割据。”

    苟胜问道:

    “王先生如此肯定?”

    王叔文点头道:

    “我有八成的把握。这也是陛下为什么让公公你来润州的原因。公公这些日子做的很好呀。”

    苟胜担心地笑笑,道:

    “若李琦造反,在下该当如何?”

    王叔文浅笑道:

    “安之若素。”

    自从陆贽以宰相身份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后,以前陆贽管的事就给武元衡了,右仆射伊慎转任兵部尚书,至于右仆射这个尊崇的职位就给了于頔。武元衡在宣政殿面容沉静地对皇帝说:

    “李琦要入朝就入朝,要不入朝就不入朝,入与不入都由着他,朝廷的威信在哪里呢?”

    正中下怀的李诵当即点头同息,根据武元衡的建议草拟了诏书,正式下诏征李琦为左仆射,限期入朝,任命去年被李师古吓破胆入朝的原义成军节度使,现任御史大夫李元素为新的镇海节度使。

    在此之前,李师道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任命。闰五月李师古死去后,朝廷按照陆贽的建议迟迟不下诏书承认李师道的地位,不过李师道却大度的没有放在心上。七月,在于頔入朝前后,一次晚饭后,新推举的淄青平卢节度副使李师道擦了擦嘴,对手下的将领谋士们道:

    “秋天到了,粮食充足,马匹肥壮,我看将士们都闲出鸟来,正好打仗消遣,咱们就向西向南遛遛马,迎接朝廷的使者吧!”

    李师道立了两个月就觉得李师道和李师古一样长了一副早死短命相的高沐慌忙阻止道:

    “大帅不可,某有一计可以不兴刀兵就得到节度印绶。”

    名分未定,人心躁动,外面已经有人传言朝廷将会从淄青大将中选一位有威望的继任为节度使,还有人说这正是李师古的临终遗言,还有人说朝廷打算把淄青分成三个镇,由李师道和军中大将各自统领,李师道的位置很不稳定,所以才光棍的想出了四处劫掠逼迫朝廷承认的主意,事实他也不敢保证军队撒出去会不会有人窝里使坏,高沐这么一说,李师道立刻来了兴趣。

    高沐说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像其他藩镇一样,给朝廷面子,咱大唐人,要得不就是面子吗?咱们表态,输两税,请刺史,姿态一高朝廷不自然就承认了吗?到时候输不输税,接不接受刺史,还不是您一句话吗?

    于是当淄青的有一份表章到朝廷的时候,杜黄裳说:

    “陛下,可以了。”

    朝廷正式下诏任命李师道为节度留后,就是代理节度使,而节度使则有邵王李纬遥领。这是一个两方面都满意的结果,李师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承认,朝廷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名分,而这个承认和名分,将来打起来都是很好的借口。

    回到镇海军,眼见着人家留后已经有了实权的王澹终于在忍不住朝苟胜怀里塞了五千缗后,在苟胜人畜无害的笑容鼓励下,开始了抢班夺权。谁没有亲戚亲信?谁没有一班亲戚亲信?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知道旧人哭?

    李琦知道。李琦说:

    “老夫也没有办法啊,老夫现在已经不是节度使了,朝廷征老夫为左仆射的诏书已经下来了,老夫不日就要动身入朝了。各位都是跟随老夫多年,老夫也不愿意看到这样啊,可是老夫已经不是节度使了,王澹大人有他的想法啊,各位,老夫爱莫能助啊!”

    “李猴子,你他娘的从关中要饭要到浙西,要饿死的时候,是谁给你饭吃,给你衣服穿,收你进挽强(挽强,蕃落是李琦亲兵军号)拿高饷?”

    “是李大帅!”

    “兀良哈,你从草原上被人贩卖为奴隶,是谁买下你,为你除去奴籍,收你入蕃落?”

第125章() 
“自然是李大帅。”

    “张铁头,你他娘的是江洋大盗,在洛阳作案做下十四条命案,是谁救的你?”

    “李校尉,别他娘的废话了,说大帅要咱们干嘛吧!”

    “儿郎们,李大帅给咱们大把铜钱,任咱们花销,给咱们睡不完的女人,享不尽的富贵,待我们像亲生儿子一样,咱们这六百人,没有人没受过李大帅的恩惠,现在朝廷要征走李大帅,王澹这个狗杂种要赶走李大帅,咱们能答应吗?”

    “当然不能,李校尉,咱们弟兄没一个怕死的,快说要干嘛吧!老子手都痒痒了。”

    李均诡异一笑,道:

    “大帅让我们去吃肉。”

    苟胜、王澹骑着马向衙署走来,王澹倾诉道:

    “公公,李帅是占着位置不肯走啊,您可要想想办法,下官任命的官员一到任不是被撵走,就是被架空,李琦不走,下面根本就不听我的。您看,他说是生病,今天还到衙门去办公了呢。”

    苟胜依然跟没事人一样,道:

    “你且放心,今日我必好好说说他。”

    衙署内一切与往日无异,只是院子正中放了一口大锅,翻滚着热水,二人不禁愣了一下。

    院子里空无一人,只有一口大锅,底下燃烧着柴火,锅里翻滚着开水,青烟缭绕,王澹却没有神仙的沉稳气质,怒喝道:

    “是谁在衙内摆了这口锅?成何体统!”

    “是老子!”

    一个声音冷冷地说道,王澹循声望去,原来是李琦的亲军统领李均,脸色这才舒缓了一点,道:

    “李将军,这是为何?”

    “弟兄们肚子饿了,在这里煮些东西吃。”

    “这里是衙署,在这里煮东西吃,不怕大帅怪罪吗?”

    “判官放心,大帅不知道。”

    “哦,大帅不知道也不能在这里煮,再说锅里什么都没有,我看你是存心取闹!本官要禀明大帅,好生教训于你!”

    “见大帅,不必了!”

    李均一拍手,数百名士兵从前后左右呐喊着涌了进来,高喊着:“王澹何人?擅主军务!”将整个院子挤得满满的,王澹脸色数变,结结巴巴问道:

    “中使在此,你等想做什么?”

    李均道:

    “弟兄们肚子饿了,想吃东西!上!”

    上去几个强健的士兵,拉过王澹,举起向大锅走去,王澹骨头都软了,结结巴巴说道:

    “我还请你吃过饭呢!”

    话还未说完,人已经一声惨叫,溅起了一片水花。苟胜目瞪口呆的站在门檐下,看着士兵们往锅底加柴,看着士兵拿出刀来,割破王澹的衣服,就这样割肉分食,裆下淅淅沥沥地滴出黄色的液体来,一名士兵用到叉起一块肉,笑嘻嘻地到苟胜面前,道:

    “到底是做官的,细皮嫩肉,中使大人要不要尝一尝?”

    苟胜再也忍耐不住,“哇”的一声猛吐起来,闻声赶来的大将赵琦见状忙上前喝止,却又被士兵们抓起扔到了锅里。苟胜被士兵一把拉起,笑骂道:

    “没卵子的货,不知道味道如何!皇帝老儿尝得,今天咱们弟兄也要尝尝!”

    一把钢刀在苟胜的脖子上荡来荡去,苟胜的胃更加痉挛了,却再也吐不出来,就在苟胜紧闭双眼等死的时候,李琦的声音终于传了过来:

    “哎呀,将士们,儿郎们,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啊!你们这是要害死我李琦啊!快把苟公公放开,放开!”

    听到李琦的话,苟胜终于坚持不住,晕了过去,晕过去之前,却想的是:

    “幸好钱都让王先生带走了。”

    此时的王叔文早已到了苏州,在苏州刺史府的二堂里,对苏州刺史李素说道:

    “都准备好了吗?”

    李素战战兢兢地说:

    “人手都准备齐了,常州,睦州,湖州,杭州也都知会过了,只是万一李帅不反,杀了姚志安,下官怕,怕……”

    王叔文眉头一皱,傻子都知道李琦会谋反,这李素却如此懵懂,知道他害怕李琦手段残忍,当下不悦道:

    “陛下诏书在此,你难道没有看过吗?如此首鼠两端,只会误了大事,一切听我安排,休要张皇。”

    李素愈加惶恐,只得唯唯诺诺道“是”。

    没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王叔文带来的诏书上赫然写着以王叔文为南面招讨,统领苏杭湖杭睦各州兵马的任命。这时,门官来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